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寒露的养生菜肴及气候特征

科普小知识2021-11-20 10:04:33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寒露的养生菜肴及气候特征,欢迎阅读!

寒露节气吃什么养生菜肴

1.藕

“荷莲一身是宝,秋藕最补人”,寒露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去秋燥。莲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的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2.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红,山楂含钙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钙52毫克。孕妇和儿童对钙的需求大,这两类人群不妨在饭后吃点山楂。

3.蜜桃

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温,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尤其是平时内热偏盛、易生疮疖的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给婴幼儿喂食桃子,因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另外没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4.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气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维生素C闻名,其所含的有机酸,大部分为枸橼酸,而枸橼酸具有消除人体疲劳的作用。有益于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5.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养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还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对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产的水果当中,柑橘的维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实、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6.石榴

石榴性温、味甘、涩,入肺、肾、大肠经。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有机酸、蛋白质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具有助消化、软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种功效。

寒露节气养生注意这七点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5、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6、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7、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指出,由于深秋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常会勾起凄凉之感,使人们情绪不稳,易于伤感。因此,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因势利导,培养乐观豁达之心,这也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寒露的气候特征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与白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法”划分节气,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为寒露节气。汉至明末的“平气法”划分节气,寒露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八尺二寸,相当于今天的2.018米。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定气法”划分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一般寒露节气是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这两天。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该作品对寒露的解释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季秋,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北部和*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

我国古时曾使用的“平气法”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我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