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原文和翻译、《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赏析与评价 唐代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原文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翻译及赏析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拼音对照参考
wǒ bǎ liǎng chì yǔ, lái yóu yān zhào jiān.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tiān láng zhèng kě shè, gǎn jī wú shí xián.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guān bīng hóng bō tái, yǐ jiàn wàng yù guān.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qǐng yīng bù xì yuè, qiě xiàng yàn rán shān.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fēng yǐn lóng hǔ qí, gē zhōng xī zhuī pān.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jī zhù luò gāo yuè, tóu hú pò chóu yán.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yáo zhī bǎi zhàn shèng, dìng sǎo guǐ fāng hái.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
正是射杀天狼----*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
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兵卒演习作战,我身佩长剑,遥望北疆的关塞
我想请缨参战,不愿意羁旅在南方的古越国地带,我要直趋燕然山,铭功勒石
将军的龙虎旗在风中猎猎,动员会上的歌声仍然在耳边不停歇
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忧愁在投壶的活动烟消云散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百战百胜,一举把鬼子们全部扫光才回家乡
注释
⑴原注:时将游蓟门。题注:《元和郡县志》:洪波台,在磁州邯郸县西北五里。
⑵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国语》所谓“朱羽之矰”是也。又《六韬注》: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景、青茎、赤羽,以铜为首。皆矢名。
⑶《楚辞》:“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夭狼,星名。”
⑷江淹诗,“倚剑临八荒。”《括地志》: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⑹《后汉纪》:永元二年,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
⑺《国语》:“歌钟二肆。”韦昭注:“歌钟,歌时所奏。”
⑻颜师古《急就篇注》:“筑,形如小瑟而细颈,以竹击之。”《通典》:“筑,不知谁所造,史籍惟云高渐离善击筑。汉高帝过沛所击。”《释名》曰:“筑,以竹鼓之也,似筝细项。”按今制:身长四尺三寸,项长三寸,围四寸五分,头七寸五分,上阔七寸五分,下阔六寸五分。
⑼《后汉书》:祭遵为将军,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⑽《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汉书》:“外伐鬼方,以安诸夏。”颜师古注:“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晋书》:“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薰狁,汉曰匈奴。”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于天宝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简析
诗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报国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或谓“发兵”指天宝十载安禄山讨契丹事,“请缨不系越”句亦涉同年发兵征云南事。总观全诗,乃北游途中抒怀之作.似不宜以时事附会。
这首诗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把两个赤羽,来游燕赵一带。天狼星正可以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戴上不系越,并且向燕然山。
风引虎旗,歌钟过去攀登。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确定扫鬼方回。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网友对《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的评价
暂无评论
上一篇: 《满江红》原文和翻译、《满江红》赏析与评价 宋代陈之贤
下一篇: 弃若敝屣什么意思 弃若敝屣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