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纪念馆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坐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背靠华严,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地势高爽,视野开阔,四周树木葱笼,环境优美。
中文名称:刘伯坚烈士纪念馆
地址: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
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17998平方米
特点:背靠华严,左控通河
1、纪念馆简介
刘伯坚故居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坐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背靠华严,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地势高爽,视野开阔,四周树木葱笼,环境优美。刘伯坚烈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同志称他是“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2、刘伯坚简介
刘伯坚纪念碑
刘伯坚,1895年1月生于四川省平昌县龙岗乡,早年曾就读于川东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比利时一边做工一边学习。
1921年,他与*、赵世炎、陈延年、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1922年转为中国*党员,并曾任*旅比(利时)支部书记、*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为*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1926年刘伯坚回国,到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推动冯玉祥部接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纲领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刘伯坚离开冯部,先后从武汉到上海,做党的秘密工作,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1928年,再次被党派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军政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1930年下半年,刘伯坚从苏联回国后从上海转道江西,到*革命根据地工作,先后任*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秘书长、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底,刘伯坚参与*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的组织、策划和联络工作,为宁都起义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刘伯坚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时,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
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壮烈牺牲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刑场,时年40岁。英勇就义前写下了上面那首《带镣行》。
3、佛头山简介
平昌县佛头山
近年来,平昌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佛头山这座“父亲山”进行了综合的开发利用,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于一山,建设佛头山文化产业园。功能分区,如今已经建成红色文化区、佛教文化区,“一山筑天下,一园览神州”的民俗文化区,以巴蜀风情新村为依托,正加力推进打造为“中华民居大观园”……佛头山这座“父亲山”,已然成为了一座市民们休闲的城市公园,更是一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红色文化区位于景区东南侧,规划面积约20公顷,概算投资2.8亿元。景观结构为“一轴两翼”,一轴即以刘伯坚纪念园区为中轴,两翼分别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纪念区和红色旅游观光区。该区域建设是以刘伯坚纪念馆为主要载体,红色文化为核心,历史文化为补充,形成“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双核驱动格局,打造川东北一流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景点有伯坚广场(伯坚文化墙)、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红星广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光辉足迹广场、游客中心、风雨长廊、红色文化长廊(军民鱼水情雕塑)、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川陕苏区平昌县革命文物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