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博物院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中文名称:内蒙古博物院
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
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
成立时间:1957年5月1日
1、简介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全馆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
内蒙古博物院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现代动物、矿产和航天事业;《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清新庄重。这些陈列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
馆内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文物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饰和带饰、鲜卑贵族步摇冠饰、汉代鎏金及玛瑙马饰具、珍珠团龙袍等文物,属罕见珍品。
2、整体布局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层面展厅,计为14个陈列,并在注重观众流线的前提下构建层区风格统一和逐层步步升高的感观态势。
其中,二层“远古世界”、“高原壮阔”、“地下宝藏”、“飞天神舟”四个基本陈列介绍草原文化的生成之地,景物交融,栩栩如生;三层“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四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苍穹旋律”、“草原华章”、“古道遗珍”六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六大精彩之处,清新庄重,雅俗共赏。陈列多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个性鲜明,引人入胜。
3、内部设施
内蒙古博物院同时集中表现了自治区六十年来文博事业的发展成果。其内部设施实现智能信息化,安防预警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文物管理网络系统装备先进;文物库房、文物养护中心、古今生物标本修复室、陈列展览制作室、技术资料信息中心、学术研究室、青少年活动中心、行政办公室、大型多媒体会议室等功能优化齐全,尤其注重在观众区提供各种人性化服务和文博产业化服务,将内蒙古博物院打造成为社会大众教育、鉴赏、休闲、娱乐的高品位公共场所。
4、基本陈列
二层
内蒙古博物院
1、远古世界:内蒙古自然古生物化石陈列,展示自三十亿年前到一万年前起落恢宏的内蒙古远古生态环境巨大变迁,尤其突出中生代恐龙和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不负内蒙古“化石之乡”的美誉。
2、高原壮阔:内蒙古自然现生生物陈列,展出现今生存于内蒙古的动物与植物标本,以东部森林、中部草原、西部戈壁沙漠的典型环境生物为闪光点,引领观众走进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生态世界。
3、地下宝藏:内蒙古地质矿产标本陈列,展出内蒙古盛产的各类贵重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建筑材料等标本,呈现内蒙古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
4、飞天神舟:以内蒙古为基础的大型中国航天科技陈列,展示*航天史、航天成就和内蒙古人民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太空,发扬草原开放人文精神的情感。
三层
1、草原烽火:内蒙古现代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出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成立期间内蒙古的社会状况和革命文物,重点表现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悲壮又具民族特色的革命斗争史。
2、草原风情:内蒙古近代民族风情陈列,展出近数百年来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汉等八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尚礼仪、宗教信仰等风俗,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草原天骄:古代蒙古族通史陈列,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为亮点,根据从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近千年的完整脉络,表现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辉煌创造和波澜壮阔的历史,是最具世界关注性的特色展览。
4、草原雄风:内蒙古古代民族史陈列,展出草原先民、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古代民族的文物精品,其中突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历史,娓娓讲述草原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与辉煌历程。
四层
1、草原日出: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物专题陈列,展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先民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狩猎、制陶、琢玉、居住、饮食、服饰、婚育、丧葬、文化、宗教和社会组织等内容,表现草原文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风云骑士:内蒙古古代鞍马文物专题陈列,展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驯养的马种、马具、马的牧放驯养、马对中原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历代骑兵兵器等内容,充分体现北方草原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和马背民族的英雄气概。
3、草原服饰:内蒙古古代服饰文物专题陈列,用跳跃串珠式方法反映北方草原民族和森林民族特有的服饰风格,表现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
4、苍穹旋律:内蒙古古今歌舞艺术专题陈列,反映北方草原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歌舞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风采的民族艺术创造力,可与观众直接互动,极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5、草原华章:内蒙古古代文化美术文物专题陈列,展现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数千年来北方草原民族的岩画、碑石、石雕等文物,体现北方草原民族思想文化创造中的特有风格。
6、古道遗珍:内蒙古古代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陈列,展示自战国时期至清代二千余年间从中原传入草原的文物、西方传入草原的文物、受东西方影响产生的草原文物精品,反映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开放意识和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作用。
5、文物类别
古代文物
内蒙古博物院
1、石器
石器是人类最早使用且最普遍而常见的器物。内蒙古从古至今,众多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方国及其后裔山戎、北狄、匈奴、东胡、鲜卑、乌桓、突厥、回纥、柔然、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等民族和部族曾经或正在这里居住、驻牧,留有丰富的遗迹、遗物,石器以及各种石刻等便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
内蒙古馆藏石器以处于旧石器时代大窑文化的打制石器、内蒙古东北地区的细石器,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的石雕“女神”像和各种武器、工具,分布在北方草原的突厥石人,辽代的佛教石刻和墓碑,以及元代汉白玉宫廷构件和大型石雕人像等为代表,传承着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载体。
内蒙古博物院以原博物馆旧藏石器为主,基本体现了内蒙古地区各阶段石器发展的特色,展现了一副草原石器文化的画卷。
2、玉器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器物。内蒙古地区的北方草原民族也将玉文化传统发挥的淋漓尽致。
内蒙古古代玉器大抵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史前玉器部分和以契丹、女真及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玉器部分。时间上主要集中于新石器时代和辽、金、元及清代,空间上集中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中西部较少。
内蒙古的史前玉器最主要的以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
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兴隆洼文化,出土了中国目前最早的玉器。兴隆洼文化主要类型有玦、管、蝉、斧、锛、壁、匕形器等。这些玉器大部分选料考究,制作精细。
距今约6500-5000年的红山文化玉器,代表了史前北方地区玉器发展的最高成就。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的辽河、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遗址出土的玉器器类主要有鸟、玦、鱼、猪龙、蝉、龟、珠、环、管、兽面形器、曲面牌饰、菱形饰、斧、钺、匕、勾云形器、钩形器、三联壁形器、“C”形玉龙、箍形器以及人物等。从制作技法及工艺分析,红山文化已熟练使用砣具和片状切割工具,具备了减地浮雕、镂空、阴刻细线纹饰、压地隐起、成形抛光等一系列琢玉技术。红山文化后到辽金元时期是内蒙古玉器发展的断档时期,虽然各阶段有玉器出土,但数量少见。民族玉器部分以辽代玉器最为精良,洋溢着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气息。
内蒙古地区清代玉器数量较多,多为传世品。由于蒙古王公贵族的偏爱与需求,内蒙古地区清代玉器以如意、鼻烟壶、佩饰、头饰居多。
内蒙古地区的史前玉器大多藏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市县(旗)博物馆中,内蒙古博物院玉器藏品中史前玉器藏品并不多见,但也基本代表了内蒙古地区玉器的发展脉络。
3、青铜器
青铜器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青铜时代。内蒙古地处北方草原地区,这里的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下,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北方青铜文化。
商周时期是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的初始期。这一时期的北方青铜文化以东部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西部区的朱开沟文化为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器多为小件器物,受中原青铜文化影响较多。
西周至春秋早中期,内蒙古地区的青铜文化处于发展阶段,青铜器集中发现于西辽河流域,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即夏家店上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既富有浓厚的北方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因素,又与中原青铜文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青铜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最终形成和完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起源于鄂尔多斯市及其邻近地区,也就是朱开沟文化分布范围之内。至晚商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日渐成熟,并开始广为扩散,现在已知夏家店上层文化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化属于狄-匈奴文化。包括兵器、工具、装饰品、车马具和生活器皿等,有双鸟(或双兽)头组成的触角式短剑或环首短剑,有柄端有孔或呈环首的削刀、锥、鹤嘴斧,有以环状带扣、连珠带扣、兽头饰和动物纹饰牌等组成的多种形式的腰带饰品,以及马衔、马镳、马面饰、节约组成的马具。
战国晚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进一步发展,动物造型的车具、杆头饰件和马、鹿、羊等圆雕艺术品,制作精美,造型生动逼真,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精华。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仍然呈发展趋势,最具代表的是各种动物纹饰牌组成的“胡带”,其中尤以长方形的动物纹腰饰牌最为典型。这一时期,由于汉在匈奴与汉的战争中取胜,中原先民屯守边疆,中原式青铜器也在内蒙古地区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内蒙古及全国各地青铜器制造业逐渐衰败,虽仍然在北方民族中使用,但规模已经大不如前。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青铜器基本包括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精华器物,体现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发展的历史,展现了具有浓郁北方民族气息的青铜文化。
4、陶器
陶器的制造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陶器的制作和发展与各地文明的发展紧密相关。从新石器时代到隋唐,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及随葬礼仪用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新石器时代到秦汉之前,这里的史前文化一直有东部区和中南部之分。东部区的兴隆洼文化出土了距今八千年左右的内蒙古最早的陶器。其后的红山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或直接继承或交叉发展,使内蒙古东部区形成了特有的陶器文化带。红山文化的红陶女神像、压印的“之”字纹筒形罐和斜口筒形器都表现了东部区特有的陶器文化和灿烂的史前文明。
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王朝时期的内蒙古敖汉旗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绘陶器,主要为随葬器物,色泽艳丽,构图奇特,线条流畅,是国内外出土陶器中的佼佼者。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和岱海及黄旗海周边的阿善遗址、白泥窑子遗址、老虎山遗址、园子沟遗址和庙子沟遗址。典型器物为小耳鼓腹罐、三袋足的斝、鬲、瓮等。
西汉初期,由于匈奴*强大,汉王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内蒙古地区出土了表现汉与匈奴和亲的瓦当,意义重大。
魏晋时期,由于北魏的建立及南迁,这一时期发现的陶器多为有明显中原特色的灰陶明器,以生活用具和陶俑、车马为主。
隋唐以后,由于瓷器的发展,陶器渐渐被取代,但作为日常生活用品,陶器贯穿人类生活的始终,直到今天。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陶器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隋唐时期各阶段陶器发展的特点,从侧面勾勒出草原文化的历史脉络,让人们在水与火的艺术中享受到草原文明丰厚的底蕴。
5、瓷器
隋唐时期的内蒙古地区,北方陶瓷业得到长足发展。北方生产的白瓷和南方生产的青瓷平分天下,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辽金西夏元时期的瓷器是内蒙古馆藏瓷器的大宗,数量之多,质量上乘,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
内蒙古发现的辽代瓷器有两部分,一是中原王朝输入的瓷器,多是邢窑和定窑生产的白瓷、越窑和耀州窑生产的青瓷以及景德镇湖田窑生产的青白瓷。二是辽境设窑生产的陶瓷器,此类陶瓷器和契丹族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器形和装饰上独具游牧民族特色。典型器形有鸡冠壶、盘口穿带瓶、凤首瓶、牛腿瓶等。装饰上以印花为主,也流行刻划花。瓷器的釉色品种主要有白釉、茶末绿釉、酱釉。辽瓷还包括一类典型的低温釉陶器,即辽三彩。
西夏时期,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曾在西夏的统治版图内,在此出土了不少珍贵的西夏陶瓷器,釉色品种主要有白釉、褐釉等,比较典型的是褐釉剔花瓷器。
金代,内蒙古境内的一些窑址还在继续生产陶瓷器,基本保持了辽代的釉色品种,器形和装饰发生了改变,白釉黑花瓷器生产的数量较多。
元代的制瓷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程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前代的基础上,元代的钧窑、霍窑、磁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继续生产传统品种。由于对外输出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这一时期内蒙古也出土了不少元代钧窑和龙泉窑的精品。
在南北窑系中以景德镇窑的陶瓷业成就最为突出,元代景德镇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因此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这里烧造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都是瓷器中的精品。
明代,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已成为釉下彩瓷器的主流。清代,景德镇又创烧出粉彩和珐琅彩,使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瓷都。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了内蒙古各时期出土及传世的瓷器精品,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
6、丝织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并使用丝绸的国家,丝绸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服装或生活用面料。
内蒙古古代丝织品以辽代和元代的为主。在内蒙古辽代考古中,曾出土了几批享誉世界文物界、博物馆界的丝织品。如辽耶律羽之墓、代钦塔拉墓以及辽庆州白塔地宫出土物,可谓是到目前为止见到的保存最完整、款式最丰富、品种最齐全的辽代丝织品。这些丝织品为我们研究和认识契丹民族的服装款式、织造和印染技术以及图案纹饰艺术等,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元代集宁路窖藏丝织品、达茂旗明水村出土的纳石失辫线袍、织锦风帽和缂丝靴套等,是我们研究元代服装款式、丝织品织造技术、图案纹饰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丝织品包括了以上辽金元遗址中出土的各类丝织品,有罗、绫、锦、丝、娟、绮等种类,有单衣、袍子、帽子、靴套等服饰类型,及其珍贵,体现了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独特的纺织技术及服饰文化。
7、杂项
内蒙古自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这里的先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质地的文物承载了博大精深的北方游牧文化。在这些众多的文物中,除了以上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丝织品外,还有骨器、铁器、木漆器、简牍、琥珀等有机材质的装饰物、壁画、玻璃器、纸质文书、纸币等种类的器物。这些文物因为材质的原因保存下来的很少,弥足珍贵。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的东汉鲜卑民族的骨锥管、狩猎纹骨板、契丹民族的古鸣镝等一组器物,表现了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
西夏是党项民族建立的政权。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的出土的西夏文佛教经卷对我们研究西夏文字和佛教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质货币的国家,而内蒙古自治区又是元代纸币出土数量最多、版别最丰富的地区。这些纸币对我们研究元代货币制度、纸币的品种和使用情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族文物
内蒙古博物院
在*地图的上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这个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这个地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中国古代苍茫辽阔的北方草原,这里是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北方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这广阔的草原舞台上相继上演了威武雄壮的活话剧。然而,其中的大多数民族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蒙古民族则成了北方草原上的永久主人。
内蒙古东西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有2400多公里,当太阳从它的东端冉冉升起的时候,它的西端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之中,它南北跨距1700多公里,当南端已是春风送暖、芳草萋萋的阳春季节时,北端还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
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辖9个市、3个盟、101个旗、县、市区。内蒙古北边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东、南、西三边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八省区毗邻。
内蒙古物产丰盈,是祖国的一个“聚宝盆”。人们形象地把富饶的内蒙古概括为“北牧南粮,东林西铁,遍地资源”。内蒙古地区不仅辽阔、美丽、富饶,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各民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2392.35万人,由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49个民族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为421.1万人,占总人口的17.65%;汉族人口为1870.3万人,占总人口的78.3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94.7万人,占总人口的3.97%。在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126.2万人,占总人口的47.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259.9万人,占总人口的52.8%。
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和活动的地域,民族团结的历史源远流长。内蒙古是一个由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在自治区民族大家庭中生活的多民族,都有自己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由于各民族长期所处的历史环境、自然地理条件诸因素的不同,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他们的生活既生动活泼,又绚丽多彩。
自然标本
内蒙古博物院(原为“内蒙古博物馆”)建院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共收藏了12000多件套自然标本,包括古生物化石、岩石矿物标本、生物标本和土壤样品四大类。其中,古生物化石藏品11000多件(套),占院藏自然标本总数的90%以上。
院藏古生物化石,以中生代爬行动物和新生代哺乳动物最具特色,有体长26米的巨型蜥脚龙——查干诺尔龙,雌雄各异的原角龙头骨,含胚胎的蛋化石,中国目前唯一的恐象类化石——中华原恐象,体长近9米的松花江猛犸象,卧姿奇特的披毛犀等等……。在中国自然类博物馆或综合性博物馆自然类藏品的收藏、展示、研究等方面,内蒙古博物院独具特色,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近现代文物
内蒙古近现代革命斗争史是蒙汉各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曲折走向光辉的历史,是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动统治的历史。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了许多反映内蒙古民族*革命斗争史的珍贵文物和图片,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呈现给大家。共同缅怀先驱,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
6、馆藏珍品
查干诺尔龙
身长26米,高达12米,体重逾60吨,是亚洲白垩纪最大的恐龙,以其发现地查干诺尔碱矿而被命名为“查干诺尔龙”。
匈奴王冠
国宝级文物。黄金制成,重1394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斗的情景。
钧窑香炉
高42.7厘米,改变了“钧不过尺”的传统认识。香炉腹颈之间有一块方形题记“己酉年九月十五日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流釉重叠如涕,釉色纯正浓郁,釉纹深沉多变,釉质乳浊莹润;花纹秀丽,别具豪迈的风格和雄浑的气魄,堪称“国之瑰宝”。
辽代珍品
契丹民族将草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伴随着辽代重大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有金银器、玻璃器、玛瑙器、漆器等,成为内蒙古博物院大量文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族团结宝鼎
民族团结宝鼎位于博物院的正门通道旁,圆形的青铜宝鼎庄重威严,双耳高耸,三足
稳固,鼎身和鼎颈分别装饰着象征内蒙古山川地貌特点和牛羊成群景象的精美花纹。形如马鞍的鼎耳和形似马蹄的鼎足既象征蒙古族善于赛马射箭,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宝鼎上有胡*总书记亲笔题写的“民族团结宝鼎”六个鎏金大字。60年来,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内蒙古自治区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是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胜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国特色*的伟大胜利。内蒙古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周围,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内蒙古而努力奋斗。
7、参观指南
1、开放时间:夏季9:00-17:30;冬季9:30-17:00。
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2、交通路线:
呼和浩特市内乘坐公交K1路、青城1号线、青城2号线、2路、3路、16路、23路、27路、51路、53路、59路、66路、67路、72路、75路、89路、92路、95路、97路、98路、102路到万达广场站下车,向北步行100米即可到达内蒙古博物院。
上一篇: 上海车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篇: 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