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兰州交通大学

科普小知识 2023-11-20 19:00:57
...

兰州交通大学(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是*部委投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甘肃省人民*共建大学,是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铁道部继续教育西北基地,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院校之一。经过57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就业形势、创新能力、对外交流、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数等多项核心办学指标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新的历史时期,全校师生将共同努力把学校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名:兰州交通大学

英文名:LanzhouJiaotongUniversity

简称:兰州交大(LJU)

学校代码:10732

校训:尚德、励志、博学、笃行

校歌:《求索无疆》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铁道部重点院校

所属地区:中国甘肃兰州

现任校长:杨子江

知名校友:王石、白中仁、郑昌泓、赖远明等

主管部门:甘肃省人民*

主要院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硕士点:128个

博士点:39个

博士后流动站:4个

主要奖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国防生高校

1、历史沿革


学校大门

兰州交通大学创立于1958年,是由久负盛名的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中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时名兰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教育局局长孟华兼任学院院长。

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学校隶属铁道部领导,实行行业办学管理*。

2000年,实行“*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2003年学校开始进行留学生培养。

2008年,成为中国*奖学金海外留学生招收院校,累计培养、招收来自24个国家的留学生1500余人。

2005年,学校成为全国高水平运动员招收院校,已招收、培养了134名高水平运动员。

2006年,学校获得优秀本科生免试推研资格。

2009年,学校成为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工程管理硕士(MEM)专业学位授权单位。

2011年,我校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3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校园文化


校庆

校徽

兰州交通大学标志整体呈圆形,主图形由齿轮和“L、J、U”字母组合而成。齿轮是工科院校的象征,学校建校45年时(1958年—2003年)由原“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故采用45齿,齿轮的坚毅象征着工程学科的脚踏实地。而字母“L、J、U”为兰州交通大学英文首写字母的缩写,通过对其灵动的变形,使内部结构更像是个火车头和盾牌的形象,代表着学校勇于拼搏、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作为交通类的大学更加能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个性,标志内部结构下半部分似两个高脚杯的造型,预祝着学校的发展顺利、成功。

内涵:兰州交通大学标志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反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努力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以勇于拼搏、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向前迈进。标志整体大气而简约,简约而又不简单,散发着积极的感染力与视觉识别力,极易传播。

校训

尚德、励志、博学、笃行

校风

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校歌

《求索无疆》

3、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王萍

校长

杨子江

党委副书记

杨子江李引珍买寿清

常务副校长

李引珍

纪委书记

买寿清

副校长

陈兴冲马军党刘振奎

高云庆党建武张国珍

党委常委

王萍杨子江李引珍买寿清马军党刘振奎高云庆党建武张国珍

历任领导

职务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孟华(1958年9月—1959年2月)

任院临时党委会书记

周道远(1959年2月—1963年12月)

王博(1964年5月—1967年12月)

副书记代理书记

李敬学(1971年6月—1973年9月)

军宣队负责人

贾冰岩(1973年9月—1977年12月)

史丕廉(1977年12月—1979年11月)

路克军(1979年11月—1983年4月)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徐国健(1983年5月—1988年3月)

黄志明(1988年3月—1990年3月)

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1990年3月—1993年9月)

书记

张鸿哲(1993年9月—1999年7月)

俞建宁(1999年7月—2012年8月)

任恩恩(2012年11月—2013年6月)

何英杰(1958年9月—1959年2月)

临时党委会副书记

贾冰岩(1958年11月—1966年6月)

王博(1962年8月—1964年5月)

陈庆堂(1971年6月—1973年2月)

贾冰岩(1973年2月—1973年9月)

李献甫(1971年6月—1975年2月)

工宣队负责人

丁振武(1975年2月—1977年5月)

工宣队负责人

李中华(1978年3月—1983年4月)

孙遇祺(1983年4月—1988年3月)

刘雄翔(1983年4月—1990年3月)

张鸿哲(1990年3月—1993年9月)

黄世浩(1990年3月—1993年9月)

陈宜吉(1993年9月—1999年7月)

余生明(1993年9月—2012年7月)

任恩恩(1999年7月—2012年11月)

王铁军(2004年9月—2011年11月)

4、师资力量


学校风光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65亩,建有3个校区,1个*大学科技园区。校舍建筑面积为7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32亿元,教学实验仪器设备2.55亿元。图书馆藏书221.84万册,有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电子图书2600GB。

兰州交通大学现有教职工2276人,其中教师1543人。学校现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52人,教授245人,副教授479人。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74人,硕士学位957人,有235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42人在读硕士学位,以上人员约占教师总数的82.5%。学校还聘请了24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和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人;学校教师中有9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获得“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1人获得国家“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人入选“甘肃省科技功臣”,7人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4人入选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8人获得“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2人获得“宝钢教育奖”,40人入选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其中第一层次13人,第二层次27人),20人获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43人获得“甘肃省园丁奖”,1人获得“兰州市科技功臣”,18人入选“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人入选“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22人获得“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称号,25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55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共有75名专家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支团队获得第四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已形成了一支整体结构比较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5、专业院系

院系设置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铁道技术学院
新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土木工程学院 自动化与电气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6、教育思路


毕业典礼

学校始终坚持贯彻铁道部“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路风建设方针,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培养出一批批胜任行业工作的工程师。

学校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讨,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以人为本,尚德笃行”的育人理念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结合我学校办学实际,学校确立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加强基础、注重实践、突出特色、强化管理”的本科教学基本原则,建立起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秉承学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发挥工科优势,突出铁路特色,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交通,努力把学校办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凝炼成“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铸就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大学精神。

7、教学特色


兰州交通大学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涵盖了工、理、经、管、文、农、法等7大学科门类。现有63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涵盖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在职工程硕士、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学校在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车辆工程等学科在国内高校具有较强实力。在风能太阳能、绿色真空镀膜、防扬尘技术、绿色生态农药、染缬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

学校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国外30多所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按照“2+2”、“1+3+1”、“3+1”等模式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已累计培养联合办学项目生200余人。先后选派200名中青年教师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进修、攻读学位和科研合作,有近百名外籍专家学者应邀来校交流讲学。

学校以“兰州交通大学董事会”为纽带,先后与120多家企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学研产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8、质量工程


教学楼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

土木工程。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

兰州黄河嘉酿啤酒有限公司、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1个)

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信息与控制工程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机械工程实践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测绘与地理信息实验教学中心。

*特色专业(6个)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6个)

通信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精品课程(3门)

管理运筹学、铁路运输组织、电子电路实践。

省级精品课程(47门)

流体力学、工程图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有机化学、工程测量、桥梁工程、电工学、生物化学、工程化学、机械制造技术、传热学、交通土建工程结构、电工电子实验、高等数学、铁路货运组织、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财务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原理、水质工程学、环境化学、数控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信号与系统分析、土木工程材料、综合英语、工程经济学、物理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轨道车辆构造与设计、大学物理、土力学、管理学、现代控制理论、铁路选线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微观经济学、旅客运输组织、离散数学、水力学、微生物学。

(截至2013年1月)

9、学术科研


三下乡活动

截至2013年1月,学校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7个,93个各类研究所,加入了国家组建的“国家高速列车创新联盟”和“国家高速列车创新团队”,成立“甘肃省绿色镀膜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甘肃省太阳能光热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入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并任理事单位,加入“甘肃省民用轻型飞机和无人机产业联盟”,成立“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有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88个各类研究所。

类型 名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聚光太阳能关键组件和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运输包装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大学科技园

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协同创新中心

聚光太阳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道桥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企业技术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中铁二局*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实验室

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结构试验中心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工程测试中心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铁道部行业技术中心

铁路危险货物研究与技术咨询中心

铁道部技术中心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研究与咨询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动力学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甘肃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

甘肃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

甘肃铁路信号控制及调度集中工程实验室

甘肃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

甘肃道桥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生态环保材料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轨道交通调度与安全高校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工程实验室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工业交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植物源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物流及运输装备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污水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交通储运扬尘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国际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心

甘肃省聚光太阳能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包装行业技术中心

甘肃省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聚光太阳能热利用创新示范园
甘肃省物流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10、教育成果


校友讲堂

学校积极探索职业资格培养鉴定与本科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行的双证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使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3%以上,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学校平均就业率为96.60%,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一。

2012年学校被评为“2011-2012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数据截止2015年1月)

11、录取规则


学生参观

第八条、兰州交通大学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九条、兰州交通大学对考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国防生的体检要求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新生入学后进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有舞弊行为的,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生源地。

第十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为100%-120%,根据各省(区、市)计划及生源情况的不同调整调档比例。

第十一条、学校同意并执行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十二条、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十三条、学校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择优录取。对于符合学校投档要求的考生,专业按照投档分数以“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同等条件下,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各科成绩和报考其他院校的专业志愿情况在缺额专业调剂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四条、对实行高考选考科目省(区、市)的考生,参照“第十三条”原则进行录取。某些专业投档线上选考科目生源不足时,执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可调剂录取选考其它科目并有服从专业调剂志愿的考生。

第十五条、江苏省考生实行“先分数后等级”的方法,要求考生选测科目等级为2B(含)以上,录取时主要考虑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在同等条件下考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及考生综合素质。

第十六条、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且专业课成绩合格,文化课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相应层次艺术类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时按照文化课和专业课折算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综合成绩=文化课成绩×0.4+专业课成绩×0.6,专业课成绩以我校单独组织的考试成绩计分;英语成绩原则上不低于40分。新生入学后进行专业课复试,凡有舞弊行为的,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生源地。

第十七条、国防生的招生录取按照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执行。国防生男女比例见公布的招生计划,除国防生招生外,学校各专业不限制男、女招生比例。

第十八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按照教育部和有关省份规定执行,同时必须通过学校专项测试。对专项测试合格经公示及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确认无问题的考生,在文化课达到控制线的基础上,按照专项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十九条、对于报考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考生,须加试徒手画。

第二十条、非外语类专业外语课程均采用英语授课。

第二十一条、在录取时应、往届生一视同仁。

上一篇: 香港大学

下一篇: 掌上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