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脉小檗
常绿灌木,高1-3米。枝圆柱形,棕灰色或棕黄色,无毛,具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3厘米,与枝同色,腹面具槽。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7厘米,宽1.2-1.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深绿色,中脉凹陷,背面亮深绿色,中脉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显著,不被白粉,叶缘呈波状,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7-12刺齿;具短柄。花2-6朵簇生,花梗细弱,长2-3厘米,花期绿色,果期红色;萼片3轮,外萼片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中萼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内萼片与中萼片同形,长约7毫米,宽约5.5毫米,先端圆形;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5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近圆形,微凹,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5毫米,药隔先端平截;胚珠3-4枚。浆果椭圆形,长约1.2厘米,直径约6毫米,被蓝粉,顶端无宿存花柱。花期6-9月,果期10-12月。
中文学名:显脉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phaneraSchneid.
拼音:xianmaixiaob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属:小檗属
1、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米。枝圆柱形,棕灰色或棕黄色,无毛,具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长1-3厘米,与枝同色,腹面具槽。叶革质,长圆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7厘米,宽1.2-1.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暗深绿色,中脉凹陷,背面亮深绿色,中脉隆起,两面侧脉和网脉显著,不被白粉,叶缘呈波状,微向背面反卷,每边具7-12刺齿;具短柄。花2-6朵簇生,花梗细弱,长2-3厘米,花期绿色,果期红色;萼片3轮,外萼片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中萼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内萼片与中萼片同形,长约7毫米,宽约5.5毫米,先端圆形;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5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近圆形,微凹,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5毫米,药隔先端平截;胚珠3-4枚。浆果椭圆形,长约1.2厘米,直径约6毫米,被蓝粉,顶端无宿存花柱。花期6-9月,果期10-12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产于云南、四川
生境:生于云杉林下、灌丛中、河边或云南松林下
海拔:海拔1800-4000米
3、分类文献
BerberisphaneraSchneid.inosterr.Bot.Zeitschr.67:22,1918;etinMitt,DeutschDendr.Ges.55:54,1942;AhrendtinJourn.Linn.Soc.Bot.57:54,1961;Chamberlain&C.M.HuinNotesBot.Gard.Edinb.42(3):534,1985;云南植物志7:69,图版23,1-8,1997.——B.delavayiSchneidvar.wachinensisAhrendtinJourn.Bot.79.Suppl:38,1941.——B.subcoriaceaAhreandt.inJourn.Linn.Soc.Bot.57:75,1961.——B.delavayiSchneid.inSargent,Pl.Wils1:364,1913,syn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