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知识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我们离一流本科还有多远

科普小知识 2023-11-26 18:07:21
...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石”,是提高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是建设“双一流”的基础。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特征。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一流的教师、一流的专业和课程、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管理和质量保证、一流的质量文化。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了《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这是中国第一份本科教育质量专题报告。该报告侧重于“本科教育”,这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焦点和焦点,并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全面回顾了我国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进展,准确分析了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现状,准确分析了影响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展示了我国本科教育与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差距,为我国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引导高校回归人才培养标准。

首先,应该扩大和实施本科教育

回顾过去十年,我国本科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16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596所,普通本科院校1237所。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校成长中最重要的主力军。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招生405万人,在校生超过1613万人,普通本科毕业生超过374万人。中国已成为真正的高等教育大国,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数据显示,在2005-2015年的十年间:

本科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向更高层次转移。普通本科大学的数量从701所增加到1219所,增长率为73.9%。本科和专科院校的比例分别从39.1%和60.9%调整到47.6%和52.4%。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已接近专科院校,占全国普通高校的一半。在大学等级结构发生变化同时,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私立大学已经成为大学成长的重要新生力量。民办高校从250所增加到733所,民办高校在普通高校中的比例从14%增加到28.6%。其中,私立本科院校的数量增长最快,从27所增加到423所(包括275所独立学院)。截至2015年,民办本科院校已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34.7%。

本科教育规模稳步发展,教育公平进程加快。全国大学生人数(包括成人和网络教育)从352万增加到566万。在本科招生结构中,普通本科招生占近70%,网络本科和成人本科招生占30%。普通本科学生参加高考的比例从46.9%上升到55.6%。普通本科教育在缓解高考压力、实现普通大众上大学的愿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专业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562万人增加到2625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人数从849万增加到1577万,占54.3%至60%。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超过专科学生,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力量。

本科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人力资源供应充足。努力实现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和规模的扩大,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持续稳步增长。全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院校的平均学生人数从1,613人增加到2,524人。全国本科毕业生(包括成人和互联网)从241万人增加到520万人,普通本科毕业生从147万人增加到359万人。近十年来,全国本科毕业生总数达到2853万人,相当于近三年城镇就业人口的增长。新增城镇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比例从22%上升到47.2%。本科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新型人力资源引擎,为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本科专业结构日益优化,经济社会适应性不断提高。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积极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大了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为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国本科教育在招生结构、在校生和毕业生分流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不同学科的招生结构来看,管理类、工程类和艺术类的招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外语、法律、科学和师范专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文学、历史、哲学、农学和医学专业的学生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入学率最高的前三名是工程(34%)、文学(19%)和管理(18%)。从学生结构来看,工程、文学、管理和艺术专业的学生人数正在上升。教师、科学、外语和法律专业的人数正在下降。医学、教育、农学和历史没有太大变化,哲学专业往往被边缘化。比例最高的前三名学生是工程学(33.3%)、文学(18.8%)和管理学(18.5%)。从毕业生的结构来看,工科专业在略有下降后再次上升,并保持在30%以上。文学、管理和艺术专业正在兴起。教师、科学、法律、农学呈下降趋势。医学、教育、历史和哲学的专业基本保持不变。

二,市场点的教学条件

为大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建设一流大学生的基本保证。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国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经费持续增长。高校基础建设得到根本改善,有效支撑了本科人才培养。该报告从教学条件,特别是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本科教育的质量。

清单1:教学条件如何?

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确保了教学的领先地位。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平均为18144元,是2005年5376元的3.4倍,年均增长12%。大学生人均公共财政支出8280元,是2005年2238元的3.7倍,年均增长14%。

教学经费占教育经费的1/3以上,保证了日常教学的基本运行。根据2015年全国9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教学状况监测数据,各高校累计教育经费3578亿元,其中教学经费1239亿元,教学改革经费221亿元。学校教育平均支出3904万元,其中教学支出13647万元,教学改革支出2432万元。普通高校教学经费的比例平均为34.6%,其中“211工程”高校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独立学院、普通老本科院校、“985工程”高校和新建本科院校。

此外,在住房和办学空间的建设、固定资产、图书文献的总价值以及校园网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本科教学条件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平均水平低,迫切需要丰富内涵建设,信息化水平低,难以有效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设计理念滞后,“以学生为本”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等。

清单2:教师知道多少?

教师人数持续增长,学生与教师的比例符合资格要求。一个大学者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位大师。一流的大学生需要一流的教师。从数量上看,从1995年到2015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6.9万人,居世界首位。1999年扩招后,高校师生比例的快速增长得到了缓解。自2006年以来,高校师生比例一直保持在17.5左右,基本符合《高等学校办学基本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

教师的学历不断提高,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超过一半。从2010年到2015年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从20万人增加到33.8万人,拥有硕士学位的专职教师从46.3万人增加到56.9万人,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比例从48%增加到58%,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比例在“985

职称结构不断优化,中高级职称占很大比重。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从52.6万人增加到65.9万人,增长3.6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从51.7万人增加到62.8万人,增长2.3个百分点。“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比例均超过60%。

此外,在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说,我国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从未来发展来看,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本科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以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例,与世界各地大学学生与教师的平均比例相比,2010-2014年,世界各地大学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从16.6降至15.6,经合组织成员国从14.7降至14.6,欧盟国家从14.5降至11,中国从17.3升至17.7。因此,无论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例仍然偏高,结构和教学水平也需要优化和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清单3:课堂教学说快乐和担忧。

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课程资源。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开设了超过101万门课程。其中,3057所“985工程”高校开放,2284所“211工程”高校开放,1837所普通老本科院校开放,875所新建本科院校开放,769所独立院校开放。从学生平均拥有的课程数来看,每个大学生平均拥有的课程数是0.09,平均拥有的课程数是0.25。“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学生人数是0.13 (0.31倍),而其他类型大学的平均学生人数是0.11 (0.28倍)。从班级比例结构来看,各大学的专业课数量达到了87%,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和6.4%,只有“985工程”大学的公共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了10.7%,这说明我国本科院校总体上仍然遵循着较强的专业教育模式。

加强课程教师配置,巩固教学体系,引导教师走进教学。在一系列国家文件的指导下,高校纷纷出台政策,强化本科教学的刚性要求,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根据2015年对全国787所大学教学状况的数据监测,686,554名教师投资于教学课程,其中456,656名投资于专业课程(占所有教师的66.57%),229,298名投资于公共课程(占所有教师的33.43%)。其中,教授84,657人,副教授186,565人。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分别为12.3%和27.2%。副高以上的比例为40%。大学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注重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质量是课程质量的集中体现。“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推动下,特别是在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和网络学习等新的学习形式的冲击下,各高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有效巩固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开展小班教学,加快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建设步伐,促进优质课程共享等。

加强课堂质量评价,初步建立评价机制。高校积极实施课程质量评价,形成了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在内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2015年对924所大学教学状况的监测,95.8%的大学(885所)实施了学生评教,76.7%(709所)实施了同行评教,82.5%(762所)实施了专家评教。从教学评估覆盖率来看,学生的教学评估覆盖了92.5%的课程,同行的68%,专家的48%。学生评教优良率达到76%,优良率达到97%。同行评教的优良率达到67%,优良率达到95%。学校教学专家评价优良率达到48%,优良率达到91%。外部专家评教优良率(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审计评价数据统计)达到35.8%,优良率达到78%。

尽管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与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相比,中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整体状况仍令人担忧。例如,大班现象仍然普遍,课堂教学中的“单一”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速度缓慢,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评价的多样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时长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短短几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综合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

通过大规模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校内外合作教育。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主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和教育计划,包括“卓越计划”(包括优秀工程师、优秀法律人才、优秀新闻传播人才、优秀农林人才、优秀医生计划)、“科教结合合作教育行动计划”(包括“平台上的科技学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等10个子计划),积极推进高校开放办学。 在校外引进优质资源,不断打破影响创新和创业教育的*障碍,推动建立大学与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教育的新机制。

通过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热情。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下,高校通过深化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跨学科、拔尖计划、小班化教学体系、专业转换等个性化教学改革,解决了以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搭建大平台的实践教育环境,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各高校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份量,深入改革了实践教学体系,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份量,使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健全和完整,从根本上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深度开放了实践教学场所,形成了课内外、校内外互补的实践教育新体系。以实践教学学分为例,根据2015年对823所高校教学状况的数据监测,各高校平均总学分为164个,集中实践教学平均学分为29个,占17.8%。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学分占比达到20%,高于其他本科院校,体现了其培养应用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色。

通过大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导的全国各本科院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 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政策支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取得良好效果。

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学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起步较晚,不够系统和完整。良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不紧密耦合,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内部相对有限,与社会生产管理不紧密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的各种政策和环境支持亟待改善。

四、质量保证谈利弊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制定一系列提高质量的政策方针,以及采用本科教学评估等手段,全国所有本科院校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加快“管理、评价、管理”分离,创新高校质量监督新方法。在国家管评分离政策的推动下,地方*通过政策引导、教学评估、教学状况数据监测、年度质量报告披露等多种措施,加强了对高校质量管理的宏观调控,有效促进了高校质量管理方式的转变。数据已成为宏观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教学评价已成为提高质量的重要起点,社会参与已成为新的质量保证形式。

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探索内部质量保证新机制。在各种外部评估、专业认证和国际评估的推动下,高校坚持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改革、以评估促管理,积极探索内部质量保证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监控组织趋向专业化,质量监控方法趋向多样化,质量评价明显转向学习效果。

倡导教学质量文化建设,营造重视本科教育的新生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的基本常识,也是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对本科教育的领导,倡导追求卓越教学的质量文化,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基础的工作。领导能量、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体现了教学为中心,巩固和巩固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投资的主导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

推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新水平。为提高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各高校全面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形成了充满活力、热爱岗位、尊重岗位、乐于奉献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的数量、规模、年龄结构和教育背景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大学质量保证经历了一个从外部提升到内部驱动的转型发展过程。在高校质量保证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一些新的质量保证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深化、推广和应用。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相比,我国的大学质量保证体系仍然与高等教育改革不相适应。质量保证体系不够系统、系统、科学,质量保证体系政策不够扎实,反馈持续改进机制不完善,高校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质量意识和文化有待加强,社会用人单位、企业和行业未充分参与质量保证,第三方中介机构发展尚不成熟,真实性和可靠性较低。

五、吹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大会号”

展望2030年,该报告还为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本科教育提供了“药方”。一是落实“修身养性”的总体要求,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三大战略转变,包括向质量目标转变、向主体性目标转变、向培养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的目标转变。二是确立“教与学”的理念和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制度重构,营造重视教与学、重视教与学中心的学校氛围和环境。三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实施细节上下功夫。四是加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改变以科研和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突出教学和人才培养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使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成为“硬通货”,从根本上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彻底解决科研排斥教学甚至压制教学的问题。第五,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内生”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内生机制,形成自下而上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动力,改变单纯依靠自上而下行政驱动的局面,是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