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顺安中学

科普小知识 2023-11-11 20:22:09
...

顺安中学坐落于安徽省铜陵市东部城区,地处铜陵中心位置。320省道、宁铜铁路由此经过,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校园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高中7个班,初中13个班),学生总数近千人,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课任教师76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51人;获高中级职称的31人。学校有教学楼二幢,科教楼一幢。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理、化、生仪器设备已达国家二标准,微机室14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一万余册,阅览室面积150平方米,体育用地3800余平方米,教工标准宿舍楼20余套。

1、学校简介


顺安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高中7个班,初中13个班),学生总数近千人,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课任教师76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51人;获高中级职称的31人。学校有教学楼二幢,科教楼一幢。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理、化、生仪器设备已达国家二标准,微机室14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一万余册,阅览室面积150平方米,体育用地3800余平方米,教工标准宿舍楼20余套。学校自创办以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狠抓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为*培养了一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正在各个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勤奋工作。

2、发展历程

一、建校初期(1958年~1966年)顺安中学创建于1958年,当时校名为:铜陵县第二中学。校址设在顺安天主教堂内,占地十亩左右。县*拨款在天主堂前院修建教学用房12间,办公和教职工宿舍,学生寝室、师生食堂均利用天主教堂旧房,条件十分简陋。当年招初中生三个班,100余人,教师和行政人员15人。当时,为适应大办农业的需要,学校在顺安城山大队设农场一处(耕地100余亩),学生实行半耕半教。1961年,随着国家调整方针的贯彻,县撤销了和悦师范、农校、林校,部分师生及校具并入顺安中学,学生增至300余人,6个教学班。1962年,学校由半耕半读改为全日制初中,使用省统编教材。同时,一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分来任教,教师增至20多人,教学管理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当时,一方面停办农场,将田地、耕牛、农具全部归还原生产大队;一方面制定学校规划、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增设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教学秩序走向正常。教职工尽心尽职,学生勤奋攻读,校园内呈现出勃勃生机景象。


拔河比赛

1962~1966年期间,为克服办学经费不足,师生自己动手,粉刷教室,修补门窗、课桌椅,安装电灯,填平操场,增加体育活动器材。同时,师生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拆除天主教堂旧楼、危房,新建了二幢教工宿舍和一座能容纳400人的礼堂。教学方面,着重常规管理,巩固学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965年,初三学生参加池州地区(当时铜陵县属于池州地区管辖)升学统考,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体育、文娱宣传活动也很活跃,1966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了顺安中学第一届田径运动会。

二、“*”期间(1966~1976年)

1966年春,“*”开始。6月14日,县派工作组进驻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一切教学活动被停止,绝大数教师和领导遭*,有的责令检查交待,有的隔离审查限制*,有的甚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进*达半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批判“资反路线”、“扫除一切牛鬼蛇神”不断深入发展。不久,在外地影响下,又成立了各种“红卫兵”组织,工作组撤出学校,师生纷纷外出,进行“革命大串联”学校陷入无*状态。“红卫兵”开始夺权。再加之外界社会的介入。全校师生分成两大派,形成师生之间,干群之间的严重对立。1967年,派性斗争愈演愈烈,甚至发生武斗,学校财产遭到严重破坏,图书资料、学籍档案被抄,教学仪器、标本有的捣毁,有的被偷走,有的无法找回。

1968年,根据*“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师生相继返校,学习延安中学“复课闹革命”的经验,但未正式上课。这时,县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开展“一打三反”和“清理阶级队伍”,调解两派矛盾,促进两派联合。九月二十六日成立学校革命领导小组,以后,又成立革委会。年底,革委会组织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学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招收两班初一新生,以学习政治为主,没有课本,主要是学习*语录“老三篇”以及“两报一刊”社论、文章等。当时派性斗争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被下放。十月下旬,县派军宣队和县革委会教卫组有关人员来顺安,召集顺安中、小学革委会负责人会议,将顺安小学并入顺安中学,校名改名为“东方红学校”,小学师生全部迁入中学校舍,小学原地址及校舍让给顺安医院。这一合并,历时十年之久。

1970年3月,县派吴宗文同志(原县教育局长)接任校革委会主任,这时,中、小学共有12个班,教职员40多人。但在“学农潮”的影响下,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放松了课堂教学,实行校队挂钩,经常组织师生下乡劳动,修塘挑圩,抢收抢种等。同时,在校内搞起了“九二0”、“防水浆”、“单晶硅”,培育良种猪等多项科学试验,但只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没有真正的实际效益,结果只是热闹了一时,最后不了了之。

1971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开始招收两年制高一新生,学校发展成完全中学。仍保留小学部,试行十年一贯制。那时,教学管理有所改进,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体育活动也开展起来,并组织了男、女两支排球队,在体育老师石泽鸿、唐懋勋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刻苦训练,取得了良好成绩,1972年校排球队参加了池州地区排球联赛,男、女队均获第一名,并代表池州地区出席省中学生排球赛,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1971年到1973年,是顺安中学在“*”期间教学发展比较好的时期。

1974年社会上刮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歪风,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听课,教师束手无策。接着又开始了“批林批孔”、批“右倾回潮”,教师再次成为批判的对象,加之河南省“马振扶公社事件”,广大教师更是提心吊胆,不知所措。形成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的不正常局面。

1975年,唐山大地震后,顺安公社在学校建立灾民接待站,教室大都用来安置灾民住居、就医。课堂教学时断时续。“*”十年,作为重灾区的教育部门,遭受的破坏和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我校也不例外,不仅初具规模的教学设施、校具损失严重,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教学规律,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三、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以来)


团日活动

1976年10月,粉碎了“*”,结束了“*”的十年动乱,我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可是,当时极“左”指导思想尚未及时得到清除,“两个凡是”、“两个估计”等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学校教学工作,未能发生新的显著变化。

1977年,“工宣队”撤离,“左”的思想得到扭转。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师生精神振奋,教学秩序趋向正常,教与学的积极普遍高涨,学校面貌重新出现生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批判了“两个凡是”,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澄清了是非,拨乱反正。尤其是贯彻了*同志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精神,学校工作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广大教职工与学校领导,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制订新的教育教学计划,完善规章制度,搜集资料,整修教室,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扩大招生。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表少年积极要求上学读书的需要,学校还增办了高、初中补习班。这时,全校教职工已有58人,教学班发展到14个(高中5个班,初中9个班)学生800余人。77、78两年高考,卢锋、方徽琴、鲍玉林三同学,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西南交大录取为本科生,他们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卢锋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鲍玉林留美,取得双博士学位。现在美得克萨斯州任高级工程师。方徽琴现在意大利。

1979年,中、小学分开,小学部全部迁出,校名恢复为“铜陵县顺安中学(完中)撤消政工、后勤二组,建立了教总两处,工会、团委、少先队组织均已恢复。这期间,学校一方面抓恢复发展,教学管理;另一方面,在上级布置下平反冤假错案,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全校教师积极性,他们主动搜集、编写资料,精心备课、讲课,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当年高考,升入大中专学校35人,初中毕业生,也有不少考入中专和省重点高中。

1980年以后,学校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