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高超,北宋时期治理黄河的民工,因长期参与河道抢险、整修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出的三节压埽法,成功地封堵了黄河商胡决口,并一直被历代所延用。
本名:高超
所处时代:北宋
1、基本介绍
高超,北宋时期治理黄河的民工,因长期参与河道抢险、整修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出的三节压埽法,成功地封堵了黄河商胡决口,并一直被历代所延用。
2、具体介绍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北都大名府商胡(今濮阳柳屯镇)一带决口,黄河水四处奔流,群众深受其害。朝廷命后盐铁副使郭申锡对决口实施封堵。他按规范规定的“整埽塞决”方法:整体施工,从决口两端逐渐堵塞,等待决口宽度剩下60步宽时,沉下60步长的大埽来堵塞———“合龙门”。(埽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用树枝、秫秸、草和土石卷制捆扎而成的水工构件,主要用于构筑护岸工程或抢险堵口。)到了堵塞决口的关键性一步———“合龙门”时,水流十分猛烈,河水从相当宽的60步决口向下倾泻,力量十分巨大,埽身太长,人力难以压到水底,无法实现封堵。河工高超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新办法,郭申锡并没有把河工高超的建议放在心上,因为当时所采取的方法已经沿用很长时间了,也是治水经验的总结。郭申锡信心十足地继续指挥实施封堵决口。可是60步长的埽刚一下水,便被洪水冲得没有踪影。郭申锡认为埽的数量不够,继续组织人向决口处投放,经过反复多次的封堵,决口依然没有实现封堵,反而有所加大,水流变得更加迅猛。由于没有按期完成任务,郭申锡被朝廷降职。
河北安抚使贾昌朝被派来继续负责堵塞决口。他让高超详细地讲述自己的方案。高超认为:堵口合龙与河势、水势、河床土质、当地材料、技术能力都有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我们原来的方法进行大胆改进。60步大埽埽身太长,难以用人力压住,没等塌沉到底,捆埽的绳索因承受不住水流的巨大冲力,纷纷断裂,大埽被水流卷走。应当将60步的长埽改短成三节,每节长20步,然后分为逐节下埽。有人担心,埽缩短了20步,不能一下子实现断流,如果被冲走,势必白白浪费掉,费用将增加一倍,决口也更加难以堵住。高超地解释说,20步埽虽然比较短,但逐节分次下埽,洪水对埽的冲击力会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众人的力量就可以压住埽,避免被水冲走。待第一节埽压下固定之后,再下第二节。待第二埽固定后,决口只剩下20步,决口两端的人就可站在岸边进行施工,不必在水中承受着水的冲力,行动更加自如有力。第三节安置完毕,前两节早已被浊泥淤固稳定,这时再在埽上压上土层进行加固,跟在平地上施工一样,十分快捷方便。采取高超的三节压埽法,经过不断的努力,决口很快得到封堵。此法深受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8年)的赞赏,并被收录到《梦溪笔谈》中。高超的杰出智慧和才能一直被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