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河川皮影戏
八河川皮影戏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融合了东北的地域文化并具有辽东特色的传统戏剧艺术,其显著特色在于其影人“巨大”,现存的500多影人皆比普通影人高很多,是皮影戏中较大的影人,在全国都很罕见。
名称:八河川皮影戏
性质:民俗戏剧
表演剧目:《杨家将》、《金鞭记》等
流行区域:辽宁省丹东地区
荣誉:被列入《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八河川皮影戏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早期无影卷,其念白、唱腔都是师父口传心授,直到清末民初才形成了影卷。现存留的影卷多以传统剧目为主。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进入“翻书影”阶段,借鉴了戏曲程式化表演方式,按生、旦、净、末、丑分为“唱大”(老生、花脸、丑)和“唱小”(旦角、小生)两种唱法。但在唱腔上、弦挂上还是口传心记,至今还保留了“溜口影”的原生态特征。
2、历史起源
皮影戏最早诞生于2000年前的西汉(又称人头戏、羊皮戏、驴皮影),发祥于陕西,成熟于唐宋时期的秦、晋、豫,盛极于清代的河北。“与辽西皮影相比,八河川皮影还有差距。”张吉武的话语里,多少有些“幸运”的意味,“不过,在讨论宽甸八河川皮影戏申报*保护名录时,有专家提出,源于山东的八河川皮影,融合了东北的地域文化并形成辽东特色——在这方面,与源于唐山、作为唐山皮影延续的辽西皮影有着显著的区别。”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起源于山东省海洋县,清同治年间,随大批移民传至丹东地区。1865年,丹东第一代传承人王德新迁入宽甸灌水镇柏林川,后移居八河川,故名“宽甸八河川皮影戏”。“皮影戏分‘溜口影’和‘翻卷影’两派,八河川皮影属于前者,就是传承靠口传心授。”张吉武说,“由于长期生活在满族聚居地区,它融合、借鉴了丹东单鼓、丹东鼓乐、东北二人转等丹东民间艺术的音乐旋律和曲调,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
3、特色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长期活跃在满族聚居区,同满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丧嫁娶、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同时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融合借鉴了丹东地区的单鼓、鼓乐、二人转等音乐旋律,具有浓郁的辽东特色。
4、演出剧目
八河川皮影戏
5、艺术传承
八河川皮影戏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现已传至第五代。其鼎盛时,活跃在宽甸、凤城、岫岩、本溪、桓仁等地,每年演出数百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往往少不了搭台唱影,经常通宵达旦甚至连演十天半月不止。
6、发展现状
2006年,宽甸八河川皮影戏开始了收集、整理挖掘工作;2007年6月,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被列入《辽宁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现有500多个影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影人高1.2尺,比普遍采用的7寸影人高很多,属于皮影戏中较大的影人,在全国也很罕见。辽南地区目前也仅存这一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瑰宝。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长期活跃在满族聚居区,同满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丧嫁娶、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同时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融合借鉴了丹东地区的单鼓、鼓乐、二人转等音乐旋律,具有浓郁的辽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