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北京市人民*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直管的成人高等师范学校,是从事首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学院共有5个校区,分别为黄寺校区、文兴街校区、黄化门校区、中轴路校区和衙门口校区。
中文名称:北京教育学院
成立时间:1953年
主办单位:北京市人民*
校区:黄寺校区、文兴街校区、黄化门校区、中轴路校区和衙门口校区
1、学校简介
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北京市人民*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直管的成人高等师范学校,是从事首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学院共有5个校区,分别为黄寺校区、文兴街校区、黄化门校区、中轴路校区和衙门口校区。
校园风景
学院主要承担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成人高等师范教育任务。内设机构共31个,其中党政管理部门14个,教学、科研部门10个,包括校长研修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图书馆、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上级机关设置(挂靠)部门6个,包括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兼合作培训办公室)、北京市普教系统*培训中心办公室、北京市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事务中心)、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北京教育丛书》办公室(编辑部)。直属事业单位1个为《中小学管理》杂志社。另有面向社会独立经营的内设法人实体5个。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560人,其中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19人,专任教师254人,教授、副教授1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职工302人。另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名。专任教师中,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奖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1人,享受国务院及北京市*特殊津贴的专家1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员”和“北京市高校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共计38人。
2、基础设施
学院建成了统筹管理、覆盖全市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和教学研究提供专业化的学习资源与技术支持。图书馆形成了以教育资源为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拥有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中小学教材教参数据库、EBSCO教育专题数据库等20多个数据库供全院师生使用,为学院校长教师培训与科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3、历史沿革
北京教育学院是北京市*主办的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其前身系1953年成立的北京教师进修学院。从1953年至今的近60年,学院大致经历了初创与建设(1953-1977)、复院与发展(1978-1993)、院际融合与功能拓展(1994-2000)以及新世纪新发展(2001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
1953年,伴随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创业与艰辛发展,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成立,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局。她的成立,开启了首都中小学校长、教师在职进修培训的先河。在初创于建设的十多年间,学院坚决执行*北京市委《五四决定》,遵循“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办学原则,为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78年,“*”期间一度停办的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复院并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这一时期,随着国家对师资标准要求的提高、师资队伍状况的改善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北京教育学院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调整与发展,分阶段开展了教材教法培训、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和继续教育,广泛开展了教学研究和教材教参编写工作,为当时北京市基础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此同时,1979年6月,旨在专门培训北京普教系统管理*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成立,该学院通过中小学*培训制度的建立、多层式培训模式的形成,大大提升了全市校长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
1993年12月,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合并,定名为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党校亦随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并入),同时北京英语教师培训中心并入北京教育学院外语系。自此拉开了学院院际融合与功能拓展的新的历史阶段。2000年9月,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北京实验大学、北京市成人教育服务中心并入北京教育学院。两次重大合并重组,使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定位,其内涵、外延与教学科研实力发生了深刻变化,办学层次与规模、专业种类与水平、学术规范与研训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进入21世纪,在北京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目标的提出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调整的教育背景下,北京教育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特别是2004年4月,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新形势下,*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召开了北京市教育大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首都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以此为契机,学院制定了《2004-2010年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拓展了学院性质与功能定位。2005年,学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首都校长、教师培训基地这一功能定位,学院的中心任务也逐渐转向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融通”的首都校长教师培训这一主业上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第二次党代会上又进一步提出“将北京教育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校长教师研修高地和首都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了从学历教育向培训研修高地的战略转移,为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打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创了“方向明、干劲足、配合紧、创新强、质量优、绩效实”的良好办学局面,为首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4、历任领导
北京教师进修学院
书记:仓孝和(1954.4—1956.9)
薛成业(1956—1961)
周平(女,1961—1962)
张印斗(1962—1966)
院长:翁独健(兼,1954.4—1956.9)
薛成业(兼,1956.10—1966.7)
北京教育学院
书记:韩作黎(1978.2—1979.5)
薛成业(1979.5—1982.7)
韩家鳌(1982.8—1986.4)
康泠(女,1987.5—1988.9)
祖二春(1990.7—1993.4)
林慈(1993.10—1995.7)
倪传荣(1995.7—1999.6)
倪益琛(1999.6—2000.12)
院长:韩作黎(兼,1978.2—1979.5)
薛成业(1979.5—1982.7)
温寒江(1982.7—1986.4)
张鸿顺(1986.4—1990.7)
祖二春(1990.7—1993.4)(兼任代院长)
倪传荣(1993.12—1999.7)
倪益琛(1999.7—2000.12)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
书记:萧沅(1979.6—1986.8)
林慈(1986.8—1993.12)
院长:卞慎吾(1979.6—1981.1)
萧沅(1981.1—1986.8)
林慈(1986.8—1993.12)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
书记:徐德智(1984.3—1987.5)
许国印(1987.5—1991.9)
梅祥富(1991.9—1996.12)
宋丽兰(1996.12—2000.9)
院长:赵城璧(1987.5—1993.9)
刘政(1993.12—1997.1)
贺向东(1997.1—1998.9)
北京教育学院
书记:倪益琛(2000.12—2003.5)
徐永利(2003.5—2007.1)
马宪平(2007.1—2014.12)
杨公鼎(2014.12至今)
院长:倪益琛(2000.12—2001.9)
李方(2001.9-2015.3)
何劲松(2015.3至今)
说明:“*”期间,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停办(1968年11月)。1978年5月,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复课,并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1979年6月,*培训部、教学理论部、电化教育组从北京教育学院划出,在此基础上分别成立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北京教科所和北京电教馆。1980年2月,北京市*正式批复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成立。1984年3月21日,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成立。2000年3月,市*批复并入北京教育学院。1984年7月北京实验大学经北京市委、市*批准创建。2000年5月,市*批复并入北京教育学院。1993年12月,根据北京市*的决定,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合并,定名为北京教育学院;同时,北京英语教师培训中心并入北京教育学院;1992年成立的北京教育党校,亦随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并入北京教育学院。
5、现任领导
杨公鼎,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河南省人,中*员,1985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杨公鼎
何劲松,男,仡佬族,1971年3月出生,贵州省人,中*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卢晖,女,汉族,1968年11月出生,河南省人,中*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钟祖荣,男,汉族,1965年5月出生,湖南省人,民盟盟员,民盟北京市委常委。1984年8月参加工作,教育学硕士,教授。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杨志成,男,汉族,1971年4月出生,辽宁省人,中*员,1994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卫光,男,汉族,1957年8月出生,河北省人,中*员,1975年1月参加工作,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汤丰林,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甘肃省人,中*员,1986年11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
6、院徽释义
北京教育学院院徽传达了学院敬业垂范、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精神特征。
院徽由两个同心圆图案构成,外环为北京教育学院中英文名称;内环由华表、长城、BJIE、“书”形以及建院年份“1953”组合而成。北京教育学院手写体院名为*同志题写;华表元素,传达了导向和引领的内涵;长城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与精神的象征,有意志、勇气和践行的含义;BJIE是学院英文名称缩写,便于学院开放合作进行国际交流;1953标识了学院成立的时间;变形的“书”形元素传达教育引领的内涵,预示教育培训培养教师和服务基础教育的专业定位。
院徽采用中国红的色调,取自故宫城墙颜色,设计风格古朴庄重,突出了历史和文化积淀。
7、院训释义
1.敬业垂范
院训
是对教育工作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牢固的专业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对我们从事的“献身终身教育、培育育人之师”崇高事业的根本要求。“敬业”,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内在的、主观的精神追求,表示要热爱*教师培训事业;“垂范”,强化了外在的、客观的育人效果,表示学院为示范校培养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应成为“示范之示范”。
2.博学笃行
是从“学识与人格”、“治学与实践”的相互统一上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的要求。“博学”意为作为教师的教师,必须业务精深,以示学高为师;“笃”,有忠诚执着,一心一意的意思。“笃行”表示要达到“博学”的境界,就需要严谨扎实的治学学风,锲而不舍的钻研韧劲和强大的人格力量的推动。
3.求实创新
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工作作风,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求实”体现了我们的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确定学院的方针任务,解决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体现了我们要创建一流的教育学院,就要实现教育教学有创新,科学管理有创新。创新是我们攀登“基础教育校长教师研修高地”高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8、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北京教育学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社会发展服务机构”(APEID)联系中心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北京市协会成员。多年来,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瑞典、挪威、泰国、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孟加拉、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地区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境内外合作培训,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教育科研等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先后成功举办“中美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国际论坛”、“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等大型国际研讨会,每年培训外国留学生500人次以上。
学院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办学合作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先后与美国饿勒冈大学、挪威贝尔根大学学院,加拿大国际学院,塞浦路斯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探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院大力推进国际文化、学术交流,鼓励教师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吸取养分。我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到海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和长期学术访问,充分吸收世界教育优秀成果与经验,开阔视野、提升教学和研究水平。此外,每年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我小进行短期或长期学习,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了中外间的沟通与交往,也推动了我院的国际化办学、科研水平。
学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社会发展服务机构”(APEID)联系中心之一,先后成功举办“中美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国际论坛”、“多元智能理论与应用”等大型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中英合作北京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英合作提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
9、机构设置
学院办公室
组织宣传部
纪检监察审计处
安全保卫处
离退休工作部(处)
工会
人事处
财务处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科研处
教务处
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处
总务处
教学科研部门
上级机关设置(挂靠)部门
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
*培训办公室
教师培训办公室
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
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丛书办公室
直属单位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附属学校和创新实验基地
北京教育学院附中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西城区裕中小学
西城区实验小学
北京新世纪实验小学
丰台二中附属新教育实验小学
上一篇: 西安高科工程技术学校
下一篇: 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