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
桐乡市域面积727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浙江省嘉兴市规模最大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国上海、杭州、苏州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要道横贯全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桐乡已连续13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30强,经济活跃,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桐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5亿元,比上年增长9%;人均GDP约为1.38万美元,同比增长13%;全年财政总收入81.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45.5亿元。桐乡拥有“菊花、古镇、市场、名人”四张金名片。
名称:桐乡市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浙江省嘉兴市
*驻地:梧桐镇振兴东路600号
电话区号:0573
邮政区码:314500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东北部
面积:727平方公里
方言:吴语(太湖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桐乡火车站(高桥)
车牌代码:浙F
行政代码:330483
1、地理气候
桐乡市
桐乡市位于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地理坐标为北纬30°28′~30°47′、东经120°17′~120°39′。东连嘉兴市秀洲区,南邻海宁市,西毗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西北接湖州市南浔区,北界江苏省吴江市。市区距上海市148千米,距杭州市65千米。沪昆高速公路(G60)、申嘉湖高速公路(S12)、320国道、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要道贯穿全境。
桐乡市境为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低平,无一山丘,大致东南高、西北低,略向太湖倾斜,平均海拔5.3米。东西宽约36千米,南北长约34千米,总面积727平方千米。
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6.5℃。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1.0℃,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9.8℃,出现在2009年7月20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7日,结束日在11月26日,初冰日出现在11月29日。年平均无霜期243.6天,年平均雷暴日32.1天,年平均大雾日30.6天,年平均降雪日9.5天。
年平均降水量1246.7毫米。年际变化大,1999年最多,降水量1755.6毫米;2003年最少,降水量744.4毫米。全年有两个主要雨季,第一个雨季在3~6月,其中3~4月为春雨期,降水量在370.6毫米~108.7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18.2%。5~6月是主汛期,称为梅雨期,降水量在715.3毫米~94.7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4.3%。第二个主要雨季是9月,称为秋雨期。年平均雨日140.7天,雨日最多为2010年,达154天,最少为1986年,仅120天。
年平均日照1799.4小时。其中7月、8月最多,月平均日照分别为208.5小时和206.1小时。1月、2月最少,月平均日照分别为113.0小时和107.4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308.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幅度在76%~82%之间。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干旱、台风、连阴雨、寒潮、雷电及大风等。
2、历史沿革
桐乡市
桐乡历史悠久,分布于境内的罗家角、谭家湾、新地里、新桥、张家埭、吴家墙门等数十处古文化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其中1979年发掘的石门罗家角遗址,属马家浜文化早期类型。
市境周时名御儿,属越国。春秋时为吴越接壤争战之地。越王勾践三年(吴王夫差二年,鲁哀公元年,前494),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夫椒山,在太湖中),自御儿至今钱塘江以西皆属吴。
战国初年,吴越战事又起。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冬,越王勾践灭吴,市境复归越。越自勾践以下,传六世而为楚所灭,楚国“尽取故吴地至浙江(钱塘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此地遂入楚境。
秦统一中国,郡县天下。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下设由拳、乌程等县,今市境属由拳县。
西汉时,御儿又称语儿。汉高祖五年(前202),今市境属楚国。汉高祖六年(前201),今市境属荆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改荆国为吴国,今市境属吴国。汉前元四年(前153)以后,恢复会稽郡,今市境属会稽郡。汉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会稽郡属扬州,今市境属扬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割钱塘江以东为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今市境隶属吴郡。
三国吴黄龙三年(231),由拳县“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元《至元嘉禾志》)。吴赤乌五年(242),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属吴郡,今市境隶属嘉兴。此后历晋、宋、齐、梁不变。
南北朝陈永定(557~559)初立海宁郡,今市境部分地域隶属海宁。
隋朝时,并嘉兴县入吴县,今市境属吴县,隶属苏州。
唐武德七年(624)复置嘉兴县,隶属苏州,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翌年,又废嘉兴入吴县,今市境隶属吴县。唐贞观八年(634),复置嘉兴县,属苏州,今市境其时仍名御儿,为嘉兴县西南境。唐乾符六年(879),升御儿乡为义和镇。
五代后梁开平初,吴越王钱镠废镇称义和市,属杭州,今市境随嘉兴隶杭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吴越王钱元瓘析嘉兴县西南境崇德、南津、语儿、千乘、积善、石门、募化七乡置崇德县,设县治于义和市(今崇福镇),属杭州。元《至元嘉禾志》:“晋天福间始析崇德七乡置县于义和市,因乡以县名。”天福五年(940),钱元瓘于嘉兴县置秀州,为吴越国所辖十三州之一,崇德与嘉兴、海盐、华亭同为秀州属县。
北宋熙宁十年(1077),再割嘉兴县之梧桐、永新、清风、保宁、千金五乡入崇德县。北宋政和七年(1117),赐秀州名为嘉禾郡,崇德县隶属嘉禾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秀州为府,称嘉兴府。南宋嘉定元年(1208),又升嘉兴府为嘉兴军节度,崇德县仍隶属嘉兴。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嘉兴军节度为嘉兴路,置嘉兴路总管府,后属于江浙行省,下辖崇德等三县一府(华亭府)。元元贞元年(1295),升崇德县为崇德州,隶属嘉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嘉兴路为嘉兴府、崇德州为崇德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嘉兴改隶浙江布政司。从此,崇德随嘉兴隶于浙江。明宣德五年(1430),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奏析崇德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今梧桐街道)。
清,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属嘉兴府。清康熙元年(1662),因崇德之名与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同,故避讳称石门县,并改石门镇为玉溪镇。
民国元年(1912),废嘉兴府,石门、桐乡两县属钱塘道。民国3年(1914),石门复称崇德。民国16年(1927)废道制,两县直属浙江省*。民国27年(1938)划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至民国36年(1939~1947)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1948)后属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桐乡、崇德先后解放。*成立后,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嘉兴专区。1958年11月,崇德、桐乡两县合并,称桐乡县。1970年,改嘉兴专区为嘉兴地区,桐乡县隶属嘉兴地区。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分设嘉兴市、湖州市,桐乡县隶属嘉兴市。1993年,桐乡撤县设市,隶属嘉兴市。
3、行政区划
2012年,桐乡市辖9个镇、3个街道,共176个村、34个社区。
2012年桐乡市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
单位:个
镇、街道 |
村民委员会 |
社区居委会 |
||
数量 |
名称 |
数量 |
名称 |
|
乌镇 |
16 |
白马墩、分水墩、碓坊桥、浮澜桥、陈庄、虹桥、南庄桥、横港、彭家、陈家、双塔、颜家、民合、浙月、新翁、五星 |
3 |
东苑、南宫、银杏 |
濮院 |
14 |
新河、永越、永乐、新濮、新星、永联、新东、新妙智、新联、新港、红旗漾、油车桥、星旗、西浜 |
5 |
永乐、梅园、双龙、锦苑、新生 |
屠甸 |
8 |
联星、红星、荣星、万星、海星、和平、恒丰、汇丰 |
1 |
屠甸 |
石门 |
18 |
叶新、桂花、颜井桥、白马塘、石门、墅丰、民丰、民联、殷家漾、陆家庄、春丽桥、周墅塘、郜墩、东池、安全、羔羊、二大埭、崇安 |
1 |
玉溪 |
河山 |
9 |
八泉、庙头、堰头、五泾、王家弄、河山、石栏桥、华台、东浜头 |
1 |
河山 |
洲泉 |
19 |
马鸣、众安、义马、湘溪、晚村、道村、后塘、夜明、坝桥、青石、合兴、金家浜、清河、东田、小园头、岑山、南庄、石山头、屈家浜 |
1 |
朝晖 |
大麻 |
11 |
海华、麻溪、西南、大庄、湘漾、百富、崇益、光明、吉字浜、永丰、黎明 |
1 |
大麻 |
崇福 |
26 |
城郊、上市、东安、民利、湾里村、留良、新桥、华光、御驾桥、南阳、茅桥埭、钱家埭、李家浜、陈家埭、店街塘、芦母、景卫、中夫、李家坝、联丰、上莫、新益、利顺、星火、五丰、芝村 |
3 |
语溪、崇德、中山 |
高桥 |
15 |
落晚、楼下角、高桥、亭桥、永安、范桥、毛水浜、三村、骑力、湘庄、龙南、漕泾、迎丰、越丰、新丰 |
1 |
高桥 |
梧桐街道 |
15 |
城东、东方红、庆丰、三新、民安、城西、钱林、同心、逾桥、众善、梧桐、安乐、百福、新玄、桃园 |
13 |
庆丰、九曲、杨家门、东兴、学前、大发、文昌、凤鸣、永宁、环南、复兴、同庆、百乐 |
凤鸣街道 |
14 |
长新、史桥、桑园桥、李家弄、红旗、路家园、灵安、环南、西牛桥、建胜、合星、中群、联庄、新农村 |
1 |
灵安 |
龙翔街道 |
9 |
元丰、南王、董家、金牛、正福、杨园、翔厚、单桥、皂林 |
1 |
秀溪 |
注:振东新区辖革新、城南两村和凤凰、振东两社区。
4、自然资源
桐乡市
桐乡市境为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低平,无一山丘,大致东南高、西北低,略向太湖倾斜,平均海拔5.3米。东西宽约36千米,南北长约34千米,总面积727平方千米。
境内土壤为江、海、湖沼沉积物,分属水稻土和潮土两类,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和经济类作物。全市有耕地3.8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5%。其中:水田3.16万公顷,旱地7260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1.3%、18.7%。桑园8346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1.5%。
境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植物资源有720种,其中孢子植物74种,种子植物646种(裸子植物25种、被子植物621种)。主要动物资源有451种,其中脊椎动物218种,节枝动物192种,软体动物32种,其他动物9种。
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太湖运河水系。市境河流南接海宁长安上塘河水系,北经澜溪塘与江苏省接壤,京杭大运河流经市境段长41.77千米。全市有骨干河道46条,大部分河道与运河垂直相交,呈网状分布,与运河桐乡段相连的河道主要有金牛塘、白马塘、康泾塘、长安塘、含山塘、灵安港、羔羊港、西圣埭港、长山河等,河道总长2401千米,水域面积46.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4%,河网密度为3.3千米/平方千米。属典型的江南水网平原。
5、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过境。桐乡站,为高速铁路客运站。沪昆(G60)、申嘉湖(S12)、练杭(S13)高速公路过境,有屠甸、桐乡2个出口。沪瑞线(G320)国道过境,桐乡汽车站为一级站。境内通航河道22条,总里程为271.9千米,其中京杭运河、杭申线、东宗线为四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船舶888艘,18.16万吨位。
6、经济发展
桐乡市
201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9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7.27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217.72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05∶52.62∶41.32。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7.77万元,增长7.9%。全年财政总收入75.99亿元,增长12.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76亿元,增长15.1%。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
全市第一产业投资2.01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4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3.9亿元,增长2.8%;牧业总产值19.01亿元,下降3.1%。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5.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5万公顷,油菜种植面积3458.73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75万公顷,杭白菊种植面积3784.13公顷。生猪饲养量90.77万头,湖羊饲养量58.6万头,家禽饲养量1177.17万羽,蚕种饲养量26.66万张。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工商注册家庭农场6家。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20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68.87公顷。现代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拥有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0家、省级农家乐旅游特色村(点)5家;新增国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6个。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全市工业生产性投入1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132.96亿元,增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245.03亿元,增长8.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1家,累计854家;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22家,累计187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企业29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9.82亿元,增长0.8%;实现利税83.96亿元,下降8%,其中利润43.72亿元,下降24.8%。转型升级不断提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312.89亿元,增长18%。新能源、新特材料、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完成新兴产业产值318.12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6.55亿元,增长20.2%,三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55家,其中一级资质等级企业7家。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市完成服务业投资12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3%,首次超过工业生产性投资。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1亿元,增长15.7%。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4.72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45亿元,增长18.4%;异地单位在桐乡零售额16.91亿元,增长18.9%。汽车类成为消费热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全年实现汽车类零售额13.8亿元,增长36.8%。全年市场成交额284.68亿元,增长18.4%,其中濮院羊毛衫市场成交额190.9亿元,增长18.9%;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2个,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9个,其中5亿元以上市场4个。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189.44万人次,增长16.7%,其中*游客42.8万人次,增长3%;实现旅游总收入103.11亿元,增长18.9%。乌镇景区接待游客585.86万人次,增长14.3%,门票收入3.43亿元,增长24.5%。全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有旅行社26家,星级饭店10家,其中四星级饭店5家。金融信贷稳步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1.44亿元,比年初净增75.75亿元,增长11.7%;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48.78亿元,比年初净增81.7亿元,增长17.5%。
开放合作巩固发展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8.6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出口总值25.53亿美元,增长6.6%;进口总值13.09亿美元,下降12.1%。出口总值中一般贸易20.72亿美元,增长1.4%;加工贸易4.81亿美元,增长37.2%。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8家,增资项目20个,合同利用外资3.3亿美元,下降13.5%,实际利用外资2.27亿美元,增长12.2%。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机械汽配、新材料、电子信息类项目占66.7%。新设*企业(机构)6家,增资项目7个,累计投资额2.18亿美元,占嘉兴市*投资总额的66%。国内合作全面加强,全市利用市外资金70.48亿元;大力推进“浙商回归”,引进回归项目102个,协议总投资248.8亿元,到位资金28.1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个。
桐乡市
中心城市加快提升,市区建成区面积37.6平方千米,启动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庆丰中路主干道和康泾塘东岸永宁段、北港河生态修复样板段等改造提升工程,凤凰湖中心湖区开挖基本完成,中虹天地商业广场、宏望大厦等投入使用,运营城市公共汽车149辆,出租车245辆,市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入使用;“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完成3个“城中村”2.3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工作。崇福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加速推进,建立健全五大中心,市级部门机构延伸、强镇扩权等配套措施有效落实。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全年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3%。科洲公路大麻至洲泉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启动桐九公路客运中心至高铁桐乡站段改建工程,完成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绿化改造,建设“两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森林通道19千米,全市新建联网公路12.2千米,新建改建农村桥梁70座。天然气储气能力24万立方米,新增天然气管网66千米。新农村建设不断拓展,“两新”工程建设水平继续提升,新增农房改造集聚4113户。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完成濮院镇、凤鸣街道村级饮用水管网铺设928.4千米。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拓宽等工程建设。洲泉镇国家卫生镇通过复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2012年度省“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新增圩区整治2133.33公顷。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环境治理全面启动,实行河道“河长制”管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二、三级污水管网116千米,入网企业246家,申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崇福污水厂改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第三水厂主体工程竣工。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地表水质持续改善,全市12个监测断面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为5.3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5.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市区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区域环境噪声54.7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交通噪声66.6分贝,提高0.1分贝。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均完成年度削减目标。绿色创建成效显著,全市有*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环境教育基地3家;建成生态村160个,其中嘉兴市级115个;新增绿色学校56所,其中*1所、省级12所、嘉兴市级20所;建成绿色社区34个,其中省级10个、嘉兴市级20个。森林桐乡深入推进,完成绿化造林816.2公顷。
7、社会事业
桐乡市
创新投入稳定增长,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创新载体增量提质,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省级科技研发中心4家;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26家,巨石集团成功创建桐乡市首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合作不断拓展,新建院士工作站2个,启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桐乡工作站建设。创新实力显著提高,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个、嘉兴市科技进步奖16个;全年专利申请量2924件,其中发明专利307件,专利授权量2353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校安工程扎实推进,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完成28个项目共计投入资金2.9亿元,竣工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通过督导评估;浙江传媒学院附属小学挂牌成立,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成功签约,依法关停非法托幼机构22所。医疗卫生不断进步,桐乡市中医医院、高桥中心卫生院完成迁建并投入使用,市急救站启用,市中医院、康慈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29张,每千人拥有医生2.02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全市8家公立医院药品均实行零差率销售。文化体育繁荣发展,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角遗址保护工程,市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建健身苑点56个,农家书屋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成功举办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承办全国青年篮球联赛等。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1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消费支出22043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386元,增长1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60元,增长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9%和34.4%。城乡就业状况保持平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5%。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4.55万人、26.74万人和18.63万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为99.18%和99.36%。社会救助日趋完善,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发放抚恤资金、低保金和医疗救助分别为1923.12万元、2041.33万元和757.32万元。人口计生稳步推进,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0.97‰。“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全面推进,成立市社会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平安桐乡”建设扎实推进,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得到提升。
8、民俗风情
桐乡市
轧蚕花
蚕汛前,崇福等地迎神赛会,人群拥挤,人称“轧蚕花”。乌镇香市情况相似。桐乡与湖州交界处的含山,清明时节群众性的祈蚕茧丰收游春娱乐活动十分闹猛。蚕乡的清明节一般有三天,叫头忙日,二忙日,三忙日。轧蚕花从清明这一天始,要延续三天。
菊俗
桐乡是*农业部命名的“杭白菊之乡”。所产杭白菊有300多年历史,栽培观赏菊的时间则有800多年。在长期种菊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少习俗。早在南宋时,一些随宋高宗南渡散居桐乡各地的官吏,纷纷建园栽菊,以供观赏,并形成了举办菊展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俗称猫狗生日。谚语:“六月六,猫狗浴。”又说,“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日曝书晾衣,吃馄饨。伏日做酱,不生虫。
花鼓戏
桐乡花鼓戏是当地的民间小戏。这种戏演出很简单,既不挂布景,也不拉大幕,二三个琴师操琴,两个演员进进出出,边演边唱。所演大多均为反映家庭生活的小戏,唱词用本地方言,生动有趣,很受观众欢迎。桐乡花鼓戏原称“鹦歌戏”,后来改称此名。
皮影戏
桐乡农村过去流传着一种民间戏剧。因为这种戏剧的人物形象是用牛皮或羊皮绘制而成,演出时让皮人的影子映在幕上,故称皮影戏。这一民间剧种兼有戏剧、电影、木偶等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它的人物形象皮人均一尺来长,肢体均用细线连接,关节可以活动(类如木偶)。
三跳
“三跳”是桐乡传统的民间曲艺。它的听众基本上是农民,演唱艺人也大多为农民,故又称农民书,其演唱曲调名“劝世调”,所以亦称“劝书”。因艺人演出时所用之主要道具为三段毛竹板,即“三跳板”,故名“三跳”。
龙灯舞
龙灯有“布龙”、“板龙”之别。掼布龙为本地传统。龙的特点是龙头大,用五色有光纸糊在竹架龙头上,龙身为十二节竹骨架,架上扎披绘有五彩龙鳞的绸布,架中有一木棍把手,舞动时每人各执一个把手,舞龙人跟着龙头盘旋翻舞,但绸布龙皮不得碰地,所以必须是训练有素的力壮者才能胜任。另有一人彩衣包头,手执长柄大珠逗龙,其名为“长龙抢珠”。“板龙”为客籍人所擅,大多系金华、义乌寄籍本地者,故称“金华板龙”。各节用五尺长木板为骨,板上各扎环形竹架,用彩纸分别糊成龙的头尾和龙鳞,板与板之间,各配有卯榫,中间配有灯火。迎舞时,各节构成一体,舞者各将板掮在肩上,随着龙头在广场盘旋,所以又称“掮板龙”。
9、地方特色
桐乡市
桐乡乌镇
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乌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乌镇水乡风貌完整,保持了完整的江南水乡格局。乌镇民俗风情浓郁,是反映江南水乡生活的活化博物馆。乌镇经济发展迅猛,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富庶之镇。
丰子恺纪念馆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先生,1898年11日9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为石门镇,属桐乡县)。父名丰鐄,字解泉,清末举人。母钟氏云芳,生子女十人,先生行七。九岁丧父,十七岁毕业于石门湾崇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赴杭州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先生学图画音乐,从师夏丐尊先生学写作,从此奠定了一生的事业与前途。一师毕业后,与同学在上海创办专科师范学校。1921年东渡日本游学十个月,归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教,1924年末与同人在上海筹办立达学园。又曾任开明书店编辑。1930年遭母丧后蓄须;1933年在故乡建缘缘堂,后毁于日寇炮火。抗日战争开始,先生率全家避难往大西南。曾在桂林师范、浙江大学任教,到重庆后任国立艺专教授。后辞教职,以写作卖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上海分会主席等职。1960年起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千年浩劫中惨遭迫害。1975年春曾回故乡。同年九月十五日含冤病逝于上海,终年七十八岁。一九七九年六月二个八日,党为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
福严佛教文化苑
位于福严寺南面,占地40000平方米,是为了配合著名的福严寺而设计建造的。它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内涵,集宗教、旅游、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公园,分东西两苑。西苑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是人们了解佛教、认知佛教、体味佛教博大精深的理想场所;东苑是典型的江湖水乡园林,有石有水,供游客观光。苑内绿草如茵,遍植花木,尤以桂树为多;由"桂花之乡"--石门姚家埭移植而来,春来绿荫如盖,郁郁葱葱,秋至桂香四溢,沁人心脾,是游客赏桂的好地方。整座文化苑在设计上以"圆"为基本框架,离意佛教的圆满,圆融,以体现佛教的"一切皆从圆演变而来"的哲学思想。该苑由浙江省旅游局佛教文化专家何思源先生设计,于1999年70月破土动工,2001年5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茅盾故居
在桐乡市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是一代文豪茅盾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面积有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前后两幢,前幢是3间平屋,是茅盾的卧室、书房、会客室等,有一别致的小庭园。后园有1934年茅盾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和手植的天竹、棕榈。据称这所房屋是用《子夜》稿酬所建,式样仿日本住宅。
后幢是二层小楼。整个建筑采用我国传统的木构民居形式,简朴无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邻有茅盾母校立志书院,现为纪念馆,收藏和陈列着包括茅盾小学时代作文本在内的大批文物与图片,连同修真观戏台、唐代银杏、昭明书室及典型的水乡古镇风情,融汇成一部生动的茅盾研究活辞典。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桐乡乌镇人。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早年曾参加“五四”运动,组织文学研究会,后接办《小说月报》,成为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阵地。1930年与鲁迅等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建国后当选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并任第一任文化部长,也是历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博物馆
原桐乡市博物馆位于市区庆丰南路,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环境悠雅,馆藏丰富。《桐乡史迹陈列》展出各类文物400多件,通过古老的罗家角遗址出土文物,精美的良渚玉器、质朴的商周硬纹陶和原始瓷,到明清瓷器,系统介绍了桐乡从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面貌。《新地里遗址出土文物精品展》隆重推出了新地里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精华。引入入胜的一系列馆藏精品展览令观众在参观、鉴赏之际得到丰富的知识充值和美的享受。市博物馆新馆是市文化中心的一部分,地处振东新区核心区块,南临植物园,北望桐乡市广电传媒中心,于2009年12月开工,2013年12月开馆试运行。新馆建筑面积9518平方米,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设有《凤栖梧桐——桐乡历史文化陈列》、《琢玉良渚——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翰墨撷英——馆藏古代书画精品展》三大基本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罗家角文物、良渚玉器、商周硬纹陶和原始瓷、青铜器以及历代名家字画等实物配以多媒体展示,使新馆成为研究桐乡地方历史、传播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品位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同时开馆的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则将成为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风范、感受烽火岁月、重温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缘缘堂
在桐乡市石门镇木场桥堍。始建于1933年春,由丰子恺亲自设计,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朴素深沉之美。丰子恺曾在此度过其创作上的黄金时代。1938年三月,“缘缘堂”被日军焚毁。1984年桐乡县*在原址上按原样重建,分前后二个庭院,前院三楼三底,占地200平方米,后院为二间平房约50平方米。整个房屋布局,庭院、堵门、花坛及种植的花草,均按照当年的原貌。“缘缘堂”内陈列着丰子恺生前的遗物、著作、手稿、照片和一些当代名家的字画。
垒石弄
垒石弄位于桐乡市石门镇中部古运河的转弯处。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的分界线就存此,其南属越,其北属吴:当时越国曾在此垒石门以防吴,吴亦结寨于此以拒越。《大清一统志》记载道:‘尝叠石为门,为吴越二国之限,或谓之石夷门。”石门镇的地名也是由此而来的。后来,两边以此为界各建民居,慢慢便形成一条弄堂,取名垒石弄。垒石弄如今成为当年吴越疆界遗迹的标志;1991年元月,当地文管会和石门镇镇*在弄口运河畔立一“古吴越疆界”石碑以示纪念。弄长约50米,宽3米左右,两旁砖墙相对,有些壁砖已风化别落,湿残露缺。
10、著名人物
桐乡市
茅盾(1896—1981)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观前街。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
丰子恺(1898—1975)
原名丰润,又名丰仁,号子凯,笔名TK,祟德(今桐乡县)人。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弘一大师(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钱君匋(1907—1998)
钱君陶,浙江桐乡人。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书籍装帧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君陶艺术院院长。
徐肖冰、侯波夫妇
徐肖冰(1916—2009)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自1920年至1930年在本县的一所私塾学堂念书。三十年代初在上海"天一""电通""明星""西北"等影片公司工作,曾担任《桃李劫》、《*神》、《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的摄影助理,并参加上海左翼戏剧活动。
侯波1924年生于山西夏县郊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至1944年,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现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新华通讯社高级记者。抗战胜利以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摄影科长。1949年到北平,同年调到*,为*和党*的领导同志摄影达十二年之久。出版作品集《路》,荣获中国图书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美术图书奖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等。曾是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
程庆国(1927—1999)
程庆国,浙江桐乡人。桥梁结构和铁道工程专家。
王会悟(1898—1993)
王会悟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其父是晚清秀才,按辈份,她还是茅盾的表姑。王会悟在中学时代就接触了大量新思想、新文化。1920年下半年,王会悟和李达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终身伴侣。这年年底,陈独秀赴广东任教育厅长,党的"一大"筹备工作由李达和李汉俊负责。王会悟是唯一的工作人员,会议的食宿安排及开会地址等事务均由她一手操办。王会悟还主持创办了我党最早的一个妇女报刊——《妇女声》。
汤国梨(1883—1980)
字志莹,号影观,女,祖籍浙江乌镇。我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诗词家、书法家。博学多才,其志自坚,有"旷代清才,直与贺、柳并辔"之美誉。
陆费逵(1886—1941)
字伯鸿,幼名沧生,桐乡市人。父芷沧,历任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幕僚。
吕留良(1629—1683)
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