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民族大学

科普小知识 2023-11-19 13:10:27
...

*民族大学,(英语:MinzuUniversityofChina,简称:民大或*民大,MUC),*地区著名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正式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93年由*民族学院更名为“*民族大学”,原校名为*手写,后校名为时任**总书记、国家主席*手写。位于知名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区,南临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临中关村高科技园区

中文名:*民族大学

英文名:MinzuUniversityofChina

简称:MUC,民大

创办时间:1941年(辛巳年)9月

类别:全国重点大学、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人文综合

属性:部属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黄泰岩

知名校友:韩庚,宋祖英,乌兰图雅

主管部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硕士点:132个

博士点:39个

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主要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主要奖项:20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第一名

首任校长:乌兰夫

名誉教授:方润华

目标定位:特色鲜明、世界一流民族大学

1、学校简介

*民族大学(MinzuUniversityof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02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北京市人民*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民族大学的协议》。在*的高度重视下,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在其后发展中,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学校现有24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3个,省部交叉重点学科1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港澳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858人,其中本科生1128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708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84人(本校);本科生(含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50%。学校是“中国*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学校,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70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各民族毕业生。其中有知名专家学者近千名,少数民族省部级领导*近百名,地厅级领导*近千名,县处级领导*万余名,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民族大学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学校现占地面积为38万平方米,另规划新校区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余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4亿元。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30万余册,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图书文献资料藏量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出版社是全国民族学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民族大学学报》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全国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馆藏有3万余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已经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践基地。(以上数据截至2017年10月)


2、历史沿革

*民族大学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1969年迁至湖北潜江,后迁回北京。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为主要任务,以*的题词“团结”为校风。

1950年6月,*人民*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民族学院,抽调了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同年11月,*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试行方案》和《筹办*民族学院试行方案》。

1950年6月至1951年底,为初创阶段。当时学校的校址暂设在城内国子监,有教职工280多人,军政*班、藏语文班两个训练班的学员260多人。

1951年6月11日,*民族学院正式开学。*人民*副主席朱德、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

1952年至1966年5月,学校开始正规化办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文科高等学校。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时,把已建设数十年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调整到*民族学院。校址也从国子监迁到了西郊白石桥附近。之后陆续建立了民语系、历史系、政治系、艺术系、汉语系、研究部、预科部等教学科研单位。*民委参事室也并到*民族学院。

1966年6月至1978年8月,“*”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1978年9月至1993年10月,发展成为以文科专业为主体、以民族学科为特色,文、理、工、艺、管等专业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1978年2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陆续建立了物理、应用数学、生化、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理工系科,从文科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1993年11月30日,*民族学院更名为*民族大学,时任国家主席的*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

1999年,学校被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1年6月,国务院总理*同志到校视察,并代表**提出了“把*民族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同年,胡*、李岚清等国家*亲自审批了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联合上报的《关于进一步办好*民族大学的请示》。

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签署《关于重点共建*民族大学的协议》。

2004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3、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学校建校之初,一批学界名流,如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冯家昇、杨成志、林耀华、傅乐焕、于道泉、闻宥、马学良、王锺翰等到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人。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为2065人,其中专任教师110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教师中有戴庆厦、王尧、张公瑾、牟钟鉴、胡振华、施正一、刘秉江、马跃、靡若如、李魁正、杨圣敏、金炳镐、薛达元等知名专家学者。学校常年聘有60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4人,*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5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10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1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0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0个本科专业。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有*特色专业9个,*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精品课程公开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15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与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罗马大学、都柏林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里昂第三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庆熙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民大学等70多所著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实质性的交流。学校先后发起或参与、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两岸三地)民族学、人类学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民族学/人类学与中国经验论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新学科发展理论研讨会、全国民族院校管理学科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民族院校藏学暨藏语文教学研讨会、东亚文化交流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国际学术交流会、中国朝鲜族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

4、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共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2项,社会横向课题138项,自主科研立项625项,出版学术专著1,067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866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5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有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5、学术资源

图书馆

*民族大学图书馆位于校园西南角,截至2014年5月,该馆总面积24500平方米,有14个典藏与借阅合一的阅览室,2100个阅览座位,16个学者研究室(厢)及15个自习室(厅);有纸质图书180万余册,3000余种线装地方志书,20多个文种的民族文字图书,47个文种的民族学及相关学科外文图书等,馆藏古籍图书25万余册,包括宋、元、明、清各种善本1400余种。图书馆有电子图书176万余册,中文期刊、中西文学术会议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全文数据库101个及西文期刊原文传递平台(NSTL)。

学术期刊

*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本刊是哲学社会学术理论刊物,2004年度全国核心期刊。

*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92年,是国家民委主管、*民族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民族大学理工科各专业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该刊物为季刊。

《民族教育研究》:是中国唯一向国内外发行的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学术理论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的刊物。

《*民族大学校报》:为学校党委机关报,主管单位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6、文化传统

学校校训

民大校训为“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美美与共”一词出自该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论述,意为不同民族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文化;“知行合一”一词则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认识论命题,现今多用于表达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强调“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校训较完整地体现了该校的办学宗旨、定位和特色,突出了该校的大学文化特质和治学理念。


社团联合会

截至2014年5月,学校登记在册并隶属于社团联合会的社团有(排名顺序不分先后):电子竞技、计算机协会、影视试验社、网球协会、风之翼滑轮协会、健身俱乐部、篮球协会、鲁迅研究会、排球协会、橄榄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自行车协会、棋魂社、“一个”漫画社、花卉社、吉他协会、书法协会、美食社、外语协会、琴箫社、放大影院、爱心社、爱知社、绿色协会、寸草心、女生联合会、唱游社、博物馆协会、民族教育、学风社、心语社、民俗协会、山樱社、民社协会、北辰文学社、科幻协会、“新闻人”、三维语言空、朱贝骨诗社、HIALLCLUB、关注“三农”、广告社、民族节日传播协会、前途社、西部旅游、人力资源、人生领航、未来企业家、西部实践社、关注西部、星火社、职业规划、自强社、民生协会、时代人物社、师生促进交流会、英语辩论协会、儒客联盟音乐社团、腾跃社、阳光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魔fan社、珠江文化交流协会、尔雅国学社、环保志愿者团、爵士佳人俱乐部、国防协会、技术实践社、哲思社、Eye视界设计协会、日新晨读社、美术共进社、汉语教育协会、民族文化传播协会

7、学校领导

校党委书记:张京泽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泰岩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文喜

校党委副书记:刀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石亚洲

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邹吉忠、王丽萍、田琳

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

上一篇: 金淑亨

下一篇: 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