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个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中文名:安徽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Anhu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
简称:安中大、安中医、AHUCM
创办时间:1959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
属性: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合肥
现任校长:王键
知名校友:杨任民、王拥军等
主管部门:安徽省教育厅硕士点31个博士点5个
校训: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专职院士1人
主要院系:中医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药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17个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校园面积:1171亩
在校生:12000余人
发展目标:高水平有影响的中医药大学
1、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2005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少荃湖新校区建设被列入安徽省“861”计划,2013年上半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个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15万元。图书馆藏书17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2.02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49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985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2500多人(含两所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国医大师1人,皖江学者·讲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3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5人、省*特殊津贴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8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6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11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有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坚持“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2个*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2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近5年来,先后获*、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0余项,*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举办新安医学教改实验班,在临床专业建立客观化结构考试中心。2010年开始与长春、福建2所中医药大学开展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08—2013年学校共有学生2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70余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特等奖1次、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1次、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次)。学校曾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8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标兵单位”称号。
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积极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36项,科研经费2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现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建校以来,我校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遍布安徽省及国内外医药领域。学校与黄山、亳州、绩溪、舒城等市县人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2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50多项技术服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积极为*在出台有关中医药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在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是一所国内外有影响的以“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为优势的专科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为广大患者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其都成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2、对外交流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获准招收国外留学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硕士、学士学位以及临床研修。与美国、瑞典、新加坡、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开展学者互访和学生交流活动。
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谐融校”的办学方略,围绕特色,强化优势,提升质量,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弘扬“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文化,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富有特色、卓有贡献、高水平有影响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为建设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3、联系方式
校址:合肥市前江路1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
合肥市梅山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
合肥市史河路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
4、校园文化
关于校名
1961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先生,应我校邀请,亲自为我校前身“安徽中医学院”题写过校名。“药”“大”二字均选自郭沫若的其他书法手迹。标准字体为郭沫若体。
安徽中医药大学
关于校徽
校徽以“悬壶济世”典故为切入点,以安徽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马头墙)为形,辅以太极、蛇杖、中草药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中”字,表达中医治病救人的仁德。药葫芦代表以中医济世著称的“北华佗”医学流派,徽派建筑则代表“南新安”的新安医学,两个医学文化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交融,得到传承。标志中间部分似手掌形,代表中医的把脉。在徽派建筑(马头墙)框架里,药葫芦内含乾坤太极,又融合了世界常用的蛇杖医学标志,杖也可以理解为针灸之银针,表明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精华的同时,更有积极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精神。
关于校训
至精至诚:学校的育人理念。取意“大医精诚”,培养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的学生。
惟是惟新:学校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考中医发展规律,谋划学校发展大事。校训标准字体采用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手体。
关于学校logo
学校logo由校徽和校名组成,以宝石蓝为主色调,即为学校的标准色。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务实、发展和充满希望。整个标识长宽比为9:2。标准色为:C:100、M:80、Y:0、K:60。
5、专业设置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较早成立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和安徽省属本科院校,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首批获硕士学位授权,1999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8年获得开展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0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安徽省级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项,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11个。
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中药学、药学、工程(制药工程)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历经55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重点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凝练出一批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和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层次不断完善,已形成“本、硕、博”完整的,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所集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6、科研成果
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社科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和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双百”方针,引导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进程中,特别是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注重基础学科研究,突出对策应用研究,进一步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社科类)每两年评选一次。
7、学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34-1324/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7246。
安徽中医药大学
本刊创刊于1981年12月。试刊2期后,于1982年5月25日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成为正式刊物,国内公开发行;1987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81-1995年为季刊(每季末月20日出版);自199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1日出版),64页;自2009年第4期页码增加至80页;自2010年第1期内文彩图随文彩色印刷;2011年12底本刊网站开通运行;2012年第4期页码增加至96页;2013年11月1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同意(新出审字1414号),由《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本刊从1993年起由铅印改为计算机排版,胶印。本刊除早期自办发行外,主要由邮局发行,邮发代号26-23;国外发行自1989年起交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代理,国外代号JNSC-44;1999年下半年起改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总发行,国外代号BM6534。本刊读者遍及全国各地,并有部分国外订户。
本刊创刊后即组建了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毅;副主任委员:陈可望,高光鉴,刘中本;编委由17人组成。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尔鑫;副主任委员:王键;秘书长:马宗华;编委由37人组成。第三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键;副主任委员:彭代银,马宗华;顾问:高尔鑫,刘中本;编委由43人组成。第四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键;副主任委员:彭代银,李泽庚,刘新跃,马宗华;顾问:高尔鑫,刘中本,杨任民;编委由45人组成;还聘请了13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特聘编委。学报编辑委员会对学报的发展及编辑出版工作起到指导、监督和咨询作用。
本刊编辑部开始名为编辑室,1993年更名为编辑部。本刊编辑部实行主编负责制。编辑部负责人先后有刘继武(主任)、张笑平(副主任)、王乐匋(主任)、吴沛昌(副主任)、马宗华(主任)、吴达武(主任)、周美启(主任)、姚实林(现任主任),编辑和编务人员先后有刘继武、张笑平、吴沛昌、夏学传、杨永持、马宗华、吴达武、邹守云、姚实林、许霞、曹健、张倩。目前编辑部共有3名专职编辑,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均为高级职称。
本刊坚持“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内容上突出中医药特色并体现安徽地方特色。经过对栏目不断调整,目前基本固定的有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方药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其中,新安医学研究等栏目在全国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刊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的窗口,在反映本校、本省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成果与经验,促进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和造就中医药人才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1989年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年获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1年本刊编辑部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另外,本刊编辑人员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本刊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2015年7月30日更新整理)
上一篇: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下一篇: 杭州学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