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猎狮人

科普小知识 2023-11-10 12:14:03
...

《猎狮人》是一部以十九世纪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作品为题材的同题小说,创作于二〇〇八年。作者奥利维埃·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已出版小说、随笔等作品近20部,是1994年的费米娜奖、2003年法兰西文化奖和2010年法兰西学院奖的得主。

作者:奥利维埃·罗兰

译者:林苑

原作名:UnchAsseurdelions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4年

定价:25

装帧:平装

ISBN:9787532151318

1、内容简介

印象派画家马奈有一幅名作《猎狮人》,画面上长着络腮胡子的实为军火商的猎人姿态幼稚。为什么马奈,如此才华横溢的马奈,会跑去给这个长着死鱼眼的笨家伙画肖像?马奈在他身上发现了什么?他会是马奈十六岁那年做水手时梦想成为的冒险家偶像吗?

一次画展,一个疑问,引发一连串的遐想和追问。倏忽间,时光从当代回转到十九世纪。巴黎街头,法国革命,火地远征,佩杜泽这位夸夸其谈的军火商是怎样和画家马奈、诗人、国王、催眠师、女演员搅和在一起的?他在巴黎组建的草台班子有没有寻到传说中的神秘宝藏?普鲁斯特、左拉、波德莱尔、娜娜……在荣光璀璨的年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华丽壮美与卑微琐碎并存,生于其间是否意味着冒险?

这同时也是一场叙事的冒险,文字的盛宴。作者勾勒了一位到处行走的当代写作者,他身处一个语词都消失的年代,却洞见画作中隐藏的蛛丝马迹,以不逊于画家们的油彩,栩栩如生地还原了情感与际遇皆跌宕传奇的19世纪,用饱满的笔触向那个时代致敬。

2、作者简介


奥利维埃·罗兰

奥利维埃·罗兰(OlivierRolin),法国著名作家。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面的布洛涅-比扬古市,童年曾经在塞内加尔生活。罗兰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哲学),在法国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时期曾参与极左组织,并担任军事领袖,这一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写作。罗兰喜欢诗人兰波、作家康拉德。曾经为《解放报》和《新观察家》担任*撰稿人。一九八三年,罗兰发表第一部小说《未来现象》,对革命希望之破灭进行思索。一九九四年创作小说《苏丹港》,同年获得费米娜奖。二〇〇二年,他的创作小说《纸老虎》,把更加个人化的关于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的回忆在小说里抒情呈现,进一步完善了他对一九六八年那个非凡时代的思索,《纸老虎》获得二〇〇三年法兰西文化大奖。罗兰还创作了一系列的游记。《猎狮人》是一部以十九世纪印象派画家马奈的作品为题材的同题小说,创作于二〇〇八年。

二〇一〇年,奥利维埃·罗兰获得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奖励其所有著作)。

3、作品目录

1六十八头狮子,加一

2猴肉的滋味

3皇帝的马拉了一坨屎

4鸬鹚的蝇粪

5维克多·雨果食鼠

6在巴塔哥尼亚捕杀美洲鸵

7舔血的狗

8钴蓝色海面上的鲸

9被活切成块的牛

10有头角马闯进了植物园

11欢乐企鹅客栈

12成千上万的海狸鼠

13思子心切的犀牛

14鼠皮遮羞布

15原驼(巴塔哥尼亚)

16受伤的狐猴

4、读者评论

《猎狮人》:一场跨越时空的漫长冒险

作者:fushia(来自豆瓣)

奥利维埃·罗兰的《猎狮人》,是那种一旦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六十八头狮子,加一、猴肉的滋味、皇帝的马拉了一坨屎、鸬鹚的蝇粪、维克多·雨果食鼠、在巴塔哥尼亚捕杀美洲鸵、舔血的狗、钴蓝色海面上的鲸、被活切成块的牛、有头角马闯进了植物园、欢乐企鹅客栈、成千上万的海狸鼠、思子心切的犀牛、鼠皮遮羞布、原驼(巴塔哥尼亚)、受伤的狐猴。”《猎狮人》每一章的标题,都以和某种动物相关的方式命名。不过分地说这些名字是毫无头绪的,读者像是走进了十五世纪最早的珍奇屋,里面杂乱无章地陈列着能够激起强烈好奇心的全部奇珍异兽。

《猎狮人》读起来,也有点杂乱无章。它绝不是那种直接的、线性的、中规中矩的、张口即能品尝到其全部滋味的小说。它像是一个万花筒,当一束目光触碰到那个三棱镜,便激荡开去,在棱镜的边缘漫无目的地散开,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这就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风起云涌、瞬息万变。这就是马奈、左拉、莫奈、雨果、雷诺阿和波德莱尔生活的时代。这也是欧仁·佩杜泽生活的时代。他是一个军火商、一个猎狮人、一个希望通过拙劣的画技混入法国画家圈子聚会的大腹便便之人、一个会给马奈写信并在信中称他为“伟大的画家”之人。罗兰的讲述从这里开始,从马奈和佩杜泽的交集开始,从他在圣保罗的艺术博物馆里无意间看到的一幅画开始,那是马奈画的佩杜泽,取名叫做猎狮人。猎狮人这个职业的出现,有其特定的背景。这些来自遥远异域的奇珍异兽,被从非洲、亚洲或者是其他地方,送上巨大的船只,带回殖民宗主国。他们被运送到当时正红火的城市动物园,供有闲阶级观赏,又或者是“给自然主义者们提供研究的题材,给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雕刻家们提供好的大型猫科动物模特”(p12)。以马奈的一幅画为切入口,罗兰试图还原一个时代,一个大型猛兽作为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通的时代。

很难定义《猎狮人》,究竟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究竟是小说,还是一本别样的传记。在中译本的最后,有一篇罗兰写给中国读者的话。罗兰说:“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大画家和一个有点滑稽的冒险家交汇的人物命运。或多或少有些虚构的成分,但两人都真实存在过”(p159)。接着罗兰又说:“为了这本书我翻阅了大量史料。关于马奈的部分,我完全没有虚构,真实准确是对伟大创作者应有的尊重。至于佩杜泽,我允许自己多些想象,却也没有远离人们对他所知之事”(p160)。游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这是一个小说家最大的狡黠。里面繁复的、精致的、有时候甚至多到让人有些头皮发麻的细节,让读者不得不赞叹罗兰的想象力。如同罗兰特别喜欢的乔治·佩雷克一样,罗兰也是个细节控。他甚至能还原到一个人在某一天所穿衣服的质地,又或者是他衣服上的一颗纽扣到底是什么样的。在一个描写猎狮人的片段中,他这样写:“大个子猎狮人让人给做了一身在他看来英武又优雅的西服:深褐色呢绒上衣,收腰,黄绿色的坎肩,白色丝质领带,同样质地的裤子,像充了气似的,脚上的皮靴乌黑锃亮。这一切被一件带流苏边的黑色丝绸斗篷裹着。手上武装了野猪皮手套,头戴灰色毡帽,帽子上立着一根黄鹇毛,还有一块遮阳布垂到脖子上,料想是为了抵抗回归线地带的酷热”(p21)。

同时,也和佩雷克相似,他也喜欢大段大段的环境、场景和物件描写。他对一个物件的描绘可以精确到它的颜色、风格、质地以及摆放朝向,像是行家里手的品鉴。“佩杜泽的靴子踩在地板上嘎吱嘎吱响得厉害,头顶的吊灯就像一朵朵水晶云,墙面上的镜子面对面,反射出无数个猎人和他的同伴.他们被安顿在一间巨大会客厅的沙发上,屋里有几张扶手椅和镶有珍珠层和铜饰的阿拉伯风茶几。壁炉上,一个被两尊相当袒露的铜塑支撑着的珐琅刻度盘显示着时间:两点半。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花园,能看到秋天掷下的哈瓦那烟叶色和熟葡萄。红叶围了白铁狮子飞舞”(p21)。

除了亦真亦幻的诸多细节,《猎狮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罗兰对于第二人称“你”的运用。如果说猎狮人的故事是一个舞台,那么罗兰则用“你”,一个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闯入的“你”,消解了台前和幕后的界限、消解了时间和空间漫长而遥远的跨度。罗兰对于第二人称的使用,颇有些移步换景的味道。上一秒还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或者是秘鲁,在金碧辉煌的宫殿或者波浪滔天的海上,下一秒就切换到了“你”——一个曾经的记者,如今的作者,一个在无意间邂逅了马奈画的猎狮人于是想要揭开这幅画作背后的波澜壮阔连同细枝末节的求知者。这个“你”踏破铁鞋,拜访了马奈曾经去过的地方,探寻了诗人波德莱尔去世前的居所,也去过佩杜泽大展身手的秘鲁。这个“你”有时候不顾叙事的节奏、不管故事交待到了何种程度,只是一味地、专心地闯入,像一个聒噪不已的人,一股脑儿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过往,不论读者是否愿意听:“十四年前,你在圣地亚哥,手里还握着那个离你而去的姑娘的照片,最后一张。站在老瓦尔帕莱索火车站附近的铁桥上,你将它撕成碎片扔进马坡乔河里。搞得跟演戏似的”(p60)。“一年前,你走在蓬塔阿雷纳斯的海岸边。短时的暴风雨拉扯着海峡里蓝色和粉色的渔网。紫色的大水母在浅海里漂浮,搁浅,像巨型的银莲花……第一场雪已在夜间覆盖了小山头。你沿着梅南德兹大道北上,寻找你二十五年前去过的保龄酒吧。有个年轻姑娘,和另外几个人坐一桌,她让你有些心动”(p103)。这个“你”孜孜不倦地回忆过往人生中的种种艳遇,带着一些适可而止的情欲,跟《水晶酒店的套房》里那种毫不掩饰的欲望形成了某种对比。

还有一些时候,罗兰把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坦诚毫不掩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在这名年轻女子和她的画家身边,在他们交汇的眼神之外,是被围困的城,是冬天,是战争。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小说也无从得知,小说不能无所不知。”这种戛然而止的唐突感(abruptness),是阅读体验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让人不适、让人停顿、进而让人思考、让人回味。

在这本书的结尾,罗兰写到:“你捕猎的狮子,你探索的火地岛,你寻找的宝藏,其实,一直都是逝去的时光:那是过去的生活和梦想的生活交汇的国度,是人们注定被猛兽吞噬的唯一狩猎,是你我必将丧命于食人者利齿间的唯一冒险”(158)。归根到底,这是一部时光之书,一部穿越之书,是一次跨越了几个世纪的漫长历险。

上一篇: 中甸葶苈

下一篇: *庭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