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云阳彭氏宗祠

科普小知识 2023-11-12 13:51:09
...

云阳彭氏宗祠,又名彭家楼子。位于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小地名瓦琢溪。清同治三年(1864)建,是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3500平方米。由门厅、享殿、耳房、厢房、高楼及四角炮楼组成。高楼居两院正中,正方形平面布局,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下六层四周石砌墙体,面阔、进深均为10.5米,全楼通高37米。

中文名称:云阳彭氏宗祠

别:名:彭家楼子

地理位置:云阳县里市乡黎明村

始建于:公元1803年到1823年

建筑面积:2561平方米

1、简介


云阳彭氏宗祠

云阳彭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803年,于1823年完工,工期耗时20年,是渝东地区仅有的一座保存最为完整、建筑最奇特的晚清封建地主庄园。彭氏宗祠祠堂雄踞于群山之间陡峭的岗峦之上,坐西向东,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1平方米,呈封闭型城堡复式四合院布局,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院中心系石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盔顶塔楼,楼通高37米,下部六层为石砌墙体,面阔、进深均为10.5米,墙厚1.3米。建筑形势宏伟,布局严谨,造形古朴、典雅、雄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因此,被重庆市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云阳县“一心两翼”的重点人文景观之一。

彭氏宗祠是祠堂与坞堡结合的群体建筑,集祭祀、防护、住宿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俊逸雄奇,文饰精美。祠内现存近代国内著名书画家彭聚星书画石刻13通。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2、修建


云阳彭氏宗祠

清乾隆中叶,彭氏宗族的“老祖宗”彭光圭,因为家乡湖北省武昌府大冶县水灾连连,无以为生,听说川东一带富庶无比,便独自一人经利川来到川东,先后在万县龙驹、奉节安坪经营餐饮,后辗转来到云阳县抚南乡,在一朋友的帮助下开办了一家酿酒作坊,娶妻李氏,生了宗仁、宗义、宗礼三个儿子,后购得当地刘姓老屋,才得以安居乐业。

彭氏第十代传人彭宁说,彭光圭手头有了钱,与中国古代的所有农民一样,开始买地,亦农亦商,购得田谷百余石。他自己虽然没读过书,没有文化,却十分热衷于教育,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儿子送到私塾就学。彭光圭去世时,家庭虽然谈不上富足,但他勤劳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对教育的重视,给彭氏家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到彭宗义时,因其克俭持家,家道渐丰,年收入增至四千余石,为其耕种的佃户多达100余家。公元1844年,家道中兴的彭氏家族遍请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开始修建彭氏宗祠,到1866年,耗资巨大的彭氏宗祠才基本完工,前后耗时20多年。

3、建筑特色


云阳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现存全部建筑为清代建筑,坐西向东,复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1平方米,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箭楼居两院正中,正方形平面布局,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上三层为木结构,下六层四周石砌墙体,进深10.5米,全楼通高37米。

彭氏宗祠是一座典型的城堡式建筑,整个建筑是祠堂与坞堡相结合的群体建筑,它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结构严谨,设计巧妙,形制庞大,为四川、重庆两省市现存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

彭氏宗祠兴建之初是用来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凝聚力的,是彭姓同宗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彭宁指着这个地方说,这就是供祖先的牌位,烧香磕头就在这个地方,如果那一家人违犯了那边墙上的一些家规,就要到这地方来当到祖宗训话。

彭氏宗祠建筑位置选定在三面绝壁的一个山丘上,只有一方与外交通。外层有0.5米厚的围墙,围墙四角各设有一个炮台,对近处目标可直接攻击;内层建有2米厚的城墙,城墙重要部位设有32个射击口;在呈封闭式四合院落*,建有一座石砌37米高的箭楼,箭楼四周墙面设有方形、圆形两种瞭望射击孔36个,可远望目标和远距离防御;当年,箭楼顶部还放置有一面大鼓,用于报警。其防御系统功能齐全,易守难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彭氏宗祠成为当时彭氏族人共度乱世的居住场所。

4、故事传说


云阳彭氏宗祠

在彭氏宗祠,彭氏第十代传人彭宁向记者讲诉了一件件这座“地主庄园”的故事。

彭宁说:“如果说强盗把它围起了,这屋里可以自己供水吃,里面还有粮仓,粮食储备得有,水源也有,那个后面还有药铺等,基本上功能还是比较齐全的。”

“这个里面是两道铁皮子门包起的,这是过去的瞭望孔,也叫枪眼,也叫炮眼,如果一道门冲进来了,还有第二道门守起的,这里面过去都有土炮,一般是进来不了的。”

彭宗义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也十分注重对子女的培养,在他的倡导下,彭氏家族在祠堂内开办了私塾,培育本姓族人和乡邻子女。到清末取消科举制度时,彭氏家族共考取武科举人三人,秀才十余多人,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堪称空前之盛。直到*夕,这里还是彭氏私立育才小学,解放后改成为黎明村小学,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从彭氏宗祠搬出。

为了显示宗族实力以及文化积淀,彭宗义还不惜花重金延请名人书写诗文祖训,请名师雕琢花鸟虫鱼等嵌砌于祠堂门壁之上。彭氏宗祠至今还保存着近代渝东著名书画家彭聚星、刘安贞、刘孟伉、姚仁寿等的书画篆刻作品20余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文物价值。

与彭氏宗祠相距不足200米的彭家老屋始建于1804年,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在当年的修建过程中,也是动用了许多能工巧匠,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建好。在房屋的主体结构建筑中,采用穿逗式的砖木结构,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梁托砼柱,横梁穿枋,精雕细刻,鎏金涂彩,无不显示出整个彭家老屋的富丽堂皇。

这个房子的规模有6000多个平方,12个天井,过去这里面有正殿、有享殿、有厢房,行人都是走两边,下雨天行人不撑伞也不得打湿脚,只权威一点的家庭中长老,从外面回来能干的人才从这个巷道进出,平常这个大门都是关闭的,不准通行。

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沧桑,彭家老屋已经变得残缺不堪。今天,还有几户彭氏后裔驻守在这沧桑的大院里,他们悠闲自得的生活在这里,给这座古老的民宅增添了不少生气。对他们来说,只有在外来人前来造访时,他们才会回忆起彭家“大豪宅”昔日的辉煌。

建的早字形的八角楼,是一个戏楼,装修得十分繁华,这两边建了水泥板房子,过去都是木楼,两边都是打通了,这个前边也是木楼,这上面就是戏楼,看戏的人就在那上面看,当时彭家繁华起来后能够干这样大一个事业,经常请得有戏班子来唱点川戏,唱点古装戏。

“北有邬涂二姓,南有彭薛二家”,盛极一时的彭氏宗祠曾是云阳县最大的地主庄园,其属地遍及利川、开县等地,但后来也由于子嗣众多,家道逐渐中落。随着川东地区的先后解放,独霸一方的彭氏地主家族彻底的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

5、现状

历经风雨的彭氏宗祠依然默默地矗立在那里,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形成一个空隙,一种阻断,让人在充满思绪飞扬的空隙和阻断的空间里去探寻一个家族的兴衰,去默想一个民族的命运走向。

历经近两个世纪,特别是在*期间,彭氏宗祠遭到严重的破坏。2000年9月,重庆市人民*将彭氏宗祠建筑群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重庆市云阳县有关部门正加强对彭氏宗祠的保护、开发力度,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2.95公里的旅游专线,不久后的彭氏宗祠将成为三峡库区又一道亮丽的景点。

上一篇: 泾源县

下一篇: 黑草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