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玛纳斯

科普小知识 2023-11-23 11:02:09
...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国外称吉尔吉斯族,现有吉尔吉斯斯坦国)英雄史诗。据中国记录的材料共8部,20余万行。《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并非一个主人公,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玛纳斯》主要讲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拼搏,创造美好生活,歌颂伟大爱情的故事。一共分为8大部。2006年5月20日**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的“玛纳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玛纳斯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世界级

申报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Ⅰ—25

1、基本内容

第1部《玛纳斯》,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叙述了第一代英雄玛纳斯联合分散的各部落和其他民族受奴役的人民共同反抗卡勒玛克、契丹统治的业绩,主要讲述穷卡杂特(QongKazat),翻译就是大战争的意思;

第2部《赛麦台依》,叙述玛纳斯死后,其子赛麦台依继承父业,继续与卡勒玛克斗争。因其被叛逆坎乔劳杀害,柯尔克孜族人民再度陷入卡勒玛克统治的悲惨境遇;

第3部《赛依台克》,描述第三代英雄赛麦台依之子赛依台克严惩内奸,驱逐外敌,重新振兴柯尔克孜族的英雄业绩;

第4部《凯耐尼木》,述说第四代英雄赛依台克之子凯耐尼木消除内患,严惩恶豪,为柯尔克孜族人民缔造了安定生活;

第5部《赛依特》,讲述第五代英雄凯耐尼木之子赛依特斩除妖魔,为民除害;

第6部《阿斯勒巴恰、别克巴恰》,讲述阿斯勒巴恰的夭折及其弟别克巴恰如何继承祖辈及其兄的事业,继续与卡勒玛克的统治进行斗争;

第7部《索木碧莱克》,讲述第七代英雄别克巴恰之子索木碧莱克如何战败卡勒玛克、唐古特、芒额特部诸名将,驱逐外族掠夺者;

第8部《奇格台依》,叙说第八代英雄索木碧莱克之子奇格台依与卷土重来的卡勒玛克掠夺者进行斗争的英雄业绩。史诗的每一部都可以独立成篇,内容又紧密相连,前后照应,共同组成了一部规模宏伟壮阔的英雄史诗。

《玛纳斯》中国版总22万行,吉尔吉斯斯坦总55万。虽然是中国玛纳斯演唱家居素普·玛玛依唱到第八后代。还有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演唱家萨亚克巴依·卡热力叶夫(SayakbayKaraleyew)能唱到玛纳斯在内的三个后代。中国版玛纳斯第1部长达73000多行,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也流传最广。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世唱起,一直唱完玛纳斯*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一生。玛纳斯诞生前,统治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卡勒玛克王由占卜者处获悉:柯尔克孜族人民中将要降生一个力大无比、长大后要推翻卡勒玛克人统治的英雄玛纳斯。卡勒玛克汗王遂派人四处查找,并把所有怀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一一剖腹查看,以便杀死即将诞生的玛纳斯。但在机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保护下,玛纳斯终于在阿尔泰的布鲁勒套卡依地方平安地降生。目睹人民的苦难生活,使玛纳斯从小就对外来的掠夺者充满了仇恨,他立志要为本民族报仇雪耻。玛纳斯还在幼年时,已成长为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他同情贫穷的人民,把自己家的财产分赠他们;他参加劳动,在炎热的吐鲁番耕种庄稼。他长大后敬重长者,信任贤能,团结了四面八方的勇士,统一了被分散的柯尔克孜各部落,联合邻近被压迫的民族,南征北战,使各族人民过上了欢乐富裕的生活。他被拥戴为汗王,成为当时被卡勒玛克奴役著的各族人民公认的领袖。后来,他不听贤慧的助手──爱妻卡尼凯的劝告,带着40位勇士(他最能相信的勇敢的英雄)和大队兵马,对契丹人的京城进行远征。玛纳斯在这次远征中被卡勒玛克领袖阔谷热巴依(Kongurbay)所败,身负重伤,回到塔拉斯后逝世,柯尔克孜族人民再次陷于灾难之中。

2、艺术成就

《玛纳斯》的艺术成就《玛纳斯》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反映了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契丹人的奴役,以及肃清内奸、惩处豪强、斩除妖魔、为民除害的斗争,表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争取*、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玛纳斯》的各部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颇多创见,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史诗中的丰富联想和生动比喻,均与柯尔克孜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相联系。史诗中常以高山、湖泊、急流、狂风、雄鹰、猛虎来象征或描绘英雄人物,并对作为英雄翅膀的战马,作了出色的描写。仅战马名称就有白斑马、枣骝马、杏黄马、黑马驹、青灰马、千里驹、银耳马、青斑马、黑花马、黄马、青鬃枣骝马、银兔马、飞马、黑儿马、银鬃青烈马、短耳健马等等。史诗中出现的各类英雄人物都配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特征的战马。史诗几乎包含了柯尔克孜族所有的民间韵文体裁,既有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大量的习俗歌,又有不少精练的谚语。《玛纳斯》是格律诗,它的诗段有两行、三行、四行的,也有四行以上的。每一诗段行数的多寡,依内容而定。每个诗段都押脚韵,也有部分兼押头韵、腰韵的。每一诗行多由7个或8个音节组成,亦间有11个音节一行的。各部演唱时有其各种固定的曲调。

《玛纳斯》不只是一部珍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例如史诗中出现的古老词汇、族名传说、迁徙路线,古代中亚、*各民族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大量有关古代柯尔克孜族游牧生活、家庭成员关系、生产工具、武器制造及有关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祭典、娱乐和信仰*前的萨满教习俗等,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3、传承意义

《玛纳斯》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民性和思想性的典型英雄史诗。它从头至尾贯彻着这样一个主体思想:团结一切被奴役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

4、歌手

国内

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柯尔克孜语里叫作“玛纳斯奇”(manasqe)。每逢喜庆节日欢聚时,邀请“玛纳斯奇”来演唱《玛纳斯》,已成为柯尔克孜牧民的传统习俗。演唱时,不以乐器伴奏,曲调的高亢低沉、舒紧疾徐随内容而变化,颇具感染力。有的“玛纳斯奇”从夜晚一直唱到天明。在《玛纳斯》演唱比赛中,经常连续演唱几天几夜。《玛纳斯》就是靠这些“玛纳斯奇”的演唱,代代传承下来的。此外,民间还有不少手抄本,它们在《玛纳斯》的广泛流传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20世纪初叶,中国柯尔克孜族人民中著名的“玛纳斯奇”有阿合奇县的朱素普阿洪、额布拉依木、乌恰县的考交木凯勒迪、别克铁木尔、托略克、朱玛拜等人。*成立后,据调查,在*柯尔克孜族地区有70多位“玛纳斯奇”,其中以朱素甫·玛玛依所演唱的最为完整。“*”期间逝世的艾什玛特能演唱第1、2两部,铁木尔能演唱第1、2、3部的某些片断。此外还有特克斯县的萨特瓦勒德、库尔满拜,昭苏县的朵略特拜,阿合奇县的阿布勒达·加帕尔、朱努斯·吾米尔、朱努斯·阿勒拜、朱玛阿勒、吾米尔·玛木别特、朱玛·卡迪尔,阿图什县的奥斯曼·纳玛依、卡斯木·苏云、加克普、阿勒玛阿洪、阿坎别克、套考劳克、卡拉卡德什·奥帕孜,乌恰县的玛木特·木萨、阿布什·玛买特、萨尔特阿洪、阿布德卡德尔·索略特、卡拉什拜,阿克陶县的赛依特阿洪等都能演唱史诗的不少片断。这些“玛纳斯奇”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色,形成了许多演唱的变体。

国外

特尼别克(1846—1902年),是19世纪著名的“玛纳斯奇”,是古代与当代“玛纳斯奇”们相互衔接的纽带。作为一名柯尔克孜族史诗演唱家,他对《玛纳斯》史诗跨世纪流传及两代艺人的传承衔接起了巨大作用。他出生于现吉尔吉斯(柯尔克孜)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卡依纳尔地区的一个牧民家庭。他从小就善于演唱民间文学作品,并被邀请去在婚礼和祭典活动上进行演唱。他在热衷于民间文学的同时,对学唱《玛纳斯》史诗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古代柯尔克孜心中,最著名的额尔奇(民间歌手)和考木兹奇(考木兹琴弹唱艺人)才能有资格充当“玛纳斯奇”。演唱《玛纳斯》史诗成为各类民间艺人的最高奋斗目标。特尼别克从14岁起就开始勇敢地朝这个目标努力。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到各地寻找著名的“玛纳斯奇”,向他们求教并拜当时著名的“玛纳斯奇”,向他们求教并拜当时著名的“玛纳斯奇”冲巴西为师。在当时,冲巴西已是非常有名的“玛纳斯奇”了,人们都十分赞叹他所演唱的《玛纳斯》史诗。特尼别克跟随冲巴西前前后后约5个月时间,受教非浅。他从冲巴西学唱《玛纳斯》史诗主要通过下面两种渠道进行。第一是直接背诵冲巴西的演唱变体,第二是求教与史诗内容相关的历史及其他方面的资料,加深对史诗的理解。除此之外,特尼别克还曾向巴勒克、阿克勒别克、凯勒迪别克等“玛纳斯奇”学习过。25岁时,他曾与一位名叫纳扎尔的“玛纳斯奇”当众比试《玛纳斯》演唱技艺,连续演唱一天半而赢得比赛的胜利。从此,特尼别克便誉满四方,被夏普坦、巴依提克等上层统治者请去参加大型的《玛纳斯》演唱活动。有一次他曾连续30天演唱《玛纳斯》史诗。

5、传播

《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也流传于苏联,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那里也有许多“玛纳斯奇”。

《玛纳斯》的采集、记录和研究《玛纳斯》故事梗概,最早见于16世纪毛拉·赛夫丁·依本·大毛拉·沙赫·阿巴斯·阿赫坎德以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1856年,沙俄军官、哈萨克人乔坎·瓦利哈诺夫(QohanWalhanof)记录了《玛纳斯》第1部中《阔阔托依的祭典》的故事梗概。1861年,匈牙利人格·阿勒玛什在特克斯记录了第2部的片断。1869年,俄国学者拉德洛夫在中亚楚河流域记录了第1、2部的不少片断。十月革命后,从30年代起,苏联吉尔吉斯加盟*进行了《玛纳斯》的搜集、记录工作,并于1958年出版了柯尔克孜文的第1部和第2部,1960年出版柯尔克孜文的第3部。“玛纳斯奇”的原始资料本则正在出版。《玛纳斯》的第1部在苏联还出版了俄文、乌孜别克文、哈萨克文的译本。《玛纳斯》的第1部及第2部的某些片断除俄文外,还有德文、英文、法文、土耳其文、日文、中文等译文。

中国对《玛纳斯》有计划的采集、记录工作,是在*成立后才开始的。50年代的两次柯尔克孜语方言调查中记录了史诗的某些片断。1960年,*民族学院语文系柯尔克孜语实习组在帕米尔高原记录了第2部约20000行,并与*文联的工作人员合作译成汉文、*文发表。1961年起,*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多次组织过搜集、记录、翻译工作。并先后用汉文、*文、哈萨克文发表过史诗的某些片断。“*”期间,这一工作*中断,1978年以后又重新开始。在北京和*柯尔克孜文学工作者数十年的努力下,8部《玛纳斯》的记录、整理工作顺利完成。**自治区还成立了《玛纳斯》工作组。1984年至199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柯尔克孜文8部18卷。2004年有*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吉尔吉斯文版。各部汉译本、*文译本、哈萨克译本以及英译本、德译本的呢过也正在进行。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以及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有专家从事《玛纳斯》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出版了一些专著。我国刘发俊、尚锡静、陶阳、萨坎·玉买尔、玉赛因阿吉、帕孜力等已故学者在《玛纳斯》史诗搜集、翻译、研究方面做出过一定贡献。在国内外《玛纳斯》的研究方面有成就和影响的学者主要有郞樱、胡振华、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曼拜特·吐尔地、托汗·依萨克、马克来克·玉买尔拜等。《玛纳斯》史诗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玛纳斯学。关于《玛纳斯》产生的年代,研究者们有多种不同意见:

(1)产生于公元(4~3世纪),因为吉尔吉斯认的祖先是雅利安人,他们生活在欧亚北部和叶尼塞河(enesai,在西伯利亚地区柯尔克孜语中有母亲河的意思)流域;

(2)产生于叶尼赛·鄂尔浑时期(7~9世纪);

(3)产生于阿尔泰时期(9~11世纪);

(4)产生于准噶尔时期(16~18世纪)。关于史诗中出现的“北京”,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北庭”(*吉木萨尔)的音转。关于史诗中的“克塔依人”,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是指契丹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玛纳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居素甫·玛玛依和**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沙尔塔洪·卡德尔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9月28日被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乌鲁木齐有专门研究玛纳斯的研究中心。还专门设立州级,县级研究中心。每年夏天*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举办《玛纳斯国际文化节》。吸引不少国内外研究人及游客。

6、保护

在我国**自治区简历《玛纳斯》研究中心成立了。*给玛纳斯奇报酬有力的保护玛纳斯,每年进行各种活动全面保护玛纳斯和玛纳斯文化。

7、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2018年7月2日电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自1980年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以来,我国“三大史诗”的抢救、保护、传承和研究工作正式走上科学轨道。近年来,“三大史诗”的抢救保护及传承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在人才队伍建设、资料学建设、理论方法论建设、田野研究基地建设及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就。

为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专家建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大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统筹保护计划”,加大力度保护“三大史诗”集中传承区域的文化生态,推动整体性保护和多样化当代实践;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推动“三大史诗”的代际传承。

“在科技和传播技术发达的今天,‘三大史诗’的传播也要与时俱进,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正在不断拓展。”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斯钦巴图说,以“江格尔”为例,随着电视动漫《英雄江格尔》的制作播出、《江格尔》歌舞剧的创作和演出以及相关动画电影、电视纪录片的策划拍摄,传承和保护正从文本记录向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转变。

上一篇: 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

下一篇: 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