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泾源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12 13:51:15
...

泾源县位于六盘山下,泾水源头,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辖区总面积11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5%。全县辖4乡3镇、107个行政村,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75%,是全区回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县份之一。

中文名称:泾源县

外文名称:Jingyuan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宁夏固原

下辖地区:香水镇、泾河源镇等4乡3镇

*驻地:香水镇

电话区号:0954

邮政区码:756400

地理位置:宁夏自治区南部

面积:1131平方公里

人口:12.68万人(2011年)

方言:关中方言-西海固片区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老龙潭

车牌代码:宁D

行政代码:640425

1、历史沿革


泾源县

泾源建县始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名安化县,自华亭县析置。此后,县名及隶属关系曾多次变更。1950年9月,以其为泾河发源地而改今名。春秋时为乌氏戎居地,战国、秦朝时属北地郡乌氏县。汉承秦制,武帝时属安定郡乌氏县。西晋时属雍州安定郡都卢县,东晋属雍州陇东郡泾阳县。隋时以泾河南北分属安定郡华亭县。宋设安化县,属渭州(今平凉)。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县为化平县,属平凉府。元初废化平县,并归华亭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清初袭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划平凉、固原、华亭、隆德四州县地,置化平川直隶厅,属平庆泾固化道。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平直隶厅为化平县,恢复了900多年前的县名,属甘肃省泾源道,后归陇东专区。*建立后,甘肃省于1950年改化平县为泾源县,属平凉专区。1953年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改为泾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5月,又改称泾源回族自治县。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泾源划归宁夏,归属固原专区,更名为泾源县。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泾源县属固原地区。现属固原市。清末,设化平川直隶厅时,下辖化临(今香水镇、园子乡)、香水(今惠台乡、黄花乡)、圣谕(今兴盛乡)、白面(今白面镇、东峡乡)4里66村。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平川直隶厅为化平县时,仍设4里。民国三年(1914年)改设东、西、南、北、中5个区。民国九年(1920年)又恢复为4里。1927年,改原4里为4个区,名称不变。1936年改设原4区为1镇(化临镇)3乡(香水、泾源、白面)。之后,又改为黄花、泾北、泾南3个区。1939年3个区合并为2个区,原化临里、香水里地区合并为第一区,原圣谕里、白面里地区合并为第二区。1941年,改2区为面泉(今香水镇)、崇义(今黄花乡)、惠家(今惠台乡)、圣谕(今兴盛乡)、白面(今白面镇)、泾源(今东峡乡)等6个乡。1942年,又将6乡改为白泉、泾南2镇和泾北、黄花2乡,共辖27保、254甲。1949年8月,泾源县解放。全县设为泾南、泾北、白泉、黄花4个区,下辖16个乡。1950年5月,撤销白泉区,所辖乡划归泾北、黄花2区。1955年冬,3个区撤销,并撤销了双营、金家、红峡、西峡4个乡。1957年,华亭县山寨区的新民、石嘴2乡划归泾源县。此时,全县辖新民、涝池、兴盛、城关、沙塘、石嘴、白面、园子、黄花、惠台、东峡、河北、桥关、红土等14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原白面、河北、涝池、东峡、新民、石嘴6乡组建为泾河源公社,驻白面;原城关、桥关、园子、兴盛4乡组建为红旗公社,后改为泾北公社,驻城关;原沙塘、黄花、惠台、红土4乡组建为跃进公社,后改为黄花公社,驻华兴。1961年4月,增置新民(驻羊堡)、兴盛、惠台3个公社。1967年,泾河源、泾北、兴盛、黄花、惠台5个公社分别更名为红卫、红旗、东方红、东风、星火公社,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6月,自治区将银川市郊区和永宁县相连的芦草洼划为泾源县的移民基地。12月,泾源县在此设置了铁东、铁西2个乡(仅是当时的安排,行政归属尚无定论)。1984年,公社*改革,所有公社改为乡。1990年,撤销泾北乡,分设香水镇和园子乡;撤销泾河源乡,分设为白面镇和东峡乡。至此,全县共辖香水、白面2镇和新民、东峡、园子、黄花、惠台5乡。(*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2000年,泾源县辖2个镇、6个乡。总人口81310人,各乡镇人口:香水镇15269白面镇13313新民乡15135东峡乡6746兴盛乡8672园子乡5183黄花乡10925惠台乡6067(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3年,将固原市原州区的大湾乡、蒿店乡、什字路镇划归泾源县。2006年,泾源县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12万。邮编:756400。代码:640424。区号:0954。拼音:JingyuanXian。辖3个镇、4个乡。县人民*驻香水镇。

香水镇辖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香水街、百泉街;大庄村、永丰村、思源村、城关村、上桥村、下桥村、沙源村、杨家村、车村村、园子村、沙南村、南敖村、白家村、卡子村、下寺村、米岗村、惠台村、暖水村、太阳村。

泾河源镇辖21个村委会:兰大庄村、河北村、白面村、马家村、泾光村、下秦村、上秦村、北营村、龙潭村、余家村、南庄村、冶家村、涝池村、王家村、白吉村、高峰村、庞东村、东山村、东峡村、石底村、底沟村。

六盘山镇辖22个村委会:什字村、张堡村、和尚铺村、五里村、杨家庄村、太阳洼村、半个山村、陆家大庄村、李家庄村、马西坡村、东山坡村、刘沟村、周沟村、蒿店村、农林村、花果村、板沟村、塔湾村、幸和村、双合村、双沟村、牡丹村。

新民乡辖14个村委会:先锋村、照明村、高家沟村、石嘴村、上湾村、燕家山村、张家台村、马家河滩村、南庄村、西贤村、杨堡村、王家沟村、先进村、花崖沟村。

兴盛乡辖9个村委会:下金村、兴明村、兴盛村、红旗村、新旗村、上黄村、下黄村、上金村、红星村。

黄花乡辖12个村委会:庙湾村、华兴村、店堡村、上胭村、下胭村、胜利村、羊槽村、平凉庄村、红土村、向阳村、沙塘村、土窑村。

大湾乡辖13个村委会:六盘村、何堡村、瓦亭村、中庄村、尚坪村、苏堡村、绿塬村、杨岭村、董庄村、牛营村、武坪村、四沟村、大湾村。

2、区位交通


泾源县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泾源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会城市西安、兰州、银川的几何中心,四大*经济区的交汇地带。中宝铁路横穿县域西北,312国道纵贯东西,101省道横贯南北,泾隆、泾什公路等构建了呈幅射状的交通网络,福银高速建成通车,西兰高速公路和银成高速正在规划,纵横交错辐射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便捷。

3、物产资源

物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境内有以泾河为主的河流16条,溪流343条,年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有各类植物113科788种,珍稀植物有桃儿七、黄芪等,中药材530多种,野生动物2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二级保护动物有林麝、红腹锦鸡等。矿藏资源有铜、铁、石灰岩、泥岩、油页岩、白云岩、石英砂岩、水锈石等。

4、自然气候

自然气候适宜。气候区域属温带半湿润区,为森林类型气候,呈现出“春寒、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年均气温6.9℃,日照时数2370小时,无霜期141天,年均降水量为641.5毫米。

5、旅游资源


泾源县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群山环抱,百泉汇流,气候湿润,山青水秀,冬暖夏凉,有成吉思汗屯兵避暑的凉殿峡、神奇秀丽的老龙潭、蜿蜒曲回的沙南峡、观岭朝阳的卧龙山、流泉飞瀑的胭脂峡、荷叶碧翠的野荷谷大雪山、“天池”荡漾的大雪山和济公修行的延龄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小九寨”。

6、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悠久。黄帝、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汉、忽必烈等历史名人都曾把足迹留在了泾源这片热土上。1935年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同志翻越六盘山时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花儿”、“踏脚”、“剪纸”等孕育了独特的回乡风情文化。

7、经济发展


泾源县

近年来,在区、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市重要会议精神及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解放思想促发展,务实苦干抓落实,奋力拼搏求突破,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城乡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增长4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31万元,增长39.3%;农民人均纯收入3678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0元,增长15%;完成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增长12.8%。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全区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特色苗木基地县、生态旅游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法治县、教育强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等殊荣。旅游、苗木、草畜、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社会总收入达到1.8亿元,特色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交易量达3.8亿株,苗木产业收入突破2亿元,人均苗木收入1680元,“六盘山苗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授牌,累计建成肉牛养殖公司25个,肉牛养殖户达2.1万户,肉牛饲养量达20万头,农民人均牧业收入850元,增长17%,输出务工人员2.7万人,劳务创收1.8亿元。

8、风土人情


泾源县

泾源县是回族聚居县,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回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民间文化孕育了浓郁的回乡风情。

*

*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受到回族群众的崇敬爱护。回族凡重大宗教节日等活动都在*举行。最早建成的*是香水镇园子村的北伍家*,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据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左宗棠特意题写了“敬长爱亲自求多福,型仁讲让同我太平”的楹联。新中国建立后,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开放,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现在,全县已有*200余座,通过统战部、宗教局、*协会等有关部门积极工作,*及宗教活动管理已经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宗教教派

泾源县回族*有四大教派,即“格底目”、“哲赫忍耶”、“依赫瓦尼"、“虎夫耶”。四大派在宗教仪式方面修持有别,礼俗有异,但总体信仰和宗教行为完全一致。“格底目”教派俗称“老教”,是泾源回族信教人数最多的一派,分布在全县各乡镇;“哲赫忍耶”教派亦称“高念派”,是中国回族*现有门宦制度的苏菲派,主要分布在黄花乡的庙湾、华兴、店堡、平凉庄、红土、向阳、上胭、下胭和泾河源镇的河北、白面、南庄、西沟等村庄;“依赫瓦尼"教派亦称“新兴教”,主要分布在香水镇的大园子、小园子、陈昌、水沟、大庄、太阳沟及黄花乡的沙塘等村庄;“虎夫耶”教派又称“低念派”,主要分布在泾河源镇的龙潭、兰大庄村。

节日风俗

泾源回族的节日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另外还有阿舒拉节和法图麦节。每逢节日,回胞们都要去*参加聚礼,听阿訇讲经,纪念*圣人。举行会礼仪式及其他庆典活动后,还要上坟念经,追悼亡人。节日期间,家家炸馓子,户户煎油香,走亲访友,相互祝贺,一般家庭都备有佳肴,宴请宾客,欢庆节日。条件较好的*都要宰牲。

生活习俗

回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热情爽朗,迎来送往。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是以蒸鸡为主菜肴的“九碗”菜、炸馓子、煎油香和盖碗茶。心灵手巧的回族妇女善于粗粮细作,还能用洋芋、玉米以及荞麦、莜麦等杂粮野菜,烹制出独特可口的各式风味小吃如洋芋碎末、洋芋斓糕、洋芋鱼子、洋芋丸子、荞面油圈等,让客人尽情品尝。泾源回族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对水的清洁饮用非常讲究,食用菜食注重用流动水冲洗,不随意泼倒洁净之水,水开后不允许长时间熬煎。勤沐浴洁身,注重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男性不蓄长发,注意修剪胡须,女性不浓妆艳抹,*和各家都有汤瓶(洗手壶)、吊罐等卫生设施。泾源回族的居住,过去因为战乱奔波,没有稳定的居住环境,往往是随遇而安,简易随便。以后主要以瓦房、平房为主。近年,随着生活的好转,一些人已开始建造砖混结构的平板房、楼房。正房一般坐北朝南,向阳采光。庭院屋内干净整洁,温馨平淡,常以阿文对联、麦加天房图、花鸟山水画等装饰。回族建房不信风水阴阳方位之类,在破土动工之前和房屋修成后,请来阿訇、亲戚、邻居过平安“乜贴”。

泾源回族孩子出生后,除了“官名”、“小名”外,还要请阿訇起“经名”。“经名”往往是*经典中的先贤圣人,男孩的经名一般有“尔撒”、“努哈”、“尤素夫”、“曼苏尔”、“大吾子”、“穆萨”、“尔里”、“伊斯玛仪”、“伊斯哈”等。女孩的经名一般有“阿依舍”、“海撤”、“索菲燕”、“法图麦”、“赛里卖”等。或者*历的出生日如“来麦丹”、“盖得儿”、“主麻”等。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举行割礼,称“做逊乃提”,阿语“海特乃”的意译。泾源回族把服饰称为“衣着”、“穿戴”。以头饰最为显著,男子普遍戴无檐小白帽也称礼拜帽,做礼拜或平时戴。小白帽分为几种,一种是白、黑、绿、黄几种颜色做成平顶的,以白色最为普遍;一种是白色八角或六角帽,为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族佩戴;一种是四角白孝帽,也叫号帽,是殁了人时戴的一种帽子。妇女一般都戴圆撮口帽或盖头。盖头颜色依年龄而有别,老年用白色,中年用黑色,少女用绿色。盖头大都讲究装饰美,用绸缎、丝、纱等材料制作。泾源回族传统的衣饰简单、明快,农村男性一般穿低圆领对襟白衬衫加黑色坎肩,年轻人除参加宗教仪式外都穿与汉族相同的衣、裤、鞋等。老年妇女穿大襟左衽衣服,年轻妇女衣裤与汉族相同。泾源回族的服饰习俗除头饰外,其余穿着随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着。

泾源回族的禁忌习俗与整个回族习俗一样,主要表现在:1、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止抽烟、喝酒。2、可以食用的牛、羊、骆驼、鹿、鸡、鸭、鹅、鸽、兔、鱼等,要请阿訇或懂得宰牲规戒的*来宰(鱼类吃时不屠宰)。禁止用滚水烫皮、烫毛。3、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4、在社会行为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9、地方文化

泾源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有内容丰富的历史史料、诗歌文章和逸事传闻,有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有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有发展进步中的现代文化活动。黄帝、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赫赫有名的历史名人都曾把足迹留在了泾源这片热土地上。1935年10月,*率工农红军翻越境内六盘山,写下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激越悠扬的回族“花儿”,雄壮奔放的回族“踏脚”,线条流畅的民间剪纸,孕育了浓郁的回乡风情文化。

文学创作不断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创作有所发展。70年代中期,知识青年李跃进的小说《牛虎大伯》、胡大雷的散文《在赛场上》首次在《宁夏文艺》、《宁夏日报》发表。80年代以后,张海晏、董光远、禹忠昌(回)、禹广生(回)、王治平(回)、拜学英(回)、马玉桢(回)、刘长青(回)等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多篇作品发表于区、市报刊。90年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在区内外各种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部分作者陆续出版了个人专著专集。当地作者有拜学英、杨友桐、兰煜、王文清、禹红霞、禹广生、王凤笙、马平、马永罡、赫金贵等。拜学英、兰煜被固原地区文联评为“双十星”作家和诗人。王文清创作的戏剧小品《人活一口气》等连续获2000、2001、2003年“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小品小戏奖”,宁夏“五个一工程”奖,固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评奖一等奖。大型眉户现代戏《走出大山》在中国第三届秦腔艺术节中获“优秀剧目奖”,现代小戏《夜深人不静》在200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二等奖。

出版的个人专集有:

《六盘雾中行》拜学英著散文集1996年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叶子的低语》禹红霞著散文集1999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世纪末的行动》拜学英著报告文学集2000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青山绿水话泾源》拜学英编著2001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别了,故土》杨友桐著中短篇小说集2002年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王文清选集》王文清著剧本集2003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泾源文学作品选》马文清主编、王凤笙副主编文学作品集2003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窗外的蝴蝶》禹广生著小说散文诗歌集2004年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约六盘》杨友桐、马玲、马平、拜晓玲著报告文学集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泾源神话传说》马崇林主编杨友桐、李子杰合著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绿旗》兰煜著诗歌集2005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诗人笔下的泾源》张树仁主编、王凤笙副主编诗歌集2005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绿岛拾翠》王凤笙著诗歌集2005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禹广生书法作品集》禹广生著书法作品集2005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泾源回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民歌“花儿”。乐器有“口弦”、“泥哇呜”、“咪啦子”以及用杏核、树皮、马兰花、燕麦杆、箭竹制作的各种吹奏乐器等。汉民村内还有板胡、三弦、唢呐、笛子等演奏乐器。以文化馆专职演员为主体的演出队伍创作表演了一批优秀音乐舞蹈节目。马景西、张滢、李红、温彩云、吴勇、禹淑君、马占昌等一批歌手演唱的歌曲《山里人都会把花儿唱》、《人说泾源好地方》、《六盘山下的庄稼汉》、《粗嗓门唱不够对你的爱恋》,和马玉芬、马红芳、宋彬编排的回族舞蹈《汤瓶舞》、《回乡风情》、《黑眼睛·白盖头》在全市、全区、全国演出比赛中屡屡获奖。

“踏脚”流行于泾源县园子村一带,是回族传统体育运动。1988年,由当地文艺工作者整理改编为“踏脚舞”,增强了舞蹈观赏性,表现回族人民勇敢顽强、剽悍、矫健、豪放的民族性格。1989年被选入*电视台摄制的专题片《西部之舞》中。1989年7月,参加宁夏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表演金奖。以后连续参加宁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获表演金奖。1991年至2007年代表宁夏连续五届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均获表演金奖、银奖;1996年参加全国农*动会,获表演银奖。2005年“泾源踏脚”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为保护这种独有的*舞蹈文化艺术,泾源县组建了以当地文化骨干为主、区内外专家教授为成员的专家指导组,制定出台了《回族踏脚舞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保护与挖掘回族踏脚。2007年底,确定泾源县一中、职中、园子小学为踏脚体育项目试点学校,全县中小学将全面开设踏脚舞课程。

回族剪纸是泾源地方民间文化的一个亮点。1956年10月,县文化馆首次举办全县妇女绣花剪纸工艺美术展览。2000年,文化馆举办首届书画暨民间工艺品展,展出了由农村妇女创作的一批剪纸作品。

泾源回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并流传着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主要有《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柳毅传书》、《白马泉的故事》、《曼苏尔》、《堡子山的传说》、《秋千架的传说》、《米岗山的传说》等。经文艺工作者搜集的民间故事有1500余篇,整理出版100篇。以“花儿”为主的泾源歌谣,表达了回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满婚姻的追求和对丑恶现象的鞭笞。经收集整理的“花儿”300首,民歌300首,小曲小调170首。主要有《夯歌》、《拉长工》、《割韭菜》、《吆骡子》、《马家拉兵》、《樱桃》、《咱俩说个悄悄话》、《伊玛尼颂歌》、《十二复生》、《婚礼歌》等。泾源民间谚语内容丰富、朴实,富有生活哲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是研究泾源历史民俗文化的宝贵资料。搜集整理有2000多条。

10、历史古迹


泾源县

泾源县地处六盘山腹地,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历来为兵家重地。地处六盘山东麓的瓦亭萧关,千百年来更是刀光剑影,烽火狼烟,留下了许多历史纪实和遗迹。

水沟秦汉(回中宫)遗址

位于县城北1公里香水镇水沟村西侧,面积约30万平方米,确认为秦汉遗址。亦有历史学者认为是秦汉“回中宫”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出土有灰陶罐、铁灯、铁釜及“半两”、“五铢”铜币,还出土有铜弩机残件及泥质灰陶形地下排水管道等秦汉时期的建筑材料。《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宫。鸡头山在泾源县境内,当年秦始皇巡边曾驻骅回中宫。公元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兵劫掠中原,在萧关(今三关口一带)与西汉北地郡都尉孙卬大战一场,孙卬英勇迎敌,战死疆场。匈奴撤离时焚烧了回中宫,至今遗址内还有火烧的痕迹。

瓦亭城

地处县城北30公里,六盘山东麓弹筝峡北口,是历史上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隘之一。这里群峰环拱,四达交驰,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曾经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古战场,有“铁瓦亭”之称,为兵家扼要之地。东汉始设邮亭,历代为驿道必经之地。光绪三年(1877年)3月,魏光焘重修瓦亭城。修茸后的瓦亭城,“乃厚其基址,增其宽长,新筑六百九十步有奇,补修一百八十八步有奇,依山取势,高二丈七八尺至三丈六七尺不等,面阔丈三尺,底倍之。上竖敌楼,雉堞五百二十四,墩台大小八座,水槽七道,遂“屹为雄镇”,因瓦亭城倚北山而筑,所以只在东、南、西三面有城门,并均镶有石刻门额以名之。西门曰“巩固”(意即面临巩昌、固原、又含有“西陲巩固”之意),南门曰“隆化”(意即南接隆德、化平直隶厅,又含“隆恩感化”之意)。东门日“镇平”(即东界镇原、平凉、又含“镇平西夷”之意)。现在的关城,就是清末重修的。葱郁的山峰,坚固的城池,依依杨柳,潺潺流水,相映成趣。每当雨霁天晴之际,游人若登高俯视,但见一幅云蒸霞蔚,烟岚轻妙的图画,烟雾聚相离的景观,成为佳境。

唐制胜关(安化县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2公里,永丰村南侧。唐朝为防御吐蕃攻袭在原州先后设置“原州七关”:木峡关、石峡关、石门关、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七关中泾源境内就有六盘关、制胜关、木崝关、驿藏关四关。唐朝军队和吐蕃在争夺这些重要关隘时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争夺异常激烈。制胜关(旧称大震门),为原州七关之一,控制陇西一带,管领沿坡小寨25处。宋乾德二年(964年)废关,改置安化县城。遗址呈方形,边长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开东西二门,东门有瓮城长49米、宽38米。城址现已开垦为农田,田间常露有汉代绳纹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开元通宝”等铜币。

石窑湾石窟(延龄寺)

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新民乡张家台村东800米处。背山面河,开凿于石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据载此石窟开凿于宋代,相传济公活佛修行于此。此窟自西向东有4个洞窟排列于山崖上。一窟,券门方窟,窟室平顶直角,窟后壁雕凿佛像一尊,头部残缺。二窟,距一窟东22米,拱券门,东西两壁下部凿有对称的两小龛。龛楣上雕凿佛像各两尊,损毁严重,仅存轮廓。后壁凿有3尊佛像,像身毁,仅存上部佛光,背光呈桃形,攒尖状,其上雕刻有两圈云纹。三窟,距二窟东2米。石窟中间有一尊佛像盘腿端坐于须弥座上,双手平放于膝,头部残缺。在二窟和三窟之间,凿有一长方形佛龛,龛内佛像已毁。四窟,距三窟东1.9米,拱券门,窟室为平顶直角,后高前低。窟室内前壁左侧雕2佛像1力士像,剥蚀严重,仅存轮廓,或坐或立,姿态各异。窟室东西两壁侧雕有对称的5尊佛像和1尊力士像,身着武士装,头部残缺。其余雕像形体较小,皆漫漶不清。后壁雕3佛,均坐于须弥座上。盘腿端坐,双手平置于膝上,上部残毁,仅存下部轮廓。

1991~1993年,*佛教徒毛国雄和济公活佛第十三代传人冯敏堂带领男女信徒40余人,持图溯源曾3次来这里拜佛祭祖。

凉殿峡

位于县城西南23公里处,又名良天峡,居六盘山腹地,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这里山大峡深,地形险要,气候凉爽湿润,风景幽美。在群山挟持下有一道长达10余公里的峡谷,清澈见底的泾河水穿峡而出。两壁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山下有纵横交错的涓涓细流。峡谷内林荫葱郁,泉水叮咚,鸟鸣清脆。中部东侧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平台,称为点将台,四周林木茂密,幽雅清静,风光旎旖,景致迷人。这里既有北国山势之雄,又兼南国景色之秀,自古就是避署胜地,据史料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围困西夏时。于1227年闰5月避暑崩殂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在1258年南征云南时,屯兵六盘山,也在这里避暑。如今这里还留有当时建筑物的基石,残壁断石、桥墩和喂马的石槽,可供游人凭吊。

卧龙山

旧名堡子山,古名观山,在县城东南角。海拔1958米,相对高度约120米,巍峨挺拔。民国《化平县志》载:“观山在县城东半里,峰头古有朝阳紫金观,故名。一名鱼儿山,平地崛起与众山不相连,高约三十丈,长七里许,形似虎卧。三叠蝉联,首、尾、身、腰毕具,两水交迎,万山朝拱,上筑堡垒,为化平(泾源)之险要。登之可望远,旭日灿烂,映照四周,树木密茂,风景绝佳,故有观岭朝阳之称。”晨曦初露,峰顶霞光万里,故有“观岭朝阳”之称。1918年,知县王海帆建八卦亭于其上,题名“枕霞亭”(地震毁)。1934年,上建土堡1座,至今犹存。民国张逢泰作诗盛赞:“出彼东部,有山翼然。登高一望,岁岁年年。海云九点,喷出日边”。1987年,县*于土堡西台新建亭子1座,名曰“龙云亭”,绿瓦红柱,始成山城公园一景。而今,工余课后,亭前游人不绝。登上山顶,举目四望,满眼青山,群峰叠翠。凭栏远眺,泾源县城尽收眼底。晨观日出,霞光万道,心旷神怡。

北伍家*

位于泾源县园子乡北伍家村,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其格局属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是泾源县内最早的一座*。清同治十年(1871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安插于泾源(化平川)的陕西回民起义领袖陈霖,向化平川直隶厅通判申请修建*,清廷批文“据禀回民陈霖等要求请立*,宣经圣谕,尚是向善之义,自可准行”。但又怕回民以*为据点聚众与清廷对抗,特规定:*高不得过二丈四尺,长、宽不可逾十丈,墙厚不得过二尺五寸,寺外不得修建高楼。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县境中心北伍家建起泾源县第一座*,陈霖为首任阿訇。左宗棠亲笔题写门匾、楹联,门匾在“*”中被毁,楹联至今清晰可见,上联是“敬长爱亲自求多福”,下联是“型仁讲让同我太平”落款是“恪靖伯题”(恪靖伯即左宗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