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邸
官邸guāndǐ∶权贵的住所∶高级官员办事处所在的房舍古时做官的府邸称官邸,由公家提供的高级官员的住所。
中文名:官邸
外文名:officialresidence
拼音:guāndǐ
释义:权贵的住所
1、相关资料
欧洲的历史上
曾有许多女人坐在国家的王位上,这是世袭制给欧洲留下的政治传统,国王要是没有儿子,女儿一样可以是王位继承人。玛丽亚、维多丽亚、伊丽莎白都是耳熟能详的女王的名字。可我不十分熟悉这个女大公,我更没想到有一天会经过她家的窗前。原以为卢森堡太小了,在这里只停留几十分钟,不可能看太多的地方。可是,卢森堡大公的官邸距王宫太近,就在王宫身后的这条街上。女大公白天在王宫里办公,晚上几步路就可以回到家里,与丈夫孩子一起吃晚饭,一起看电视。可以想见,每一个夜晚,这扇透着橘色灯光的窗子,不但没有散发出官邸给人的那种威严,反倒显出一些俗常的亲切。
普通家族的宅院
从外表看上去,这幢楼的形式并不复杂,含蓄而朴素,像欧洲一个普通家族的宅院。然而,尽管不做什么修饰,仔细看还是有一种曾经的豪华和高贵。拱形大铁门此刻是关着的,黑色的岗楼象征性地站在门的两边,里面却没有卫兵把守。二楼的阳台是铸铁的,涂了一层淡淡的金粉,与外墙壁和窗内的帘幔正好是一个颜色。这个颜色多少能让人想到皇宫、王冠、权杖之类的字眼儿,给人一点距离感。毕竟是官邸,而不是平民宿舍,距离感有时候是必要的,国王与平民之间需要有适当的尺度,太近了反而可疑。
中国只有旧宫殿
却没留下几座,留下的也都成了旅游景点。旧宫殿里的人早就做古,有的被写进了书里,拍进了电影和电视里,正被褒贬不一地阅读着,观赏着。中国今天的官员只有住宅,没有官邸,这是国情。跟许多中国人一样,当我看见欧洲人仍然保留着皇宫和官邸,仍然称呼着女王和大公,就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是我们前进了,还是他们后退了。历史在欧洲仿佛走得很慢,可我却在欧洲的那种慢里,看见了宁静,和谐,稳重。
女大公的官邸
打破了我对官邸固有的印象。它与它的国家一样,不耀武扬威,也不张扬权利,上至大公,下至平民,都沉醉在正常的凡俗的生活之中。战争和抢夺,欺诈和喧嚣,距他们都很远,这里是世界上最平安的地方。记得导游说,在卢森堡的家庭里,常常是父亲在看德文报纸,儿子在看法国台电视,女儿在用英语打电话,妈妈在用卢森堡语唠叨。还说,卢森堡要是出一个案子,一般是用卢森堡语审判,用法语宣判,用德语写判决书。这其实说的并不是语言,而是生活。当所有的纠纷都融化消解,大公的官邸,就是让大公睡个好觉的地方。
选自《欧洲细节》官邸一篇
2、世界主要国家政要官邸
中国:*、人民大会堂
日本:日本皇宫、首相官邸
韩国:青瓦台
菲律宾:马拉坎南宫
美国:白宫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英国: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
法国:爱丽舍宫、马提翁宫
美国白宫总统府
奥地利:霍夫堡宫
意大利:奎里纳尔宫
西班牙:马德里皇宫
葡萄牙:贝伦宫
阿根廷:玫瑰宫
委内瑞拉:观花宫
加拿大:萨塞克斯路24号
瑞典:斯德哥尔摩王宫、萨格尔府
3、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中国著名的官邸。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是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顺利通过*评审验收,继云冈石窟、五台山之后,成为山西省第3家AAAAA级景区。2011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在京为举行AAAAA级景区授牌仪式,2011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正式挂牌。
皇城,原叫黄城,后来为了开发旅游改为皇城。
皇城,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皇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御书楼金碧辉煌,河山楼雄奇险峻,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藏兵洞奇妙无穷,南书院曲径通幽,西花园风景别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纵观相府景区,历史人文底蕴厚重,造型独特,气象万千。明清两代,陈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