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竹园乡

科普小知识 2023-11-14 13:08:21
...

在大方县西部。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75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40%。辖11村委会。竹园乡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一般为850mm左右,年雨日数125~165日,雨季从四月份开始对农作物生长期分布均匀,年均相对湿度为80%,年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无霜期265天。境内已查明药用植物450多种,其中天麻、杜仲、半夏、金银花等以优质的“地道药材"闻名省内外并远销国外。

中文名:竹园乡

行政代码:520521201

身份证前6位:520521

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1600

隶属政区:大方县

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贵F

辖区面积:52km2

人口数量:约1.75万人

人口密度:337人/km2

1、地方简介

在大方县西部。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75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40%。辖11村委会。1952年置老街乡。1958年析建竹园、海马公社,后撤乡并入城关公社。1962年析建2公社。1984年置竹园彝族苗族乡和海马彝族苗族乡。1991年合并置竹园彝族苗族乡,并划原大寨乡部分地入辖。产、茶辣椒、生漆。有小学19所。乡人民*驻地竹园,全称家竹园,在大方西北12公里,沙地梁子上。海拔1430米。原多竹林,故名。321国道复线经此。

2、行政区划


竹园乡

竹园乡区划

520521201200210老街村

520521201201220竹园村

520521201202220羊场村

520521201203220沙坝村

520521201204220尖山村

520521201205220革新村

520521201206220海马宫村

520521201207220显母村

520521201208220歹鸡村

3、气候环境

竹园乡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一般为850mm左右,年雨日数125~165日,雨季从四月份开始对农作物生长期分布均匀,年均相对湿度为80%,年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无霜期265天,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

乡耕地面积为38065.35亩(航测)人均1.7亩/人(丈量),田共有231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7.7%;园地4765亩,占总面积的5.1%;有林土14389.5亩,占总面积的18%;牧草地(荒坡)1000.2亩,占总面积的1.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08.05亩,占总面积的3.27%;交通用地619亩,占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678.3亩,占总面积的0.85%;未利用地18502.95亩,占总面积的23.72%。

4、自然资源

竹园乡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植物不仅有丰富的菌类还有众多蕨类以上的高等植物。其中菌类131种,高等植物120种.大方中药材资源丰富,境内已查明药用植物450多种,其中天麻、杜仲、半夏、金银花等以优质的“地道药材"闻名省内外并远销国外。另外,境内还有漆树、银杏、黄杨、古巨桑、福建柏等经济林木和珍稀树种。家禽、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等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竹园乡烤烟在l9世纪40年代开始种植,早在1979年就被列为全国41个烤烟基地之一。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烤烟种植紧紧围绕主攻质量、狠抓效益的方向发展,在品种引进与繁殖、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烘烤等几个环节逐渐得到技术上的提高和完善。竹园是全国优质烤烟基地。

5、地方人口

竹园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9458

男10124

女9334

家庭户户数4635

家庭户总人口(总)19399

家庭户男10068

家庭户女9331

0-14岁(总)6723

0-14岁男3437

0-14岁女3286

15-64岁(总)11540

15-64岁男6087

15-64岁女5453

65岁及以上(总)1195

65岁及以上男600

65岁及以上女59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9139

6、城乡动态

竹园乡万亩核桃基地发展喜人

10月22日下午,笔者专程来到竹园乡万亩核桃基地,从歹鸡村一路走来,经过革新村,直到走完显母村的最后一块土地,远处的山头,大片的玉米地里,才翻犁过的庄稼地里,到处看到的都是长势喜人的核桃树。

2009年底至2010年初的三个月间,竹园乡利用林业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万亩核桃基地,由于宣传发动到位,树种选择适宜,种植技术规范,基地打造工作得到群众普遍欢迎,全乡一下子联片种植了核桃12000余亩。两年过去了,当年种下去的核桃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0%以上,普遍已有2米来高,在大片灰蒙蒙的已采收了的庄稼地里,随处可见到核桃树的团团绿影已高过玉米桔杆。桔杆已收割后土地里,绿叶繁茂的核桃树成沟成行地分布着,不少喜笑颜开的农民已赶着牛开始翻犁土地准备核桃树旁的下一季耕作了。

7、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百里杜鹃林带

游玩百里杜鹃在每年春天三四月份,一般需两天时间。相传很久以前,大方和黔西一带非常荒凉,有一对彝族夫妇住在山的这边,一对苗族夫妇住在山的那边。他们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希望给子孙后代留下幸福,不料积劳成疾、相继去世。他们的子女便将他们的遗体埋葬在这贫瘠的山坡下。若干年后,他们的遗体变成了挖不尽的煤,地面上则长出美丽的杜鹃花。这两对老夫妇的子孙们,男的都有煤炭般的火热心肠,女的都有杜鹃花似的美丽面庞。

介绍:位于大方与黔西两县交界处的百里杜鹃林带,是迄今为止中国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在长约50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23个品种。普底、金坡两地的“彝族插花节、苗族跳花坡”也在花区中心的大草坪举行。

九洞天

景区内红线苗族支系的芦笙舞活动经常开展,若想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遇上芦笙舞不可不看。介绍:九洞天风景区位于距大方县城54公里的猫场镇五丫村,景区内的河谷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有着众多野生群猴。坐船而下,可观赏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下游约2公里处,有九个伏流“洞口”,称“九洞天”,每个“洞口”周围都有奇特的熔岩景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伏流洞口风光。

景区接待能力有限,建议返回毕节市或大方县的招待所、宾馆下榻;景区内除家常菜以外,有黑山羊、狗肉、野兔、黄腊丁、糯米酒、玉米饭等特色餐饮;洞中景区有歌舞厅、茶屋、小吃店、小商店等。

织金洞

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以织金洞为主体,包括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区、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区、裸结河景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是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二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8、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大方皱椒

皱椒又名鸡爪辣、线辣,是贵州大方县内传统特产,其中又以大方鸡场乡的鸡爪辣最为出名。鸡场乡大部分的土壤、土质均非常适合皱椒生产,而且农户有种植习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本店大方鸡爪辣就是店主的老公专门开车到大方鸡场乡选购的。鸡爪辣维生素C含量高,颜色鲜红,体长多皱,肉质厚实,具有香味浓、辣味适度的优点,是佐餐调味的佳品,国内比较著名的贵阳老干妈品牌辣椒系列就是用大方鸡爪辣为原料的.历来深受东南亚各国欢迎,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中草药,贵州省大方县特产。因原产地名命名。贵州是中国天麻的主要产区之一,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向来以品质好、药效高而享誉国内外。大方天麻主产于贵州高原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中和世界罕见的天然百里杜鹃丛林中。明代就是进贡皇室的珍品,且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素以“滋补之王”的称号而驰名中外。贵州天麻无论野生或家种,主要药用成分天麻素的含量均较高,而且还有10多种含量较高的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如钾、钠、钙、硫、磷、硼、锰、钴、钼、铷等。野生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5%-1.0%,平均值为0.77%。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霞帔、顶子盒、朝珠和妇女用的花箱、蝴蝶针筒、针红盒以及文具盒、茶叶瓶等。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从业艺人达500多人。

将皮纸脱胎技术改为用棉麻布脱胎,颜色上也由过去的黑红两色改进为以部分颜料作色。由过去的明花、影花、明光、退光逐步扩大到印漆、银刻、金花、台花、薄科花、五彩霞花等,产品增至9大类400多个品种。特点:大方漆器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金花、影花、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它具有能保色、保味、防潮、防蛀、不传热、经久耐用的特点。

上一篇: 赤城乡

下一篇: 洋河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