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育群
熊育群,1962年端午生于湖南汨罗,1983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现任广东省文学院院长,《路上的祖先》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生命打开的窗口》获第二届冰心文学奖。
姓名:熊育群
出生地:湖南汨罗
出生日期:1962年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1、人物简介
熊育群
熊育群,男,1962年端午节出生于湖南汨罗。1983年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分配到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任工程师;1989年调中国老区报工作,任编辑部主任;1992年调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任湖南省新闻图片社副社长、图片新闻报总编辑;1994年调羊城晚报工作,任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2008年3月调广东省作家协会任广东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处女诗作在《绿风》诗刊发表。在《诗刊》、《上海文学》、《萌芽》、《人民日报》、《星星》、《绿风》、《诗歌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诗歌300余首,诗作被《第三代诗人探索诗选》、《青春诗历》、《当代青年诗人自荐代表作选》、《2004中国诗歌年选》、《2005中国诗歌年选》、《2006中国诗歌年选》、《2007中国诗歌年选》、《同济百年诗选》等近20部选集收录。1991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三只眼睛》。
1987年开始散文创作,1987年7月17日在《绿衣使者》报首次发表散文《灰滩河》。随后相继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新华文摘》、《读者》、《花城》、《钟山》、《解放军文艺》、《散文》、《青年文学》、《散文选刊》、《随笔》、《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刊物发表散文一百余篇。《中华文学选刊》2005年选发个人专集,并配评论。《青年文学》2007年第7期发表个人专辑。2006年第6期《南方文坛》发表陈剑晖教授关于熊育群散文创作的长篇评论文章《生命性灵中的湘楚浪漫》。《文艺争鸣》2008年第4期新世纪文学研究推出新世纪重要散文作家代表人物,专论《熊育群散文的审美世界》排于第一。教育部211重点工程《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散文代表作家,辟有评介熊育群散文创作成就专节。
1998年去*,创作了两部长篇散文作品《*的感动》和《走不完的*》。1999年9月出版后,两次进入畅销书排行榜。现出版的散文著作有《*的感动》(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走不完的*》(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随花而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灵地*》(时事出版社,2000年8月)、《罗马的时光游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7月)、《探险*》(摄影散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6月)、《春天的十二条河流》(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雪域神灵》(花城出版社,2007年8月)、《怒江澜沧江,给我一双目光》(花城出版社,2008年4月)。即将出版的还有《路上的祖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熊育群的第一篇中篇小说《无巢》2007年《十月》第一期发表,《小说选刊》头条转载并配发创作谈。独创新闻小说体,引起文坛极大反响。《小说选刊》将《无巢》作为刊物2008年征订广告文字在全国宣传。中国作协《小说选刊》选编的《2007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将《无巢》头条选入,并将文章段落印于封面;人民文学出版社选编的《21世纪年度小说2007中篇小说》选入。
理论上,熊育群以对话形式,在羊城晚报开辟“文艺现场”版推出近二十个名家对话专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结集成《一直在奔跑——艺术大师对话》于2003年10月出版。2007年1月,光明日报出版社以《把你点燃》书名再版,2008年1月重印。
2、创作反响
作品
1、散文获奖主要有: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2004年10月获得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第二届冰心散文奖;摄影散文集《探险*》2002年获冰心奖评委会评选的冰心摄影文学奖;2004年10月因个人在散文随笔编辑方面的杰出成就,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审委员会评选的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散文《客都》获2006年度《作品》杂志叙事体散文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纪实散文《今夜,爱心灿烂》在2003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中被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选为一等奖;散文《京西土炕》2002年6月获得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选的第二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铜奖;散文《仙居》2002年9月参加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选的中国记者仙居行征文评奖获得一等奖;散文《荒野城村》2003年3月参加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选的中国记者武夷山行征文评奖获得一等奖。此外,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4年熊育群散文作品进入由《散文选刊》、中国散文学会推选的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
2、收入散文选本主要有: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林非、李晓虹、王兆胜选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散文《仙居》收入《中国当代散文排行榜》(王剑冰主编,漓江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散文《仙居》收入《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王兆胜编选,花城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当代永恒主题散文精品》(林非选编,济南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散文《迁徙的跫音》收入《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天涯游踪》(林非、王兆胜、李晓虹选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散文《山顶上的国家》收入《21世纪中国经典散文?历史记忆》(林非、王兆胜、李晓虹选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散文《迁徙的跫音》收入《2004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散文选刊评选,王剑冰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散文《复活的词语》收入《2005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学会评选,周明、王宗仁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散文《春天的十二条河流》收入《2006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学会评选,周明、王宗仁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在通往红其拉甫的古道上》收入《2007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散文学会评选,周明、王宗仁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散文《一个小镇与一条河流》收入《2002年文学精品?散文卷》(人民文学杂志社编选,肖复兴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2003年文学精品?散文卷》(人民文学杂志社编选,肖复兴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散文《白色鸟》收入《散文2004精选集》(散文杂志选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某个片断及其记录》收入《2002-2003中国散文双年展》(祝勇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散文《哀伤的瞬间》收入《布老虎散文2004秋之卷》(主编韩忠良、祝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散文《脸》收入《布老虎散文2006夏之卷》(主编韩忠良、祝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散文《水平面》收入《2006年中国散文精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客都》收入《2007年中国散文精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散文《春天的十二条河流》收入《世间最美丽的眼睛——2005-2006年散文精品》(散文海外版编辑部选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永远的凡高》收入《2005中国最佳随笔》(王蒙主编,潘凯雄、王必胜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散文《客都》收入《2007中国最佳散文》(王蒙主编,潘凯雄、王必胜选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散文《复活的词语》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5年散文》(主编韩忠良、祝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散文《怒江的方式》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年散文》(主编韩忠良、祝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客都》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7年散文》(主编韩忠良、祝勇,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散文《仙居》收入《2002中国年度最佳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散文《背对夕光而飞》收入《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4年2月出版)
散文《迁徙的跫音》收入《2004中国年度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复活的词语》收入《2005中国年度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散文《春天的十二条河流》收入《2006中国年度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神秘而日常的事物》收入《2007中国年度散文》(王剑冰选编,漓江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散文《流浪的人》收入《反倒笑了——2007年度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选萃》(沙丘、宋安娜选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散文《京西土炕》收入《2001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王兆胜编,花城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散文《仙居》收入《2002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王兆胜编,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2004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编,花城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散文《山顶上的国家》收入《2005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编,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散文《脸》收入《2006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编,花城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散文《流浪的人》收入《2007中国散文年选》(中国散文学会选编,李晓虹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散文《楼上古寨》、《知子罗》收入《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06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白色鸟》收入《2004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王宗仁、红孩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散文《水平面》收入《2006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红孩主编,学林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广东省作家协会五十年文选?散文卷》(花城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散文《死亡预习》收入《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王剑冰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散文《古镇茶峒》、《泉坪闲居》收入《湘西散文选》(郭曼文选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散文《某个片断及其记录》收入《广东五十年散文精选》(杨羽仪、陈剑晖选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散文《悲情白色鸟》、《迁徙的跫音》收入《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杨羽仪选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散文《寻找乡村》收入《岭南散文新选》(张振金、陈剑晖选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散文《空格》收入《天籁和回声——南国优秀散文精选》(鲍十选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散文《水平面》收入《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肖建国主编,花城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散文《荒野城村》收入《纯真武夷山》(丁振海、曾凡华主编,长征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散文《奢华的乡土》收入《情牵五邑》(主编陈照平,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等收入《同济百年散文选》(主编黄昌勇,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散文《生命打开的窗口》收入《新世纪优秀散文选》(李晓虹选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3、鲁迅散文奖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散文获奖者。获奖作品《路上的祖先》,颁奖辞:“依托坚实的大地,步向历史的纵深。开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民族情感和诗意的艺术笔墨,展现中国各民族生存状态的当下与过程,从中传达出深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的人文关怀。路上祖先的足印和现代文明的印记,都深烙在我们的心上。”
4、有关评论
熊育群
《他是楚人》,作者:莫言
数年前,一个朋友带熊育群到我家来采访,不久后又在深圳的一次会议上见面。据此,他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莫言的两个下午》。文中说了我很多好话,也写了几句不那么顺耳的话。其中最为刺耳的一句,说我躺在深圳植物园的草地上,“放松得像个痴呆者”。后来他来电话,我从刊物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就问他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躺在草地上“放松得像个痴呆者”,听声音他紧张地说:“不知道……”我知道他不知道,而且我知道他永远也不可能知道。
其实他根本不必紧张。从内心里说我也不认为他对我形状的描写有什么不妥。那时候,我人躺在草地上,灵魂早已出窍,“放松得像个痴呆者”,正是准确的描写。
从这篇文章里,我发现了熊育群眼光的厉害。他时刻都在观察,非常注意捕捉细节。这是一个优秀记者的基本功,而他不仅仅是个记者。他是个有影响的诗人,是半个旅行家,是成绩斐然的散文作家。接受他的采访,或者与他在一起参加活动,确实要“提高警惕”啊,但不久前我与他在东莞开会,白天在一起吃饭,晚上在海边长谈,言语投机,所见多同,也就忘记了提防。
熊育群的散文,我从前看过的,有游记,有人物访谈,均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他写得不同凡响。他的游记文字,总是能发人之未见,这大概与他是学建筑出身有关。建筑是凝固的诗篇,也是物化的历史。他在建筑方面的训练,使他独具只眼,能把死物写成活文章。他的人物访谈,跳出了机械记述和肉麻吹捧的老套,总是能写出被访者异于同行的一面。这些,都是我甚感佩服的。
熊育群已经出过很多书,其实用不着我来写文章向读者推荐。但他把我视为朋友,希望能听到作为朋友的我对他的近作的评价,这是我无法推辞也义不容辞的。这本新的散文结集《春天的十二条河流》(贵州人民出版社《夜郎自大丛书》,该丛书以长篇小说和散文为主。入选作品均为中国当今实力派作家优秀之作。目前已出版蒋子龙《世间闲话》、刘亮程《天边尘土》、关仁山《权力交锋》、欧阳黔森《非爱时间》、荆歌《慌乱》等),他自己甚为看重。我看了其中的大部分篇章,也发自内心地感到不错。像《春天的十二条河流》的浪漫,《复活的词语》的博识,《生命打开的窗口》的沉痛,《客都》的大文化视野,《脸》的民间文化辨析……都写得各有特色,让我自愧不如。初步地总结一下,我觉得他的散文虽然题材多变,手法各异,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带有他的鲜明标识。
他的散文辞采华美,声韵响亮;许多片断,如果分行之后,其实就是诗歌。我觉得他的散文是诗化的散文,这与他的诗人出身可能不无关系。他不太注重叙事,比较注重写意抒情,读来有云影月踪、缥缈灵动之感。
他的散文,贯注着强烈的时空意识,总是能从司空见惯中,翻出大的境界,使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他是楚人,并且以此为傲,虽然旁征博引,学问芜杂,但骨子里继承的还是楚文化的浪漫精神。他的文章中有:山魈野鬼,名士娇娃;百兽率舞,群鸟翔集;危冠广袖,芰荷彩衣;把酒临风,感慨太息;俯仰天地,神游八极;造句奇特,出语惊世;指点*,激扬文字;以上种种,正是楚骚遗韵。
惟楚有才。楚人出楚,往往易成大器。让熊育群去盖大楼的可能性比较小了,但让离开了楚地的熊育群写出大文章,却是我作为他的朋友的一个殷切盼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