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福州船政局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16:50:33
...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8月19日,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中文名称:福州船政局

主营:军工,造船

创建时间:1866年

地址:福建

1、介绍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经营的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亦称马尾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1812~1885)任闽浙总督时创建,稍后由沈葆桢(1820~1879)主持,任用法国人日意格(1835~1886)、德克碑(1831~1875)为正副监督,总揽一切船政事务。船政局主要由铁厂、船厂和船政学堂三部分组成。1869年6月10日,船局制造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设制造、航海两班,要求学员分别达到能按图造船和任船长的能力;并派员留学英、法,学习驾驶和造船技术。

2、创建目的

创建马尾船政局,抵御外侮是其主要目的,而“御外”又有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船政局的创办者闽浙总督左宗棠说:现令“泰西诸邦均以机器轮船横行海上,英、法、俄、德又各以船炮互相矜耀,日竞其鲸吞蚕食之谋。乘虚蹈瑕,无所不至。”

“至杭属及宁、绍台、温滨海之区,海盗时有出没,水师直同虚设,船炮全无。”针对这种情况,左宗棠再三呼吁:“欲治海盗以固海防”,固然必须造炮船以资军用,防洋人入侵,尤“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

“夺其所恃”不仅可在军事上做到有效地御侮,而且也是在经济上与洋人竞胜,“分洋商之利”所必需。

3、创办历史

马尾船政局是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制造轮船的专业工厂。它的产生和建成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清*在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入侵的战争中,亲身体验到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朝野上下纷纷讲求造炮制船“师夷长技”。这不仅成为一种思潮,且也已有具体实践。

例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福建晋江丁拱辰不仅辑有《演炮图说》,且试造了蒸汽作动力的实验性的小火轮船,“惟质小气薄,不能远行”。进入19世纪60年代后,除曾国藩试造轮船于安庆内军械所外,左宗棠亦于1864年试造成小火轮一艘,驶行于西湖之上。这些造火轮船的思想和实践,主要是为了抵御外侮,同时也有防海盗和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

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由提解部库之四成结款内拨用,常年经费自1866年11月起由闽海关月拨五万两,养船经费则由福建省税厘局提供。1873年经总理衙门批准,另从茶税项下每月增拨二万两。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总理衙门禁阻。

1884年中法战争中,福州船政局遭法军严重破坏。战后虽力图恢复,但生产能力大不如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更见衰敝。总计从1866~1907年,船局共造成各种船舶40艘。其中在日意格任监督期间(1866~1874)造成15艘大小不同的木质轮船。1874年起,造船业务改由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到1895年继续造成船只19艘,其中有铁胁兵船和铁胁巡海快船(即巡洋舰),并自造复式轮机,船局的技术水平显见提高。甲午战争后到1907年又先后造成7艘。

辛亥革命后,船政局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三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上缴*的国税项下拨用。中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继,船局主持人屡易,制造业务无所建树。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期间,船厂屡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国民*逃离大陆时,又拆迁走大部分机器。*建立后,由人民*接管。

4、造船背景

1866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这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左宗棠的建造船厂,酝酿较早。1864年,他曾在杭州制成一艘小轮船,“试之西湖,行驶不速”。1866年,镇压了太平军余部以后,着手筹建船厂。他奏称:“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臣愚以为欲防海之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时指出:“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显然,他把建设船厂看成是富国强兵、得民惠商不可缺少的要务。经清廷批准,他便同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商订合同,议定自铁厂开工之日起,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厂址设在福州马尾罗星塔地方。除开铁厂和船厂之外,船政局还设立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以培养造船人才为主;后堂学习英文,以培养驾驶人才为主。

5、制造轮船

1866年9月,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赴任前推荐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任部理船政大臣。

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于1869年6月下水。至1874年2月,共造轮船15艘。至此,日意格等及法籍工匠数十人照原合同规定从船厂撤退,厂务和技术由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接管。新造诸船,俱用华人驾驶。并由于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在1874年辞退全部洋匠。后来虽然也在采用新技术是雇用一些洋匠,但人数很少,雇用时间也很短。

福州船政局建厂费用不40余万两,由闽海关四成结款拨付。常年经费每年60万两,亦由闽海关以六成洋税项下按下月以5万两拨付。后来又由闽省茶税项下和沈葆桢兼办*防务的费用中以‘养船经费‘名目,按月拨付2万两。至1874年,共用银535万余两。1878年以后,闽海关不能按照原来规定按期拨款,积欠甚多,以致造成经费短缺,生产困难。自1874年至1895年,生产萎缩,二十多年*造船约20艘,平均每年不到1艘。

船政局在办厂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造船技术方面则逐渐有所提高。最初只能制造150马力以下的木壳,到1887年则制成第一艘铁甲船,轮机也由旧式单机改为复合机,马力由150增至2400,在中国近代造船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6、所造舰船

舰名舰种完工日期排水量造价隶属附注

“万年青”运船1869.6.101,370吨163,000两福建水师1887.1.20撞沉

“湄云”木质兵船1869.12.6578吨163,000两北洋水师1895.3.6被日俘

“福星”木质兵船1870.5.30515吨106,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伏波”木质兵船1870.12.221,258吨161,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自沉

“安澜”木质兵船1871.6.181,258吨165,000两福建水师1874.9.29遇风沉

“镇海”木质兵船1871.11.28572.5吨109,000两福建水师

“扬武”木质兵船1872.4.231,393吨254,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飞云”木质兵船1872.6.31,258吨163,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靖远”木质兵船1872.8.21572.5吨110,000两南洋水师

“振威”木质兵船1872.12.10572.5吨110,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济安”木质兵船1873.1.21,258吨163,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永保”木质兵船1873.8.101,353吨167,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海镜”运船1873.11.81,358吨167,000两北洋水师

“琛航”运船1874.1.61,391吨164,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

“大雅”运船1874.5.161,391吨164,000两福建水师1874.9.29遇风沉

“元凯”木质兵船1875.6.41,258吨162,000两福建水师1894.11被日俘

“艺新”木质兵船1876.6.10245吨5,1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自沉

“登瀛洲”木质兵船1876.9.151,258吨162,000两南洋水师

“泰安”木质兵船1876.12.21,258吨162,000两北洋水师1937自沉

“威远”铁胁木壳兵船1877.5.151,258吨195,000两北洋水师1895.2.6被击沉

“超武舰”铁胁木壳兵船1878.6.191,268吨200,000两南洋水师

“康济”练船1879.7.211,310吨211,000两北洋水师

“澄庆”铁胁木壳兵船1880.10.221,268吨200,000两南洋水师1885.2自沉

“开济”铁胁双重快碰船1883.1.112,153吨386,000两南洋水师1902.6.22爆炸沉

“横海”铁胁木壳兵船1884.12.181,230吨200,000两南洋水师1886.2触礁沉

“镜清”铁胁双重快碰船1885.12.232,200吨363,000两南洋水师

“寰泰”铁胁双重快碰船1886.10.152,200吨366,000两南洋水师1902.8.17撞沉

“广甲”铁胁木壳兵船1887.8.61,296吨220,000两北洋水师18949.17搁浅

“平远”钢甲钢壳兵船1888.1.292,150吨524,000两北洋水师1895.2.17被日俘

“广乙”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89.8.281,110吨200,000两北洋水师1894.7.25搁浅*

“广庚”钢胁木壳兵船1889.5.30316吨60,000两广东水师

“广丙”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91.4.111,030吨200,000两北洋水师1895.2.17被日俘

“福靖”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93.1.201,030吨200,000两福建水师1898.7遇风沉

“通济”钢胁钢壳练船18941,900吨1,100,000元*海军1937自沉

7、意义

马尾船政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它是以近代工厂制组织起来的一个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单位,是中国生产关系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活动范围早已跨出了一国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新的整合与流动。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形式使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作为组织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种制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建船政局,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造船工业基地,马尾船政局一度是远东规模最大和技术最全面的造船企业。马尾船政局为我国积极迈向海洋文化,对外进行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紧随当时世界造船业的发展潮流,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并不断创新企业的产品,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脉搏跳动保持共振。马尾船政局开创的这种企业文化为后人所缅怀。时隔140年后,在当年沈宝桢等船政先贤们奋斗与战斗过的地方,胡*总书记于2006年初在考察调研马尾造船厂厂区时,缅怀先人的业绩,对中国的造船业发言,“我们不能只干苦活、累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中国船舶工业目前的状况”。事后,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赵琥这样解读胡*调研船厂的用意:“总书记的视察看似意外,实质是透过对百年老厂的关心,对全国的船舶制造业寄予厚望,特别要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南风窗》杂志:百年船厂的艰难崛起,2006年3月2日)胡*总书记在近代中国最早的造船基地发表的这段讲话,无疑的为今后我国造船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马尾船政局在历史中创造出的企业自主创新文化的一种褒奖与赞赏。

8、地位

马尾船政局(亦称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企业之一。这个造船厂从1866年创设到1907年停办,经营达四十年之久(后来又曾恢复生产)。无论从投资、规模和成效来看,它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第一座船台竣工,并正式开始造船,同治八年五月,第一艘木质轮船“万年青”号下水。同治十年第五号轮船“安澜”号(排水量1258吨,马力580匹)下水,配备了第—台国产蒸汽机(仿造),这在我国造船史和机械制造史上都有重要意义。光绪二年,船政局建成铁胁厂,第一号铁胁轮船(木壳护以铁板)安上龙骨下水。使我国近代造船开始摆脱木船时代。光绪七年,又开始试制两千吨级巡洋舰,马力达2400匹。光绪十五年,造成双机钢甲战舰“龙威”号。

从同治八年(1869)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共造各种轮船34艘,总计排水量约4万吨,这些船舰中的大部分编进了初具规模的福建、南洋、北洋等三支海军。马尾船政局船政下设捶铁厂(锻造车间)、拉铁厂(轧材车间)、水缸铸铜厂(动力车间)、轮机厂(制造锅炉车间)、合拢厂(安装车间)、铸铁厂(翻砂车间)、钟表厂(制造仪表车间)、打铁厂(小锻造车间)、锯厂(锯木车间)、造船厂(由3个船台组成),以及船政衙门、耐火砖厂等。船政局一经开创,即先后开办了前后学堂,“艺童、艺徒和三百余人”,“前学堂学制造,后学堂学驾驶、管轮”,造就出了我国第一代近代海军军官。

9、历史变迁

战争的破坏使马尾船政局受到致命打击。在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不但袭击了停泊在马江的福建水师,也炮轰了船政局,使砖灰厂、合拢厂、绘事院严重损毁;水缸厂、炮厂、轮机厂、铁厂、拉铁厂、砖瓦厂、模厂、前学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后船政局虽得以苟延残喘,但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到年民国十八年(1929)改名为“马尾造船所”。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春,日寇狂轰马尾区。1940年,日本飞机又对造船所投弹百余枚,使各厂遭到摧毁性袭击。翌年,福州沦陷,创办已八十年的马尾船政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终于走到了尽头。

10、所建学堂

马尾船政局学堂是一所合培养造船技术人员和海军军官于一炉的综合学校(民国元年,前学堂改称制造学校,后学堂改称海军学校),造就了相当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造船工程师以及船政、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在我国近代海军史和造船史上都占有重要一页,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