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枝柃
小乔木或灌木状。幼枝圆,密被微毛。顶芽密被微毛,兼有柔毛。叶薄革质,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面干后红褐色,上面中脉凹下,侧脉约10对,两面均稍明显;叶柄长3-4毫米,被微毛。花1-4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被微毛;雄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卵形或卵圆形;被微毛或近无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药无分格。雌花花瓣白色,卵形;子房3室,花柱长2-3毫米,顶端3裂。果球形,径3-4毫米,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7-9月。
中文学名:细枝柃
拉丁学名:EuryaloquaianaDunn
拼音:xizhiling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藤黄目
科:茶科
属:柃木属
1、形态特征
株:小乔木或灌木状。
枝:幼枝圆,密被微毛。顶芽密被微毛,兼有柔毛。
叶:叶薄革质,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面干后红褐色,上面中脉凹下,侧脉约10对,两面均稍明显;叶柄长3-4毫米,被微毛。
花:花1-4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被微毛;雄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卵形或卵圆形;被微毛或近无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药无分格。雌花花瓣白色,卵形;子房3室,花柱长2-3毫米,顶端3裂。
果:果球形,径3-4毫米,黑色。
小乔木或灌木状。幼枝圆,密被微毛。顶芽密被微毛,兼有柔毛。叶薄革质,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2.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面干后红褐色,上面中脉凹下,侧脉约10对,两面均稍明显;叶柄长3-4毫米,被微毛。花1-4朵簇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被微毛;雄花: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5,卵形或卵圆形;被微毛或近无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10-15,花药无分格。雌花花瓣白色,卵形;子房3室,花柱长2-3毫米,顶端3裂。果球形,径3-4毫米,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7-9月。
2、产地分布
产地: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北西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
生境:山坡、沟谷、溪边林中、林缘及山坡阴湿灌丛中
海拔:400-2000米
3、分类文献
EuryaloquaianaDunninJourn.Linn.Soc.Bot.38:355,1908,钟心煊,中国木本植物目录173,1924;MelchiorinEngler,Nat.Pflanzenfam.2Aufl.21:148,1925;KobuskiinAnn.Miss.Bot.Gard.25:326,1937,P.P.min.;LinginAct.Phytotax.Sin.1:199,1951;H.T.ChanginAct.Phytotax.Sin.3:32,1954;HsuinAct.Phytotax.Sin.9:92,1964;海南植物志1:508,1964;L.K.LinginAct.Phytotax.Sin.11:308,196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870,图3469,197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2:487,1983;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上册361,1984;福建植物志3:501,1987;贵州植物志5:78,1988;四川植物志8:215,图版86,1989;广东植物志2:171,图112,1991;广西植物志1:839,图版332:1-2,1991;浙江植物志4:207,图264,1993.——EuryamatsudaiHayata,Icon.Pl.Formos.9:6,f.5,192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