赵渡镇
赵渡镇乡是三门峡移民返库重建乡(镇)之一,地处大荔县城以东约二十五公里,位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毗邻,西靠洛河与韦林镇相接。目前,赵渡镇辖10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960人。
中文名称:赵渡镇
行政代码:610523114
身份证前6位:610523
长途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000
隶属政区:大荔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E
辖区面积:107.19km2
人口数量:约1.6万人
人口密度:149人/km2
1、地方简介
赵渡镇,原赵渡乡,地处大荔县城以东25公里,黄、洛、渭三河交汇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相望,南邻渭河与潼关毗邻,西靠洛河与沙苑、朝邑农场相接,古镇赵渡历史悠久,是清代被称为“救世宰相”东阁大学士“闫敬铭”的故乡。辖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全镇辖10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万人,土地面积107平方公里。2011年7月,撤赵渡乡建赵渡镇。
2、历史起源
大荔县赵渡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芮国的建都之地,据传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多次从此处渡黄河而得名。赵渡乡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兴建“三门峡水库”时而废,80年代移民返库重建。2001年1月,赵渡乡与雨林乡合并,成立赵渡乡,后改为赵渡镇。
3、城镇建设
赵渡镇
赵渡镇积极打造文化名镇、经济强镇、项目大镇,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使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文化建设中,赵渡镇从硬件入手,建成文体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总投资51万元,建筑面积达300平方米,站内设有站长室、文化资源共享活动室、图书室、多功能室、培训室等,各科室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全天对外开放。室外有3000平方米的文体娱乐广场,设有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四周有健身器材26种。目前,晨练、晚练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太极拳、太极剑、扇子舞、秧歌、健美操等喜闻乐见的活动,陶冶了群众的情操,锻炼了群众的体魄,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大发展。全镇发展莲菜1万亩,发展药材8000余亩,品种有沙苑子、黄芹、丹参、山药等,发展畜牧规模养羊小区4个,羊存栏4.07万只,发展养猪小区3个,猪存栏4.064万头,发展冬枣2万亩,速生杨1万亩,莲菜、药材、畜牧业、林业等特色产业使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工作中,赵渡镇继续坚持以“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努力把赵渡镇打造成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强镇、文化旅游新镇、秦东商贸名镇。
4、行政区划
赵渡镇区划
610523114200220新市村
610523114201220朝阳村
610523114202122赵西村
610523114203121赵东村
610523114204220乐合村
610523114205220雨林村
610523114206220富民村
610523114207220春合村
610523114208220新安村
610523114209220新建村
610523115200121平民村
610523115201220里仁村
610523115202220仁兴村
610523115203220严通村
610523115204220三民村
610523115205220鲁安村
610523115206220鲁豫村
610523115207220新鲁村
610523115208220豫安村
610523115209220新建村
5、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8742
男4442
女4300
家庭户户数2244
家庭户总人口(总)8679
家庭户男4404
家庭户女4275
0-14岁(总)1889
0-14岁男953
0-14岁女936
15-64岁(总)6274
15-64岁男3200
15-64岁女3074
65岁及以上(总)579
65岁及以上男289
65岁及以上女29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418
6、城镇动态
赵渡镇举行“机关开放日”活动
8月5日,赵渡镇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驻镇单位负责人参观镇机关,旨在提高机关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机关。
活动共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与会人员参观各站办及便民服务中心,由各站办负责人介绍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汇报上半年的工作并提出下半年的工作打算,征集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所到之处,机关同志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工作牌统一放置,整个办公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同时阅览了赵东村、赵西村、严通村、鲁豫村的党建资料。第二项是与会人员参观了机关公寓和机关灶。自3月份并镇以来,为解决食宿问题,加快机关同志工作、生活融合,机关实行公寓化管理,实现了宿办分离,全体*统一在廉政灶上吃饭,不给村上增添一分钱负担。第三项是召开座谈会,由副镇长赵凯向参观人员汇报2015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副书记拜胜利宣读镇党委、镇*《关于实施村“两委”班子绩效考核的意见》,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中虎点评7月份工作并安排8月份工作。
最后,镇党委书记谢文秀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全体人员要自加压力,劲可鼓不可泄,要以这次机关开放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高标准、高规格完成工作任务,为服务移民群众、建设美丽赵渡做出更大的贡献。
7、附近景点
“大荔人”遗址
三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渭南市关中平原的东端,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北起大荔县华原乡,南到老西临公路,东以黄河为界,与山西、河南相临,西沿渭河至华阴、潼关三县。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约宽15公里,总面积4.67万公顷。
三河湿地境内地势平坦宽阔,河漫滩地和一级阶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为三大块。沿黄河呈南北带状,沿渭河又呈东西带状。应受黄河泥沙影响,处滩高于内滩,常年积水,形成沼泽、草甸和盐碱地带。保护区有六条支流注入黄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黄河水常倒流入渭河和洛河,成为这一地区湿地的主要成因。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燥、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330米-335米之间,地势较周围偏低,受秦岭和中条山所形成的潼关风口的影响,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春季干燥升温快,夏季炎热日照长,秋季降温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雨。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湿地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这里的森林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群落有芦苇群落、盐蓬群落、杯柳群落、草甸群落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大量水生小动物的存在,为水禽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良好环境,形成了三河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
据初步调查,区内有脊椎动物27目53科110属140中,虾、螺、蚌等家壳类动物20余种,蛇、蛙等爬行动物以藻类、小昆虫及微生物等为食料,其本身又成为野生水禽的食物来源,形成湿地特有的生物链。
“大荔人”遗址
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因发现在大荔境内,故命名其化石人为“大荔人”,具体发现地址为“大荔人”遗址,距县城西北23公里。
沙苑文化遗址
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在沙面上发现了大量石器。但未见地层关系。
石器遗物分布面广,先后在官池、沙底、张家、西寨、石槽、八鱼、苏村、下寨、羌自九个乡镇的35处地区,采集了数千件石片石器和细石器。其中石片石器是其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
根据已经发现的资料,经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石器属中石器时代遗物,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骸。具体时间约在万年左右。以后。把35处地区统一称作“沙苑文化”遗址。
8、地方特产
大荔西瓜
大荔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口感甜香。
鲜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平均含量52mg/100g,堪称“活维生素丸”。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小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
大荔西瓜
渭南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作务习惯。长期以来,西瓜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近两年来,随着西瓜品种结构的调优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全县西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和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西瓜产业一路走红,实现了产销两旺。
大荔西瓜果实呈圆球形或椭圆形;果皮颜色有绿色、黑色、深浅绿色相间条纹的花皮;瓜瓤艳红,细嫩多汁,沙甜可口。
大荔花生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一则打“花生”的谜语,把花生的形象,比喻得十分生动有趣。
大荔花生是陕西省久负盛名的特产,主产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一带。《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它以荚果硕大,籽仁饱满,果皮洁白;色泽鲜艳,香脆可口,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宜于贮存,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于世。可与全国著名的山东大花生、郑州花生相媲美,是陕西重要的内销和出口商品。
大荔花生属豆科植物(1eguminosae),一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授粉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红等色。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沙质壤土栽培。我国栽培极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无论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北从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起*,东到滨海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行踪。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各地,其中以山东省为最多,占全国3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我国花生主要类型有:普通型、多粒型、珍珠豆型、蜂腰型4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