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思镇
那思镇位于钦南区境东部,东南分别与灵山、合浦两县交界,距钦州市区62公里。境内属典型低丘陵地带,西部地势稍高,东南部有洪潮水库,水面宽阔,跨合浦钦南、灵山3县区。全镇土地总面积244.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2公顷,2003年有那思集镇和150个村民小组,共189个自然村,分设10个村委会,共6097户23230人,语言以粤语为主,兼行灵山话、廉州话、客家话。风俗有跳岭头。镇内有公路西通那彭镇、北至灵山、南下合浦。
中文名称:那思镇
行政代码:450702111
身份证前6位:450702
长途区号:0777
邮政编码:535000
隶属政区:钦南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桂N
辖区面积:244.76km2
1、地方简介
那思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下辖乡镇,位于钦南区东部,地处钦南区、灵山县、合浦县交界点,距钦州市区62公里,南距合浦县城45公里,北距灵山县城80公里。
东北与灵山县伯劳镇交界,东南与合浦县洪潮江水库(南国星岛湖)相连,南与合浦县乌家镇为邻,西南与那丽镇毗邻,西北与那彭镇接壤。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总面积244.76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总人口26113人。
2007年那思镇耕地面积24305.2亩,其中水田15360亩;林地面积139429.5亩,森林覆盖率39.9%。属洪潮水库库区,镇内库区最宽水面2.2公里,水域面积2428.8公顷。
2、历史沿革
那思镇
先秦时期,那思镇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那思镇归属象郡所辖。汉朝至晋朝,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梁代设安州。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属钦州路,明履属钦州府。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拨人钦州直隶州,民国19年置那思乡,1930年分为那思、安农2乡。
*成立后,1950年仍分为那思、安农2乡,1951年春分为9个小乡,1957年合并为那思乡,1958年秋并入三那大公社,1959年6月分设那思公社,1984年9月改为乡。
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钦州市分成钦南区和钦北区,那思镇隶属钦南区。
3、自然气候
那思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南海,属于海洋性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盛行,年平均气温为21.3℃一22.4℃。
4、物产资源
土地资源
1990年有耕地2.38万亩,山地21.89万亩,有林11.8万亩。2010年那思镇耕地面积24305.2亩,林地面积139429.5亩。
水资源
那思镇属洪潮江水库库区,镇内库区最宽水面2.2公里,水域面积2428.8公顷。通车公路里程96公里。
5、经济发展
那思镇
加大优势甘蔗产业带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果。今年水稻面积1599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辣椒、黄瓜、木薯、鸡骨草、黄榄、荔枝、龙眼、柑橙等。其中,甘蔗种植5.1万亩,其中新植蔗2.1万亩、宿根蔗3万亩,优质品种4.9万亩,2006/2007年度榨季进厂原料蔗可达18万吨。种植辣椒0.78万亩,青辣椒产量1.17万吨,全年种植黄瓜3550亩,木薯8450亩,鸡骨草1万亩,冬种马铃薯5000亩。建立2个冬种马铃薯示范片,免耕栽培2600亩。主要地方特产有黄榄、红椎菌等,其中黄榄14760吨。林地面积24475公顷,森林覆盖率39.9%。
那思镇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改工业空白格局,2006年内建成2个小企业:1、蚌田竹厂,投资50万元,日加工原料竹8吨,已于9月投产;2、黄屋茶叶加工厂,投资30万元,安装一条茶叶加工流水线,已于10月投产。
三鸟生产平稳发展,现有养鸡场26个,2006年全年生鸡共出栏70万羽,年终存栏120群30万羽;养鸭场3个,年终存栏3万羽,2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3家。利用水库库叉发展淡水围网养鱼和网箱养鱼,面积共420亩。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1406
男12211
女9195
家庭户户数5477
家庭户总人口(总)21343
家庭户男12164
家庭户女9179
0-14岁(总)7261
0-14岁男4242
0-14岁女3019
15-64岁(总)12389
15-64岁男7017
15-64岁女5372
65岁及以上(总)1756
65岁及以上男952
65岁及以上女80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0805
7、行政区划
那思镇区划
450702111201220合江村
450702111202220禄宦塘村
450702111203220米子村
450702111204220那京村
450702111205121那思村
450702111206220塘底村
450702111207220定蒙村
450702111208220茶蓝垌村
450702111209220牛寮水村
450702111210220扁陂村
8、附近景点
刘冯故居
刘冯故居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1857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参加天地会起义军。1864年在归顺州(今靖西)安德组织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率领黑旗军与法国侵略者抗击,先后取得罗池大捷、纸桥大捷等,还抗旨保台,打击日寇,是著名的爱国将士。
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故居又名三宣堂,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它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76平方米,建筑面积5622.5平方米,有大小厅房119间,用料考究,造型端庄而朴实,规模宏大,布局独特。主屋分三进,坐北朝南,为中国式圆柱瓦檐,墙上有圣贤豪杰、文武将臣、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画,金饰彩绘,神韵优雅,栩栩如生,与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既有晚清风格,又有民族特色。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四周有花草树木,是一座气势不凡、宏伟富丽、典型古朴的建筑。三宣堂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冯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冯子材旧居位于钦州市沙埠镇白水塘区内,与刘永福旧居直线距离1千多米。原名宫保府,因清廷授予太子少保加封尚书衔而得名。旧居建于1875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总占地面积15.22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院落式布局,坐北朝南,共3排9座27间,均为抬梁式砖木结构。旧居范围包括三山一水一田,有六角亭、三婆初、珍赏楼、书房、虎鞭塔、菜园等。刘永福、冯子材旧居均系典型的清代南方府第建筑群,具有简朴典雅的艺术特色。
1996年,刘冯故居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局列为“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以后,国家及地方先后拨巨资对刘冯故居进行全面修复,建成和完善了刘永福广场、刘永福铜像、龟王城、宫保街道桥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凸现了以“刘冯”英雄事迹为本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清代的建筑文化,相关诗词对联、工艺美术等岭南文化,石碑、铜鼓、独木舟、大刀等文博文化。去年底,刘冯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今年1月9日,刘冯景区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景区”铜牌。
三娘湾
三娘湾位于钦州犀牛脚镇东面约5公里处海湾边,距钦州市区约38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山,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红树林里的海滩洁白柔软,站在如天外流星坠落海滩的三婆石上,朝可观旭日东升,晚可赏夕阳斜照;还可拜乌雷伏波庙、游威德寺、观东汉大将风采;更妙的是登上渔船出海观光,品海鲜、沐海风,观赏珍奇的中华白海豚,尽享蓝天碧海、人欢鱼跃的情趣。关于三娘湾的由来,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三娘湾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居住,他们共在一条船上,共用一网,同住一舱;有三个仙女偶落凡尘,被海湾的美景和勤劳英俊的青年所打动,决定下嫁人间。玉帝得知,允许住三年。每天丈夫出海打鱼,妻子在家织网,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三年后,玉帝不见仙女回来,大怒之下,在三个青年出海时掀起狂风恶浪,三位娘子并立岸边,顶着狂风恶浪,等候丈夫几天几夜,后得知丈夫已遇难,便化身为三个花岗岩石,并排站立在沙滩上,即今天的“三婆石”,三娘湾之名便由此而来。
高丰生态火龙果旅游景区
高丰生态火龙果旅游基地建设在风景优美、民俗淳厚的广西钦州,利用钦州台风少、气温适宜、温差大、无污染的自然条件,高丰公司在此以有机食品的规模种植,并利用火龙果对人群友好和睦的特性建设生态火龙果旅游基地。
火龙果来自中南美洲地区,是仙人掌科的沙漠植物,庞大规模的异域景观,加之常年约20次的长期开花、挂果,以及花果硕大艳丽,在赏心悦目的同时给人震撼。由于采取有机种植,火龙果产区全部不使用对植物和环境有伤害的化肥农药,不使用任何副作用难于界定的激素,全部由豆科绿肥提供肥源,且不做土地翻耕,这样,高丰火龙果生产区就是生态函养和培植区,花鸟草虫各得其所,生物多样性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全,人与自然均以最坦诚和友善的一面和睦相处。
高丰生态火龙果旅游项目更是建立在火龙果对于人类的友善属性上,火龙果通体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稀有治疗物质,槲(HU)皮素、山柰素等对有害病菌有很强的灭除能力,火龙果植株,尤其是火龙果酵素中含有大量的琥珀酸对紧张的现代人健康尤其关怀,火龙果含有28种氨基酸,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接近25%,非常方便人体吸收。特别重要的是,火龙果植株体,尤其是果实含有目前所知植物中数量最多的花青素,而花青素是目前所认识的抗*基、防衰老的天然物质中,效果最为惊人的。火龙果植物的黏液含量,与多肉植物的芦荟比较无有不及,因此火龙果无论是花果还是枝芽,解除各种便秘效用显著。同时,在火龙果物资中,SOD活力达到每100克84000U的高度,彰显了火龙果对人美容和活力恢复的主要源头。而火龙果作为景天酸代谢的仙人掌物质,夜间巨大的同化作用产生的氧气,使生态环境得以根本的改良,任何氧吧难以匹敌。
高丰生态火龙果旅游项目,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着眼人性关怀,以ISO9001和14000的要求,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步一个脚印地朝人、物最融洽的地带努力,企图通过野战训练、野生植物和山野环境的开发,让人融入自然,感受自然与人最原本的交流,从观光过程中身心得以-、净化和营养。
9、地方特产
钦州石金钱龟
坭兴陶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艺作品于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列中国四大名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饮誉中外。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展览会评比并获得大奖40多项,坭兴陶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历代坭兴陶珍品被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南京历史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馆、广东、北京、天津、大连、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西、安徽、内蒙古、澳门等二十个省、市工艺美术馆和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博物馆或艺术馆收藏。最近,坭兴陶“连心碗”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十国*。
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旁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迄今(2006年)已历1273年,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土,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陶刻,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唐刻,且知为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吾国数千年志著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而道务乃中国第一陶刻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钦州石金钱龟
钦州市石金钱龟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养殖户利用本地沿海、沿江低值小杂鱼丰富的优势,以鲜活鱼虾天然饲料喂养为主,养殖的石金钱龟更接近自然生态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钦州的石金钱龟养殖户发展到1万多户,养殖数量发展到70多万只,年产值3亿多元,龟鳖产业已成为钦州市农民群众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2011年他们参加全国龟鳖评比大赛,钦州石金钱龟获雄龟一、二等奖、雌龟二、三等奖,确立了钦州石金钱龟在全国的行业龙头地位。
钦州石金钱龟,学名:广西拟水龟(Mauremysguangxiensis),产于钦州十万大山、六万大山、越南。个重:1.8—5.2斤,最大个体7.2斤,获得2011年中国龟鳖评比大赛拟水龟属一等奖。
钦州石金钱龟,头顶部光滑无鳞,幼龟、成龟均为榄橄黄褐色;夹杂有零碎黑点。眼珠黑色,眼珠两旁角膜各有一小黑点,看起来眼珠像一条黑线。眼睑部灰绿色。头后眼侧具有黑色条纹,眼后侧有一条黑纹延伸至耳鼓膜,喙后角有一条淡黑纹延伸至耳鼓膜下方。喙部及颈部淡黄色,颈上皮灰褐色。背甲具三条棱,脊棱明显;脊棱上有一条粗黑线从颈盾而至臀盾连续不断。成龟无论雌雄都有桔黄色或黑褐色壳体,背腹甲边缘淡黄色。幼龟背甲及四肢黑褐色。颈盾1枚,短小,梯形。椎盾五枚,第一椎盾前窄后宽;第二、三、四椎盾呈六边形,宽长几乎相等;第五椎盾呈扇形。肋盾四对,缘盾十一对,臀盾一对,分列两侧。背腹甲以甲桥缝相连,腹甲略短于背甲。两条纵行宽大的黑斑几乎覆盖整个腹甲,仅两侧及*为狭带状的淡黄色;甲桥几乎黑色。喉盾突出,前缘平截。肛盾成深缺刻。腹甲盾缝:腹盾缝=胸盾缝>股盾缝>肛盾缝≥肱盾缝。四肢扁圆,前肢有较粗大的覆瓦状鳞片,呈灰褐色;有些成龟下部内侧鳞片呈淡黄色。后肢鳞片较细弱,呈灰褐色。前肢五爪,后肢四爪,趾间全蹼。股部疣点分列稀疏,不明显。尾背覆以细鳞,后段腹面鳞片成对,雄性尾稍粗长,泄殖孔尾基稍远。尾呈灰褐色。
钦州市石金钱龟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养殖户利用沿海、沿江低值小杂鱼丰富的优势,以鲜活鱼虾天然饲料喂养为主,养殖的石金钱龟更接近自然生态产品。到2010年,钦州市共有5个石金钱龟养殖基地获得了无公害龟鳖养殖基地认证。2011年,钦州的石金钱龟养殖户从2004年的3000多户发展到10000多户,养殖数量发展到70多万只,年产值3亿多元,龟鳖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2005年,钦州市举办的首届“天下名龟出钦州”龟鳖大展吸引了人民日报、*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香港文汇报等28家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2010年参加广西龟王鳖王评比大赛,钦州石金钱龟获得龟王称号;2011年参加中国“全国龟鳖评比大赛”,钦州石金钱龟获雄龟一、二等奖、雌龟二、三等奖,擦亮了“天下名龟出钦州”的品牌,确立了钦州石金钱龟在中国的行业龙头地位。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申请对“钦州石金钱龟”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5月2日准予登记。
钦州石金钱龟广西钦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钦州市两县四区所有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0′55″~109°51′24″,北纬21°34′52″~22°41′29″。
钦州海鸭蛋
钦州市沿海滩养殖的"钦州麻鸭"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由于是以鱼,虾,蚬,蟹动物为饲料,麻鸭所产的"海蛋"不仅外型比普通的鸭蛋大,而且蛋黄也大,还有又"黄"蛋,蛋黄比普通蛋黄橙红,核黄素含量高,尤其是"绿壳蛋"含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钦州沿海地区麻鸭存栏200多万羽,全年出栏肉鸭240多万羽,生产鸭蛋4000多吨,鸭苗畅销广西各地。欢迎各地客商惠顾。
钦州海鸭蛋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广西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专家鉴定。
钦州海鸭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钦南区和钦州港沿海的滩涂地,主要分布在康熙岭镇、犀牛脚镇、沙埠镇、龙门镇、尖山镇、黄屋屯镇、大番坡镇、那丽镇、东场镇等9个镇和钦州港等区域。
专家认为,海鸭蛋比内陆鸭蛋大,蛋壳坚厚、蛋清浓稠,蛋黄比例大,色泽呈橙色,无腥味,海鸭蛋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鸭蛋高出25%以上,营养价值较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