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渠则镇
王渠则镇位于靖边县城西南45公里处,地处白于山区腹地,无定河源头。原为新城乡,2011年撤乡并镇,与王渠则镇合并。属丘陵沟壑区。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2432户,12509人。全镇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有耕地50940亩。境内有靖边县八大景观之一的“西涧丹林”。
中文名:王渠则镇
行政代码:610824107
身份证前6位:610824
长途区号:0912
邮政编码:719000
隶属政区:靖边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陕K
辖区面积:168km2
1、地方简介
王渠则镇
王渠则镇新城便民服务中心位于靖边县南部山区,地处白于山脉腹地,无定河源头。原为新城乡,2011年撤乡并镇,与王渠则镇合并。2015年1月改名为王渠则镇新城便民服务中心,距县城张家畔63公里,分别与我县的中山界、周河、杨米涧3个镇接壤,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总土地面积230平方公里。有耕地3.93万亩,林地10.4万亩,草地5.2万亩。有各类大家畜2271头(匹),生猪7638头,羊子饲养量近2万只。农作物以玉米、洋芋、荞麦、糜谷为主,另产部分油料和小杂粮。全中心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洋芋、荞麦、白绒山羊。2007年底全中心农业生产总值1766万元,粮食总产量4500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2、行政区划
王渠则镇区划
610824107200121王渠则村
610824107201220西桥界村
610824107202220庙界村
610824107203220代黄口村
610824107204220闫米?村
610824107205220胶泥湾村
610824107206220长渠沟村
610824107207220蔡家峁村
3、地方人口
王渠则镇
王渠则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9375
男4769
女4606
家庭户户数2108
家庭户总人口(总)9375
家庭户男4769
家庭户女4606
0-14岁(总)2889
0-14岁男1505
0-14岁女1384
15-64岁(总)5990
15-64岁男3002
15-64岁女2988
65岁及以上(总)496
65岁及以上男262
65岁及以上女23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280
4、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新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新城曾为边关要冲。清朝乾隆年间,新城为衙门所在地,解放后属新城堡,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设为乡,2011年撤乡并镇,与王渠则镇合并,隶属于王渠则镇。北宋时期范仲淹曾在此屯兵把守。境内有新城、草草山、黄花城、荞麦城、好汉舌头、明长城等古迹。
5、城镇建设
王渠则镇是靖边南部山区的中心城镇,在历史上有“旱码头”之称,是全县主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为了更好的发挥商业地理优势,2001年,镇*根据陕西省城镇建设规划院的小城镇设计规划,积极开展拆迁建设工作。目前,一个主街宽20米,长1100米,累计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服务功能齐全的新型小集镇已经初具规模。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80多家,非公有制经济产值达1090多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镇*先后投资120多万元在王渠则村、闫米洼村、代黄口村打机井123眼,发展水浇地5500多亩。2000年该镇配合县地道站修通至大沟的油路,2002年修通至新城油路,目前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
自红柳河流域治理开始以来,镇党委、*始终把治理工作作为改善全镇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事来抓。到2002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发展水浇地4800亩,营造水保林14600亩,筑拦洪堤坝70道,控制面积4500亩,为全镇实现山清、水绿、人富奠定了基础。
6、农业发展
王渠则镇
王渠则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在种植结构调整上,镇*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以洋芋、荞面、蔬菜、代黄为主的多元种植格局已初步形成。镇*还引进脱毒洋芋种子、榆荞2号荞面种子、张裕2号玉米种子等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法、单行密植、垄沟种植等技术方法,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量。为了彻底改变老畜种低效益的状况,镇上先后引进布尔山羊、小尾寒羊、白绒山羊等优良羊种2500多只、德克种猪200多头、法国“伊普吕”肉兔500只,为全镇农民打开了致富之路。为了更好的发展全镇畜牧业,2002年又引进种植了阿尔冈金苜蓿草46000亩、鲁麦克斯、紫立苋等高效优质牧草200多亩,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7、附近景点
统万城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58公里处的白则村。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陕西省靖边县人民*于2001年全面展开申报统万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组成,宫城里面还有一座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则是各级官署和王侯贵族居所,外廓城是一般居民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汉文化)交融、渗透、汇聚最具典范的例证,也是一个消逝了的民族遗留给历史的特殊见证。作为一处*文保单位,它与其它的古遗址相比,又有其独特性:作为一处沙漠遗址,在饱经1600年的人为破坏与风侵雨蚀后,仍然部分保留了其原始风貌,这在全世界屈指可数。
统万城有行政建置的历史,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北宋、西夏、元朝各代,延续了八九百年,到明朝才成为长城外的废城。行政建置撤掉后,当地居民并没有离开,现存于统万城墙体内侧的窑洞和院落,就是当地百姓长久居住的遗迹。
大漠风光
中国大沙区之一。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陕西榆林地区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积为3.98万平方公里。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毛乌素沙地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一上更新统湖积冲积层。
沙区年均温6.0~8.5℃,1月均温-9.5~12℃,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集中于7~9月,占全年降水60~75%,尤以8月为多。降水年际变率大,多雨年为少雨年2~4倍,常发生旱灾和涝灾,且旱多于涝。夏季常降暴雨,又多雹灾,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沙地东部年降水量达400~440毫米,属淡栗钙土干草原地带,流沙和巴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广泛分布,西北部降水量为250~300毫米,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芦靖湖旅游区
芦靖湖旅游区
芦靖湖旅游区位于靖边县南,距靖边县城25公里。由芦靖湖休闲度假区,乌延城历史观光区,张峁水库水上游乐区三个部分组成。景区范围约1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6407万元。旅游区内北端的芦靖湖距县城最近,约2.5公里,水域总面积1.2平方公里,水深3—4米,长约3公里湖中有小岛两座,一座面积约11亩,名为怡心岛。另一座面积约3亩,名为翠苇岛。镇靖古城位于镇靖乡*所在地,距县城8公里,镇靖城西山梁上有明长城遗址,城内原有中山台、老爷楼、九龙壁、城隍庙、七佛殿、玉皇阁、娘娘庙、神路等景观。南端的张峁水库距县城8.5公里,蓄水量680万立方米,水最处深12.6米,水体长约5公里,总面积4平方公里。这里水质优良,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坝下的天然草坪,绵延千米。芦河穿境而过,靖志公路贯通南北,这里人杰地灵,土地辽阔,碧波万顷,绿草如茵,人文景观神奇,汇历史古今于一身;自然景观优美,集湖光山色成一体。
芦靖湖景区自然资源组合好,品质高,分布广,加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的旅游文化品位,是一处难得的旅游景区。周末假日,携家人朋友到这里旅游,一来可饱览大自然的天成之美,二来可了解靖边县悠远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文化。同时这里也不失为青少年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8、地方特产
靖边粉条
靖边粉条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特产。靖边粉条是选择优质土豆淀粉加工而成,其风味独特、香醇诱人、滑润爽口、柔软筋颤。如果配上辣椒吃,色泽鲜亮,香辣可口,只是一闻,就会让人真流口水,吃上一口,更是妙不可言!
在陕北有很多以粉条为主要原料的特色吃食,如三鲜粉汤、羊血烩粉、油粉蒸饺、蛋粉韭盒等等,都是谁听谁爱的美食。
陕北山杏
陕北山杏通身是宝,从杏肉、壳到仁无不有用。鲜杏果肉加工制作的杏脯、杏酱是多年畅销市场的食品。杏仁可用于多种食品加工,除生产大宗的杏仁炒货、杏仁蛋糕、杏仁酪、杏仁饮料、口香糖、杏仁巧克力等多种糖果糕点外,也可用作华夫饼干,蔬菜色拉,焙制品上面的调味品,或肉禽、海产品色拉加味品等,还从中提取分离出多种单一组份,用于添加强化其它食品,制作高档营养食品,还用于面霜、面乳等多种化妆品;杏仁油用于制作香精、食用油或高级润滑剂。壳用于油漆、活性碳、肥皂等多种化工品。
陕西是山杏原产区之一,以天然林为主。建国后,陕北、渭北许多县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目的,大量播种山杏,形成了林带。山杏的主要产品是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传统的出口物资,主要用于药材、榨油、糕点、食品等。既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是黄土高原上较好的树种之一。
山杏,适应性强,耐旱、耐寒。有早熟、中熟、晚熟之分;离核、粘核之分;甜仁、苦仁之分。
栽种,一般采用直播造林,随整地随播种,每穴3~5粒种籽。陕北多以种播,出苗整齐。若是春播,人们常将种籽进行“沙藏处理”。苗长头五年内,要进行定苗、修枝、松土、除草,每隔二三年还要复垦一次,十年后即可疏伐。
杏仁既味美,又和“幸人”谐音,故人们在一些喜庆的宴席上和馈赠礼品时,常用“杏仁粥”、“杏仁酥”、“杏仁糕”、“杏仁羹”等食品,以取其“人人幸福”之意。此俗在陕南各地流行。
靖边羊肉
靖边羊肉
靖边羊肉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特产。靖边地区的羊从小就吃着去膻味的调料长大的,所以自身没有羊膻气,也无须用红烧、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盖气味。
靖边县羊只饲养量已达100万只,年生产优质羊肉5000多吨,品种有萨福克羊、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饲草资源,靖边羊肉无腥无膻,肉羊羊肉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是真正的陕北优质绿色食品。陕北白绒山羊以其产绒量大、绒色洁白、强度大、纤维细长、繁殖性能强等优点,被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