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从2005年开始至2013年,尽管国家连续第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社会各界并不“领情”,相反,却是对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下降的不满和质疑。养老金占工资比例连降九年,已跌破国际警戒线。2014年03月06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养老金并轨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现在已有7套方案。2015年10月27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完成。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1、主要分类
养老金双轨制
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养老金支出差异的原因
(一)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就养老金替代率而言,据郑秉文测算,1997年中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替代率达76.3%,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多。
(二)养老制度与薪资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人们对退休双轨制深恶痛绝
中国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保障模式是低工资,高福利,相当于在职时已将部分资金交给国家,国家则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则是延续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设是基本工资不高,所以养老不要缴费。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依据的制度假设是职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
因此在现行双重退休金*下,只有企业员工的在职收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双轨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实施将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持续扩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保证公平,企业年金体现对工作期间的激励。基本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高,加上企业年金之后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替代率。由于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自愿实施的,很多企业考虑经济情况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亦有部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又终止该制度。这种局面导致退休工人最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基本养老金,即企业退休人员只领取了制度设计者设计的部分养老金,所以感觉待遇较低。而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既包含了基本保障部分,又包含了激励成分,所以金额很高。很多群众并未看到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只是看到养老金最终结果的差异,于是不满情绪在滋生蔓延。如果不改变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性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异将会持续扩大,最终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又一重大隐患,必须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四)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公务员退休金的主体部分是基本退休金。随着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增长,公务员的退休金也需调整。公务员基本退休金是按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的,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是以调整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基础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例如,2011年1月,国家决定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而2006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年均递增为18%,高于10%的养老金增幅。
公务员退休金按工资上涨率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低于工资上涨率的比率调整,而且他们的基数不同,公务员调整基数包括全部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数只是基本养老金,基数和比率均低的结果造成二者的绝对数差距并未缩小,只是它们之间差距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
2、解决建议
1、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构建全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在于个人不缴费,责任完全由国家承担。不仅国家的负担较重,而且引起缴费人群企业职工的不满,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感。从养老金领取结果来看,上文已经述及,大部分退休职工只领取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领取全额养老金,造成了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的巨大差异。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攀比。因此必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以形成全国不分单位性质,同级别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相等的情形,进而减少人们的不公平感,增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2、调整养老金替代率政策
在现有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生活保障程度的设计中,政策制定者假设每位退休人员都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职能只是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但现实是很多企业职工缺乏企业年金,更不用说储蓄性养老保险。2011年来,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为1577万人,当年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参保率只有4.39%。因此,在设计养老保险替代率时,要考虑没有企业年金的退休人员。同时,替代率的设定也要考虑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的实际生活开支需要,对过高的养老金进行限制或税收调节。
3、优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政策
自2005年起,中国已连续九年十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过十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也部分缓解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但这种调整在时间和比例上都不确定,是一种没有规律的临时调整办法。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在2011年*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但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本文认为需要根据精算平衡原理,建立一个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联动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长效调整机制。
3、领取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异地取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7日发布消息称,从今年8月1日起,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部分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而前2笔中每笔超过2500元的部分,以及第3笔之后的金额可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银监会印发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指导价*定价目录的通知》从今年8月1日起实施。通知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免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本行签约开立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含退休金)账户,每月前2笔且每笔不超过2500元(含2500元)的本行异地(含本行柜台和ATM)取现手续费。”
据介绍,8月1日实施时,仍通过银行专用存折、借记卡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在存折上和卡对账单上进行养老金标识。人社部等要求,个人基本养老金账户变更时,各地要同步做好免收本行异地取现手续费的切换工作。
5、调整方案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33号)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6号)中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从2008年1月1日起,全国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再度上调。人均增加10%,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将继续上调三年,且上调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根据2008年*和地方预算报告的安排,2008年*财政安排了1263亿元用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2009年的增幅,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养老金调整水平会有所差别。根据2008年各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待标准,人均增涨最高的省份为北京,每月增长200元,最低为安徽,每月增长55元。
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将增加110元左右。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在当前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推出这项计划中的政策措施,显然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2012年,国家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50元左右。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
2013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按有关规定予以倾斜。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从2014年起,在本市累计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0年,但全部缴费不满15年的外地户籍人员,可申请延长补足不满年限后,再办理退休手续。
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部署做好冬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会议确定从今年元旦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
全国统筹与转移接续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十几年的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已达1.5亿左右。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劳动要素优化组合,推动了城乡改革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但是,多年来劳动力的流动受到户籍制度、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保险,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生老病残等切身利益。由于各地统筹层次、统筹制度不一,使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难。而劳动者为了眼前的生计,便舍弃长远利益,频繁出现“退保”现象。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已成为劳动力流动和劳动者维权的主要障碍。
出台暂行办法是利国利民之举
提高养老金水平
国务院2009年12月22日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单位缴费的12%;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为避免参保人员因办理转续关系而在两地往返奔波,暂行办法规定了统一的办理流程,参保人员离开就业地,由社保经办机构发给参保缴费凭证;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需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则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在当前形势下,转移接续办法的出台对解决现实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了社保制度建设
一是养老保险关系实现跨省转移接续使制度更加公平,从源头上解决了异地就业养老关系跨省转续难的痼疾,保护了跨省流动就业参保缴费和间断性就业的养老权益,确保了农民工享受同城镇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在促进制度公平上是一个进步。二是为扩大覆盖面打开了一个通道。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企业职工中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其死角和难点在于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以前社保关系难以转移,或只退个人账户,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员不愿意参保或退保。暂行办法为农民工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打开了一个横向通道,拆除了主要藩篱,敞开了一扇大门,为落实2020年实现全覆盖克服了一个制度难点。三是有利于消除社保制度碎片化。将城镇灵活就业和农民工这两个群体的转续办法合二为一,不仅同时解决了这两个群体的转续难问题,而且为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问题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实现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打破了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壁垒,解决了参保人员因就业地的变换和间断性就业而丧失养老保险权益的问题,广大农民工可以放心参保。同时,还会提高这个群体的自信心,改变这个群体的社会心态,促进其在都市生活中的融合,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促进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经济建设一是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流动人口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将促进农民工的农转非,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定居的历史进程。二是有利于形成全国劳动力大市场。劳动力的*流动,生产要素的再分配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有利于稳定农民工消费预期。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一支不可替代的建设大军,也是一支重要的消费群体。转续难的问题解决之后,农民工实现应保尽保,将会稳定其消费预期,建立消费信心,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生活标准,客观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做好经办工作,实现顺利转移接续
(一)深入学习掌握暂行办法主要内容
为贯彻实施好暂行办法,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其基本内容和要点,主要包括:跨省转移。各地办理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要按照暂行办法统一规定的转移资金量、统一的转移经办规程,从而实现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转移统筹基金。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要按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的12%转移单位缴费。
一地领取。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都能明确在一个地方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首先依据户籍所在地;当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按照“从长”(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和“从后”(有几个参保地缴费都满10年则按最后的参保地)的原则确定待遇领取地;如果没有超过10年缴费的参保地,则转回户籍所在地。
权益累计。流动就业参保人员养老权益必须累计计算,在不同地方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当参保人员中断缴费时,由原参保地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今后无论在何地再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前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同样待遇。农民工在城镇流动就业参保缴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的,可以同城镇参保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终止退保。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期间中断缴费时,由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继续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不再办理退保手续。
(二)进行精准快捷的经办操作
首先,要根据暂行办法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合理的经办程序和操作办法,对参保人员缴费凭证管理、个人账户转移管理(包括跨统筹范围转出管理,跨统筹范围转入管理)、临时账户的管理、跨省重复缴费人员的账户处理等进行详细的安排。
第二,在操作中认真审核跨省转移人员申报条件,对确认符合转移条件的人员,应将基本信息准确录入系统,按规定办理转移续接手续。对转入人员,要认真核对转入基金额,将转移基金匹配录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及个人账户。
第三,基金管理部门要将转移的基金情况准确及时录入系统,记账、分账。第四,各个地区经办机构要密切衔接,操作精准快捷,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解决,确保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工作按规定时限及时完成,切实为转移人员做好转移接续经办服务。
为实现全国统筹搭桥铺路
养老保险关系移转接续,对于保障社会公平和促进就业意义重大。不过也要看到,目前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由于操作复杂、时间较长,还无法有效应对劳动力异地流动日益频繁的现实。暂行办法有了,而原*的弊端仍然存在,如多层次管理,属地管理,城乡二元制结构,财政分灶吃饭等等,都制约着转移接续的顺利进行。暂行办法只能是权宜之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在办理转移接续过程中应不断研究探索向全国统筹过渡的渠道和方法。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制度衔接提高统筹层次、通过立法提高统筹层次。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手机卡、银行卡能全国漫游,社保卡也要全国漫游!这就是金保工程要追求的目标。当前,每个统筹范围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转移接续过程中很多环节都要手工办理,填表、盖章、提供证件,手续复杂。因此要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实现社会保险关系在全国范围内联网与信息共享。
首先,以建立地市一级社保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为基础,逐步实现地市间、省市间的联网与信息共享,为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在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时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最终实现全国社会保险关系信息的互联互换。其次,设立“网上社会保险个人服务窗口”,直接受理流动人员的参保,这样既简化程序,又提供了“足不出户”的全方位服务。第三,研制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险登记、缴费记录表/卡,使农民工不论在哪个城市、哪个企业,只办理一次社会保险登记,便可以此为依据,不间断地记录、接续和转移。
(二)通过制度衔接提高统筹层次
1993年以来,全国实行了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努力,统筹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涵盖了所有城镇企业职工,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开始实施。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统筹范围、统筹层次各不相同,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其中解决城镇和农村保险制度衔接是个重要问题,比如年轻农民工到城市打工,未来的城市化可能使他们成为城里人,但他们已经在农村参加了养老保险,即新农保。这就有一个他们怎样进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体系问题。如果原来参加了新农保,到城里后又参加了打工地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需要两个制度衔接。现在新农保正处于起步阶段,转移接续办法也刚刚发布,如何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衔接在一起,需要研究解决,制定配套政策,这是转移接续的需要,也是解决制度碎片化的需要,是提高统筹层次的需要。
(三)通过立法提高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保险制度,也要遵循大数法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行风险共担。
据统计现在全国共有2000多个社保统筹单位,多数是县级统筹,尽管有关部门宣布已有17个省实现了省级统筹,但多数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只是建立了省调剂基金。
最终解决社保问题的出路还在于进行彻底的*重建和改革。把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到全国,是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中国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老百姓的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主要是为了养老。在全球独一无二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近30年后的今天,养儿防老已不现实。
因此,在《社会保险法》从草案到法律的立法进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养老金省级统筹的推广,同时确保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让全体公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养老预期。由于全国统筹难免要涉及到地方*的利益,需要*财政与地方财政合理分担责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虽然不能要求一部《社会保险法》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养老保险问题,但目前的确迫切需要一部更普适性的社会保险法来提供前瞻性的法律规范,以保障所有公民的未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6、资金管理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办的养老金投资国际研讨会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后,第四次召开类似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分析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养老金投资管理形势,研究改进养老金的管理运营,促进中国养老金投资运营健康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发表主题演讲,国际金融组织、国内外大型养老金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高层、国内*部门相关领导和学者共200余人就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戴相龙理事长分析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养老基金管理运营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养老金资产恢复增长,规模扩大;二是在保持对固定收益产品和证券投资比例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加大另类投资;三是投资收益回升,各国存在差异;四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措施。面对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重且长期存在的形势,戴相龙理事长提出,实现中国养老基金中长期收支平衡,需要着重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急需明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的具体要求;二是认真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长期收支缺口;三是促进养老金投资运营,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戴相龙理事长重点介绍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情况。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8688.4亿元,2000-2011年的平均收益率8.4%,比同期的通货膨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戴相龙理事长认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现有规模,与应对养老基金收支缺口的需要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总规模不匹配。我国*多次提出,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等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建议从中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加大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全国社保基金的力度。一是完善上市国有股划拨制度,二是落实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充实全国社保基金政策,三是研究将一部分国家控股比例过高的上市*企业的股权划拨给全国社保基金。
财政部李勇副部长指出,实现中国养老基金收支长期平衡,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巨大挑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投资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金规模迅速扩大,投资收益良好,管理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借鉴全国社保基金的经验,李勇副部长对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要将保值增值放在首位;二是要选择有效的投资模式;三是不断提高运行的透明度;四是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体系;五是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胡晓义副部长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挑战。他指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关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基金已经取得了一些投资管理的初步经验。未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需要充分参考借鉴这些经验,并针对基金特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有所创新。
中国证监会姚刚副主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机构投资者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其他各类机构投资者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还存在机构投资者占股票市场的比重较低且结构不合理、养老金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他表示,中国证监会将采取包括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养老金发展、支持机构投资者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QFII等*机构投资者等综合措施,促进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共同发展。
7、缺口空账
201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金收不抵支省份达14个,收支缺口达767亿元,高于2010年。
报告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加上*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有17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7亿元。《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
养老金缺口在哪里呢?缺在个人账户。养老费有两部分组成:个人和企业分别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和20%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基金的保险费为个人缴纳的8%,企业缴纳的20%全部划入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但是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基金被用于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支出,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
8、产生原因
第一原因就是转制成本。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这时就有两类人的养老金存在了问题,一类是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他们没有个人账户。另一类是改革前参加工作而改革后退休的“中人”,他们的个人账户建账时间短。而*不能让这两类人因为制度转化而无法领足养老金,所以直接挪用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资金,导致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
第二个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来自金羊网数据,到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8%,到2034年将达到22.8%。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冲击下中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我国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从2017年起养老金要求的财政补贴将持续上升,至2050年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当年财政支出的20%以上。
第三个原因就是较为单一的投资渠道。养老金投资渠道非常狭窄,除了银行和国债,几乎没有其他渠道。而我国的存款利率总体上不敌通货膨胀率,实际为负利率的银行存款处于贬值状态。而大部分投资国债,也只是投资中短期的,真正能实现增值的长期国债处于空白。
除了以上三方面原因,企业中拖欠、拒缴现象严重;社保体系改革前,国企未能足额为国企员工缴纳养老金;养老金挪用等也是造成空账的原因。
9、隐患
个人账户“空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并将养老金的支付风险转移到了后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首先,个人账户的“空账”直接影响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由现收先付制向完全积累制的转变。这种转变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完全积累制的实现,最终只能使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停留在表面,无法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其次,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使得养老金支付风险被留给了下一代,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个人账户的无积累——“空账”问题就是将养老金支付风险转移给了后代,风险的转移使得人们的缴费意识降低,由此各种显性、隐性逃费的现象就会出现,而逃费又会引起低征缴率和高缴费率的恶性循环,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同时造成基金收入小于基金给付需求的状况,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压力,使得养老保险制度的公信力以及*部门的公信力得到影响。
10、解决办法
第一,足额征收并扩大征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参保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由于中国养老保险的缴费率高,导致应该缴纳养老金的企业逃避规定的养老缴费支出,由于近几年*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参加统筹的积极性也正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正逐步提高。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012年9月底,城乡参保人数达到4.49亿元,参保率超过83%,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24亿人,发放率超过95%,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多,受益面最广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初步形成。
足额征收并扩大征收面:一方面要使得参保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中国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第二,做实个人账户。首先要界定个人产权。这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前提。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混账”管理。这就为社会统筹账户挪用个人账户资金提供了制度漏洞。个人账户“空账”不能激励人们缴费积累个人账户,有回归到现收现付制的危险。个人账户资金是来自个人缴费,用于职工个人退休后养老金支付,具有完全积累性质。社会统筹账户资金来自企业缴费,用于现有退休职工养老金支付,具有现收现付制性质。不同资金来源和性质的账户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应当明确个人账户产权归个人所有,任何部门都不得挤占挪用,个人有权选择竞争性的基金管理公司为其投资。这样做可以保障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性,使“统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我国*一方面要给个人账户适当补贴,另一方面要加大个人账户的资金投资运营,尽快缩小缺口。
第三,继续推进国有股划拨工作。2009年印发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中详细介绍了国有股转持的含义和具体方式。国有股转持是指含国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按实际发行股份数量的10%,将上市公司部分国有股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将国有股及国有企业利润作为全社会的资本收入进行分配,可以统筹社会财富,补充社保基金的资本金,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多种渠道筹集社保基金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缺口的实际行动。然而,在当时统计的131家符合转持条件的公司中,截至到2010年3月履行转持义务的只有57家。因此,*应该继续出台相关细则,解决目前存在的操作问题。
第四,扩大养老保险金投资范围。人社部2012年4月25日召开2012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政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抓紧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促进基金保值增值,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切身权益。
2011年底以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等人多次呼吁养老金入市。2012年广东省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1000亿元委托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一是广东的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结余比较多,将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会保险保险基金理事会运营。二是它是委托运营,委托期是两年。三是人社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的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要对委托投资运营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调整。四是投资运营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养老金入市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养老金要想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又想保值增值,必须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投资组合理论研究在不确定结果的条件,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怎样作出最佳投资选择,把一定数量的资金按合适的比例,分散投放在许多种不同的资产上,以实现投资者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当投资组合中既包括股票、债券、存款、基金等金融资产,又包括房屋、土地、商品等实物资产时,一般被称为资产组合。投资实践表明:即使是由两种完全正相关的金融资产构建的组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标准差也比单项金融资产要小。
第五,延长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
这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逐渐延长退休年龄,工作周期在人的一生中便会持续缩短,将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浪费。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指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延迟退休主要是应对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有专家测算,退休年龄每推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就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亿元。人社部称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对不同群体差别对待,小步慢走地推行。
在我国加快走向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危机难以回避。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实际,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改革,制定并健全适应我国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收支程序、政策监督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操作行为,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养老金的缺口问题。
11、发展困局
在中国,养老金一直属于社会的核心问题。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总数不断提高,社会养老问题也时刻影响着管理层的整体决策。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高达13.26%,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也超出7%的全球老龄化水平。
当前国内社会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老龄人口迅猛增加的同时,社会新增劳动力却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增长,有研究分析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或将在2020年前后消失。纵观全球的发达资本国家,不少国家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难题。以日本为例,经历了1961年至1970年间的国民倍增发展时期后,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以及社会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本土的老年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暴增。更有当地的权威数据预测,2020年后日本的老龄化水平或将高达40%。
在国内通胀压力持续高涨的环境下,近几年社会对养老金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实践试验,中国式的养老金改革似乎渐行渐远,而百姓期盼的改革方案却迟迟没有出台。当前中国的养老金改革深陷五大困局:
即养老金双轨制困局:国内的养老金双轨制属于历史性遗留问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缓慢以及涉及的制度性难题甚多,因此当前国内机关事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仍沿用着1978年之前的制度。经历三十余年的差异化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激发点。
养老金缺口的困局:有调查机构认为,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18.3万亿。可以想象,假设该预测成立,当前社会养老金缺口将占国内GDP总值的35%。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也必定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支出,也会为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填补压力。
养老金储备困局:根据数据统计,当前中国养老金储备规模仅为GDP总额的2%,该数值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养老金个人空账持续增长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养老金投资营运困局:按照数据统计,新农保、城居保以及城乡保三项保险的累计结余约55%的数额基本属于活期类存款。养老金进入股市等投资渠道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延迟退休的制度困局:随着养老金缺口的持续扩大,延迟退休年龄以及增加个人缴纳费用成为缓解社会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方式。然而,盲目采取上述的缓和方式必将会引发社会的不满。
养老金收不抵支
2014年10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决算的报告,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是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支出是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有专家预测,职工养老保险如此运行下去,年底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不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认为,“虽然基金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但养老基金的总收入仍然是大于总支出的,能够确保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他还强调,造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养老保险受益人群的范围更广了,同时保障的水平也更高了。
大型险企的专业人士崔鹏认为:支出增速连年大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收入的一部分拿去填补了过去的隐性债务,造成了支出增加;其次,近几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和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情况存在不匹配。
12、国外现状
欧美一些国家除了养老金外,还有一个非常发达的保障老有所养的辅助网络。比如,美国在税收政策上实行间接的财政转移,支持养老金制度;德国则是每年要拿出几百亿欧元支撑其庞大的养老保障系统运转。
而退休金的来源,各国有许多不同之处。在美国,雇主和雇员各拿出工资收入6.2%作为税收,形成专用“社安金”。其中85%用于支付养老金,15%则用来支付残疾金、遗属遗孤抚恤金等其它社会保障基金。在法国,基本养老金由雇主交8.2%,雇员交6.55%;法国对遗属遗孤补助的资金来源于由雇主按雇员收入的5.4%缴纳,作为困难家庭补助金。
很多国家的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并没有一个固定额,要视退休年龄、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职岗位等情况的不同。瑞典的养老金分成两块,一部分是基本养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养老附加金”,这是瑞典特有的。“养老附加金”据退休前的收入状况和纳税情况而定,工龄越长,工资越高,“养老附加金”积累的就越多,退休后就能领到越多的退休金。而在法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一般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原工资50%的退休金,公务员则按退休前工资的75%计算。
13、并轨
据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五方面推进“并轨”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将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对于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问题,胡晓义并未提及。记者采访发现,这一点是导致上一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没能顺利推进的纠结点,也是本轮改革方案设计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2008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然而,近6年过去,由于受多重因素限制,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
财政为改革“埋单”
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来的改革方案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来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考虑到政策推行的顺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有可能在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启动。
2015年10月27日,人社部透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已完成。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15年10月份以来,云南、甘肃、陕西、湖南、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多地密集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再加上此前已经出台方案的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等地,目前已经公布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有13个。
相关链接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并无清晰路线图
养老金改革成为当前人们热议和期待的问题之一,是因涉及每个人当前的或潜在的切身利益。历史形成的“双轨制”造就了养老金的不公平也成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养老金机制最难啃的硬骨头。人社部表态,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如何并,怎么并,用多长时间并仍未有清晰路线图,改革仍在继续。
机关单位未动,向下并轨致改革阻力重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采用“向下并轨”的方式,拉大了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之间的待遇差距,造成新的矛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齐传钧齐传钧说:“比如,一听说养老金改革,不少大学老师申请提前退休,制度倒逼人做出不合理的选择。”
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73.5%支持弹性退休
据媒体消息,当前各方讨论养老保障热点仍聚焦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上,退休年龄的延迟或将纳入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中。人民网联合专业第三方调研机构——清研咨询、优数咨询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59%的受访者认为废除退休双轨制的时机已经成熟。此外,还有73.5%的受访者支持实行弹性退休制。
截至2014年4月18日,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已完成了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工作,北京每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3050元排在首位。
14、延长缴纳
从2011年7月1日起,外埠户籍人员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前提下,开始允许在北京市办理退休手续。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就是:一是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0周岁以前在北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外埠人员在本市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二是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在各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年限累计至少要满15年。这意味着北京的养老金开始向外埠户籍人员打开“怀抱”。但在“利好”的同时,不难看出,两个年限的限制中,必然会产生一个中空地带:对于在北京缴费年限确实满10年、但整个缴费年限又不满15年的这部分外埠户籍人员,就存在着两难的境遇,到哪里退休都面临无法满足缴费年限达到15年的必要条件。
就此,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首次明确表态,2014年1月1日起,不足15年者可通过延长缴费社保费的方式以满足退休的必要条件。外埠参保人员应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当月提出延长缴费书面申请,并于次月开始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直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条件,即达到15年的缴费年限。之后,由社会保障事务所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手续,自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核准的次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管理。
而对于延长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外埠参保人员,仍不满足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男满25年,女满20年)可自愿申请一次性补缴差额年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对于符合在北京市延长缴费条件的参保人员,通知中强调,如果因工作需要单位继续留用,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留用时间及有关事项,报市或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备案,并将备案后的书面协议在社保经办机构留存。留用期间企业和职工双方应继续按本市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留用结束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仍不足规定年限的,可以按《关于参保人员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延长缴费。
15、政策动态
2016年养老金上调
养老金“十二连涨”
2016年3月两会《*工作报告》中称:2016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写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这意味着在2005年到2015年连续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础上,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涨”。
根据预算报告,这一调整是基于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2016年我国将努力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还将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报告提出,2016年,我国还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2016年9月,随着江苏、安徽、广西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出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2个省份公布上调养老金,同时又很多地区的养老金总体水平超过6.5%。
2017年养老金涨幅下调
养老金
2017年3月29日,从财政部网站了解到,在2017年*财政预算中,“关于2017年*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中指出,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5666.17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加691.47亿元,增长13.9%。主要是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此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领取人数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次10%的涨幅之后,2016年执行的是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而2017年的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
对此,多年从事养老金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朱俊生称,此前十几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为10%,2016年降到6.5%,2017年变成5.5%,很重要的原因是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比较大,未来这一增幅很可能会继续下行。
2017年3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介绍,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是2.84万亿元,总支出是2.58万亿元,当期结余是26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3.67万亿元,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
对此,朱俊生说:“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养老基金出现收支失衡,需要财政转移支付,过去5~6年财政转移支付了将近2万亿元,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大。”
多地发布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
2017年7月12日消息,2017年养老金何时调整到位,广大退休人员非常关心。目前,上海已经调整到位,广东、湖北、吉林、陕西等多地已对外公布了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上述地区的调整方案普遍采取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其中,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得多一点。
养老金
人社部、财政部2017年4月中旬下发通知,明确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上调5.5%左右,并要求各地区于2017年5月31日前报送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组织实施。
据观察,很快,上海第一个公布了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目前已经率先发放到位。
近期,其他地区陆续跟进,目前至少有广东、湖北、吉林、陕西等地对外公布了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北京也明确养老金调整方案会在7月份发布。
其中,一些地区明确了发放时间表。如,广东要求,2017年7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拖欠;湖北明确,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由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调整,7月底前发放到位。
除了发放时间,养老金能涨多少是退休人员关心的另一问题。按照国家的要求,上述已公布调整方案的地区普遍采取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定额调整就是每个人先增加相同的金额。根据上述地区的调整方案,陕西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6元;广东每人每月定额加发55元;吉林每人每月增加42元;湖北按退休、退职时间点划分三档,每人每月分别增加55元、45元、35元。
定额调整之后再根据本人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进行挂钩调整,体现出“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如,陕西明确,首先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挂钩。15年及以内的缴费年限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3.5元。其次是与退休人员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以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1%。
广东人社厅解释称,由于退休人员个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缴费年限、年龄不同等原因,实际调整后的养老金增长幅度也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增幅高于5.5%,有的增幅也会低于5.5%。
按照人社部的要求,此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也就是说,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以多涨一点,而这在上述地区的养老金调整中也有所体现。
陕西明确,对高龄退休人员,70至74周岁的,增加10元;75至79周岁的,增加20元;80周岁及以上的,增加30元;广东提出,2017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龄满7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100元,全年1200元;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50元,全年600元。
湖北提出,国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企业调整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0元;吉林明确,设立机关事业单位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县(市、区)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
2018年养老金正式迎来十四连涨
正如此前市场预期,2018年养老金正式迎来十四连涨,涨幅5%左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这一数字也创下了近年来养老金涨幅的新低。
2018年3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据介绍,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文件印发后,各地区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据介绍,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进一步体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5省份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
截止2018年7月,上海、北京、河北、青海、辽宁等地已经发布了养老金具体。
能够参与此次养老金调整的人员范围是,2017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注意,如果你是在2018年退休,是不能享受此次养老金调整的。
今年养老金的总体涨幅是5%左右,但这是总体涨幅,并非每个人都统一上涨5%,具体到每个人的涨幅是不一样的。
按照国家要求,上述地区的调整方案,普遍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第一步是定额调整,也就是每个人都先增加一样的金额。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上海每人每月增加60元,北京每人每月增加45元,河北每人每月增加38元,青海每人每月增加30元。
其次进行挂钩调整,也就是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进行挂钩,体现出“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
如,上海明确,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不足30元的按30元计算;再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1%。
北京明确,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将退休人员2017年年底前的月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三档,527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3770元(含)~527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377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60元。
在进行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之后,会进行倾斜调整,让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可以多涨一些。
比如,上海企业退休人员中2017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可再增加20元。北京则明确,65至6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70至74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75至79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60元;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
青海则提出,按照退休人员退休所在地的艰苦边远地区二、三、四、五、六类的类别,每人每月再分别增加10元、15元、30元、55元、90元。
由于每个省份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不尽一致,所以按照你所在省份的方案,即可计算出能涨多少钱。
以上海的方案举个例子——企业退休人员老李今年74岁,2017年12月本人月养老金4000元,退休前工作年限35年。这次他可增加养老金的标准是:定额增加60元;按职保缴费年限可增加70元;再按与本人养老金挂钩2.1%可增加84元。另外,他还可享受高龄人员倾斜增加20元。四项合计,老李这次一共可以增加234元。
需要说明的是,各地养老金调整发放到位的时间可能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时候发放到位,都是从2018年1月1日起补发。
16、各地政策
北京
北京市自2017年起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年缴费标准上限,由现行的7420元调整为9000元,调整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为1000元到9000元,参保人可以在此区间内自行选择年缴费标准。
此次政策调整增设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将以往的两个缴费补贴档次及补贴额度增加至四个。从2017年起,北京市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补贴分为四个档次,每人每年补贴60元至150元不等。
目前,北京市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有85万人,其中享受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人员43万人,每人每月领取福利养老金425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42万人,每人每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10元。
江苏
2017年,江苏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实现参保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城乡、地区之间顺畅转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125元。在现行普惠式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探索加发缴费年限养老金。
河北
河北省自2017年1月起,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自行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水平。
据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3447万人参保,参保率达98.22%,其中有985万人正在按月领取养老金。
福建
福建省人社厅、省财政厅2016年12月联合发文,将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15元。调整后,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
此次提高的基础养老金从2016年7月1日起补发,12月底前发放到位。
杭州
杭州市人社局2月16日发布消息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调整提高,调整从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
其中,主城区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全市惠及人数达48.56万人,其中不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近22.6万人,占享受待遇人数的46.54%。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与主城区同步调整,其他统筹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调整。
济南
从2017年1月1日起,济南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0元,从现在的100元提高至110元。
从1月起,济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将开始按新标准发放,25日前将全部发放到位。全市79.1万余名60周岁以上的城乡老年居民将因此受惠。
17、资金缺口
空账达47144亿元
2016年末,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执笔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提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144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345亿,这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资产和负债之间缺口会越来越大,预计在不久将来,基金累计结余将会被耗尽。
养老金
2017年4月消息,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养老保险基金已出现当期的资金缺口,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三级风险区(最高风险评级是四级)。
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发布《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是这项指数的六个分类指数之一,该指数意在评价养老金公共政策的公平性、效率性和持续性与目标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这项指数的负责人-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广君介绍,2015年,养老金指数除了公平性稍有提高之外,效率性和可持续性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2015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的原因是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率分别提高了0.7和3.32个百分点。享受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和城乡居民人数增加了608万,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
效率性降低是因为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待遇差距继续拉大;养老金收益等均没有明显改变。
最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持续性指标处于差等空间,具体表现为制度的赡养比继续下降到2.87:1,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从养老财富的积累来看,2015年,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GDP的比例为4.13%,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7.9%的平均水平,各类养老保险余额占GDP的比例为12.06%,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82.80%。
2017年4月23日,清华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
养老基金累计结余4万多亿
2017年10月22日,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记者招待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尹蔚民在出席记者招待会时表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民生,为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总书记对过去五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尹蔚民表示,老有所养是所有老年人一个最大的期盼。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截至去年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8%。
谈到解决措施,尹蔚民表示,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就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顶层设计有了,现在在分步实施。
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到的“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民参保计划能够登记到所有未参保人员的具体情况。通过这个计划,动员没有参保的人员参加到养老保险制度里面来。
解决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措施就比较多。
第一,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明年会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金*调剂制度,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均衡养老保险的负担。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大概当期结余有4000多亿元,累计结余是4万多亿元,可支撑16个月的发放,但省与省之间不平衡。所以要尽快实现全国统筹,落实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先走第一步。
第二,推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国务院已经作出决定,现在已经有8个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部分结余资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规模有4000多亿元。
第三,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使社会保障基金这个蓄水池能够越来越大。
黑龙江养老金告急
2017年12月,人社部最近发布了一份《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报告显示,全国总体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在2016年的累计结余达到近3.7万亿元,较2015年继续增长,企业养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数维持在17个月以上,但也有多个省份养老金告急。其中最严重的当属黑龙江省,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结余已“穿底”。
报告显示:黑龙江省2016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90亿元,支出1210亿元,当期收不抵支320亿元。由于2015年还结余88亿元,2016年总欠账232亿元。黑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养老金结余被花光的省份。
养老金将现严重的“收不抵支”
2018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报告认为,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经济新常态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降成本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养老保险基金会出现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增速加快、部分地区基金面临耗尽风险等问题。
报告预测,2018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5个人就有1个人不缴费,而到2022年则几乎变成每4个人就有1个人不缴费;2018年全国超过2个缴费者来赡养1个退休者,到2022年则不到2个缴费者需要赡养1个退休者。基本养老保险如果按照“小口径”(不包括财政补助)测算,全国当期结余将出现严重的“收不抵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缺口”呈现不断扩大之势。
精算报告预测的另一个指标是可支付月数。报告认为2018年全国基金的可支付月数为15.9,到2020年则下降为14.7,而2022年进一步降低至13.3,下降趋势和幅度都非常明显。
“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也会从之前10%到20%区间,未来5年下降到10%以下。”房连泉解读报告时表示,这其中有扩面速度下降的原因,也有未来工资增长率下降的原因。
报告还显示出一个特点,2018年~2022年各省制度运行情况差异较大,且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其中一些省的养老金平衡状况趋于恶化,财务平衡已经严重破坏。“基金累计结余在各省之间的差距更为显著,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广东、北京等高积累省市基金规模继续升高,东北、西北部分省份结余耗尽风险加大。”房连泉说。
报告针对预测出的风险,建议规范提前退休现象,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和财务可持续性。从一定比例起步,建立*调剂基金,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并适时向全国统筹转变。将参保者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以及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工资收入等因素更多地联系在一起,建立并明确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指数化调整机制。另外养老金改革的进程,应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和基金收支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收支两端的调整,进行一揽子的系统设计,控制制度的平稳运转。
18、投资
1370亿元资金开始投资
2017年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显示,一季度就业实现了“温暖开局”,城镇登记失业率3.97%,创下近年来新低。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等7个省(区、市)*与社保基金理事会已经签署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137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退休人员的养命钱有了保值增值的新渠道。
养老金
卢爱红介绍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正有序推进。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的工作指导,推动委托投资合同的签订。截至3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等7个省(区、市)*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3600亿元,其中137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其他资金将按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另外还有一些省份也在积极推进,做好投资的相关准备。从目前情况看,投资进展总体顺利。
卢爱红表示,人社部接下来将指导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比较大、支撑能力比较强的省份抓紧启动投资运营,同时引导其他省份积极参与。此外,还将加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披露,开展投资绩效考核评价,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投资收益。
养老基金投资不等于“买股票”。据了解到,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养老基金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债券,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地方*债券、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其中,养老基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8省区市养老金启动投资
2017年7月28日,人社部透露,截至6月底,全国8个省区市,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安徽,已经与社保基金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目前合同总金额是4100亿元,其中1721.5亿元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其他资金将按合同分年分批到位。
2017年7月2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17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1721.5亿元养老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目前8个省区委托投资合同总额达到4100亿元。
针对养老金投资运营情况,卢爱红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也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动,今年正式启动。目前的情况是,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安徽8省区市已经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100亿元,其中的172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剩余其他资金将按照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还有一些省份也正在积极的推动这项工作。
卢爱红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合同签约。对各省区市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委托投资的重点地区,加快工作进度。同时研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二是抓日常监管。研究开发投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建立以投资绩效管理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基金整体、各类资产、投资组合的投资业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抓制度规范。制定信息报告披露办法,明确披露方式、披露渠道、披露频率等等,促进信息公开透明。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基金投资和监督管理,制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政策,制定信息报告披露办法。研究制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基金监督行政执法规程、*裁量基准制度和社会保险领域欺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养老金投资或新增4省
2018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副局长汤晓莉在精算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增速加快,收支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确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方法无外乎是开源、节流。
汤晓莉表示,在开源方面的重要举措就是把已经归集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了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实现市场化、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和方向。2016年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始投资运营,到目前为止,已有9个省跟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委托投资合同,委托投资的金额4300亿元。因为是委托投资的第一年,社保基金理事会采取了审慎的投资原则,并没有大量投资股票市场,这种情况之下,从目前的财务报告来看,今年能达到5%的收益率。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财务平衡,还要在基金的安全跟高投资回报之间权衡。目前除了9个省签订合同以外,*、甘肃、浙江、江苏也打算委托投资运营,可以增加投资金额大概1500亿元。但这个数额跟4万亿的养老保险基金总余额相比还是较少,而国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要达到万亿级也还有一定差距。这需要借助行政手段来推动各个省进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也需要借助精算手段助力于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9、标准提高
2017年5月,上海、内蒙古宣布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至少已有8个省份提高了这一标准。
养老金
上海在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同时,也调整了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00元,调整后,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50元。
内蒙古也下发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20元。经过此次调整,基础养老金达到每人每月110元,惠及222.8万名待遇享受人员。
据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
除了近日宣布上调的上海和内蒙古,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至少还有河北、河南、宁夏、青海、浙江、江苏等地也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数据显示,河北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0元;河南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78元提高到80元。
宁夏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0元;青海由每人每月14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55元;浙江由每人每月120元调整为135元;江苏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5元。
20、统计数据
2017年
2018年1月26日,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第四季度人社工作进展情况。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透露,截至2017年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5亿人、11.77亿人、1.88亿人、2.27亿人、1.92亿人;五项基金总收入为6.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总支出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卢爱红指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十三连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调整,1亿多退休人员受益。城乡居民人均月养老金超过120元。
此外,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达到人均450元。新版国家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发布实施,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首次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44%。
对于下一步工作安排,卢爱红表示,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施企业职工基本老保险基金*调剂制度。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年金办法,推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上一篇: *风3S维修美容一站式管理软件
下一篇: 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