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百叶龙
百叶龙是一种浙江长兴的传统民俗活动。顾名思义,由“百叶”构成。而此叶却非一般的树叶、茶叶,乃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那一瓣瓣粉红娇艳的荷瓣,组成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串成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那冲天而起的巨龙,在青翠滴绿的荷叶组成的绚丽云彩的簇拥下,俯仰翻滚,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示有情有义的襟怀,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1、简介
舞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活动,而浙江省长兴县的“百叶龙”无疑是舞龙表演中最有特色的之一。
百叶龙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道具表演。开始时,演员手持荷花、荷叶形的道具分开站立,边唱边舞,表现蝴蝶飞舞于荷叶、荷花丛之中。片刻后,演员分别将特制的道具翻转成龙头与龙尾,其它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龙身,随即一条花龙腾空而起,舞蹈优美、别致。
2006年2月,百叶龙申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相关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长兴的天平村里有一只三四百亩大小的荷花塘,每年到了夏天,塘里碧绿泛青的荷叶盖满水面,粉红色的荷花开满池塘,蜻蜓、蝴蝶在塘面上飞来飞去,非常美丽。
当时,池塘边的村里住了两户人家,其中一家有个儿子,名叫秋生,另外一家有个女儿,名叫百叶。秋生和百叶年龄差不多,从小就常常在一起玩耍,非常要好。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两个人都长大了,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秋生的爹就叫媒婆去百叶家求亲。百叶的爹倒是很爽快,一口答应了。结婚这天晚上,村里老老少少都到秋生家喝喜酒,闹新房。闹到半夜三更这帮人还不肯停。后半夜,突然之间“哗啦啦”一响,大家跑到外面朝天一看,只见乌漆墨黑的天上有一长条金光发亮的鱼鳞一样的云,大家感到很奇怪,但又看不出什么名堂,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结婚没多久,百叶有了喜,但过了十个月,孩子也没有生出来,又过了一年,孩子还没有生出来,到了第三年的夏天,浙北正好是大旱天,几个月不下雨,田地全部裂开了缝,种下去的稻秧全部死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在娘肚子里呆了九百六十天的小孩子出生了。这孩子一落在床上,就把夫妻俩吓得半死,这个孩子人不像人,蛇不像蛇,是个怪胎。
村里人很快也听说秋生家出了个不祥之物,都说就是这个怪胎的缘故,天老爷才不肯下雨。这下可气坏了村里族长,要让秋生把这个怪胎掐死。
夫妻俩一听伤心得哭了一场,想想也没有办法,就把儿子放在脚盆里,瞒着村里人,偷偷放进门前快要干了的荷花塘里。
第二天一早,百叶拎着淘米箩到塘里去淘米,走到塘边蹲下来,她发现塘里的水比昨天涨了好几尺。池里的荷叶也不像前几天一样干瘪了,还新开了不少荷花。百叶正感到奇怪,突然一阵凉风吹过来,塘当中一只脚盆飘了过来。她一看,只见自己的孩子坐在脚盆里。等到脚盆飘到石埠边,儿子开口向娘讨奶水吃。儿子总归是骨肉,虽然是个怪胎,但百叶一点也不怕,抱着儿子,喂饱了奶水后,又把儿子重新放回脚盆里。又一阵凉风吹过来,脚盆飘回到荷花丛里去了。就这样,一日三餐,百叶到塘边淘米,就给儿子喂奶。过了六六三十六天,儿子长大了,头上长出了一对小角,手脚也变成了爪,显出了龙形。
不知怎的,这件事还是给族长知道了。他一看这只怪胎非但没有杀掉,反而越长越大,吓得要命。他想了个办法,决定要自己动手,杀掉这只怪胎。
这天傍晚,族长拿了把菜刀,躲在塘边的树丛里。等了一会儿,百叶来淘米了,果然,脚盆又飘了过来。正当娘跟儿子又说又笑的时候,族长冲出来举刀就砍。小龙一见,慌忙跳进水里,但已经迟了,他的一只龙尾巴被菜刀砍掉了,鲜血直淋。这时,正巧荷丛里停了一只又大又漂亮的蝴蝶,蝴蝶看到小龙平白无故被砍了尾巴,心里非常难过,就飞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接在了小龙的伤口上,变成了一只龙尾巴。小龙有了尾巴就像老虎添翼,尾巴一甩,满塘荷花叶子乱飞,他尾巴又一甩,身体变成了数十丈长,他尾巴第三次一甩,就从池里蹿起来,飞上了天,顿时,天上狂风大作,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百叶一看儿子飞上了天,连忙喊了三声:“儿啊!儿啊!儿啊!”小龙听到娘的喊声,在荷花塘上转了三圈,然后吞云吐雾朝天目山的方向飞走了。从此,浙北一带只要天旱,这条小龙就会飞来驾云播雨。当地人逢年过节,也要做百叶龙欢舞庆祝。
3、发展历程
获得新生
1957年,为寄托对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憧憬和祝愿,天平村农民在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协助下,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对“百叶龙”进行了加工改编,并获得成功。从乡里舞到县里,从县里舞到地区,并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一等奖后又被推选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
在北京天坛剧场演出时,“百叶龙”为压轴戏,“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精彩的表演迎来了阵阵掌声,落幕时,中宣部、文化部领导上台与龙舞演员一一握手,当时,陆定一部长握着龙头王长根的手问:“你的龙头是怎样由荷花变成的?好快啊。我一时没看清,百叶龙舞得好!我国农民不简单!百叶龙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国演出。”“百叶龙”舞进北京共演了7场,慰问了工人、解放军。
汇演结束时,“百叶龙”荣获特别奖,同时被邀到*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朱德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重展雄姿
1980年,“*”期间沉寂了十多年的“百叶龙”,经长兴民间艺术家池文海等人加工改编,于5月30日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农民业余文艺调演,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俱乐部举行。“百叶龙”在13个代表队的众多节目中被推为开场戏。开幕那天,但见舞台上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荷塘边轻歌曼舞,不一会儿,一朵特大的荷花飘进池中,九段荷花鱼贯而进,一对彩蝶紧紧尾随,在阵阵雷声中,舞龙艺人将荷花底部的铁丝钩巧妙相连。霎时,两只彩蝶一下子化成了刚劲有力的龙尾,迅速与龙躯镶嵌得天衣无缝……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北京城轰动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农民报》,新华社以及电视、广播等50家新闻媒体和中外记者先后前来采访,新华社、中新社分别用英、法、俄、阿拉伯等文字向外发稿,宣传农民业余文艺调演的盛况并对“百叶龙”的演出作了专题报道。在北京期间,“百叶龙”又一次进*为*领导进行汇报演出,并再次荣获优秀演出奖。调演结束后,舞龙队员被留在摄影棚内,前后26天,圆满完成了农民电影制片厂的艺术纪录片《泥土的芳香》的拍摄工作,“百叶龙”被搬上了银幕。
再度创新
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创新。2000年根据“百叶龙”已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现状,长兴文体局邀请省舞蹈专家来长共同研究后,决定对“百叶龙”进行重新加工改编,重振“百叶龙”雄风,展示“百叶龙”风采。改编后的“百叶龙”有三大突破,演员人数扩大了3倍,变舞台舞为广场舞;原先的一龙独舞为双龙齐腾。同时还重新制作了伴奏音乐,无论是服装还是道具,均以全新的阵容出现。
2000年12月4日晚,“百叶龙”代表浙江省,与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代表队一起,参加了在台州市举行的世纪之交我国社会文化舞蹈艺术活动的盛会。以全新阵容出场的“百叶龙”融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舞蹈技艺于一体,以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意境成为此次盛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群星璀璨的台州市政广场舞台,满塘荷叶飘逸流淌,朵朵荷花盛开,翩翩彩蝶纷飞其间,骤然间,由姹紫嫣红的荷叶幻化的两条蛟龙横空出世,翻腾飞舞于碧荷之中。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惊叹不已。民间艺术奇葩“百叶龙”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一举夺得*最高奖——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金奖。
获得金奖后的“百叶龙”演出邀请不断,长兴文体局在积极组织“百叶龙”赴全国各地演出的同时,还将“百叶龙”改编成舞台舞、行街舞等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2002年“百叶龙”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与来自法国、德国、智利等世界各地的精彩节目同台献艺;为庆祝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应文化部的邀请,“百叶龙”还参加了全国“群星奖”优秀节目进京表演,并为晚会压轴,受到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百叶龙”已成为长兴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工艺特色
制作百叶龙并不容易,长兴有一位出身梨园世家的石玉楼师傅,他家是造“龙”专业户,1980年进京演出轰动北京城的百叶龙制作精美,人见人爱,博得*领导和专家、艺人们一致赞扬。这条龙,就是石师傅用11个昼夜赶制了最难做的龙头。石师傅自小爱龙,凡游名胜古迹,必对龙的造型细细琢磨,他说古时制龙都为四爪,清代开始才改为五爪金龙。为了能使百叶龙获得成功,他不知化了多少心血,光龙头就动了不少脑筋,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构成,至于龙的眼睛难度更大,古人有画龙点睛之说,石师傅不仅能使龙眼有神,且开闭自如,眼珠又能转动,舞龙时,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龙鳞由900多片粉红色花瓣缀结,龙躯由81朵斗大荷花分9段层层联结延伸,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或透明的双条彩绉制成的花瓣叠成,龙躯长16米。百叶龙龙尾制作工艺很高,当两只蝴蝶在荷塘边漫舞时,龙尾是蝴蝶,当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紧跟时,随着雷声大作,荷花变成巨龙,蝴蝶又转眼变成了刚劲有力的龙尾,与龙躯衔接。整条百叶龙的各个部位都具双重性质,既是龙躯龙头又是荷花。别具一格、设计巧妙的道具,使“百叶龙”更具江南神韵和独特意境,堪称“江南一绝”。
相关报道
涅盘的百叶龙
2006年2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委员会公布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单,501个项目中,浙江省长兴县的百叶龙赫然在列。
长兴县有关人员表示:“长兴已建立了12个百叶龙基地,有15条百叶龙的队伍可随时拉出来表演。在长兴,发展百叶龙已开始从娃娃抓起。”
的确,百叶龙在长兴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品牌,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百叶龙的传承、保护和推广中。
然而,谁能想到,这一响亮的文化品牌,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在几年前还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
全省汇演倒数第一,民族瑰宝几近绝唱
2000年5月1日,长兴人永难忘怀的日子。
浙江省第二届民间文艺展演举行,全省13个参赛节目在杭州吴山广场摆开了擂台。
比赛结束,评委会公布评选结果:长兴百叶龙为倒数第一名。
“太可惜了!怎么也没想到会拿最后一名!”省文化厅的领导惋惜道。
长兴县文体局局长陈亦祥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其实,在彩排时陈亦祥便已发现,参赛各队排成方阵,别的队都很壮观,气势不凡,而百叶龙队伍却显得零乱、土气,漫不经心,精神不振。
失败的端倪早已显露。只是没想到会败得如此之惨!
百叶龙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已近绝唱。
回到长兴,县文体局马上召开党委会。
百叶龙何去何从?要么自生自灭,任其湮灭;要么重振雄风,迎难而上,闯出生路。
就在此时,一份由省文化厅下发的文件被送达陈亦祥的手中:全国群星奖将于当年12月举行,浙江省将推选3个节目参赛。在文件送达的同时,省文化厅的电话也追来了:长兴百叶龙是否参赛?如果参赛,可以作为备选节目。
倒数第一名缘何还能被邀请参赛?可见百叶龙在浙江的地位。
长兴县文体局邀请当地及省里的民间艺术家开会,商量对策。专家们的意见非常一致:百叶龙是民间艺术瑰宝,绝不能任其湮灭,百叶龙应该参加全国比赛!
参赛!百叶龙要东山再起,到全国赛场上再决输赢,雪倒数第一之耻!
全省倒数第一,要拿全国大奖,妄想!有人讽刺。
专家们也认为,百叶龙要想在全国得奖非常困难。
但局党委还是坚持这一决定。
这一决定也把文体局一班人逼到绝境。他们深知,百叶龙近200年的传承如果在他们手里夭折,这将意味着他们将成为长兴历史上的罪人!他们将无法向历史、向长兴人民交代!
孤注一掷!文体局决定把两年的文艺经费30万元全部投入到百叶龙编排上。
他们请来了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孙红木和省群艺馆舞蹈室主任邵小眉、专家吴露生。经过酝酿,专家们决定对传统的百叶龙舞蹈进行创新,将延续了200年的一龙独舞改为二龙共舞。这样一来,演员阵容扩大了3倍。同时还重新制作了伴奏音乐,改制了服装道具。
百叶龙演员历来是业余的,这次也一样,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文体局从天平村、清泉武术学校等15个单位遴选出59名演员进行集中排练。排练和参赛由时任文体局副局长的高有顺负责,张月琴、杨明珠等众多文艺骨干被抽调在一起。
离全国比赛只有5个月,这么短时间,能把这些没有经验的人训练出来吗?
浙江省选送全国比赛的节目确定为:余杭滚灯,青田鱼灯,海宁花灯。百叶龙被作为备选节目选送文化部。
文化部能把百叶龙从备选列入正式比赛剧目吗?惴惴不安的陈亦祥赶到了北京。
据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一位副司长透露,百叶龙不但被列入参赛目录,而且排序在全国所有节目中居第二位!
节目排序不代表得奖的名次,但名次排序实际上代表文化部对节目重视的程度,陈亦祥欣喜莫名。
“拿到银奖就是失败!”回到长兴,陈亦祥以宜将剩勇的气概提出了这样的口号。
从田头走向舞台百叶龙舞进*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崇拜龙,因此塑造了成百上千种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龙。长兴百叶龙便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条。
延续已近200年的百叶龙,诞生在太湖畔的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并一直在这个村传承,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百叶龙艺术团团长杨明珠办公室,记者见到了百叶龙艺术团的顾问、天平村党支部书记谈小明。
1949年出生的谈小明是百叶龙第7代龙头,他叔叔、哥哥都是龙头。他说,天平村人以舞龙为荣,村里男子都会舞龙,不会舞龙的被认为缺乏男子汉气。而舞龙尤以舞龙头者最受尊敬,村规规定,不会舞龙头的不能当村*。
天平村是个大村,原有1500多人,经历了两次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人口锐减到几百人。到1949年,百叶龙的制作方法已基本失传。
在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王长根、王如秋等一些青年农民决心重新制作百叶龙,恢复舞龙传统。他们遍访村中老人,发掘百叶龙制作方法。摸索了两个多月,建国后第一条百叶龙在天平村复原了。
百叶龙又在天平村欢腾起来。
1956年,长兴县文化馆的一位*偶然来到天平村,恰遇村里在舞百叶龙,当他目睹本县这一还未被知晓的民间艺术样式的表演时,这位*非常兴奋,遂向文化馆领导作了汇报。于是文化馆邀请百叶龙到县城表演。
百叶龙第一次冲出天平村,来到县城。
说来真巧,百叶龙在县城的演出被浙江省文艺辅导队民间文艺专家余伯忠撞了个正着,百叶龙极富民间色彩的表演使这位民间艺术家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在本省,竟蕴藏着这样一种精美的民间艺术!
此时余伯忠正为浙江民间艺术作品参加全国比赛四处奔波,百叶龙的发现使他喜出望外。很快,百叶龙被确定为晋京参演节目。
只适合农村祭祀和庙会的百叶龙能登得了大雅之堂吗?
余伯忠亲自对节目进行改造,将龙身的制作材料由原来的纸和竹片改为棉纱、铁丝,龙身的发光体也由蜡烛改为电池灯泡;将龙珠由原来的“寿桃珠”改为“花苞含珠”;百叶龙是荷花龙,原来龙尾是蝙蝠,现改为彩蝶;在舞龙的造型上,将12盏陪舞的花灯改为12只云彩牌;在舞蹈动作上则突出游、滚、睡、卧、腾和出水、盘柱等动作。原来的百叶龙舞龙没有音乐伴奏,就给它配上江南的民间小调。
在百叶龙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上,这是一次重大的创新,中国传统的舞龙第一次真正变成了龙舞。
接着,天平村的舞龙者被集中封闭训练了3个月。
1957年1月,百叶龙演出队由天平村支书王长根带领晋京参演。
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北京天坛剧场进行,百叶龙极具乡土特色的表演引起轰动。
演出结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上台接见演员,他握着王长根的手问:“你的龙头是怎样由荷花变成的?好快呵!我都没看清。百叶龙舞得好啊!我国农民不简单!百叶龙可由文化部安排出国演出!”
“不简单”的百叶龙马上迎来了更不简单的事:他们应邀进*为*领导表演,*、*、朱德等*领导观看了他们的演出。演出结束,*领导上台和他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周总理还送给王长根一支钢笔。
那次晋京,百叶龙演了7场,演出获得国务院特别奖。
更让天平舞龙者喜出望外的是,他们的演出引起*的注意,*请王任重带来口信:“多扎两条百叶龙,到*广场演出去!”
1957年7月,百叶龙随国家文艺团体访问苏联,出席世界青年联欢会。
1958年国庆节,长兴组织了10条百叶龙,在*广场狂舞。
百叶龙登上了辉煌的顶峰。
劫后余生,百叶龙被拍成电影
百叶龙与中国所有的龙不同之处在于其道具制作别具一格,独出心裁。而制作百叶龙的工艺非常复杂。
据《品味长兴》一书记载,在百叶龙的深化和传承上,长兴的两个民间艺术家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是池文海和石玉楼,池工于舞蹈,石长于制作。
已经去世的池文海有“江南小梅兰芳”之誉,是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的。为了传承百叶龙的舞蹈技艺,他一次次深入天平村,与王长根等人同吃同住,向村里老人虚心求教。数十年来,他对百叶龙的舞蹈编排等方面进行过多次改革,不但使百叶龙艺术得到传承,而且有了创新和发展。
有“造龙专家”之誉的石玉楼曾任常州京剧团团长,后因调长兴改行搞道具。*期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饱受摧残。他精通舞台艺术,自小爱龙,每有机会外出,必遍觅名胜古迹,凡有龙处定细加观察研究。到长兴后爱上了百叶龙,经常到太平村与制龙的村民探讨制龙技巧。多年的观察和细心琢磨使他掌握了整套制龙技艺,他制作的百叶龙达到精美绝仑的境界。
记者在百叶龙艺术团的道具制作工场见到已年逾80的石玉楼,他还在“造龙”。他制作一条龙有130多道工序,需要80多种材料,龙头未拼装前是一朵特大的荷花,龙眼开闭自如,眼珠能转动,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栩栩如生;龙躯由81朵荷花分9段联结,每段9朵荷花,每朵用63片布制成的花瓣叠成,荷花花瓣代表龙鳞;龙躯长16米;龙尾是一对彩蝶。
石玉楼说,中国有很多龙,但其他地方的龙舞动时是龙,静止时也是龙;惟独百叶龙,出场时是朵朵荷花或瓣瓣荷叶,变龙时演员急速依次聚拢,将荷花荷叶环环相扣,迅速拼装,不到10秒就拼装成整条龙。这一精巧的设计使百叶龙独具特色,堪称江南一绝。
“*”中百叶龙被当作四旧付之一炬,从此在天平村消失。
1979年,文化部的一位专家专程来到天平村考察百叶龙,此时的天平村连一个龙头也拿不出来了。
此时的石玉楼也还是戴罪之身——他还戴着“反革命”帽子没有摘。
时任长兴县文化局局长的乔林愤怒了,这是对艺术人才的摧残!“你大胆去做,有问题我来承担责任,你的问题我们来解决!”乔林拍了胸脯。
14天夜以继日,一个栩栩如生的龙头制作出来了。石玉楼还对龙头的制作进行了改革,将重量降低至不到10斤;龙头加上能抖动的杨梅球,舞起来不住地抖动;百叶龙传统的龙须是直的,石玉楼则将龙须向上弯曲;更精妙的是,他制作的龙眼开闭自如,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龙的眼神都对着人,这个龙头是对传统龙头的改正,显得栩栩如生。
百叶龙的舞蹈、音乐、道具也有了变化,赴京参演的百叶龙焕然一新。
1980年6月初,文化部在北京举行全国13个省市业余文化调演。百叶龙大获全胜,获得一等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做了报道。
百叶龙太精美了!调演结束,八一电影制片厂把他们留下,整整一个半月,专题片《泥土的芳香》摄制完成。
电影《泥土的芳香》把百叶龙推向了全国,百叶龙在沉寂10年后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期。
置之死地而后生,百叶龙重现辉煌
2000年12月4日,浙江椒江,全国第十届舞蹈大赛在此举行。
经历了倒数第一名的惨败,长兴人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半年多,发誓要雪蒙在百叶龙身上的耻辱。
这个时候终于到了。
音乐声起,观众面前出现的是一幅祥和的江南水乡胜景:祥云朵朵,彩蝶成双,荷叶荷花在碧波中摇曳。百叶龙舞,龙在何处?惊诧间,突然雷声爆响,灯光骤暗,一阵急促的锣鼓声起,演员手中的瓣瓣荷叶化作龙鳞,朵朵荷花变作龙身,那颗最大的荷花成了龙头,彩蝶成了龙尾,一条粉红色的巨龙突然冲出荷塘,腾空跃起。整个变龙过程在不到10秒时间内完成,顿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百叶龙欢腾地舞蹈着,锣鼓阵阵,唢呐声声,长兴舞龙者血脉贲张,激情澎湃,把龙舞舞入了化境。
渐渐地,高潮退去,嬉戏的两龙蛰伏下来,蓦地,龙消失了,舞台又恢复成满池荷叶,至此,舞蹈结束。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评奖揭晓,百叶龙获得金奖。
从全省倒数第一到获得全国金奖,5个月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百叶龙获金奖后,名播华夏,邀约纷至,包括国外也来邀请。
2002年2月14日,新西兰奥克兰市阿尔布特公园内张灯结彩,火树银花。
晚上8时许,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的车队渐次停下,鼓乐齐鸣处,一条巨龙顿时狂舞起来,那是长兴的百叶龙!片刻,百叶龙的第八代传人谈小明之子谈勇充当龙头,巨龙逐渐向克拉克靠近,随着一声响锣,高高举起的龙头在克拉克面前定格。新西兰女总理含笑从百叶龙代表团团长陈永昊手中接过湖笔,欣然为百叶龙点睛。顿时,阿尔布特公园内灯光瞬间亮起,鞭炮声大作,公园沸腾起来。新西兰中国新年灯会开幕式在百叶龙的狂舞中正式开始。
2001年的一天,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走进了天平村。他叫詹尼夫·金,新西兰艺术家,他是慕名前来考察百叶龙的。此次考察的结果是,百叶龙应邀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中国新年灯会演出。
赴新西兰演出,这是百叶龙跨出国门的一次成功尝试。洋溢着中国和新西兰友谊的演出留给新西兰观众极深的印象,3天时间演了15场,12万观众得以一睹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演出轰动奥克兰,倾倒了新西兰观众,观众无不惊叹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精妙。
2003年8月15日,*电视台《同一首歌》特别节目《相拥太湖,相约长兴》大型文艺晚会开幕,开场舞蹈便是百叶龙。
几天后的8月22日,*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在黄金时间向全球播出30分钟的百叶龙专题片。
2004年9月,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风从东海来》在杭州隆重举行,百叶龙成为晚会最精彩的一幕,双龙共舞,气势宏大的场面,8分钟的精彩的表演,赢得7次雷鸣般的掌声。
从2004年9月到2005年2月的半年中,百叶龙前后15次在全国各地的重大演出舞台亮相。同时,百叶龙开始出席商业演出,并且有了不菲的收入。
百叶龙赴韩国演出……百叶龙赴香港、澳门演出……百叶龙赴法国演出……
“在法国尼斯演出,场面非常感人。”杨明珠说。“我们是第一次采用摇滚乐配乐,适合摇滚音乐的龙舞更加狂放,当演员唱起了《龙的传人》时,此情此景,许多华侨忍不住热泪盈眶,甚至失声而泣,这是祖国的龙啊!”
长兴百叶龙全盛的时期来到了。
举全县之力振兴百叶龙,长兴实施百龙计划
长兴县委县*对百叶龙非常重视,一个全面振兴百叶龙的计划在全县推开。
2004年4月8日,长兴县举行百叶龙加工研讨会,会议请来了*、省级著名民间舞蹈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百叶龙改编创新,确定了传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注重舞蹈意境提升的改编创新方案,对百叶龙在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
县委决定:建立百叶龙基地,成立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担任顾问,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并明确由县委宣传部具体负责牵头;决定把百叶龙作为一个文化产业来发展,做精做大做强做好这一产业;同时提出百叶龙人才培养计划,为了配合人才培养,不仅要有大龙,还要有小龙和小小龙,培养百叶龙人才从幼儿园抓起;为使百叶龙的民间传统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长兴县还将百叶龙的历史渊源、创编过程、艺术特色、表演形式编写成乡土教材,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目前教材编辑正在紧张进行中。
长兴县出台了《长兴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筹措资金100多万元,选择具备民间艺术传承条件的学校、部门和乡镇成立了12个百叶龙艺术培训基地。并提出举全县之力发展百叶龙,宣传部、文体局、教育局、林城镇*、李家巷镇*、华能电厂、李家巷坦克部队……一时间,党、政、军、企齐参与,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的保障。
文体局还请来作曲家王天明对配乐进行重新创作。王天明三下长兴,体验生活,不断对音乐进行修改,分别为大龙、小龙和小小龙配乐。
2004年4月28日,长兴县首批12个百叶龙培训基地举行挂牌仪式,475位业余演员进入基地训练。
一个“*主导、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百叶龙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百叶龙培训基地建设的职能部门,文化局不但承担起了各基地艺术人才的选拔、培训和辅导,负责节目的创新、编排、服装、道具、音乐等设计制作,还采取了省级专家辅导,县内民间艺人舞龙技巧传授与日常排练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和落实培训任务。
近200年来,百叶龙一直未能出村,主要原因是村里严格规定,舞龙技巧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百叶龙只能由本村人来舞,不能把技巧传给外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全县成立12个基地时,天平村村民坚持旧规:舞龙技巧不得外传!
为了解决舞龙技巧问题,县里专门派人到天平村向谈小明求援。
半个月中,当县里的同志第N次找到谈小明时,谈小明终于同意了。此时的他认识到百叶龙要继承发展,要发扬光大,单靠一村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6月,谈小明来到了电大基地。学员们正在挥汗如雨地训练,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动作很不规范,不正确。已经舞了一个月了,但还是舞不好。
“百叶龙是江南荷花龙,是一条文雅的龙,龙头必须满脸含笑。”谈小明示范着。“百叶龙要舞起来,关键是龙头要舞出‘8’字形……”
经过谈小明指导,电大基地的百叶龙舞起来了。
谈小明、谈勇父子成了各基地的顾问,开始巡回指导。
2005年,长兴县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百叶龙大赛,12个基地的15条龙参赛,500多名演员齐集,由省文化厅组织民间艺术专家和舞蹈艺术家组成评委评选各项奖。这么大的规模,这么隆重的仪式,这在长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8年百叶龙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008年4月7日18时30分,奥运圣火顺利抵达法国巴黎,应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邀请,由长兴教育系统组建的百叶龙艺术团在巴黎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百叶龙先后在本次奥运圣火传递活动的起点(埃菲尔铁塔)和终点(夏莱蒂体育场)精彩亮相,为奥运圣火助威。
在国庆群众联欢晚会的表演中,百叶龙是南方龙的唯一代表,因此万众期待。9月12日,国庆群众联欢晚会彩排首次进行。在合排中,来自全国的12条舞龙和200多只舞狮在现场龙腾狮跃,大展威风,其中以百叶龙与重庆的铜梁龙及河北的沧州狮最为抢眼。
当《祝酒歌》响起,中心表演区便迎来数百张荷叶迎风摇曳,一朵朵娇艳的荷花沉浮其间。突然间,两条长60米的巨龙腾空飞起,时而在荷叶间翻腾,时而在水面上腾跃,两条巨龙又在瞬间变成6条小龙。百叶龙能在10秒钟内完成从荷花到大龙,再到小龙的两次变化。让在一旁观看彩排的人颇为惊奇。
“很多人问我:‘只看见你们带着花进去,怎么突然变成龙了呢,龙头藏哪里了?’”杨明珠颇为得意地说,“这就是长兴百叶龙的奥妙之一。”
杨明珠介绍,这次他们的演出团队总共有81人。彩排结束后,团队已回到湖州练习,将于9月24日进京作最后的冲刺,直至10月1日的表演。
感受长兴“百叶龙”
浙江省长兴县位于太湖西南岸,流传了160多年的民间舞龙“百叶龙”就出自这里。它以巧妙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独具魅力的表演成为民间艺术瑰宝,新中国成立后,*、*、朱德等老一辈*都曾经观看过“百叶龙”表演。如今,长兴“百叶龙”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叶龙”以舞蹈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在江南秀美的荷塘中诞生的故事:很久以前,长兴县天平村里有一亩荷塘,荷叶铺满水面,荷花开满池塘,蜻蜓蝴蝶飞来飞去,非常美丽。当时荷塘边住了两户人家,一家有个儿子叫百叶,一家有个女儿叫荷花。百叶和荷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妻,相亲相爱,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不久,荷花生下一个男孩,腋下有龙鳞,人们都说他是龙种。族长得知后抢走荷花,杀死百叶,还举刀砍向孩子。就在这时,孩子居然化作小龙腾空而起。从此以后,每逢干旱,小龙就会赶来耕云播雨,天平村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感激小龙,就从池塘中采来荷花荷叶,精心制作成一条龙,取其父名,称为“百叶龙”。村民们舞起“百叶龙”,祈求国泰民安,幸福美满。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叶龙”从一个美丽的传说演变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成为长兴的特色文化,受到群众喜爱。
第一次观看“百叶龙”表演,那“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的精彩动作撼动人心。舞台上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荷叶飘逸流淌,荷花竞相开放,舒缓的音乐让人一下子便沉浸在江南水乡的气息之中。不一会儿,一朵特大的荷花飘进池中,九段荷花鱼贯而入,一对彩蝶紧紧尾随,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嫣红碧绿的荷花荷叶组成的蛟龙腾空而起。
“百叶龙”寄托着古往今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看过“百叶龙”的人们无不为它壮观的场面所感染,无不为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而慨叹!驻守在长兴县的南京军区某部官兵,不仅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深,也深受长兴浓郁的传统文化熏陶感染。
为满足官兵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部队选送百余名官兵到地方学习“百叶龙”的制作和表演技艺。长兴大剧院成了官兵们学习掌握“百叶龙”表演技巧的重要场所,官兵们一招一式向民间艺人虚心求教。学成归来的官兵又利用业余时间给战友传授技艺,在部队培养出一批舞龙人才。如今,“百叶龙”已成为部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官兵们表演的“百叶龙”不仅在部队重大演出活动中成为保留节目,部队舞龙队还经常走出营区,与民间舞龙艺人一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