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3-11-22 09:25:48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座落于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石湖之滨、上方山南麓的国际教育园内。学院设置六个系,40多个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所有门类。98%以上的就业率反映了社会、行业、企业对学院培养的艺术人才的高度认可。截至2015年6月,有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5000人。

中文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创办时间:1958年8月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

学校类型:艺术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类别:公立高校

1、历史沿革

沧浪亭苏州美专


颜文梁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颜文梁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7月,油画家颜文梁和胡粹中、朱士杰等,在苏州城海红坊创办苏州暑期美术学校,致力于培育艺术人才,这便是日后蜚声中国艺术界的苏州美专的前身。同年9月苏州美术学校成立,1927年定校址在沧浪亭,故苏州美专又俗称“沧浪美专”。

1932年由国画家、富商吴子深捐资建罗马式教学大楼,辟石膏室、陈列室、实习室、办公室共50间,沧浪美专的办学规模成为当时全国美校校舍之冠。同年10月,教育部批准苏州美校以大专院校立案,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将自己从法国购置的四百多件石膏教具,连同一万余册的美术图书资料充实其中,苏州美专具备了当时国内培养艺术人才的丰厚条件。其后,苏州沦陷于日寇铁蹄下,颜文樑带了三十多位师生出逃到上海四川路,开办苏州美专沪校。

1944年春夏之交,在颜文樑的支持下,苏州美专宜兴分校成立。

1945年日本投降,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黄觉寺等为主要成员的复校委员会,于11月5日正式收回修复一新的沧浪亭校舍,宜兴分校即日由无锡迁返沧浪亭校园。

1946年,苏州美专25周年校庆之际,颜文樑于新年伊始率沪校学生迁返沧浪亭。至1947年,学校共有学生240余人,教职员工42人。

1950年春,在颜文樑倡导下创办了动画科,暂设于实用美术科,首期招生40余人,学制两年。作为艺术院校中的首创专业,苏州美专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动画专业人才。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这便是今日“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颜文樑也调任*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副院长。沧浪亭苏州美专,从行政和建制的角度看,在1952年便离开了苏州。

拙政园校区

1958年,江苏省苏州专员公署决定创建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美专的成立,填补了那一时期苏州美术高等教育的空白,同时也适应了当时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苏州工艺美专初建于马医科巷内的曲园中,学校校舍狭小,设施简陋,办学经费也很紧张。

1958年8月,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并迁移至东北街202号。这座以拙政园的一部分为校舍的工艺美术学校,占地4.7亩,校舍面积1387平方米。斑驳破旧的房屋无经费修缮装饰,只好因陋就简,艰难办学。

1961年1月,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此背景下,苏州工艺美专于1962年停止招生,转为由苏州市工艺局领导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分所。工艺美专的大部分教职工,专业教师如吴羊木、许十明、薛企荧等人,仍然留在所内工作。此外,还吸收了一批老艺人加入其中。工艺美专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如刘懋善、杨明义、王祖德、鲍南荪、何企新、余克危等人,也被吸纳进所成为实习生。

1962到1964的两年里,工艺美专虽然没有招收学生,但是校园、老师以及一些优秀毕业生还在,工艺美专的精髓与风气尚存。这就为其日后的恢复、发展并逐步走向强盛保留了本钱和基础。

1964年,根据党*提出的“以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指示精神,学校恢复开办,复办的学校命名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校”,隶属于苏州市工艺美术局,属半工半读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

1964年秋季招收初中毕业生75人,设红木雕刻、玉石雕刻、图案造型、实用装饰四个专业,学制四年。这一年冬季,研究所与学校分离。

1965年3月1日,学校更名为“苏州市工艺美术技术学校”,同年3月27日,学校更名为“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

美校除了招收中专生,1966年春天,还开设了职工大学,招收了工艺美术局系统内的青工300人入学,直接为行业、企业培养美术设计人才。工艺美术学校的办学方式,除了常规的校内学习外,全日制的中专生每年均需下厂、下乡参加劳动这一做法继续体现着美院素来就有的将艺术学习与生产生活融合起来的教育理念。

1966年,“*”开始。工艺美校受到冲击,1969年再度停办。学校开办几年来已经形成的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也*遣散各地,经受着各自的磨难。学校开创之初形成的工艺美术教育的观念和元素也几乎流失殆尽。

1978年夏,在原苏州市工艺美校的校址,首先建立苏州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同时筹备复办苏州工艺美术学校。

1979年,原三十四中学建制撤消,经江苏省*批准复办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苏州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同一校址、同一领导班子。由周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1981年夏,苏州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迁出,苏州工艺美术学校改变隶属关系,由江苏省轻工业厅和苏州市共管。复校初期美校只开设四个专业即绘画、装潢、织绣、雕塑专业;1979年,在校教职工60人,招收初中毕业生共97名;1980年,招收高中毕业生28名,均实行三年学制。随着学校在全国工艺美术教育业界的影响不断扩大,苏州工艺美校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向往与青睐,报考学校的考生逐年快速增长。

1983年1月27日,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签订为全国培训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的协议,每年代培人数为30名。

1983年6月,江苏省轻工业厅和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签订了《关于迁建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协议书》,协议约定,学校建成后,每年将为外省、市、自治区培养中专学生20-30名,招生计划报江苏省及委培省、市、自治区计委批准,并纳入江苏省招生计划。1979年-1989年间,学校共毕业学生402名,代培学员74名。

1985年-1999年间,学校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工艺美术及设计人才的需求,在扬州工艺美校开设校外班,培养近千名毕业生。这些合格的艺术人才,对苏州乃至省、国家的工艺美术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虎丘校区

1987年5月,投入建设资金近280万元,在虎丘山南麓新建校园,占地面积45.9亩,建筑面积8836.50平方米。到1996年,学校的面积发展到74亩,建筑面积达到23000平方米。学校设有专门的素描教室、实习工厂、陈列展厅、阶梯教室、图书馆等。

199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学校整体办学思路、办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后的10年时间,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等内涵更加丰富,教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学校的整体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1990至1994年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先后通过了省轻工厅的专业教育水平评估、省教育厅的办学基本条件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1993年,学校被江苏省*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同年,被列为“*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教育厅、法国巴黎教育局和法国时装学院(IFM)联合创办的“江苏中法时装培训中心”于1998年12月9日在校内正式揭牌,中心的成立,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

1999年8月,经*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批准,苏州工艺美校与苏州轻工职工大学合并,成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轻工职工大学前身系苏州市第一轻工业局、第二轻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创建于1975年;

2001年,在苏州市委、市*和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划转学院。学院先后成立桃花坞大师工作室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利用工艺美术教育的资源优势,进行传人培养、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开始了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发展道路上的全新探索与尝试,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瑰宝的保护传承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4年4月“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被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并于2005年成功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2005年9月11日,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筹办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的建立,将有力地推进学院的产学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石湖校区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及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省教育厅和苏州市人民*大力支持下,2004年学院入驻苏州国际教育园,开始在苏州著名的*风景区石湖风景区规划设计新校区。

2006年8月,一所融山水为一体,生态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新校园建成运行。新校园位于苏州城区西南隅的古吴胜地——石湖之滨,上方山麓。这座新落成的校园占地565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5000人。

200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14年,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在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

2、院系设置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18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另设有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教育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艺术设计与技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等。学院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87个,其中*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专科教育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探索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和素质育化体系相融合的“双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全程跟进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文化、艺术、科学、技能等各个方面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专业风格、健全人格,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功、成才。

学院设有视觉传达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工业设计系、装饰艺术系、数字艺术系。

视觉传达系

现设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摄影摄像技术三大专业及多个小专门化方向,其中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系设有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广告设计师、展览陈列师、高级摄影师、视频合成师等职业技能鉴定基地。2007年设立仙娜国际大幅面摄影师培训基地。视觉传达系实训基地设置手工印刷工作室、品牌视觉管理工作室、品牌视觉设计应用工作室、品牌表现工作室、广告策划与设计工作室、商业插画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出版物工作室、包装设计工作室、广告摄影工作室、婚纱人像工作室、时尚摄影工作室、数字影视工作室、商业展示空间、会展工作室、展览馆创意设计工作室。视觉传媒实训基地于2008被评为*示范实训基地。

环境艺术系

现设专业:室内装饰设计、景观设计、雕塑艺术设计三大专业及多个小专门化方向,其中室内装饰设计专业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景观设计、雕塑艺术设计为重点建设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专业。该系建有设计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设计创新中心以环境艺术研究院为基本构架设立室内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设计表现工作室,2004年被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成为培训和鉴定室内设计员三级/(高级)职业资格证的单位。工程中心建有木工和家具车间、综合材料研究工作室、模型工作室、材料表面效果研究室、工程技术研究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青铜器铸造实验工作室、雕塑工作室等多个专项优质工作室形成教学、研究、实践的工作室资源群。

服装工程系

现设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两大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有四个小专门化方向:时装设计方向、纺织品设计方向、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方向、服装设计与制作方向。该系设有江苏省高职高专服装设计实训基地,拥有服装设计工作室、缝制工作室、服装CAD工作室、制版工作室、丝网印花工作室、数码印花工作室、针织工作室、面料工作室、模特训练馆等十多个实验工作室。

工业设计系

现设专业:产品设计、玩具设计、家具设计三大专业及多个小专门化方向。该系设有模型工作室、塑料成型工作室、石膏造型工作室、材料表面处理研发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木制品研发工作室、家具设计与制作工作室、软体家具制作工作室、玩具设计制作工作室、产品设计研发工作室等工作室,并设有“江苏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装饰艺术系

现设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书画鉴定、陶瓷艺术设计、雕刻艺术与工艺四大专业及多个小专门化方向,其中装饰艺术设计、书画鉴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该系设有陶艺工作室、漆艺工作室、装裱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壁饰工作室、首饰工作室等,充分发挥“工作室制”的实践性教学特色,并新增首饰设计工作室、玻璃工艺工作室、纤维艺术工作室、书画临摹工作室。

数字艺术系

现设专业:影视动画、游戏设计与制作、数字传媒艺术三大专业及多个小专门化方向。该系设有动画工作室、数字视频工作室、数字媒体工作室、网络媒体工作室、CG工作室等实训基地,设有苏州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教育。根据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学院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小规模化、精细化方面稳步发展,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比例和艺术类学校的特色组织招生和教学。截至2014年3月,总计毕业2541人。

截至2015年,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艺术设计、美术、游戏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培训班。自考特色本科是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自2004年9月开始合作的项目,截至2014年3月已招收10届学生,共毕业1342人,取得学位738人。学院自考“专接本”以高质量的教学、良好的管理和服务、高通过率,在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中产生了良好的声誉。

继续教育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200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三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的评估成为新一轮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合格基地。

基地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中、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及各类面向行业、企业、地方产业及军地两用人才等方面的培训。十一五期间,学院先后完成了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以及电脑动画设计三个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共培训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500名中职骨干教师;同时完成了*工艺美术大师培训和各类短期培训的任务,培训学员数千人。2012年起,基地新增了面向中职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面向高职的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广告媒体设计和室内设计高职顶岗实习(金螳螂)培训项目,基地培训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其中,服装设计和工艺、工艺美术及数字媒体技术三个专业获国家财政投资成为*基地专业点建设的首批项目。

江苏省艺术设计与技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成立于2009年,现已开展对包括数字视频合成师、室内装饰设计员、摄影师等25个职业的二、三、四级鉴定工作。鉴定规模逐年增长,2011年申请鉴定人数726人,2012年申请鉴定人数达1164人,2013年申请鉴定人数达886人。

留学生教育

学院自2000年正式开始接受国外留学生交流学习,至2015年共接待外国学生超过350人,其中40名外国学生来校进行3-12个月的学习,他们主要来自格勒诺布尔市阿古兹学校、讷韦尔勃艮第实用艺术学校、罗兰·加洛斯学校、布尔高等实用艺术学院、德赛尔高等实用艺术学院等法国艺术设计学校。在学院学习期间,留学生除了选修汉语课程,还可选修书法、绘画、篆刻、刺绣、首饰、摄影、丝网印等课程。2000年起,学院共有57名学生通过合作项目赴英国和法国接受短期学习或学历教育。主要合作院校有英国南安普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和英国提赛德大学。

3、对外合作

校企合作

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能型工艺美术人才”的目标,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四方互动、四位一体、四联四定”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中国研作营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院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教育部立项资助。截至2015年,全院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

国际合作

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注重与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院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截至2015年与法、英、日、加等国家的2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院获得了“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示范合格单位、江苏省*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4、教育理念

苏州工艺美校复出之后,较好地承续了苏州工艺美专的业已成型的办学思路和日趋成熟的教育理念。

第一,继续提倡“发扬教学*、加强基础教学与专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1980年,学校在相关文件中提出“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工艺制作技能,熟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文艺常识及技法理论知识,并能掌握一门外语为今后从事工艺绘画创作设计和研究奠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中要求各课教学必须紧密围绕培养目标,重视规律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1)正确对待政治与业务的关系。(2)加强基础教学与专业生产密切结合。(3)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扬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向民间、向传统学习,加强生产实践教学内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与创作设计教学都注重从工艺美术的特点出发,向传统、向民间学习,并要求师生深入工厂到生产实践中学习,充实课堂内容,搞好专业教学。

5、校标校训

校标

学院标志以ART(艺术)为主要设计元素,以大写字母A为基本型,左侧线条变形为阶梯,与字母T谐音,镂空字母R挑出中空的内部结构,标志采用象形与会意手法,将具象的字母抽象成各种线形和角度,虚实相生,整体塑造呈稳定的三角形。

A是英文字母的首位,寓意“第一”、“优秀”,代表追求卓越。A是学院标志的主体结构,辅之以大红的整体色调,展现了学院积极向上的昂扬态势,展现了与学院发展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涵。

A也与汉字“爱”谐音,代表大爱无垠,爱是教育的灵魂,大爱是教育的境界,爱的教育包含了教育者的责任心、道德心、关切心,爱也是受教者追求进步的强大支撑,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精神。

R是汉字“人”(REN)的首位字母,代表艺术人生。R字以丰富的形式语言,增加了标志的灵动与互动,衍发了艺术与人生的多面意义,艺术设计生活、设计人生,生活是艺术永远的灵感源与服务地。

T与汉字“梯”谐音,展现为连续攀登的阶梯,在内涵上与A字所喻示的校园进取精神互为印证,富有“攀登、传承、探索”的积极内涵,喻示学院在不断的追求中,勇于承担教育责任,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繁荣。

学院标志概括了艺术与人生、教育和责任的相互关系,综合体现了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和育人方式,文化符号意义鲜明,显示了学院的人文精神。以此激发全体工艺美院人积极发扬艺术人生、大爱无垠、追求卓越、充实光辉的校园精神,达到个人事业、学院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多重光辉境界。

校训

充实光辉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1981年,颜文樑先生以88岁高龄重访苏州工艺美校,手书“充实光辉”藏于学院,2006年,学院迁址上方山下,重温旧卷,精研“充实光辉”所包含的教育理想,镌以常咏常新的时代内涵,是为校训。

“充实光辉”语出《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孟子以评价乐正子的品德述及人格美,他把人格分为六个等级:善、信、美、大、圣、神,逐步升级、逐步完善。“充实光辉”与“大美之道”成为中国哲学和美学的重要命题,儒、释、道都有深入的阐述。

《庄子·知北游》篇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也认为“天下有大美”,其美在于道,而道是无所不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始无终、无边无涯的,具有创造宇宙的无限力量。《程氏易传?晋传》称:夫人心正意诚。乃能极中正之道,而充实光辉。王恩洋《王国维先生之思想》称:“艺术为生活之充实光辉,而非徒为理想与幻境也。斯境也,可爱而复可信,可信而复可爱,身心乃真得安定,意志乃真得*。”充实光辉成为人格境界、道德境界、艺术境界、文明境界的高蹈者。

“充实光辉”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显出与时俱进的丰富张力。学院充分研习了“充实光辉”蕴含的生态意义,“充实光辉”揭示了个体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达到崇高境界的理想状态,揭示了个体建设、环境建设、文明建设的层级发展、协调发展过程,要求完善自身、和谐环境,达到整体平衡。学院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功能高效、生态平衡、开拓进步、保护多样性”为原则,突出人本理念、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将“充实光辉”集文质于一身,化美育、身心、社会、理法于一体的大美之道渗透于学院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校园氛围中,引领师生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方面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追求和美学追求,使学院处处体现充实的生态内容和光辉的生态形象。

“充实光辉”昭示以“修”立身,“内圣外王”的儒学追求演化为学院“心灵手巧、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目标,照耀“为人生的艺术”,倡导“充实光辉”的人格境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觉悟的、有独立批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

“充实光辉”追求以“化”从艺,“大美之道”的崇高之美、绚丽之美赋予学院高水平的艺术诉求,设计“为存在的艺术”,弘扬“充实光辉”的艺术格调,求真、求美、求新,优化建设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并重的专业结构体系,完善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和生态化素质育化体系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四方互动、四位一体、四联四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绝技绝活的保护、传承与推广。

“充实光辉”倡导以“飨”反哺,“化育万物”的赤诚之意引领学院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致力“为社会的艺术”,贡献“充实光辉”的艺术力量,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立足苏州,面向江苏,服务长三角,努力建成一所让社会认可、百姓满意的高水平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艺术设计院校。

三风

校风:德艺双馨,充实光辉

教风:崇实尚美,求精致远

学风:学之以恒,敬业修德

上一篇: 紫红象

下一篇: 石蚕叶绣线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