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科普小知识 2023-11-17 11:18:45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语:ԼեռնայինՂարաբաղ;阿塞拜疆语:DağlıqQarabağ),是位于南高加索的一个内陆地区,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大部分地区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实际统治。该国系以前阿塞拜疆苏维埃**时期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范围为基础所建立,实质独立但尚未被普遍承认。自1988年卡拉巴赫运动发生起,阿塞拜疆就无法对该地区行使政权。1994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结束以后,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明斯克小组的调停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代表已经针对该地区的争议状态举行过多次和平会谈。该地区范围通常被视为等同于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行政区边界,涵盖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然而历史上的该地区面积,则涵盖约8,223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英文名称:Nagorno-Karabakh

简称:纳卡地区、纳卡

所属洲:欧洲

首都:斯捷潘纳克特(阿塞拜疆称汉肯德)

主要城市:斯捷潘纳克特、舒沙

国庆日:1991年12月10日(独立日)

国歌:《独立*的阿尔札赫》

国家代码:NKR

官方语言:亚美尼亚语

货币:亚美尼亚德拉姆

时区:UTC+4(夏令制UTC+5)

政治*: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巴科·萨哈扬,阿拉伊克·哈鲁秋尼扬

人口数量:146,573人(2013年)

人口密度:29人/平方公里(2010年)

主要民族:亚美尼亚族,阿塞拜疆族

主要宗教:东正教,*,犹太教

国土面积:4400平方公里

1、基本概况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国徽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所在地区古代曾存在库拉-阿拉斯文化,他们生活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之间。

当时该地区的人口组成包含多种原住民与移民部落,他们大部分都不属于印欧民族。依据主流的西方理论,这些民族大约在公元前第4至第2世纪被亚美尼亚统治,并与来到此地的亚美尼亚人互相通婚。其他学者则认为亚美尼亚人早在公元前第7世纪便已移居此地。

大约在公元前180年,阿尔扎赫成为亚美尼亚王国的15个行省之一,并维持至第4世纪。阿尔扎赫虽然名义上维持行省状态,但实际上可能形成一个自主的公国——就像休尼克省一样。其他理论则主张阿尔扎赫是一块官地,直属于亚美尼亚国王。亚美尼亚国王提格兰大帝(公元前91年-55年在位)在阿尔扎赫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提格兰纳克特——的四座城市之一。古代提格兰纳克特遗迹座落于今首府斯捷潘奈克特东北方48公里处,有一群国际学者在此进行研究。

公元387年,亚美尼亚被拜占庭与萨珊波斯分割之后,阿尔扎赫与乌提克两个亚美尼亚行省被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接收,该国随后也被亚美尼亚人的强势宗教与文化所影响。在此时期,阿尔扎赫与乌提克的人口由亚美尼亚人及多个亚美尼亚化的部族所维成。

亚美尼亚文化与文明在中世纪早期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兴盛发展。在第5世纪,有史以来第一所亚美尼亚学校在亚美尼亚字母发明人圣梅斯罗布的努力下,于今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阿马拉斯修道院开幕。圣梅斯罗布积极地在阿尔扎赫与乌提克宣扬福音。整体而言,梅斯罗布在阿尔扎赫与乌提克完成三次旅行,最远到达大高加索山脚下的异教徒地区。第7世纪的亚美尼亚语言学与文法学家在他的作品里描述阿尔扎赫的亚美尼亚人有其自己的方言,并鼓励他的读者去学习。同样在第7世纪,亚美尼亚诗人达夫塔克·克托赫写下他的作品《茱恩雪太子之死挽歌》,其中每一节都依序以一个亚美尼亚字母作开头。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唯一的一部综合历史书是由历史学家莫夫西斯·卡汉卡特瓦齐以亚美尼亚文字写成。

中世纪中期

在第7与第8世纪,该地区由哈里发国认可的地方官员治理。821年,亚美尼亚王子沙尔·孙巴提安在阿尔扎赫带领反叛,建立了卡臣王朝。该王朝将阿尔扎赫当成公国统治,并延续到19世纪初期。到了1000年,卡臣王朝宣布成立阿尔扎赫王国,并由约翰·西尼切里布担任首任统治者。刚开始,位于阿尔扎赫南部的迪扎克也成立一个王国,由古阿兰夏希克王朝统治,该王朝延伸自最早的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国王的血统。1261年,迪扎克最后一位国王的女儿与阿尔扎赫国王哈森·贾拉尔·多拉结婚后,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从此阿尔扎赫继续维持一个实质独立的公国。

中世纪末期

卡拉巴赫半独立“五公国”(奎里斯坦、吉拉伯德、卡臣、瓦兰达与迪扎克),普遍被视为亚美尼亚最后存留的国家*(15至19世纪)。

在15世纪,卡拉巴赫地区臣属于先后由黑羊王朝与白羊王朝的突厥人部落联盟统治的国家。土库曼人贵族贾汉沙(1437-67年)将上卡拉巴赫的治理权指派给当地的亚美尼亚王子们,允许一位亚美尼亚领导者整合五个贵族家系;各家系由称为“梅里克”的王子主导。这些王朝代表早期卡臣王朝的分支,也是中世纪阿尔扎赫国王的后裔。他们的土地通常被称为“五公国”。俄罗斯帝国透过保罗一世于1799年6月2日发出的文件承认五位王子在他们的领域的主权状态。

伊朗人国王纳迪尔沙赋予这几位亚美尼亚王子行使最高权力,超越临近的亚美尼亚公国及高加索的*汗国的规格,以作为王子们在1720年代对抗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时获胜的回报。卡拉巴赫的这五个公国是由亚美尼亚人家族统治,并获得“梅里克”(王子)的头衔。包括:

奎里斯坦公国:由梅里克-贝格拉里安家族领导

吉拉伯德公国:由梅里克-伊斯雷里安家族领导

卡臣公国:由哈森-贾拉里安家族领导

瓦兰达公国:由梅里克-沙那查里安家族领导

迪扎克公国:由梅里克-阿凡尼安家族领导

这些亚美尼亚王子们维持对该地区的完整控制,直到18世纪中期为止。在18世纪初期,伊朗的纳迪尔沙取走北邻占贾诸汗的权力,以惩罚他们支援萨非王朝。在18世纪中期,由于各王子之间的内部冲突,导致他们的实力弱化,卡拉巴赫汗国因而形成。

现代

1805年,卡拉巴赫的伊布拉希姆·哈里汗与代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帕维尔·齐贾诺夫将军签订库瑞克却条约,卡拉巴赫变成俄罗斯帝国的保护国。据此条约,俄罗斯君主承诺伊布拉希姆·哈里汗及其后裔为该地区唯一的世袭统治者。然而,此一新局面直到俄罗斯-波斯战争(1804-1813)结束后才被确认,战败的波斯经由1813年签订的古力斯坦条约正式将卡拉巴赫割让给俄罗斯帝国。外高加索的其余部分则在俄罗斯-波斯战争(1826-1828)结束后,于1828年的土克曼却条约条约并入俄罗斯帝国。

1822年,也就是由伊朗转手俄罗斯控制的9年后,卡拉巴赫汗国被分割,该地区变成俄罗斯帝国伊丽莎白波尔省的一部分。在卡拉巴赫汗国转移至俄罗斯之后,许多阿塞拜疆裔*家庭移民至波斯,同时也有许多亚美尼亚人被俄罗斯*引诱而从波斯移民至卡拉巴赫。

苏维埃时期

今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根源于外高加索在苏维埃化过程中,约瑟夫·斯大林与高加索局(Kavburo)所作的决策。1920年代早期,斯大林是苏联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部长。该*机构创建了Kavburo。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卡拉巴赫变成外高加索*联邦*的一部分,但该*很快分解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及乔治亚人各自的国家。在接下来的两年(1918–1920)里,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包括卡拉巴赫的好几个地区发生一连串小型的战争。1918年7月,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第一亚美尼亚人议会宣布该地区自治,并成立国会与*。不久,奥斯曼军队进入卡拉巴赫,遭到亚美尼亚人的武力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后,英国军队占领卡拉巴赫。英军司令部暂时承认柯斯洛夫·贝·苏尔坦诺夫(由亚拜塞然人*任命)为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的*首长,搁置巴黎和会最终的决定。该项决定遭受卡拉巴赫亚美尼亚人的反对。1920年2月,卡拉巴赫国会初步同意阿塞拜疆的司法权,然而卡拉巴赫的其他亚美尼亚人持续进行游击作战,未曾接受该项协议。该协议很快地在第九次卡拉巴赫议会里被废除,并宣告同年4月与亚美尼亚合并。

1920年4月,正当阿塞拜疆军队被*在卡拉巴赫以对抗当地的亚美尼亚武装*之际,阿塞拜疆已被布尔什维克接管。1920年8月10日,亚美尼亚与布尔什维克签订初步协议,同意在最终解决方案达成之前,由一个暂时的布尔什维克占领此地区。1921年,亚美尼亚与乔治亚也相继由布尔什维克接管。为了吸引民众支持,该派系承诺将卡拉巴赫、纳希切万与赞格祖尔(分隔纳希切万与阿塞拜疆的长条状土地)分配给亚美尼亚。然而,苏联对土耳其也有长远的规划,希望借由他们的帮助,发展一条共产主义安全线。为了安抚土耳其,苏联同意一个分割方案:将赞格祖尔将纳入亚美尼亚的控制,而卡拉巴赫与纳希切万则交由阿塞拜疆人控制。若是土耳其没有意见,斯大林也有可能将卡拉巴赫交由亚美尼亚人控制。最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于1923年7月7日在阿塞拜疆苏维埃**之下建立。

由于苏联的严密控制,该地区的冲突消失了数十年。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开始瓦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问题再度浮现。因为*阿塞拜疆苏维埃**推动强迫该地区阿塞拜疆化,居多数的亚美尼亚人在亚美尼亚苏维埃**的精神与物资支援下,发起一项将自治州转移至亚美尼亚苏维埃**的社会运动。为了能纳入亚美尼亚人村落,并尽可能排除阿塞拜疆人村落,州界被重划。重划后的行政区确保亚美尼亚人能过半数。1987年8月,卡拉巴赫亚美尼亚人向莫斯科提交一份要求与亚美尼亚统一的请愿书,上面有数万人的签名。

战争与分离

1988年2月13日,卡拉巴赫亚美尼亚人开始在他们的首府斯捷潘奈克特举行示威,支持与亚美尼亚*统一。六天后,埃里温举行大游行加入声援。2月20日,卡拉巴赫的人民代表苏维埃举行投票,以110票对17票要求该地区转移给亚美尼亚。这个地区性苏维埃史无前例的行动,在斯捷潘纳克特与叶尔温分别引发数万人的游行示威,但莫斯科否决亚美尼亚人的请求。2月22日,一大群阿塞拜疆人由阿格达姆区前往阿斯克兰的亚美尼亚聚居市镇游行示威时,发生了第一次的直接对抗,而且“沿途大肆破坏”。阿塞拜疆人与阿斯克兰附近的警察对抗,恶化成为阿斯克兰冲突,导致两位阿塞拜疆人死亡,其中一位据报导是被一位阿塞拜疆警官杀死,另外还有50名亚美尼亚人村民与未知数目的阿塞拜疆人与警察受伤。当针对各自区域内的少数人口开始出现暴力行为后,大量难民离开了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

1989年11月29日,苏联**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直辖统治结束,该地区回归到亚拜拜然的治理下。然而,苏维埃的政策失败,亚美尼亚最高苏维埃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议会宣布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与亚美尼亚统一。在1989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拥有192,000的人口。当然人口数中有76%的亚美尼亚人,23%的阿塞拜疆人,以及少数的俄罗斯人与库尔德人。1991年11月26日,阿塞拜疆废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将该地区改置于阿塞拜疆的直接控制之下。

1991年12月10日,在一场遭到当地阿塞拜疆人抵制的公民投票中,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同意创建一个独立的国家。双方都不满意一个留在阿塞拜疆内而加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权的苏维埃提案,随后一场全面性的战争在阿塞拜疆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之间爆发,而后者获得来自亚美尼亚的支援。依据亚美尼亚前总统列翁·特尔-彼得罗相的说法,卡拉巴赫的领导权达到最大化,而且“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得到更多。”

在1991年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同时从苏联获得独立之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对立逐步升级。在后苏联时期的权力真空状态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军事行动受到俄罗斯联邦军队的重大影响。而且,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双方的军队里都有大量来自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佣兵。有多达一千名的阿富汗圣战士加入阿塞拜疆阵营参与作战。也有车臣战士为阿塞拜疆作战,而亚美尼亚一方则有由俄罗斯提供的火炮与坦克。许多阿塞拜疆方面的幸存者发现阿塞拜疆其他部分设有12个难民营,以收容因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而快速成长的逃离家园者。

到了1993年底,这场冲突已经导致数千名军人伤亡,并在双方各创造出数十万名难民。到了1994年5月,亚美尼亚人控制了14%的阿塞拜疆领土。在那个阶段,阿塞拜疆*自冲突发生以来首次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为战争的第三方,并开始与卡拉巴赫当局直接谈判。透过俄罗斯的调停,终于在1994年5月12日达成停火协议。

1994年停火以后

比斯凯克协定之后的冲突最后边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部队控制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以外几乎9%的阿塞拜疆领土,而阿塞拜疆部队则控制沙胡米安与马尔塔克尔特、马尔图尼的东部尽管已经停火,因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军人之间的武装冲突而死亡者仍然持续发生。2005年1月25日,欧洲理事会议会大会(PACE)通过PACE协议1416,谴责对阿塞拜疆人的种族清洗。2007年5月15至17日,*会议组织外交部长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7/34-P号决议,将占领亚塞拜领土视为亚美尼亚对阿塞拜疆的侵略,并承认对阿塞拜疆公民的行动为侵犯*的罪行,同时谴责破坏占领区内的考古学、文化及宗教历史遗迹。*会议组织(OIC)高峰会第11次会议于2008年3月13至14日在达卡举行时,通过了10/11-P号决议。依据该决议,OIC成员国家谴责亚美尼亚部队占领阿塞拜疆土地与亚美尼亚侵略阿塞拜疆,声称对阿塞拜疆人进行种族清洗,并指控亚美尼亚“在所占领的阿塞拜疆领土内破坏文化遗迹”。同年3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62/243号决议,“要求所有亚美尼亚部队立即、完全与无条件从所有占领的阿塞拜疆*领土撤退。”2010年5月18至20日,*会议组织外交部长理事会第37次会议于杜尚别举行,通过另一决议谴责亚美尼亚侵略阿塞拜疆,承认对阿塞拜疆公民的行动为侵犯*的罪行,并谴责破坏占领区内的考古学、文化及宗教遗迹。同年5月20日,欧洲议会在史特拉斯堡举行,通过基于保加利亚*伊夫杰尼·克里洛夫的报告所拟订的“欧盟对南高加索政策要求”决议。该决议特别描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周边被占领的阿塞拜疆地区必须尽快清空”。

在过去几年来,已经有多位世界*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总统会面,但维持停火的努力仍然失败。

2、行政区划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分为7个省和1个直辖市。

3、历史沿革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多数为亚美尼亚人,信奉基督教。此外还有信奉*的阿塞拜疆人,以及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1923年以前,该地区属亚美尼亚管辖。1923年7月7日,该地区成立自治州,并由联盟**决定,划归阿塞拜疆管辖。对此,亚美尼亚一直十分不满,一有机会就要求联盟*“纠正”。为此,亚美尼亚不少*在斯大林当政年代被作为“民族主义分子”,惨遭不幸。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图片集萃

自1987年开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民族主义运动强化起来,以不同方式要求将该自治州归还亚美尼亚管辖。由于此使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两族之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1988年2月至1994年5月之间,纳-卡战争爆发。3万人在冲突中丧生,多达23万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和80万亚美尼亚和卡拉巴赫的阿塞拜疆人由于冲突*。在战争进行中,阿塞拜疆尝试制止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分裂主义运动,同为苏联加盟*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陷入了旷日持久而又未正式宣战的卡拉巴赫山地战中。当地议会投票赞成与阿塞拜疆统一,但是卡拉巴赫大多数人口在全民公决中投票赞成独立。与亚美尼亚统一的要求在1980年代后期变得日益强烈,运动开始时进行相对平和,但是在之后的几个月中,随着苏联解体趋势日益明显,逐渐成为两民族之间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进行种族清洗。

1988年2月20日,阿塞拜疆自治州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议会投票决定本地区与亚美尼亚统一,

1988年2月,苏共*发表了公开信,认为现有民族地区布局的任何更改,都有损于民族之间的关系。公开信的内容,立即引起亚美尼亚人的反对,首都埃里温20多万人上街游行,*苏共*公开信的内容。阿塞拜疆的苏姆盖特市也立即发生针对亚美尼亚人的游行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苏维埃**,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导致该州阿、亚两族之间爆发武装冲突。

1991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除了亚美尼亚以外不被国际所承认。

1992年冬末,冲突全面爆发。包括欧安组织在内的旨在达成双方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案的国际斡旋失败。

1993年春,亚美尼亚部队夺取了飞地外缘,使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有被卷入的危险。

1994年5月12日,阿亚两国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至今仍因纳卡问题而处于敌对状态。阿塞拜疆丧失了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控制权,以及对7个周边地区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

1997年9月,三主席提出分阶段解决纳卡问题方案,即亚先撤出纳卡以外的阿被占领土,然后就纳卡地位进行谈判。亚予以拒绝,坚持纳卡作为一方参加谈判,并提出撤军与最终确定纳卡地位一揽子解决。

1998年11月,明斯克小组提出阿同纳卡组成“共同国家”的方案。阿认为该建议赋予纳卡同阿平等地位不能接受,主张纳卡在阿主权范围内享有高度自治。

1999年至今,阿亚两国总统进行了多次直接会晤,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自行宣布独立的纳卡地区举行了关于该地区首部宪法的全民公投。据悉,这部宪法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为主权国家。阿塞拜疆**宣布,阿塞拜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当天举行的所谓宪法公投是非法的。

2007年11月27日,阿塞拜疆国防部长萨法尔-阿比耶夫在阿斯塔纳出席独联体成员国国防部长联席会议后向媒体声称,如果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领土争端问题仍未能解决,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为100%,战争迫在眉睫。

2008年10月24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巴库发表就职演说,呼吁有关各方就纳卡问题进行谈判,并表示阿塞拜疆将继续奉行与所有国家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

2008年11月,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总统在莫斯科州迈恩多尔夫城堡就纳卡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有关和平解决纳卡问题的声明。

2008年12月,欧安组织56个成员国外长在赫尔辛基通过了解决纳卡问题的“赫尔辛基原则”。

2009年11月5日,亚美尼亚外长纳尔班江说,亚美尼亚解决纳卡冲突地区问题的立场没有改变,亚方仍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2009年11月18日,亚美尼亚外交部长纳尔班江在议会会议上说,亚方主张继续在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框架内解决纳卡冲突地区问题,反对将该问题同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进程联系起来。

2009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外长埃尔马尔·马梅季亚罗夫在安卡拉说,除非亚美尼亚从两国有争议的纳卡地区撤军,否则外高加索地区实现稳定和安全的前景十分黯淡。

2010年1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对媒体表示,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首脑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就解决纳卡问题的原则文件序文达成共识。三方决定就分歧问题继续举行谈判。

2010年8月16日,在阿塞拜疆访问的土耳其总统居尔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致表示,两国主张在维护阿塞拜疆领土完整基础上,解决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纳卡地区冲突问题。

2010年10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举行会晤,三方共同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旨在为和平解决纳卡地区冲突创造互信氛围。

2010年10月24日,PBS(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在全美上映一部备受赞誉并多次获奖的由VardanHovhannisyan导演的纪录片《战争与和平中人们的故事》(AStoryofPeopleinWarandPeace),影片主要讲述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

2010年12月18日,亚美尼亚国民议会否决了有关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独立的草案。由亚美尼亚遗产党向国会递交的这份草案,只得到了13名*的支持。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曾于12月初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的欧安组织首脑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指责了阿塞拜疆,并表示阿塞拜疆的侵略态度是导致问题无法得以解决的根本。萨尔基相曾指出,若阿塞拜疆不改变态度的话,他们将会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并曾强调为巩固其地位将会竭尽全力,但事实上亚美尼亚至今还未作出任何行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仍被亚美尼亚部队所占领,国际社会在欧安组织成立的明斯克小组框架下正在寻求解决途径。在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谈判中,到目前为止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双方还尚未达成共识。此外,近两年里在俄罗斯的倡导下双方*每月都会进行一次会谈。

2012年1月23日,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透露,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总统在索契同俄罗斯总统的三方会晤中承认,在卡拉巴赫问题上必须避免极端立场,而是主张继续努力拉近双方立场。

2012年4月4日,阿塞拜疆议会主席阿萨多夫在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之后表示,阿塞拜疆高度评价俄罗斯在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中的调停作用。

2012年6月19日,俄罗斯、美国和法国总统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总统未就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采取决定性举措表示遗憾,呼吁各方就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则加快达成共识。三国*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通过的联合声明指出:"我们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总统未采取决定性举措而感到遗憾,我们曾于2011年5月26日在多维尔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做出这一呼吁。"他们呼吁亚阿两国总统履行义务,就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主要原则(见2012年1月23日的索契声明)加快达成共识。

2013年12月27日,阿塞拜疆Trend通讯社根据该国总统办公厅社会政治问题处处长阿里·加萨诺夫的声明报道,巴库正式反对亚美尼亚加入关税同盟,直到纳卡冲突解决为止。

4、历届政要

总统

1亚瑟·麦克特斯扬ArturMkrtchyan1992年1月7日~1992年4月14日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版图

2乔治·佩特罗斯扬GeorgyPetrosyan1992年4月15日~1993年6月14日

3加伦·巴博扬GarenBaburyan,Acting1993年6月14日~1994年12月29日

4罗伯特·克查扬RobertKocharyan1994年12月29日~1997年3月20日

5利奥纳德·佩特罗斯扬LeonardPetrosyan1997年3月20日~1997年9月8日

6阿尔卡迪·古卡斯扬ArkadiGhukasyan1997年9月8日~2007年9月7日

7巴科·萨哈扬BakoSahakyan2007年9月7日~

总理

1奥雷格·耶萨扬OlegYesayan1992年1月8日~1992年8月

2罗伯特·克查扬RobertKocharyan1992年8月~1994年12月

3利奥纳德·佩特罗斯扬LeonardPetrosyan1994年12月~1998年6月

4奇拉耶·波格赫斯扬ZhirayrPoghosyan1998年6月~1999年6月24日

5阿努沙万·丹尼尔扬AnushavanDanielyan1999年6月30日~2007年9月12日

6阿拉伊克·哈鲁秋尼扬ArayikHarutyunyan2007年9月14日~

5、各方表态

2008年9月16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重申,俄罗斯在调解纳卡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并表示支持双方继续进行直接谈判。

2009年6月26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巴库结束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谈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声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得到解决的那一天已指日可待,并且俄罗斯为此将尽最大的努力。

2013年4月2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认为在调解纳卡冲突问题上没有进展。

2013年5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与阿塞拜疆外长马梅季亚罗夫会谈之后表示,莫斯科认为,有关纳卡的局势绝对不能接受,因为实际上它对亚美尼亚造成经济*。

2013年8月13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认为,纳卡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

2012年6月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武装力量在接触线上的局势升级表示不安。

6、外交

纳卡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但未被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承认,仅被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左三个联合国非会员国互相承认。

上一篇: 朱大勇

下一篇: 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