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4-04-19 19:32:34
...

学院位于合肥市新站区高教基地文忠路与淮海大道交口西北,现有占地面积618.89亩,建设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及后勤服务综合楼等15万平方米,满足8000人办学规模。目前,学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特色(示范)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5个,*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1个、*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个。

中文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AnhuiBroadcastingMovieAndTelevisionCollege

简称:安广院

创办时间:1960年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艺术

属性: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

所属地区:安徽合肥

现任校长:王诗文

主管部门: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安徽省教育厅

校训:德技并重,知行合一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文忠路与学府路交口

1、学院简介


校园一角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接受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业务指导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最早举办广播影视类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并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

学院位于合肥市新站区高教基地文忠路与淮海大道交口西北,现有占地面积618.89亩,建设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及后勤服务综合楼等15万平方米,满足8000人办学规模。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在我院建有继续教育教学点,学生可以继续“专升本”。学院建有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系统。学生公寓整洁美观,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后勤服务优质高效,为学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2、历史沿革


校园一角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60年,时称安徽省中级广播学校,1984年学校更名为安徽广播电视学校,面向全省招生。2002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3、教学资源


校园一角

现有占地面积618.89亩,建设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及后勤服务综合楼等15万平方米,满足8000人办学规模。其中,学院建有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影视制作中心、动漫制作中心、实验电台、实验电视台、校园网站、广播电视发射中心、电子制作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语音室、动画制作室、广告制作室、电视节目制作编辑室、非编实验室等120多个综合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400多万元。学校的电台、电视台初具规模,能自办节目和现场直播节目,网络通往学生每个宿舍。

4、机构设置


校园一角

学院设置教学管理和党政管理机构6个: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财务)、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总务处、纪检监察室、保卫处;设有教学管理及辅助机构9个:新闻系、影视艺术系、信息工程系、播音主持系、管理系、基础教学部、实训中心、成教中心、图书馆。另设有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

5、办学规模

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前堂后台,工学融合”的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现有在职教职工255人,专任教师总数达232人,其中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1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8%。

6、教学队伍

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151人。教授8人,副教授43人,教辅系列副高职称11人;讲师70人,教辅系列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53人。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1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院级专业带头人32人,院级教学名师17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91人,双师素质教师110人。

7、学科建设


校园一角

目前,学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特色(示范)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5个,*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1个、*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个。近几年来,我院教师承担省级以上课题25项,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省教学研究项目15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6项、青年人才基金项目6项;先后获全国广播电视金帆奖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60多项;出版教材共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50多篇。

8、人才培养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传媒、面向社会、注重素质、强化技能”的办学思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任务驱动工作流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遵循校企融合的合作理念,推进“订单式”、“双证制”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中“双证书”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达90%以上。

9、校企合作

学院与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并注重加强就业指导。建立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多次受到省教育厅表彰。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学生素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10、奖助政策

学院有完善的优秀大学生奖励制度和贫困生资助体系。办学以来,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遍及全国各地,目前从安徽省电台、省电视台到全省各市、县广电局、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级网络公司的很多专业骨干技术人员均是我院毕业生,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已成长为名主持人、名播音员、名编辑、名记者。

11、图书馆

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2万平方米,设有艺术书库、传媒书库、语言文学书库、综合书库一、综合书库二等5个借阅藏一体化全开架式书库,设有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声像阅览室,设有无线网络覆盖的自习室,馆藏纸质图书46.96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中文报刊1000余种,光盘1.6万张,各类阅览座位1000多个。

12、现任领导

院党委书记王诗文

王诗文,男,1956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研究生,教授,*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广播电视理论百优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职成教协会理事、安徽省广播电视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电视台公共频道《平安空间》、《新徽商》栏目制片人。

主编出版《当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教程》、《影视广告创作基础》、《电视广告》、《影视广告策划与创作》、《出镜记者》、《大学语文》等十多部教材,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部分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主持、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十多项。其中主持的《高职学院“前堂后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08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项目《高职广播影视类系列教材的编写与应用》获2010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项目《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项目《基于前堂后台模式的新媒体实践平台设计与实现》获2013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项目“广播电视全媒体平台设计与实施”获2013年安徽省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主持的省委宣传部调研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安徽省大学生择业思想状况调研》、安徽电视台委托研究课题《出境记者研究》等三类课题为行业发展、地方经济服务提供了理论佐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副院长赵枞安

赵枞安,男,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1955年10月出生于安庆市,1969年11月于滁州市入伍,1975年3月入党。历任铁道兵一师班长、营部书记、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团委副书记),巢湖军分区政治部*科干事,安徽省军区教导大队(人武*学校)政治理论教员、省军区派遣省教委军训教官组副团职军训教官、派遣省双拥办联络员,桐城市人武部政委、党委书记、安庆军分区党委委员、桐城市委常委。2001年转业任省广电局总编室调研员,2003年8月任本院副院长。现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兼职硕士生导师,省华人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在部队两次荣立三等功,1997年任主官以后被评为省军区98抗洪先进个人、省军区十佳人武部好主官、南京军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所在人武部连续五年被评为省军区“十佳先进人武部”。2006年7月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委表彰为优秀德育工作者,2007年省直工委“优秀党员”,2010年全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省广电局“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全省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人社厅、广电局表彰),2013年被评为“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

先后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西安政治学院学报》、《军事学术》、《学术界》、《江淮论坛》和《安徽日报》等发表理论文章、消息通讯近百篇。自学考试中文和法律双本科毕业。1994年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攻读研究生(全日制),199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通过司法考试等获律师证、高级职业指导师证、心理咨询师证。主持的《传媒类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创新与实践》获2010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主持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获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并结项,《传媒类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获2012年省哲学社科规划立项,并参与省哲学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安徽文化强省研究》(排名第二)。先后四次获省广电学会和省高校思政研究会论文二等奖。

13、办学方针

办学指导思想

(一)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传媒,面向社会,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三)坚持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办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抓住机遇,夯实基础、不断创新,办出特色,主动适应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办学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

发展定位

(一)办学规模定位:学院“十二五”期间办学发展规模在校生7000人。

(二)办学层次结构定位:以三年制高职为主体,以五年制高职和成人教育为补充。

(三)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四)服务面向定位:立足传媒,面向社会;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立足当代,面向未来。

(五)发展目标定位:全面达标,特色鲜明,行业领先,争创示范。

办学思路

立足传媒、面向社会、注重素质、强化技能

办学特色

前堂后台,工学融合

校训

德技并重,知行合一

校风

明事理、勤钻研、善合作、敢创新

教风

讲师德、爱学生、传知识、授技能

学风

勤学习、扬特长、守纪律、有理想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前堂后台

教学模式

项目推动、任务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