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娥
赵娥,东汉酒泉郡禄福县(即肃州)人。丈夫庞子夏,表氏县(今高台县)人。庞子夏去世后,赵娥在禄福县抚养其子庞淯。父为同县人所杀,娥阴怀感愤,后遇于都亭,刺杀之。后遇赦得免。
中文名:赵娥
出生地:福禄县(今酒泉市)
出嫁地:酒泉郡表氏县
别名:庞娥亲
朝代:东汉
民族:汉
性别:女
历史评定:列女
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主要事件:杀地方恶霸,为父报仇。
1、个人简介
赵娥
2、家庭成员
父亲:赵君安,被禄福县豪强李寿杀害。
丈夫:庞子夏。
儿子:庞淯,曾在三国魏文帝时担任西海太守(治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市东南)。
3、人物形象
赵娥
关于她形象的记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史料也同中有异。一、皇甫谧《列女传》的娥亲形象就目前看到的文献而言,关于庞娥亲的较早记述见于西晋皇甫谧《列女传》中的《庞娥亲传》,另见《三国志·魏书·庞淯传》裴松之注引《列女传》,乾隆间许容、李迪纂修的《甘肃通志》题作《酒泉烈女庞娥亲传》。①《庞娥亲传》系皇甫谧根据真人真事写成,写作时间距事件发生大概60年左右。作品记述了庞娥亲的籍贯家世,揭示了庞娥亲奋起复仇的动机,准备复仇的过程,尤其刃杀李寿的细节描写得格外传神。庞娥亲报仇后,自投官府,寻求法律处罚的言行真是令人扼腕,她通晓大义的举止近乎在旁人看来痴狂。娥亲的父亲赵君安为同县地痞恶霸李寿所杀,娥亲的三个弟弟“皆欲报仇,寿深以为备”。可惜碰上当地闹瘟疫,三人不幸病亡。李寿一下喜出望外,宴请宗族,共相庆贺,并夸口说:“赵氏强壮已尽,惟有女弱,何足复仇?”
4、人物事件
杀地方恶霸,为父报仇。
事件起因
父被同县人所杀,而赵娥兄弟三人,当时都病死了,仇人于是喜而自贺,以为不会有人报仇了。赵娥暗地极为愤慨。发誓报仇。
事件经过
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邻居徐氏妇人担心赵娥杀不了李寿,反被李寿所害,多次劝解她:“李寿本来就很凶恶,如今又常骑马带刀,你虽有强烈报仇雪恨的志气,只怕强弱悬殊不能敌,反遭门户破灭之祸,悲残和屈辱更会加重,望你慎重举动,要为赵家门户着想。”赵娥说:“父仇不报,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今虽三个弟弟早死,门户无人顶立,但我还在,难道依靠别人去报仇?若以卿心况我,则李寿不可得杀,论我之心,李寿必为我所杀。”赵娥常夜间磨刀,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家人及乡里咸共笑之。她对周围的人说:“你们都笑话我女弱,无力杀李寿,到时候,我定将李寿的头取来,血染此刀刃,让你们看看。”赵娥从此放弃家事,乘车等候李寿出现。
报仇过程
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二月上旬的一天早晨,赵娥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赵娥立即跳下车牵住李寿的马,叱责李寿。李寿惊愕,回马欲走,赵娥奋力挥刀砍去,马受伤而惊,将李寿摔在道旁沟里,赵娥找到李寿,就地砍去,用力过猛,刀人树杆而折断,李寿受伤,赵娥上前欲夺李寿的佩刀杀李寿。李寿持刀大呼,一跃而起。赵娥随即挺身奋起左手抵住他的额头,右手卡住他的喉咙,反复周旋,最终李寿气闭,顺手而倒,赵娥遂拔李寿的刀,割下李寿的头,拿到都亭尊长面前,认罪服法,缓缓步入*,辞别时脸色不变。
5、事件结局
赵娥
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人、共同上表朝廷,禀奏赵娥的烈义行为,刻石立碑显其赵家门户。太常宏农张奂等显贵登门看望,赠予20段束帛,以此勉励。各地听到赵娥大义的人,都纷纷赞美她的高尚、伟大。黄门侍郎著书追述赵娥的事迹,为其作传。西晋政治家傅玄为其作《秦女休行》诗,加以赞美。
6、后世评价
庞娥亲为父报仇,杀死地方恶霸李寿,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赞颂。
7、史籍记载
《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