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秦淮灯会

科普小知识 2023-11-12 16:34:57
...

秦淮灯会又称“金陵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明初之后,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文名称:秦淮灯会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别名:金陵灯会

类别:民俗

流行地区:南京

遗产编号:Ⅹ-50

申报地区:南京市秦淮区

1、历史沿革

三国东吴时期的南京最先出现在岁时节庆、欢乐喜庆等重要场合张灯结彩的现象。如前方将士凯旋而归,朝野官民都会聚集在都城内外,用香花灯烛营造气氛,迎接他们的归来或劳军犒师。当时的织锦技术促进了江南丝织业的发展,为灯彩制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秦淮灯会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国都南京城就曾举办过元宵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

东晋、南朝时期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达官贵族和豪门名士,每到元宵节,他们也效仿宫廷,张灯结彩。东晋诗人习凿齿有诗《诗灯笼》描写当时张灯的情形。

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间,纸张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丝织品的大量应用,使得灯彩艺术迅速发展。

隋以来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开始正式形成,元宵佳节张灯、观灯等活动开始蔚然成风,唐朝魏征的《隋书》中对南京张灯结彩的习俗有了详细描述。

唐代开始元宵节灯会正式成为民间习俗,其规模也得到迅速发展。张灯时间由元宵一夜扩充到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三夜,并取消这期间的宵禁。唐代元宵观灯时,男女老少纷纷夜游,场面非常繁华。这时期南京秦淮河河畔也开始出现了专门以制作彩灯为生的民间艺人。

北宋时期,元宵节张灯时间增加了正月十七、正月十八累计五夜。其间还出现了在彩灯上书写谜语的“灯谜”习俗。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用于祭祀孔子的至圣文宣王庙(今夫子庙)在南京建成,秦淮河河畔也成为览胜佳地,夫子庙地区的灯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以后,元宵节张灯时间又增加了正月十三共计六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提倡灯节这一盛事,并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灯节。秦淮灯会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发展高潮,朱元璋每年都花费众多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相当数量的彩灯,以吸引民众参加规模宏大的元宵灯会。

明朝洪武五年(1372)元宵节,更是别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朱元璋还是一位制作灯谜的高手,由此促进了元宵灯会内容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明朝永乐七年(1409)初,明成祖朱棣“赐百官上元节假十日”,并继续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三年后又下令在南京皇宫午门外,集能工巧匠筹办灯会,精心扎制鳌山“万岁”灯,并且与民同乐。以后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后,南京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都繁会景物图》等画卷,形象描绘了焰火夺目的鳌山及老百姓观看演出的热闹场景。明代后期《正德江宁县志》所描绘的灯节,更是繁华得让人目不暇接。

自明代开始,秦淮河畔灯火之盛天下双无。而仅秦淮灯彩的品种就逐渐地发展到两三百种之多。即使在端午节等其他一些节庆,张灯结彩景象也高潮迭现。而秦淮河畔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等繁华盛况,也引得历代文人骚客、名士才子缱绻逗留,吟咏不绝:“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明灯初试九微悬,瑶馆春归不夜天”、“两岸红灯射碧波,一支兰桨荡银河”······我们还可从流传下来的戏剧、小说以及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艺作品中,窥见到当时秦淮及南京灯火盛况的社会画卷。自此,每逢农历新年,元宵前后,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灯会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亦随之蜚声天下。

满清入关后,这一地方习俗基本得到延续和发展,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多次描写元宵节的观灯盛况。每年元宵节,夫子庙一带人涌如潮,锣鼓喧天,其灯火之盛比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1864年中旬,清朝湘军攻入南京,城市设施受到很大破坏,元宵闹灯习俗受到很大冲击。曾国藩意欲恢复昔日繁华景象,便于1865年疏浚秦淮河,重建部分夫子庙建筑,使灯会习俗再度恢复。当时的徽州商人制灯非常有名,称为“徽州灯”,他们曾组织盛大的“提灯晚会”,甚为热闹。另外当时驻扎在南京的湘籍军人所扎制的龙灯也很有名,丰富了灯彩的种类。

中华民国时,当时的《首都志》中有记载:“灯市以笪桥、评事街、夫子庙等处为盛。”但由于国家长期内战,灯会场面一度受到很大影响。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战火使得夫子庙古建筑群遭到破坏,灯会风俗一度中断。直到1939年后,夫子庙地区才偶然有少量的花灯贩卖。1945年后,由于国共内战,通货膨胀严重,普通民众无力再赏玩花灯,因此元宵节张灯、观灯习俗几近消失。

1949年*建国后,灯会风俗开始逐渐恢复。20世纪60年代,元宵节灯会的热闹程度已基本恢复。

1966年,*开始后,包括花灯在内的民间艺术被划为“四旧”,灯市和灯会被完全禁止。

1977年,夫子庙首次开放了灯市,这一传统习俗又开始重新恢复原貌。

1984年,夫子庙古建筑得到*拨款修复,地区景观也得到重新打造。


秦淮灯会

1985年,南京秦淮区*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开始在夫子庙大成殿和明德堂由官方组织每年一届的“金陵灯会”,恢复了历史上每年一度的秦淮灯会。

1984年,秦淮工艺灯彩协会成立,一些民间艺人开始制作结合现代技术的彩灯。

1988年,夫子庙尊经阁建立了灯彩艺术馆,一些大型灯组开始陆续在金陵灯会上出现。

1996年,秦淮区被江苏省文化厅首批命名为“江苏省民间(灯彩)艺术之乡”。

2000年,秦淮区凭借秦淮灯会,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彩艺术之乡”。

2005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第七届“山花奖”(灯彩)评选活动中,秦淮灯彩作品“金鸡吉祥”、“秦淮娃娃闹春节”和“金鸡报晓”,分别获得金奖、银奖和优秀奖。秦淮灯彩传统作品“荷花灯”,被国家邮政总局选定为2006年春节特种纪念邮票,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成为展示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张烫金名片。

2005年12月31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开始公示,以“历史文化空间环境”类别申报的“南京秦淮灯会”名列其中。

2006年举办的第二十届灯会,接待游客量超过300万人次,仅元宵节当天观灯人流量就达45万人次。

2006年5月20日,秦淮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秦淮区获中国文联命名的“中国灯彩之乡”称号。

2007年,“秦淮灯彩”被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长久以来,它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

2、主要活动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如建都于此的历代王朝宫殿内外,以及夫子庙、三山街、笪桥、评事街、上新河等文化商贸繁华地带。20世纪后基本上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现已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风光带上。核心区域主要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王导谢安陈列馆、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以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琵琶路一带。


秦淮灯会

年节和民俗味十足的夫子庙地区更呈现出斑斓十色的花灯海洋,万千灯火不夜天。“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

南京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自己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

3、地域分布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4、活动形式

秦淮灯会亦称“金陵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传统习俗活动,一般于每年的传统元宵佳节前后举办,主要表现为张灯结彩、尽情观赏、歌舞狂欢等,是本土与外来文化长期渗融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现象。

以秦淮灯彩为主的本土民间文艺贯穿于金陵灯会,大大丰富了其中的艺术内涵和娱乐形式。广大民间艺人从信仰习俗、爱美心愿和对未来憧憬出发,凭藉直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既大胆借鉴文学艺术中的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又注意突出形式与趣味的探求、传统与现代的交接,讲究丰满浑厚、简约夸张等艺术造型及布局,进一步强化了秦淮灯彩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技法手段,进而提升了秦淮灯会的艺术水准。因此南京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也丰富了自身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因为“光”与“彩”的结合、“灯”与“舞”的交融,以独具风韵的形式内容客观地表达了老百姓呼唤真、善、美的淳朴心声,也折射了人们在对火的原始体验中而生发出来的信仰习俗、文化意趣、审美理念,以及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血缘关系。

长期以来,元宵佳节在南京一直就是以灯为俗、用灯造景和借灯兴舞的传统岁时节日,也是每年四季中唯一的“狂欢节”。举办灯会之时,天穹星汉灿烂,人间灯火辉煌。广大民众也会打破常规“家家走桥”,在富饶丰沃的自然与人文土壤上尽情地赏灯、玩灯和闹灯,祈求丰衣足食、身体安康、爱情美满和子嗣绵延,以各种民俗文化行为表达自己的身心愉悦和美好愿望。斑斓缤纷的灯彩让他们编织着良宵美景,构成了南京传统习俗风尚中特有的文化景致。

秦淮灯会作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内容,也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灯会上还是展示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等南京民间艺术,以及歌舞、曲艺、杂耍娱乐活动,这些民间文化艺术门类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

5、文化意义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它已成为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每年的秦淮灯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他们在领略秦淮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秦淮灯会无论是历史意义、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还是社会影响都非常巨大,作为南京地区的特色文化空间,它将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6、价值地位

历史价值

南京是六朝古都,长期以来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淮灯会作为一种重要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是历代南京民众观照自然、客观社会的情感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地区的社会民俗文化活动的图画,对中国的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影响同样也是很大的。


秦淮灯会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金陵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秦淮河畔的灯火盛衰始终与当地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就是南京城市兴衰荣枯的色彩符号。

秦淮灯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对研究南京地区历史人文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秦淮灯会越来越显示出无比的生命力,发挥了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弘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价值

秦淮文化是古老的金陵文明的象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南京文化的代名词,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秦淮灯会则是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南京本土和外来的文化艺术贯穿于灯会中,构成其艺术内涵。就秦淮灯会中所展现内容来看,其中的诸类民间艺术基本上都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民俗风情等密切相关,一些传统伦理道德也蕴涵其中。

秦淮灯会作为南京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内容,也是一种民间社火形式。灯会上还是展示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等南京民间艺术,以及歌舞、曲艺、杂耍娱乐活动,这些民间文化艺术门类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

艺术价值

从秦淮灯会形式和内容来看,大量南京本土的文化艺术贯穿其中,大大的丰富了秦淮灯会的艺术内涵。在尽情表现和竞赛技艺的过程,广大艺人从信仰习俗、爱美心愿和对未来憧憬出发,凭藉直观感觉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们既忠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善于借鉴文学艺术中的夸张变形、对比呼应、抽象写意、象征借喻等表现技巧,突出形式与趣味的探求、传统与现代的交接,讲究丰满浑厚、简约夸张等艺术布局,进一步地强化了艺术的表现技法和制作手段。艺人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坚持不懈地以形写神,以情动人,以美冶人,进而提升了秦淮灯会的艺术水准。


秦淮灯会

社会价值

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秦淮灯火甲天下”的声名早已享誉海内外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陆续拨巨款建设夫子庙地区,不断提升秦淮灯会的硬软件环境,使之成为南京民间文化民俗活动的品牌。如今每到大年三十灯会启幕以后,年节和民俗味十足的夫子庙,便呈现出斑斓十色的花灯海洋。

暮霭降临,广大市民和游客便拥向夫子庙地区灯会中去。即便是风雨飘零、雪花飞扬的天气,亦挡不住人们前来观灯的闲情雅兴。曾记得“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正好比把南京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比作一出戏剧,不来赏玩花灯就像未能见到该剧的高潮一般。整个春节、元宵节期间的观众往往达五、六百万人次之多。每年的秦淮灯会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他们在领略游览秦淮灯会,感受金陵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民俗影响

南京地区广大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不断地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历届主题

近些年秦淮灯会的举办时间和主题

届数

举办时间

主题

30 2016年2月4日(腊月二十六)至2月25日(正月十八) 秦淮灯金陵春,老城南最南京
29 2015年2月11日(腊月二十三)至3月8日(正月十八) 秦淮灯,两岸情
28 2014年1月26号(腊月二十六)到2月17号(正月十八) 青春激荡,百姓欢乐
27 2013年2月6日(腊月二十六)至2月27日(正月十八) 秦淮灯彩甲天下,百姓欢腾迎新春
26 2012年1月19日(腊月二十六)到2月9日(正月十八) 神龙跃两岸,盛世共和谐
25 2011年1月31日(腊月二十八)至2月20日(正月十八) 天下文枢,智慧之光
24 2010年2月12日(腊月二十九)至3月3日(正月十八) 龙腾虎跃,苏台同辉
23 2009年1月26日(正月初一)至2月12日(正月十八) 诗画江南,风雅秦淮
22 2008年2月7日(正月初一)至2月24日(正月十八) 盛世灯彩,璀璨金陵
21 2007年2月18日(正月初一)至3月7日(正月十八) 灯彩秦淮,香溢金陵
20 2006年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15日(正月十八) 魅力的秦淮灯彩,迷人的桨声灯影
19 2005年2月9日(正月初一)至2月26日(正月十八) 金鸡高唱春到来,秦淮灯彩展新姿
18 2004年1月22日(正月初一)至2月8日(正月十八) 金猴祈福贺新春

8、相关事件


2016秦淮灯会

2016年2月22日晚,在江苏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举办的秦淮灯会彩灯齐放,元宵夜南京秦淮灯会游人如潮,游人在夫子庙景区观灯游玩闹元宵。

上一篇: 10件或更少

下一篇: 许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