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小知识 2023-11-13 08:45:03
...

*(Wikipedia),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这是一部用多种语言编写的网络百科全书。*一字取自于本网站核心技术“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共同创造出来的新混成词“Wikipedia”,*是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营运,并接受捐赠。

公司名称:*

外文名称:Wikipedia

总部地点:美国

成立时间:2001年1月15日

经营范围:在线百科全书

公司性质:互联网

公司口号:*的百科全书

年营业额:非盈利,接受捐款

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

1、网站介绍


*

*(Wikipedia)是一个*、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参考资料查询网站。*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也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路百科全书,其目标及宗旨是为全人类提供*的百科全书──用他们所选择的语言来书写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可*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也被称作“人民的百科全书”。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keewee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这里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表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最初是Nupedia的附属计划之一,Nupedia是一个制作*百科全书的计划,现在已经停止运作。Nupedia有一个严谨的同行评审系统,且需要专业资格的使用者才能做出贡献,但条目的撰写进度却十分缓慢。在2000年时,Nupedia创办人吉米·威尔士(JimmyWales)和员工拉里·桑格(LarrySanger)讨论著要如何让Nupedia成为更开放、完整的计划。许多人建议使用wiki可以让一般大众贡献内容,因此Nupedia的第一个wiki在同年的1月10日上线。许多的编辑者和评审员拒绝让一个wiki网站加入Nupedia计划中,因此新的计划在1月15日(现在称为*日)改用“Wikipedia”作为名称,并使用属于自己的网域─wikipedia.com。带宽和服务器由威尔士赞助。

2、发展历史


*

2001年1月10日*由Bomis网站的总裁吉米·威尔士发起。

2001年2月12日英文*达到1000页,9月7日达到10000条条目。在计划的第一年,有超过20000条条目被创建,平均每月1500条。

2001年5月,13个非英语*版本计划开始(包括了阿拉伯语、中文、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9月,又有三个语言版本加入了*大家族。到了该年度末,挪威语等另外三个语言版本也宣布成立。

2002年2月,由EdgarEnyedy领导,非常活跃的西班牙语*突然退出*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百科(EnciclopediaLibre);理由是未来可能会有商业广告及失去主要的控制权。同年十月,在*参与者DanielMayer(maveric149)及其他参与者试图重新整合两个计划,但是EnciclopediaLibre的参与者投票决定,在*能够提出一个团圆提案之前,反对重新整合。然而,EnciclopediaLibre的用户不排除在未来重新合并的可能性,并且希望继续与*保持联系。这场纷争也引起了关于非英语*版本的角色的广泛讨论,并且直接导致了非英语*的几项重大改革。

2002年3月,用户ID24开始在英文*发表许多极左文章,关于他的激烈讨论最终导致严重的人身攻击,吉米·威尔士最后于2002年4月禁止ID24对*进行编辑(但允许继续浏览)。而经常在德国历史相关的文章中发表亲右翼观点,并且导致多次争论的用户「Helga」,则在2002年9月被禁止编辑*。

2002年7月12日,中文维基建立后达到1000条目。

2002年8月,在吉米·威尔士宣布他将不会在*上刊登商业广告。之后不久,*的网址从维基.com变为维基.org。

2002年8月30日,英文*已经有40000条条目。成长的速度从计划之初就在平稳增长。

2002年10月,DerekRamsey(Ram-Man)使用机器人软件(bot)自动添加有关美国城市的信息。这些文章都是自动从人口普查报告中产生的。同时,类似的程序还用于部分其他议题。

2002年12月,姐妹计划Wiktionary(维基辞典)正式开始;它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所有语言的词典。它与*在同一个服务器上运行,使用同样的软件。

2002年10月27日 中文*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正式升级到PhaseIII。

2003年1月,*开始支援TeX数学公式显示,代码由Taw编写。

2003年1月22日,英文*达到了10万条条目的里程碑,并再次被Slashdot报道,两天之后,当时第二大的*,德文*,也达到了1万条条目里程碑。在不断增加。

2004年12月23日,中文*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

2006年11月12日,中文*条目突破十万,是第12个拥有超过10万条目的*语言版本。

2009年8月4日,*/媒体(Wikimedia)向世界知识产权中心提交申请,要求拿回Web主机组合域名WebhostingWikipedia的所有权。

2011年1月,*创立十周年。

2011年5月,*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将启动全球签名征集,目的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媒体认为,这是数字产品第一次申请文化遗产,整个过程势必充满争议。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一般认为,网络上的事物历史不算悠久,没有成为遗产的条件。

2011年11月,已经有超过3172万的注册用户以及为数众多的未注册用户贡献了282种语言超过2024万篇的条目,其编辑次数已经超过12亿3192万次。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与者进行数百万次的编辑。

2012年10月25日,*最新移动版页面正式发布。

2012年11月,*计划通过Kaltura的HTML5视频播放器和工具套件加大视频投入,让用户可以向任何的*文章中添加视频。*已经允许用户向文章中添加视频,全球各地的广播公司也曾经向*和WikimediaCommons捐献过视频脚本。但通过最新的项目,*希望简化视频上传流程,并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数字视频库。

2013年2月24日上午消息,*正在开发一种新方式,以更好地向发展中市场用户提供*的2500万个词条内容。在发展中市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仍相对较低。根据*的最新计划,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USSD标准向*发送消息,请求某一特定的词条内容。这一功能将于未来几个月中上线,其开发得到了来自非盈利的媒体新闻支持机构KnightFoundation的60万美元资助。

2015年3月10日,*起诉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行为违法。

2015年6月15日,*全面采用HTTPS:保护用户敏感信息。

3、特点

Wikipedia系统是基于一种协作性群体编辑的网络编辑软件“Wikis”完成,与博客BLOG的个人言论及自我发布相比,Wiki是通过大家群体写作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网络社区,也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发布模式。Wikipedia吸引了数十万人投入到这种草根性的媒体发布潮流,任何网民都可以在Wikipedia参与对任意主题的定义、背景介绍、甚至只是修改错别字,他们自发的努力共同促成了Wikipedia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本身有三个引人注意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与传统的百科全书有所区别:

1、*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

2、计划本身也是一个wiki,这允许了大众的广泛参与。*是第一个使用wiki系统进行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的协作计划。

3、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它方便不同行业的人士寻找知识,而使用者也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从而充实自己!

4、参与守则


*

所有参与*工作的参与者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守则。这些守则使整个计划能够平稳并卓有成效地展开。以下只是其中的一些守则。

首先,由于参与者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背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角落,*试图使它的文章客观、公正。这并不是说要以“一种”客观的观点来表述,而是公平地呈现一个议题所有的观点。

第二,有一些所有参与者都要遵守的重要的命名常规。

第三,*人使用“讨论页”来讨论如何修改文章,而不是在文章中讨论。至于一些会影响到很多条目的议题则放在元维基中讨论。

第四,有一些不受欢迎的文章,因为它们严格地来讲并不是百科全书的条目。比如违法的国家严禁的的非法传播色情,恶意诽谤等等都不属于百科全书的条目.

第五,*社群有许多受广泛支持的规则必需遵守。其中最受支持的一条规则是:“如果规则让您感到紧张和有压力,让您不想再参与维基,那么就忘掉这些规则,做您自己的事儿吧!”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如此,维基却至今依然是一个很有组织、很规范的系统。与此同时,一些恶意的修改行为也会被限制。对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用户只需查看修改的清单就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发现这些破坏行为,然后点击撤销按钮就可以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这就比较利于维基社区对质量的掌控。

5、编辑机制

*具有独特的编辑机制

*允许大众的广泛参与,其内容允许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与再发布,它开辟的是一种全民参与的信息创作与智慧分享模式。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统计,一条随便加入*的不良信息会在平均1.7分钟内被删除而据IBM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遭遇的多数破坏活动5分钟内就能修复。这都归功于*独特的信息编辑方式。

操作简易的编辑形式

Wiki是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对于使用者而言,所用即所得,这种所用即所得的简易性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生产上,另一方面更体现在信息的编辑上。*有一个专门的编辑手册,里面对于编辑的操作有非常详细的介绍。用户对*内容的编辑十分容易。例如,对于页面的编辑,用户只要点击页面上方的“编辑本页”或者右侧的“编辑”链接即可以修改本页面,或者点击“讨论本页”然后再点击“编辑本页”来讨论该页面,点击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包含那个wiki页面的可编辑的文字区域。然后先将文字复制到文字编辑器,再使用*规定的格式编辑并检查,再复制粘贴回编辑页面中的文字区。这种简易的操作,对于*参与者来说,只要能懂基本的电脑知识,能识字,就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

支持协作的编辑规范

*里的一篇文章往往由上百人审查,而且是在不断讨论的基础上接受检验。*中每个会员都可以修改维护页面。由于*没有专门的审核机制,为了保证*上信息更新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就更加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精神。对于*来说,它的条目永远处于不断地更新状态中,它的条目永远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更正确的。

当然这种完全良性的写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对于一些刻意的破坏活动,*也做了一些规范。比如*通过保留网页每一次变动的数据,从而使恢复页面十分方便,用户也可以与管理员对话,那么信息完善的过程就更加顺利了。

不断更新的编辑内容

传统的互联网信息发布主要采用网站集中发布模式(Server/Browser),一般用户只能浏览信息而不能随意发布信息。传统印刷出版物,信息一旦发布出来就意味着信息已经打印出来,再来编辑和修改就非常麻烦,并且成本也很大。*采用wiki技术为核心技术建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对内容进行修改,这种可擦写的页面从技术上保证了*信息编辑的历时性。同时,*上的信息没有版权限制,所有文本内容在GNU*文档许可证下发布,GNU*文档许可证(GNUFreeDocumentationLicense)是一个版权属左(或称“著佐权”)的内容开放的版权许可证。

*上的内容没有最终的版本,自条目的最初创作者创作开始,*上的信息就会不断接受编辑与修改。借助于网络,任何反映社会科学技术文化新动向的概念、词汇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全球热心的作者补充进去。就*这个整体而言,其内容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变化既包括修改,也包括新增内容。因此,*信息的编辑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灵活多样的编辑制度

尽管*上的信息人人都可以编辑,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一经编辑的东西都能保留下来。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的编辑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任何显而易见的错误和问题都会得到或早或晚的解决与更正。

实际上,*是个*制、精英制、*制的混合。*上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一般维基人讨论、修改,一般为*的形式。*的系统里同时有资深的维基人担当管理员,负责清除破坏及*的恶意破坏者的账户。非常敏感的议题,则由吉米·威尔士最后把关。

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一些恶意的破坏和捣乱者,wiki的群体社区会发挥作用,管理员和每个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比如将删除帖子甚至封闭其IP的提议发布在公告栏上,让大家投票,一周后决定其去留。同时,对一些重要信息,为了防止被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某些特定的页面进行“保护”,使其不能随意修改。wiki是一个网上信息数据库,每次修改的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可以恢复。*信息编辑的多样性真正体现和保证了“让更多的眼睛发现更多的错误”。

*编辑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技术上的优势,让*信息的编辑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特征,但是正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样,*在具有这些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优势运用不当造成的,有些是优势运用过头造成的,而有些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不完善到完善必经的阶段。

编辑过程无序

*信息编辑的简易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编辑,这一方面对于信息内容的愈辩愈明有好处,对于信息内容的正确性最终走向有引导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种低门槛的编辑很容易造成信息编辑过程中的无序性。

在*编辑过程中,这种无序有些是人为故意造成的,有些是人为无意造成的。据业内人士介绍,真正恶意操作的倒不是太多,更多的问题出在用户测试和做练习时,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但也有一些人利用维基做网络广告。出现类似的问题,*能通过技术和惩罚的办法对恶意破坏者进行警告,同时恢复编辑前的数据。但是,这都只是事后的补救措施,这种无序的信息编辑方式会给*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

在*上,类似清空页面及加入冒犯性图像的内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纠正,但是有些破坏行为并不能得到及时地更正。尤其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条目,这些编辑过程中的故意破坏性行为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例如,有位用户曾经在英文版的MartinLutherKingDay中加入极端种族主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差不多四个小时候后才被更正。

编辑标准欠严谨

*把自身定位为“网络百科全书”,针对这种“伟大的”定位,这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定义还是有距离。McHenry的批评者指出*把自己定为一部百科全书是错的,因为该词意味具有一定水平的权威性及问责性,一部公开供人编辑的参考作品是不可能做到。McHenry更说:“对一般使用者来说,一篇*条目可能埋藏着看不见的混乱及不确定性。他或者从Google找到一篇维基条目,看到它是一部宣称是‘百科全书’的东西的一部分,而这个词蕴含了可靠的意思,可是除了传统百科全书自己以外,一般用者根本不知道传统百科全书是如何达致可靠性的。”

其实这种批评也不无道理,对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而针对*中的条目来说,*的整个编辑过程是不严谨的。虽然为了确保资料的正确性,*要求贡献者查核所引述的参考来源,但是事实上,许多条目没有提供参考来源以引证文中内容。与传统印刷书籍编辑过程的三审三校相比,*的编辑甚至偶尔会有某种涂鸦的性质,整个过程都不严谨。

并且,对于*上信息优劣的判断,在编辑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凭着编辑者的感觉。比如,以学者语气写成的破坏性内容不易被察觉,因为它“写得好”及符合该条目的风格。如果某人加入一行说某名人“终日放屁”,它会被快速删除,不过一个以学者语气写成的关于其“胃胀气”的破坏性段落却在英语*的人物传记中存在了超过一个月。对于这种编辑过程中欠严谨的做法,专栏作家SujayKumar评论说:“虽然*宣称大多数破坏在5分钟内移除,一些假信息仍然无人察觉,一个说LarryKing有不受控制的胃胀气的假东西就存在了1个月。”

编辑结果的非权威性

信息编辑的无序性与欠严谨性就暗含了*作为一部网络百科全书与传统的权威百科全书的遥远性。对于*上的信息,人人都是编辑,并且只要用户认为已有的条目内容有欠妥的地方或者不完善的地方,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编辑。截止2009年8月,*总登记用户超越1800万人,而这些志愿者中当然不乏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者学者,但是更多的是一些玩家,学生或者普通的喜欢新鲜事物的网民,他们可能对于某一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距离百科全书编辑的标准还相差很远。

威尔士称*条目的编辑是一个达尔文的进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内容通过反复的修改和编辑逐条改善。每一个*文章平均被编辑20次,新的条目被编辑的次数就更多了,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时会爆发“编辑战”,*的用户们再三颠覆其他人的修改,在这些比较罕见的情况下,是由*的正式员工做出一个最终的判断。然而,现在,*的正式员工只有23人,要依靠着23人来对无所不包的内容做一个决定性的最终判断要人信服,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对于百科全书的定义,“百科全书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中的信息包罗万象,关于打喷嚏都会有详细的介绍,这种条目信息的无所不包性一方面会丰富*的内容,增强它的亲和力,另一方面却降低了它的权威性。

编辑制度的无计划性

传统的印刷版百科全书都遵循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对于某些特殊且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其正确性,还会增加校对的次数。同时,对于编辑的整个过程,传统百科全书都会有一个完整的时间表,在编辑过程中一般都会严格遵循时间表开展编辑的工作。与此相比,*的编辑制度就缺乏计划性。

*因为所有的条目都是*人根据个人的认识与爱好添加上去的,从信息的生产上来说就*就具有随意性与无计划性。这种生产上的随意性首先就决定了后期信息编辑过程的无计划性。在编辑的过程中,对于*条目,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的编辑,编辑的主体是广泛而随意的,并且平均一个*信息条目会被编辑20次,新的热门的条目则会更多。对编辑的主体和客体而言,整个编辑过程中也是无计划的。有时一个条目可能被频繁的编辑,有时一个条目可能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这取决于*参与者的兴趣以及编辑的对象。*信息编辑的无计划性还体现在对信息编辑的时间上。因为*编辑主体的无计划性,编辑客体的无计划性,*信息编辑的时间也就只能是无计划的,*是一个时时都可编辑的在线网络百科全书。*上的条目处于不断地编辑状态中,确切地说没有最终的版本形式,对于每个编辑阶段想要达到的效果与状态在开始编辑时,*参与者可能有一定的想法与意图,但是每个条目最终的编辑效果与编辑走向都是处于无计划状态的。

*编辑机制的完善发展

*作为一部在线的百科全书,其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在阐述*的政策和目标时表示:“*是一个百科全书网站,是对人类知识的摘要和总结。我们的目标是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免费提供人类的所有知识。”其中,*的编辑机制对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和完善*的编辑机制显得异常重要。

吸纳更多*的参与者

*的参与者是群体传播的主体,这个群体传播的主体包括*信息的编撰者,也包括*信息的阅读者。*信息的编撰者是*信息的阅读者,但是阅读者是一个更广的范围,并且阅读者也极有可能向编撰者转变。在吉米·威尔士阐述的目标中“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免费提供人类的所有知识”,他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视为*的目标阅读者,这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野心。

为了吸纳更多的*参与者,*应该加大对于自身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能知晓,只有在大家知晓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对你的产品与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宣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广告、公关活动等,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超链接的特征,增加进入*的入口。同时,对于已经知晓*的那部分人应该努力增强他们对于*的黏性,让他们视*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百科全书。

提高*信息的质量与数量

*利用先进的wiki技术,用户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与html文本相比更便捷更容易。这种技术上的“低门槛”有利于增强参与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数量的增加。对于一个立志于“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免费提供人类的所有知识”的网络百科全书,说到底还是一个“内容为王”的产品,可以说,*信息条目的数量能为*“撑门面”,*信息条目的质量才是真正为*“树品牌”的根本。

大英百科书总编辑曾把*说成是一个“公共厕所”,但是当2005年12月《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专门对比*和大英百科全书的准确性,在随机选择各40篇文章中,*错4处,大英百科全书错3处,差别非常小,这样的抽查还是引起了业界的一片关注。虽然大英百科全书的支持者此后指出,《自然》杂志的这种随机性使得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几乎全部错误,丝毫没有科学性与权威性,在研究过程中“偏袒”*,但与此同时,《自然》杂志却不肯轻易低头,拒绝了大英百科全书的指控,并称其研究十分公正。支持*的相关研究者也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的信息已经得到了更正,而大英百科全书的错误却依然存在。

对于*来说,“百年老店”大英百科全书是榜样也是竞争对手,要想与之进行竞争,依靠先进的技术,数量上的优势很容易达到,而信息质量的提升才是关键。

不断提高*编辑过程的规范性

*信息传播的过程复杂而频繁,如果没有一套严谨而行之有效的系统规范整个传播过程,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混乱。截至现今,对于*的一些批评性的话语很多就是对*编辑过程不规范的指控。例如对于文献来源的可疑性是对学术不规范的指控,对于隐私的过多关注的批评是对于道德不规范的关注,对于版权争议的批评是对于职业操守不规范的提醒等等。对于*在群体传播过程中的不规范,在开始的时候一种随意性会促成事物的迅速发展,但是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继续发展时,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继续膨胀时,这种不规范带来的随意性就会造成发展过程中的混乱。

*作为生产内容、提供信息的在线百科全书,其编辑过程就是对信息的再加工过程。提高*编辑过程的规范性,可以提高编辑的效率,可以保证信息编辑的有序性,也能保证产出信息的质量。一般的群体规范的维持是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与实现,*可以借鉴一般群体规范维持的措施,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有序规范适合自身的奖惩机制。

6、创始人


吉米·多纳尔·威尔士

吉米·多纳尔·威尔士(英文:JimmyDonal"Jimbo"

Wales,1966年8月7日—,威尔士又译威尔斯*(Wikipedia)的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个人网页:http://blog.jimmywales.com/

吉米·多纳尔·威尔士现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荣誉主席,同时拥有一家名为Wikia的营利公司(和Wikipedia没有直接关系)。

2006年5月,威尔士被《时代周刊》选为100个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