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百科

康平县

科普小知识 2023-11-23 19:55:51
...

康平县是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康平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属沈阳市辖县。全县区域面积2175平方公里。

中文名:康平县

别称:康家屯

所属地区:辽宁省

建立时间:清代中期

面积:2173平方公里(2004年)

人口:35万人(2004年)

地理位置:辽宁省北部

电话区码:024

邮编区码:110500

1、自然概况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最北部,属沈阳市辖县。全县区域面积217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其中4个少数民族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162个行政村,10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有汉、满、回、蒙等19个民族。

处于北纬42°31',至43°02',东经122°45',至123°37',东隔辽河与铁岭市昌图县相望,西邻阜新市彰武县,南接法库县,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毗邻,距沈阳120公里。地处辽河流域,属北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867.8小时,10℃以上积温在3283.3℃,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地势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地貌可概括为一水二草三林四分田。


康平县

全县有耕地152万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为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7亩,是全省人均占有的3倍,全国人均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域内及周边玉米产量240万吨,水稻产量40万吨,高粱产量20万吨,大豆产量25万吨,花生产量20万吨,薯类产量120万吨。现已有24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13个品种享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牌干豆腐,德意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镇玉米馇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康平县是国家半农半牧县,草场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全县白鹅饲养量达到500万只;桑树、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达到6.3万亩;花生等杂粮面积达到40万亩。

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粘土、泥炭等。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含有锶、偏硅酸和碘等14种微量元素,一般每升水锶最高含量可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历史沿革

康平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20处,文化标本丰富多彩,属新乐、红山文化系统,证明约7000年前已有人类聚居,从事农耕狩猎。青铜时代遗址,发现71处,遍及全县各地。辽金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发展。被发现的辽金城遗址已有6处。县城东南22。5公里,辽河之滨的辽代棋洲城遗址清晰可辩,辽代千年佛塔巍然耸立。明弃为“辽东边墙”以西之地,境内渐荒芜。清初为蒙古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三王旗地。划在柳条边外,属“禁封”之地,为蒙古族游牧地区,人烟稀少。1802年(清嘉庆七年)开禁,招民垦荒,大批河北、山东移民前来开垦落户。1828年(清道光八年),博王双益地局在境内征地324157亩,承种佃户7564户。

康平建治前属昌图府,因地面生齿日繁,流民耕种殆遍,地方辽阔,蒙民兼理,昌图府鞭长莫及,1877年(光绪三年),设康家屯分防经历,1880年(光绪六年)6月,清廷批准建县。设治康家屯,故名康平县,意为康乐太平。

建县时,县境北至郑家屯,南至法库门,西至苏白地,东至辽河,行政区划辖辽河西十二社,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建辽源洲,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建法库抚民厅,先后将北、南两块地域划归辽源和法库,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康平建县后,人口增加,生产也有发展。1909年(宣统元年),全县耕地84。4万余亩。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开始有制酒业,1911年(宣统三年),创办贫民工艺厂,民间制碱、制油、瓦盆业均有发展。县城和哈拉沁屯(今张强镇)建成商业集镇,1909年粮食贸易额7000余吨。学校从无到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小学堂2所,初等小学堂17所,学生465名,清末就学识字儿童占学龄儿童18。6%。


地图

清末,帝国主义入侵康平境内,在县街设立教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快马周生、董凤鸣组织义和团活动,宣扬“灭洋保国”,赶走教堂神莆。1903---1905年,日俄军队在境内辽阳窝堡、陶岱屯等地多次交战,劫掠民财,当地土匪亦趋利往投,假其善号大肆劫掠,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饱受侵略战争蹂躏。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民国二年)设康平县行政公署,知县改成知事。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3年,实行区村制,全县划8个区,辖887个村屯。1929年(民国十八年),县行政公署改称县*,知事改称县长。1931年实行新村制,辖9个区,55个行政村。

民国初年至“九。一八”事变,凡二十年,康平农工商各业略有发展。全县耕地比清末有所增加,1930年统计为134万余亩。但由于水灾频仍,农民既向官府纳税,向蒙王地局交租,军阀战争,又要支应钱、粮车夫等“军需”,负担日重,农业生产步履艰难,农作物产量低。1919年(民国八年),始有朝鲜族迁入种植水稻800亩。工业多为手工业,1915年(民国四年)有油坊13家,县街华丰织布厂也与同年开业。其后,西三家子煤窑、县街石印局、砖窑等相继开办,1930年县街有织布厂3家,铁木、皮铺、染坊、磨米等作坊10家。商业亦有所发展,县街商号由清末30余家到1930年65家,哈拉沁屯商号兴盛时(民国十五年前后)有80余户。1926年该地年交易粮谷达万石(2500吨)。县内6条主要大车道,有4条先后加宽到4米,水路运输开辟孟家船口,经营漕运。1918年(民国七年)架通康平至法库电话,1923年成立康平县地方电话局。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县街设立阅报所、图书馆,1913年创办初级本科师范,培训了一批师资力量,1915年设立县已种农业学校,开创实业教育,1923年成立县立中学,并先后开办了女子师范讲习科及女子小学等。

民国年间,县内水灾匪祸成为“两患”。康平县地处偏僻,蒙汉交界,荒漠密林向为盗匪哨聚之所。官逼民反,有些人铤而走险,流为“胡匪”。其中有些出于良家贫民,专和富绅大户作对,那些痞棍出身劫掠成性的,也常常侵扰百姓。辽河水患经常发生,1913年至1930年19年间,有记载水灾就有9次,两年一次灾。1916年大水成灾,贫民柴米净绝,联合起来“吃大户”,1931年,灾民遍地,聚众企食,乃有鲁凤义等率五百饥民,聚食大户,坚持反饥饿斗争十余日,后被弹压。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春,康平沦陷。日伪时期,康平隶属伪奉天省。1934年,县境西部划归伪兴安省,全境面积减少1/3强。日伪在康平成立伪县公署,由日本人任参事官(后为副县长),各科、警务、社团,以至中、小学校,都有日本人统揽实权。日伪*强化警察机构,建立警察统治网络,成立伪协和会,宣扬“日满协和”、“王道乐土”,强化殖民统治。警察、协和会动辄以“思想犯”、“经济犯”、“反满抗日”种种罪名,对境内各种抗日运动进行镇压。1934年,日本宪兵和伪蒙兵以“通匪”为名,血洗县西敖力营子,杀死30多人,烧民房200余间。1937年西太平庄村民3人以“抗日”罪名被仍进“狼狗圈”。日伪*为扩大侵略战争,掠夺物资,还强征劳役、征“国兵”、抓劳工、实行“勤劳奉仕”。据伪县公署公报载:1943年“动员”去县内外服劳役劳工6528人。在学校推行奴化殖民教育,唱日本歌,背诵“诏书”,中、小学一律学日语,把“满语”、“日语”均称“国语”。

经济上日伪*大肆掠夺,先后成立农事合作社,金融合作社(后合并为兴农合作社),由日本人建立康平县棉花株式会社,开设大兴支公司等机构,实行金融和物资垄断。1938年开始米谷统治,强征“出荷粮”。1943年强迫收蓖麻籽2000余吨,运往日本。粮食、棉布、食油、火柴等实行“配给”,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商业日益凋敝,一些商店关门,作坊停工。

日本侵略者为长期侵占康平,从1939年开始,在境内先后建立日本“开拓团”4处,侵占土地36000多垧。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康平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息。1931年冬,辽北蒙边宣抚专员高荫周(康平人)派人到康平组织抗日武装,1932年8月,率部收复康平,并宣布康平断绝与伪满洲国关系。抗日义勇军以康平为中心,发展扩大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一时威振辽北。是年11月底日军旅团再次侵占康平县城,高荫周不幸被俘。年春,康平抗日民众武装,配合抗日义勇军再次收复康平县城,活捉日本参事官南竹治、指导官日隈和伪县长等,并将两名日本人处决。1937年,宫良栋、苏义等人,举旗起义,砸警察所,与日军激战,民族精神十分可敬。康平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伪政权垮台。9月,地方土绅郑欣、刘叙五等出面成立“康平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和百余人的保安队。以崔质朴为书记的*康平县临时党部也同时挂牌成立。10月,中国*领导下的冀热辽军区特务第五团二营开进康平,保安队改称*队。*临时党部逃散。11月下旬,邱含光、罗斌儒、吴斌等到康平县建立康平**,邱含光任县长,“治安维持会”随之解散。同时,建立*康平县委员会,张培华任书记。至12月,关内一批*陆续分配到康平,全县建立8个区政权和县保安团。康平隶属辽西(后称辽吉)一行署。为扩大人民武装,*康平县委决定改编原“维持会”组建的*队,于12月中旬在“*”字会院内解除其武装,不幸发生枪击,县长邱含光等5名*牺牲。事后,经审讯查明郑欣、刘叙五等人的*先遣军旅团长身份及其暴动阴谋,随后将其镇压。

1946年初,在*辽西省委书记陶铸亲自指导下,*康平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反奸清算斗争。县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个连,并有千余翻身农民参加东北*联军。人民群众出军粮、军草支援前线。这期间,*军队加紧进攻解放区,一小撮反动地主、恶霸与*相勾结,先后制造了“五区”和“四、七区”反革命暴动,五区区长张强、县委副书记贺炯等牺牲。

1946年8月下旬,*七十一军进占康平,康平县党政*撤离县城进行游击战争,经过树月艰苦斗争,分别撤到内蒙大辛塔拉与一地委和分区会合。

9月初,*康平县*成立,至1947年4月8日,辽吉一分区东进支队“一进康平”,*政权在康平仅存在7个多月。在此不长时间里,*康平县长韩光复,率领保安队四出清剿,康平未撤退*、战士遭到*军警和地方还乡团的残酷迫害。


康平县

1947年4月到11月,辽吉一分区主力部队和康平地方武装,“三进三出”康平,与*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站”,取得了节节胜利。11月17日康平获最后解放。

1947年7月,在省委书记陶铸和一地委直接领导下,全县开展了土地改革斗争,至1948年春结束。

康平解放后,迅速建立县、区*政权,全县划分9个区。县委、县*领导群众加紧恢复生产,大力支援解放战争,发挥了康平作为辽吉一分区战略后方的重要作用。康平2000多人民子弟踊跃参军,300多优秀儿女战死沙场,辽沈战役前夕,万余人出战勤,抬担架,运粮草,全力支援前线。

1949年10月*成立,康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和人民*的领导下,迅速地开展各项恢复、建设工作。

建国初到1952年,*康平县委召开三次党员代表会,又相继召开首届、二届人民代表会。

1950年康平县**改为康平县人民*。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充实,经济领域中*公有制比重得到加强,工农业生产有明显发展。此期间,先后召开县首届、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开展两次基层普选,宣传贯彻《宪法》、《婚姻法》,宣传学习党的过度时期总路线,教育人民,振奋精神,为*改造和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末204个,1955年发展到489个。同年10月,*《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下达后,全县成立了3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一乡一社,最大社1550户。入社农户达到99。8%,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改造。

同期,县成立拖拉机站,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并全面推广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成立康平县种子站,开始试种良种。

1953年是康平解放以来第一个丰收年。

1956年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豆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71%,畜牧业得到相应发展。植树造林也取得较大成效。在西部和西北部县界边缘一带营造防沙林带,在县西南部营造大面积水土保持林,并基本完成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骨干工程。

1958年开始的“*”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康平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年代。

1958年7月,全县36个乡镇规划成立了8个大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0年全县出现经济困难局面,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1961年春,贯彻农村工作“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开展以“反五风”(一平二调、强迫命令、*特殊、俘虏、瞎指挥)为中心的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了“共产风”,解散了公共食堂,对“一平二调”进行清算退赔。落实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政策,逐步恢复评工记分,恢复自留地和集市贸易,允许社员饲养家畜,从而度过了困难时期。

1966年开始*,康平人民经历了十年灾难。*首先从学校和文化单位开始,很快在县内城乡全面展开,并刮起游斗风、罢官风、开除党籍风。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提出“文攻武卫”口号之后,县内两派*组织,先后发生多次武斗。

1968年4月,成立康平县革命委员会,随后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成立“群众*”组织,出现乱揪、乱斗、乱抄家等现象。

1976年3月“*”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反革命政治谣言”,在县、社两级领导班子中搞“开刀出病”,批判“唯生产力论”,大抓“*派”,等等,所有这些,在政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1970年开始,先后建化肥厂、床单厂、机电厂、汽车修配厂等。1972年确定康平县为全省农业机械化重点县。197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904万元,为1965年的2。5倍。教育事业方面,小学改为5年,中学改为4年(初中2年、高中2年),分别办成“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先后开展“反潮流”当“闯将”活动,推广“朝农经验”,批判“师道尊严”,教师积极性受到挫伤,文化课受到影响,教育质量下降。

1976年10月粉碎“*”后,康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揭发批判林标、“*”反革命集团罪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复查*中造成的冤、假、错案,给一大批*进行了平反,改正了右派分子。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县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县城乡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

1980年撤消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康平县人民*,1984年建立乡政权*,全县设16个乡、镇,沙金台、柳树屯、西关屯、东升4个乡先后改设民族乡。政治上稳定,工作重心明确,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79年春,开始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

到1983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豆连年丰收,产量大幅度增长,被确定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

1981-1985年“六五”期间,粮豆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32。8%,相当于“三五”、“四五”期间的总和。1986年---1990年的“七五”期间,粮豆总产比“六五”期间增12。3%。

1992年粮豆总产375831吨,超过大丰收的1983年。

1985年完成该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

1986年----1992年六年间,县城建房337303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83579平方米。几处小区住宅楼群初具规模。商业网点遍布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2年20295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全县城乡开辟集贸市场9个。

1985年,全县儿童入学率达97。5%,进入“普及小学教育合格县”行列。1978年县建高级中学,到1992年,全县各类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中专上级学校共2838人。1992年全县中学19所,小学18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7405名,教职员2442名。80年代以后,陆续建技工学校、农民职业高中、城镇职业高中。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均有发展。县电视转播台,可转播*、省、市3套以上节目。

康平为贫困地区,1980年以来,省、市*扶助康平脱贫,政策上给予优惠。县委、县*开展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年均收入1992年511元,比1980年和1985年分别提高40%和145%。城乡人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但是,农村仍有约20%的贫困户,县城少部分县营集体工业企业关停,部分职工工资收入得不到保障。1992年县财政赤字达2749万元。

1992年后,康平由铁岭市划归沈阳市管辖。

3、行政区划

康平县辖7个镇、4个乡、4个民族乡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康平镇、小城子镇、张强镇、方家屯镇、东关屯镇、郝官屯镇、二牛所口镇、北四家子乡、两家子乡、山东屯乡、海洲窝堡乡、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西关屯满族蒙古族乡、东升满族蒙古族乡、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

4、人口民族

2008年,全县总人口358090人,其中农业人口28.3万人。

全县共有1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5314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3%,其中以蒙古族、满族人口最多,分别是29697人和22806人。其他少数民族是:回族、朝鲜族、壮族、锡伯族、藏族、土家族、苗族、彝族、水族、鄂伦春族、*、瑶族、白族、黎族、达斡尔族、普米族。

全县共有4个少数民族乡镇,分别是: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西关蒙古族满族乡、柳树屯满族蒙古族乡和东升满族蒙古族乡。

5、社会事业

教育

2004—2009年,康平县共建成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率先实现省里提出的“一乡一校”的建设目标。15所学校总建筑面积155463平方米,总投资20000万元。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优化了全县教育布局,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康平县卧龙泉

康平县重点高中是我县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教育教学水平稳居沈阳市郊区县之首。康平县高级中学是省级重点高中,学校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信息楼、学生公寓、师生餐厅、体育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235人,其中,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沈阳市名师2人,省市学科带头人5人,省市骨干教师20人,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44人,高级教师68人。

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4万名高中毕业生,先后有8人考入清华大学,10人考入北京大学。1999年,祁晓亮同学以693分的优异成绩摘取了辽宁省理科状元的桂冠,考取清华大学。2011年高考,学校再创佳绩,在沈阳郊联体名列第一,有2名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张晓昉同学摘取了沈阳郊联体理科状元的桂冠。

康平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学校是为全县中小学生专门提供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践活动场所,是学生体验生活、感悟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意志、提高素养的重要平台。2011年10月正式启用。学校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一次可接待学生500人。

学校本着科技育人,实践育人,真知育人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以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康平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92年,被评为辽宁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康平县唯一一所国家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了会计、种植、学前教育等近10个专业,其中种植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沈阳市骨干专业。原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曾到该校调研,对这里的职业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一定把康平职教中心建成郊区县中最好的职教基地。”

医疗卫生

近年来,康平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成并发挥出重要作用,医疗条件大有改善。现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3家,从业人员2504人。卫生事业投资7309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县医院新病房楼、疾控中心、精神病防治院新病房楼及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面积近3万平米。县医院固定资产总值由2008年的6847万元增加到1.1亿元。同时增加了诊疗项目,成立了ICU病房、康复病房等,在周边县区级医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康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迄今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培训、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截止2012年6月30日,医院职工总数691人。卫生技术人员403人,其中高级42人,中级125人。医院下设21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5个职能科室、11个辅助科室。近些年来,医院研究确定了院级重点科系:普外科、骨科和循环内科,提升了我院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大了资金、设备的投入和人才培养,打造了特色专科。

医院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包括双排螺旋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C形臂X光机、腹腔镜、臭氧治疗仪、四维彩超、尿液有型成分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X线数字胃肠系统升级等。我院新引进了64排螺旋CT,已完成安装调试,马上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世界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先进的仪器,还可用于筛选冠心病、肺癌、肝硬化,并进行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分析。64排CT的引进,使我院医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核磁共振8月末将在我院进行安装调试、“DR”年底前将正式购置。

6、基础设施

康平交通便利。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等级公路里程达800公里。目前,16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密度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村级油路通达率100%。

沈阳至黑龙江明水的国道203线贯穿南北,彰武至桓仁的省道横贯东西,铁路客运、货运抵达康平。

哈尔滨进北京过境高速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后,康平到北京车程仅需6小时。另外沈阳至康平90公里高速公路于2008年建成通车,沈阳到康平车程可缩短至50分钟,康平处于沈阳1小时经济圈内,可承接沈阳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康平将逐渐建设成为辽北地区商贸、物流的重要集散地。

邮电通信设备齐全,通信联络方便快捷,各种信息畅通无阻。电网遍及全境,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7、风土民情

婚嫁

*,男女婚姻均须遵从父母之命,婚事过程,封建迷信色彩浓厚,礼仪亦颇繁琐。通常做法:说媒,男方请人去女家做媒,女家如同意,双方父母互往相看,认可可以议婚,然后进行“合婚”。阴阳先生按男女生辰、属相,通过占卜推卦认为不相犯克,谓之吉婚,议婚乃成。如不然,或生辰不佳,或属相相克(如“金鸡怕玉犬”“羊鼠一旦休”之类),j即使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也断然不可成婚。合婚后,尚有“相看门户”之举,一般先到男家,后到女家,人数不多,除双方亲长外,另请近戚至亲陪偕而去,双方各自张筳设席,款待新亲。男方至女方家须带银钱、不帛等送予女方,谓之“过小礼”。婚期前月内或月余,男方再携猪(羊)、酒、衣物送女家,谓之“过大礼”。结婚,男家叫取媳妇,为一家最大喜事。有送亲和娶亲两种形式。一般多为送亲。路远者,婚日前一天,女家把姑娘送至男家附近,找一住处,叫“打下处”,待翌日送至男家;两家相距较近,则无需次过程。


海印寺

结婚择日吉日吉时,一般多在日出卯时或更早一点。喜车到达男方大门口,不立即进院,关上大门停一会儿,俗叫“憋性儿”,意为新娘经此一憋脾气会变得柔顺。然后由送亲车娘搀扶新娘下喜车、踩红毡,走到在庭院早已摆好的“天地桌”前,同新郎一起跪拜,俗谓“拜天地”,为结婚礼仪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拜毕由新郎陪领新娘登堂入室;进房门时新郎揭去蒙在新娘头上的红布,叫“揭盖头”。然后入洞房,新娘上炕面向吉方坐上片刻,谓“坐福”或“坐帐”。与此同时,女家借请男家厨房宴请新婿,“管小饭”,多是包小饺子,由新娘之弟作陪。这是新婿吃丈人家第一顿饭。新婿往往停箸不吃,等待丈人家赏红包,有的一停在停,赏钱一增在增,才举箸用餐。富有家庭办喜事请鼓乐,此时吹小喇叭,作细乐。“坐帐”片刻,新娘进行“开脸”(用线将面部汗毛绞净)梳发,一改姑娘发型为妇人发型,谓之“上头”然后下地给男家父母、其他亲长敬烟,叩拜(有的行礼),俗称“装烟”。受烟、礼之亲属赠新娘银钱或首饰,谓“装烟钱”。至此,新娘算是列为男家正式成员。至晚,入洞房,夫妻对坐吃特意擀做的加宽面条,谓吃“宽心面”。弟妹和朋辈、子侄多者,入睡前常有嘻笑戏谑活动,叫做“闹洞房”。结婚翌日,向新娘介绍家族、至亲的长辈和同辈如兄、弟、姐妹等,叫做“分大小”。

婚日,男家亲友邻里均来贺喜并馈赠银钱,俗谓“上礼”。摆桌子,立帐簿,请专人收钱,叫“设帐桌”。婚家备酒席招待上礼来宾。女方嫁女,俗叫“姑娘出门”,也有一番举动。婚日前一天,家族亲友,街坊近邻为出嫁姑娘赠送钱物,叫“填箱”。女家也照例设宴招待。婚后三日(或五日、九日),新婚夫妇携礼物去女家串门叫“回酒”。

结婚过月,女方回娘家串门,住个把月,俗谓“住家”。

新中国成立后,宣传贯彻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主,近年提倡晚婚,实行计划生育,婚事礼俗也有所变化。但诸如“相看门户”,要彩礼,以及“收礼”、“填箱”等旧习仍有延续,尤以农村为甚。受旧习影响,结婚大都选择“双日”,公、农历均为偶数日最好,至少也要农历为双日,一、三、五、七单数日,绝不举行婚礼。现行婚礼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势:

1.新式结婚、茶点待客

婚礼多在上午八、九点钟举行。仪式较简单,新郎新娘入席行礼后,通常有主婚人、介绍人讲话,来宾致贺词,间或有新郎、新娘谈恋爱经过等项。婚嫁用糖果、烟茶招待客人,不备酒席。部分城镇居民、*家庭主张婚事简办者多用此种形式。

2.新旧参半、设宴收礼

农村居民,宥于旧习,男婚女嫁,多是新旧参半。诸如“拜天地”磕头、“坐帐”等旧仪以及相命、合婚等迷信习俗已不多见,但公开收礼钱、设帐桌、摆酒设宴等旧习,近年又有渐盛之势。部分城镇居民和*家庭也概莫例外,只是不公开设帐桌,贺喜来宾把贺礼(多数是人民币)直接交给婚家父母或其他亲长。

3.旅行结婚

议定结婚日期,男女相偕外出,在旅途中结婚。出游三日五日十天半月不等。新婚夫妇喜庆归来,宣布已经结婚。这样,既有双双旅游之乐,又可免却许多旧俗之扰。此种结婚形式,近年渐多,城乡皆有,城多于乡。

4.集体婚礼

举行集体婚礼,虽有提倡,但实行者少,未被普遍接受。

不论用何种形式,婚前均需进行结婚登记,当地*发给结婚证书,作为法律上承认之标志。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现代消费意识在婚嫁礼俗上也反映出来,且愈来愈强。一是讲究嫁妆,姑娘出嫁,娘家要下大力置办嫁妆。普通人家除衣服、被褥外还要陪送洗衣机、电视机、收录机,家境富裕就更加讲究,彩色电视机、音响、电冰箱等无或少缺。二是追求排场风光,城镇送亲,用大轿车、面包车,新娘多乘小轿车。条件好者,还要录相。

生育

生儿育女,属喜庆事,从来即有贺喜之风。旧时,生育后,在大门口悬挂起系有红布的弓箭,即所谓“悬弧”之喜。产妇母家、至亲近友以及有过往的街坊邻里,多送鸡蛋、面粉、红糖等礼物,叫做“下奶”。婴儿生育及月,谓“满月”。外婆家多制备花红被褥或衣袄之类,亲友或钱或服饰赠与小孩,谓“做满月”。主人家则设筳摆酒相待,此谓“请满月酒”。解放后,“悬弧”旧习已不多见,但贺喜馈赠之风仍延续不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计划生育之实施,生孩子受到家庭社会的极大重视,因而,看产妇,送礼“下奶”之风愈盛,馈赠也愈重。人工流产或做结扎手术,也多有馈赠之举。礼物大都为鸡蛋、肉、面及红白糖等物。给产妇下奶,近年以钱代物,直赠钱币者渐多,且数目越来越大。

祝寿

旧时,富有之家,多有祝寿之举。父母或祖父母诞辰,子女主持操办为之祝寿。家族晚辈,亲朋友好,或过往较密的街坊邻里,分来沓至,巨俸贺礼(银钱、糕点果品等),有的或书寿联,或献寿幛,以为祝寿之礼。主人则张筵招待。彼时,攀附之风极甚,竞相馈赠,接受贺礼愈多,显示门楣愈高贵,主人愈有体面。贫民百姓,为谋生计而疲于奔命,自然无力搞祝寿之举。解放后,祝寿之举渐衰。至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老人庆寿活动又逐渐兴起,“逢五碰十”(五十、六十、七十、七十五。。。。。。)皆为大寿,多举行祝寿活动。但多限于子女、家族和至亲范围以内。礼物除寿糕寿桃之外,也有送银钱,以为寿礼的。由于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上敬老之风日盛。老年伉俪喜届“金婚”(结婚50周年)、“银婚”(25周年)之日,有些人家也举行庆祝。

建造住房

旧社会,建造房屋,均请阴阳先生看地势、方位是否吉利,叫做“看阳宅”。然后选吉日安梁架柱,俗谓“戳排”。照例燃放鞭炮,以示喜庆。并在脊檩正中,贴“八卦”,系红布条,“八卦”两侧多写“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四字对联,以求吉毕凶。房宅与左邻右舍在一条线上,后建房者,大都把房子向前建一、二尺,务求自己家屋压邻家一头,以期日子过得强于邻家。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建房人家也多起来,房基地又统归集体安排,旧时“看阳宅”等迷信之举日趋减少,但画“八卦”,择吉日,在农村仍有沿袭。近年,城乡建房人家骤增,旧时风习已近绝迹。但请人帮忙,吃喝日益讲究,往往耗资甚巨。

丧葬

*,丧礼比较繁琐,中产以上,特别是地主官绅人家尤为讲究。一般风习,死者咽气前穿戴寿衣,头东脚西,停放在屋中间木板搭成的“拍子”上,这样,免得死在炕上(在炕上咽气叫“背炕走”,到冥司要受罪的)。咽气后,儿子上房在烟囱旁连喊“××,西方大路”此谓“指冥路”。死者有顶部放一碗饭,并插箸三支,箸端缠裹新棉花,俗叫“倒头饭”,足下燃一盏油灯,叫“照尸灯”。丧家大门旁悬挂纸幡,多大岁数多少张,叫“岁头纸”,男坐女右,望去即可知死者是老翁或老妪。对死者安排停当之后,子女偕孙辈人等,灯笼引路至街头土地庙,然后哭号归来,叫“报庙”。当日发讣告(旧称“丧帖子”)通知亲友,曰报丧。同时,子、女、儿媳及孙辈都穿白服,曰孝衫,男性并戴孝帽,女性裹白布包头,并腰系麻绳,鞋罩白布。对来吊唁的至亲密友,也分别赠送孝带或孝帽。亲友吊祭,孝子须向吊祭者叩拜,并陪拜陪哭。

成殓,是丧礼的第二步。一般是待骨肉亲人与遗体告别之后,多在死者第二天。棺前书写“先考(妣)×××之灵位”,谓之“明堂”。入殓时,忌暴露阳光,尸体多用布匹遮覆。殓后加棺盖钉铁钉,全家跪哭,大呼“××,躲钉”。一般贫民,入殓后即行安葬,家境稍好者停灵三天,中产以上或有停灵七天者,绅宦豪富则有停灵“三七二十一天”者,俗称“大发送”,均请僧道念经超度。停灵期间,每日早、晚一次“送浆水”:备香纸、提饭水、打灯笼,到村头小庙焚香、烧纸、洒饭水。徐行而去,哭号而返。

出殡礼俗亦颇繁缛。灵柩一起,全家举哀,大声哭号,随即将焚化纸箔的瓦盆摔碎,叫“摔丧盆”;灵柩经过路上撒“陌路钱”,俗称买路钱(至今犹有此风)。富有之家,雇吹鼓手,摆“纸草活”,随灵柩吹吹打打,直至墓地。下葬,焚化“纸草活”后,送葬人始归。

葬后三日园坟(家人将土坟加高加大),六日晚子女设祭向烟囱前跪哭,曰“上望”,俗谓死者七天登望乡台。尚有“头七”、“五七”,直至“烧百天”,“烧周年”等礼俗。三周年过后,则逢年过节,岁时致祭。

8、地方特产

康平干豆腐(绿色牌)

康平特产绿色牌干豆腐以“干、薄、细”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干、薄、细”是干豆腐的三大特色。康平四粒红花生(德意牌)康平特产四粒红花生主产地是康平县海洲乡。粒红色,椭圆形。生吃具有养胃补血的功能,红皮还具有造血功能,所以经常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海洲乡的花生均产在绿色无公害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