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镇
九井镇位于讷河市东南部,西与讷河市讷南镇毗邻;东与克山县北兴镇接壤;南临克山农场;北隔讷谟尔河与龙河镇相望。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总人口36729人,其中农业人口36283人,劳动力15678人。九井镇交通便利。讷克公路横穿境内22公里,路面平坦,路基宽阔,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虽距市区45公里,但每天来往的客运班车有近30个班次,出行十分方便、快捷。
行政代码:230281110
身份证前6位:230281
长途区号:0452
邮政编码:161000
隶属政区:讷河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黑B
辖区面积:314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约3.67万人
人口密度:117人/km2
1、基本概况
九井镇地处小兴安岭向平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500—550毫米,年活动积温2200--2350摄氏度,无霜期为122天左右。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有耕地28.3万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全镇耕地80%以上为典型黑壤土,厚度为20-60厘米,有机质含量4-6%,抗旱耐涝,保水保肥能力强。
盛产大豆、甜菜、马铃薯、水稻等品质好、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九井镇位于讷河市东南部,西与讷河市讷南镇毗邻;东与克山县北兴镇接壤;南临克山农场;北隔讷谟尔河与龙河镇相望。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64个自然屯,总人口36729人,其中农业人口36283人,劳动力15678人。九井镇交通便利。讷克公路横穿境内22公里,路面平坦,路基宽阔,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虽距市区45公里,但每天来往的客运班车有近30个班次,出行十分方便、快捷。
2、自然资源
野生动物丰富,有狐狸、野兔、水耗子、山狸子、水獭等二十几种。禽类有野鸡、野鸭、鸿雁、喜鹊、麻雀、鹌鹑、云雀等几十种鸟类。境内有天然次生林两片,分别位于祥云村和红太阳村,总面积1500多亩。杂生有槐树、柞树、杨树、榆树、山钉子、臭李子、山梨、野山楂等树种以及榛材等小灌木。
林间生有药类植物防风、车前子、艾蒿、小根蒜、蒲公英、白芍、狼毒、五味子等几十种。“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的林带在境内成网成片,保护着万顷良田,森林覆盖率达12%。目前,“三北”二期工程,“杨改松”,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项目正在紧张的实施中。有常年不断流的泉水13处。卫星运河自东向西横贯北部六个村,运河引嫩江水灌溉着优质高产的水田1.3万亩。另外境内有草原2.8万亩,生有小叶樟、三棱草等草类80多种。有水面0.5万亩,盛产鲫鱼、鲤鱼、泥鳅鱼等,是名闻遐尔的“鱼米之乡”。
3、经济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镇党政班子正确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团结,百姓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近两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07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806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实现7200万元,财政收入750万元。紧紧围绕“入世”给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紧盯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在种植业上,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主,大力发展特色杂豆、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甜菜、马铃薯、牧草等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抓住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改善品质,占领市场。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粮豆薯平均每年总产122,600吨,其中水稻0.76万吨,大豆1.2万吨,杂豆2.1万吨、甜菜2万吨、玉米1.2万吨、马铃薯5万吨,其它特色作物4000吨,产值达1.07亿元。
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力打造其“半壁*”的地位。紧紧抓住主副换位的有利契机改良黄牛(奶牛)绵羊(山羊)的饲养繁育,走过腹增值之路。通过抓服务与销售,实现向规模化养殖推进。2003年全镇有养殖大户46户,肉牛存栏8490头,出栏4026,绵(山)羊存栏11000只,出栏4600只,猪存栏14000多头,出栏24500头,畜牧业实现产值7200万元。
4、民生建设
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规划设立标准小城镇1个,中心屯30个。镇内安装了路灯、修砌了花坛51个。镇村彻底消灭了“卡脖子”路,“三不管”路,整修了年久失修的老路,道路全部实现砂石化,达到路路畅通,风雨无阻的状态。通过植树、种花、修墙、清污,村村环境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标准。在文明村镇建设活动中,涌现出省级文明村1个,齐市级文明村5个、讷河市级文明村8个,全镇人民在文明、*的氛围中幸福地生活、工作着。全镇农村住房砖瓦化达46%,自来水入户率达90%。全镇10个村全都实现了通电、通车、通邮,有线电视已在镇直及4个村铺通,安装电话已突破4000户。全镇有完全初中2所,职成教育学校1所,小学14所,其中齐市级示范初中一所、市标准化学校5所、其余全部为合格学校。镇里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为全镇人民的医疗保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