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彝族自治县
马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省乐山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马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由于地形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名贵土特产资源。主要旅游景点有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黄莲山万亩人工林等。
中文名称:马边彝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别:自治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驻地:民建镇
邮政区码:614600
地:理位置:四川省西南部
面积:2383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明王寺,马边明王寺
车牌代码:川L
行政代码:511133
1、县情简介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383平方公里,总马边彝族自治县人口17.3万人,彝族占37%。
马边彝族自治县
马边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乐山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乐山跨越式发展的后劲所在。有磷﹑铅、锌﹑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磷矿储量24.8亿吨,列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是乐山市磷化工基地。水能资源可开发32万千瓦,是乐山市两河流域开发的重点区域。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能巨大。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黄莲山万亩人工林和石梁大佛(宋代)﹑明王寺(明代)﹑荣丁东皇殿及佛殿(明代)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不少可供漂流的河段。其中马边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万公顷,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珙桐﹑水青树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至高山草甸森林生态系统,主峰海拔4042米,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43个。
目前,大风顶*自然保护已被乐山市列为乐山大佛﹑峨眉山﹑黑竹沟四大旅游景点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130万亩,森林覆盖率40.8%,盛产茶叶﹑竹笋﹑酸梅﹑中药材等。绿茶历史悠久,享誉川内外,“白岩迎春”﹑“龙湖雪梅”﹑“永山玉叶”等多次荣获中国西部名茶“陆羽杯”﹑“甘露杯”金奖;竹笋被誉为小山珍,已有清水笋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酸梅富含柠檬酸﹑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份,已销往宜宾五粮液酒厂,成为“青梅果酒”的原料。药用植物1619种,是全省中药材基地,目前大宗出产的中药材乌梅﹑天麻﹑黄莲﹑黄柏等。
马边的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省道103线贯穿县境,新建4条出境公路,通车里程由自治县成立时的191公里上升到1668公里,80%以上的村已通公路,形成了城乡公路运输网络,改变了制约马边发展的“瓶颈”。
2、行政区划
马边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18个乡:民建镇、荣丁镇、劳动乡、建设乡、石梁乡、荍坝乡、*乡、老河坝乡、下溪乡、雪口山乡、镇江庙乡、大竹堡乡、苏坝乡、烟烽乡、袁家溪乡、沙腔乡、三河口乡、梅子坝乡、高卓营乡、永红乡。
县*驻民建镇。
3、地理地形
位置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市南面,境内地理位置北纬28°25′30″至29°04′14″,东经103°14′40″至103°49′40″,南北最长60.5公里,东西最宽58公里。东北邻沐川,西北交峨边彝族自治县,东部与宜宾市屏山县接攘,南部和西部分别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和美姑毗连,幅员面积2383.3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境内峰峦重叠,岭谷相间。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448米。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区占12.7%,海拔1000—3500米中山区占86%,海拔3500—4042米的亚高山区占1.3%。
4、自然资源
马边彝族自治县
土地资源
截至200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2383.38平方公里,合计3571824亩。其中:水稻土28623亩,冲积土2082亩,紫色土147689亩,石灰岩土14497亩,黄壤75142亩,黄棕壤372437亩。棕壤39580亩,暗棕壤255237亩,漂灰土148353亩,亚高山草甸土35956亩。马边彝族自治县耕地面积201616亩,其中:旱地面积163053亩,田面积38563亩,冬水田面积11176亩。
森林资源
截至200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林业用地总面积156058.7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05228公顷,疏林地5370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顷,灌木林地1650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1035.4公顷,其它林业用地1275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3712268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477016立方米,防护林蓄积8843239立方米,薪碳林蓄积92936立方米,散生林蓄积104636立方米,四旁植树蓄积232590立方米。境内林木有40科109种,优势树有冷杉、香樟、丝栗、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马边槭等。森林覆盖率44.2%。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已探明的矿藏有磷、石膏、煤、铅锌、铜、铁等15种矿产。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磷、煤、石膏、石英砂岩、石灰岩、重晶石、粘土、铅锌、铜、铁等102余种。尤以磷矿最为丰富,储量24.76亿吨,矿产地98处,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4处,小型13处。矿石品位平均21—24%,最高品位38%。被四川省定为全省第二磷矿基地。煤矿储量2627.22万吨,主要分布在三河口境内。石膏矿储量40209.3万吨,主要分布在镇江庙境内。铅锌矿储量1.83万吨,以白家湾老河坝储量最大。
水力资源
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有大小溪流226条,全长200多公里的马边河横贯全境,集雨面积1998平方公里,平均地表径流总量30亿立方米,耕地亩平均有水6204立方米。马边彝族自治县可开发水能资源56万千瓦。截至2007年,已建成投产电站13个,装机总容量6.786万千瓦。在建电站7个,装机总容量8.7万千瓦。开工准备阶段电站7个,装机总容量23.22万千瓦。规划阶段电站22个,装机总容量10.544万千瓦。勘察设计阶段电站4个,装机总容量6.2万千瓦。
5、经济发展
2012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增长2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同口径)1.85亿元、增长39.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万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4075元、增长15.5%。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2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18.64亿元、增长6.4%,同口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7.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0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3525.8元、增长14.2%。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3亿元,同比增长14.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亿元,同比增长11.4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含矿权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37.3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6.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亿元,同比增长18.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29%;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同比增长11.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9.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2元,同比增长12.0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2.27%。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改善,由2005年的39.85:29.24:30.91调整为28:42:30。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23.93%;固定资产投资19.59亿元,增长54.0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19万元,增长20.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亿元,增长17.72%;农民人均纯收入2774元,增长4.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4元,增长13.29%;万元GDP能耗降低8.5%,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削减5.5%。
6、社会事业
马边彝族自治县
教育
2012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有学校149所,其中:教师进修1所,普通高中1所,民族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乡镇中心校24所,村级小学92所,幼儿园1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所)。马边彝族自治县各级各类学生共有34720人(少数民族学生18547人),其中:高中3435人,初中6334人,小学22084人,有学前班、幼儿园在校生2867人(未含民办幼儿园学生)。马边彝族自治县3-6岁幼儿园入园率为61.2%;小学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32%,毕业率为99.26%;完成率99.55%;文盲率为0.45%;初中入学率为97.76%,辍学率为1.56%,毕业率为98.70%,完成率89.59%。高中教育毛入学率69.00%,职普比例达0.58:0.42,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8%。马边彝族自治县有正式在册教职工1746人,其中:进修校25人,普高117人,职高50人,初中400人,小学1030人,幼儿园教师34人(公办)。学历达标率:高中83.6%,初中97.3%,小学99.4%。2012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参加普通高考人数487人,录取315人(含艺体类),其中:重点本科3人,一般本科34人,专科272人。
科技
2012年马边彝族自治县造茶叶科技示范园1个,猕猴桃科技示范园1个,中药材科技园1个。上报科技项目7项,共获得资金支持98万元。推广优质猕猴桃2000亩、魔芋500亩、中药材350亩。与四川农业大学成功签署校县合作框架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马边金凉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7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270万元;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民605人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6次,受益人数达到7000人。完成专利申请8项,技术交易合同1项,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2项。2012年末马边彝族自治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432人。
文化
2012年末马边彝族自治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马边彝族自治县有广播电视台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然村150个,完成乡镇广播站标准化建设5个、村广播室标准化建设35个,配送乡镇综合文化站专用设备9套,建成乡镇电影放映厅2个,农村免费放映电影2603场。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顺利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确定不可移动文物228处。编辑出版《大风顶》文学季刊3期,举办大型综合文艺活动5场,开展“欢乐乡村行”等文化下乡活动7次,组织“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5次,查缴非法违禁出版物1000余册,处理违规经营网吧2家。
医疗
2012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拥有卫生机构107个(含村卫生室80个),其中县医院1个、县中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县卫生执法大队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县卫生进修校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20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0人,增长12.54%。马边彝族自治县有有执业(助理)医师136人,比上年减少1人。注册护士(师)115人,增长25%;卫生机构编制床位561张,增长42.75%。其中医院200张,卫生院352张。
7、旅游景点
马边彝族自治县大风顶自然保护区
一是以生态旅游城市和荞坝自然人文景观为主体的综合游览区。
景区内有全国罕见的明王寺彝族悬托石佛、珍贵的石梁站佛、荞坝古镇吊脚楼、三国古战场遗迹石仗空等历史文物景点,引人凭古吊今,暇思万千。有“城在森林中,家在花园中、水从城中绕”的生态县城。又有黄莲山万亩人工林以及穿牛鼻等荞坝十里古道奇丽风光,具有建设甲级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是人们避署度假首选;
二是万担坪峡谷风光。
万担坪峡谷位于马边河上游银河,全长6公里,峡谷绝仞千辟,悬崖万丈,谷底怪石嶙峋,潭瀑相连,风光秀丽,极具观赏价值;
三是珍稀动植物观赏考察。
以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有万亩珙桐、5万亩杜鹃和万亩高山草甸等景点,可观日出、云海,考察观赏大熊猫、金丝猴、珙桐、桫椤等珍稀动植物,组织开展民俗风情游等。
8、文化风俗
语言
彝族原有一种音节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称为“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西波文”,通称老彝文,大约形成于十三世纪。据估计,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形,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艺术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生活习俗
居住
马边彝族为一户一屋的小家庭,数户或数十户杂错相邻,成自然村落。彝族所居之房屋多用木料穿抖的排列落地式结构,围土墙,双斜面屋顶,盖木瓦板,瓦板上压石头,称“瓦板房”。彝称“窄易”或“枇易”。还有用木立柱,盖瓦板,围以竹笆,冬天为防风避冷,竹笆外围以蕨草或苞谷杆。彝称“祖易”;有的顶盖茅草或竹笆彝称“日易”或“批易”。
服饰
马边彝族的服饰美观、精致,服装色彩鲜艳,图案别致,刺绣精美;服饰男女截然有别,老人小孩也各具款式。主要有:襻呗、施噜、阿褙、哦绨、哦尔、襻子、袯、褙、啦、嘻哟、嘻绨帕、麻珙井嘻、胡胡、依伙、呷比、罗斯、具毕、勒助、勒格、蒙诺、咪井、拉打、卜古饮食马边彝族的食物以苞谷、荞麦、洋芋为主,以豆类、油麦、元根萝卜、青菜佐之,自成民族风格食品有荞麦粑、苞谷粑、泡水酒、砣砣肉、酸菜汤等等。
传统节日
库施
库施,即彝族过年。具体时间是在农历10月15日前后。离过年日期一月左右,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请看星象之人择吉日为节期。索旧彝语索旧为汉族“送旧”的音译。时间在汉族除夕前的一个晚上。家家推豆花,煮食彝族年节时特留下的猪尾股肉。宽裕之家要宰杀猪或羊或鸡庆贺。还要祭先辈灵位。
杜延
彝语“杜延”为汉语“端阳”之音译。系汉族的端阳节,彝族也要过这个节日。端阳节要煮豆花食用,有的要杀鸡庆贺;因不能做农活,大家休闲在家。青年人则不甘寂寞,梳装打扮,着新衣新裙,相互邀约,三五成群去场镇上玩耍。
礼仪
婚姻
马边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少数诺伙和富裕节伙也存在一夫多妻;一般是无子女或有女无子而娶第二妻;有因转房而有第二妻、第三妻,但没有小老婆之说,不同于汉族的妾媵制,各立门户,丈夫轮流住宿。
丧葬
马边彝族人死后实行火葬。丧葬大致有:着寿衣、吊唁、出丧、超度灵魂等四个过程。
9、历史沿革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地区由蜀与巴两支部族建立蜀与巴两个奴隶制国家,蜀郡在今乐山处建南安县,在今宜宾处建焚道县。马边分属这两县。
马边彝族自治县
汉承秦制。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通西南夷,析巴蜀二郡南部建犍为郡,稍后,汉析蜀郡西南部建越西郡。现马边地区位于当时犍为、越西两郡,南安、焚道、卑水三县的结合部。处于马边河水系中下游的马边北中部和沐川县属南安县管辖。处于马边河上游的马边西南部属卑水县所辖。处于金沙江水系的马边东部属焚道县管辖。
蜀汉,黄茅岗山脉以东的小凉山地区新设三县,即在今屏山县新市镇处建安上县,在雷波县黄螂处建马湖县,在今马边县境建新道县。
西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整个四川“半为僚据”,焚道南安亦为“夷僚所侵”,越西也成“僚郡”。马边亦“没为夷僚”。
隋唐宋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州统治,马边属于其中的驯骋两州地。
唐初,马湖部彝族首领董嘉庆被唐朝廷封为归义郡王。
宋代,四州演变为三十七部,仍总称马湖部,彝族首领董春惜自称三十七部王子。马湖部属梓州路叙州府,成为叙州三路蛮(马湖、横江、南广)之一。而马边西部,则属于另一个彝族虚恨部所辖。
至元二十五年(1298年),元朝把赖因、荣丁、利店、沐川、笼篷五寨划归马湖路。至此,马边隶属于叙南等处宣抚司马湖路沐川长官司。
明朝承袭元朝土司制度,四川行中书省更名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或布政司。撤叙南等处宣抚司一级政区。马湖路更名为马湖府;府下,夷都长官司并入沐川长官司,平夷长官司并入蛮夷长官司。马边在明朝领属线索为:四川布政使司→马湖府→沐川长官司→赖因乡和荣丁乡。
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今马边县地属安边厅,与沐川长官司脱离隶属关系,但仍为马湖府所辖。随着新乡镇和烟峰两地建城,又建军事组织“马边营”,列兵二千,设守备。马边之名由此出。
清初,留马边营裁安边厅同知。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将马湖府并入叙州府。居马湖府治的屏山县(仍为明万历十七年所建)管理马湖府地,马边遂属叙州府屏山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建道,马边厅属于下川南道(道治今泸州市)。
民国3年(1914年),又将下川南道更名为永宁道,领县25;马边厅亦更名为马边县。
民国23年,马边又隶属于21军防区。
1949年12月至l950年8月,通过反复斗争,马边解放,成立马边县人民*。马边县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管辖。
1984年改为马边彝族自治县。
199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面积2382.9平方千米,人口16.7万,其中汉族占63.8%,彝族占35.5%,辖1镇28乡:民建镇、劳动乡、建设乡、水碾坝乡、石梁乡、you坝乡、靛兰坝乡、*乡、老河坝乡、下溪乡、荣丁乡、雪口山乡、温水凼乡、镇江庙乡、大竹堡乡、苏坝乡、烟峰乡、袁家溪乡、沙腔乡、三河口乡、二坪乡、涉水坝乡、瓦侯库乡、梅子坝乡、先家普乡、高卓营乡、白家塆乡、铁觉乡、永红乡。
2000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2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马边彝族自治县总人口170425人。
2004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民建、荣丁)、27个乡(劳动、建设、水碾坝、石梁、荍坝、靛兰坝、*、老河坝、下溪、苏坝、烟烽、袁家溪、沙腔、三河口、二坪、雪口山、镇江庙、大竹堡、温水凼、涉水坝、瓦侯库、梅子坝、先家普、高卓营、白家湾、铁觉、永红)。
2005年7月12日,四川省人民*批准马边彝族自治县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来的2个镇、27个乡调整为2个镇、18个乡。
上一篇: 倪光南
下一篇: 日嘉通信工程概预算软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