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柯棣华

科普小知识2021-11-17 12:51:15
...

柯棣华,男,印度人,著名医生,*员,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柯棣华事迹被载入大型党史人物记录片《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

姓名:柯棣华

性别:男

国籍:印度

籍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

职业:医生

出生日期:1910年10月10日

去世年月:1942年12月9日

职业:医生

政党:*

1、人物简介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柯棣华(1910-1942),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

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男,1910年10月10日出生,印度人,1942年7月7日加入中国*。1938年,参加巴苏大夫领导的五人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1939年2月,前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1940年6月,到达晋察冀边区,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切会见。1941年1月,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柯棣华率队走遍了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数次通过敌人的*线,沿途施行手术50余次,诊治2000余名伤病员。特别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的涞水战役时,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13天的战斗中,他接收了800余名伤病员,施行手术达558人。1941年,主持450多例外科手术外,并担任教学任务,亲自编写了外科手术讲义,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级医疗工作者。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前线病故。

2、生平经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沉睡的中国觉醒了。中国军民拿起武器,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中国红军总司令朱德的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这一决定,得到了印度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热烈响应,仅报名参加援华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就有700多人。

1938年6月29日,这一天被孟买的居民命名为“中国日”。柯棣华在这一天申请并加入由他和爱德华、巴苏华等5位医生组成的赴华医疗队。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华医疗队到达中国广州,在广州码头,他们受到了中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的迎接。9月29日,医疗队经长沙辗转来到汉口,被中国红十字会编为第15救护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  

在重庆,医疗队员们为了表达与中国休戚相关的决心,特意请中印文化协会主席谭云山为他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谭云山提议:在他们每个人名字后面加上“华”字。于是,五位医疗队员都有了他们的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柯棣华的名字就是这时从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早在来中国之前,医疗队就听说八路军与*不同。因此,他们渴望到*领导的敌后战场去。刚到中国时,他们就向前来迎接他们的宋庆龄提出到华北前线工作的请求。到武汉后,他们又向*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重庆,他们又第3次向董必武提出了去延安的请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不幸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和其他几位医生劝他回国料理后事,他强忍悲痛说:“我的家庭确实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这里千千万万无辜受难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没有实现我向印度国大党所做的保证——至少在中国工作满一年之前,我决不回印度。”

1939年11月4日开始,柯棣华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出入枪林弹雨之中,走遍了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数次通过敌人的*线。在战争环境中,他们和抗日军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沿途施行了50余次手术,诊治了2000余名伤病员。

当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进行涞水战役时,柯棣华奉军区司令部之命,出发去军区的南线,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13天的战斗中,他接受了800余名伤病员,其中施行手术的达558人。由于不断地战斗,伤员也就不分昼夜陆续的后送,他3天3夜未曾睡觉,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坚守岗位。

百团大战后,巴苏华大夫奉命返回延安,留在了延安,并于1943年3月取道回国。柯棣华则继续留在白求恩学校和医院工作。

1941年1月,他“正式参加了八路军”——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仍然兼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此时,正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也在这一年,柯棣华与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后来生有一子,聂荣臻取名柯印华。

1942年7月,柯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的癫痫病再一次发作,医护人员虽全力抢救,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没有给他热爱的战友们留下一句话,没有给他爱妻娇儿留下一句话;但他全部工作,他的热情,他的献身精神,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3、人物事迹

参加援华医疗队

1910年10月10日,柯棣华(DwarkanathS.Kotnis)出生于印度绍拉普尔市,其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家里兄弟姊妹众多,生活并不富裕。柯棣华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族解放思想的进步人士,柯棣华幼年时即随父参加抵制英国货的斗争。1936年,柯棣华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毕业并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放弃了去英国继续深造的机会,转而参加了由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组织成立的印度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9月1日奔赴中国,支援中国抗战。医疗队于9月17日抵达广州,受到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和各界代表的欢迎。之后,医疗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在武汉,叶剑英将军致欢迎词,称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到来增强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心。而柯棣华(原为可棣华)这个中国名字则是由在重庆接待医疗队的中印文化协会创始人谭云山教授所取,而且谭教授给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每一个人所起的中文名字后面都加了个“华”字,意为中华,以表现他们对中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奔赴延安

正是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改变了印度援华医疗队成员对于*的看法。在广州沦陷后,柯棣华甚至一度遇到认识的人就与之讨论*军队的软弱无能与士气低落,而医疗队与叶剑英、董必武以及王炳南等中国*人士的接触更是坚定了他们要与*、八路军一起工作的决心。尤其是柯棣华,他认为延安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会有很多工作可做。1939年2月,刚刚遭受了丧父之痛的柯棣华随医疗队到达延安,受到了*等**及延安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当年3月,柯棣华开始在延安东部30里的拐峁模范医院工作。7月,柯棣华所在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参与了对*右臂骨折的医治工作。这期间,虽有繁忙的医疗工作,柯棣华与同队的爱德华、巴苏华两位大夫还组成俄语和医学的三人学习小组,来提升语言与医疗水平。此外,柯棣华还积极参与抗大学生的运动会,愿意与中国人民“打成”一片。或许正是因为他开朗的个性和勤奋的学习,使得他成为印度援华医疗队里中文说得最好的人。柯棣华曾几次代表医疗队用中文公开发言,还做到了可以与中国伤病员单独交流,并用中文撰写医学讲义。

1939年12月,柯棣华又与爱德华、巴苏华长途跋涉至位于抗日前线的山西省武乡的八路军司令部。他们在与朱德总司令的会晤中探讨了游击战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对此柯棣华十分认同,而且指出印度与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在反抗英国殖*义的战争中很有可能也要采取这种形式。1940年2月爱德华因身体不适返印,柯棣华与巴苏华坚持留下,与中国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他们先是随一二九师的一个团一起行军,深入体验抗战生活。之后,两人又转至晋察冀边区卫生部所在地葛公村,一边在医院里救治伤病员,一边在卫生学校授课,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按照白求恩的指导,医生不能坐等伤员上门,而要到前线抢救伤员。1940年9月,柯棣华与巴苏华各率一支医疗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战役结束后,一度想在一年服务期满后去苏联学医的柯棣华却选择继续留在葛公村。

不幸离世

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同年,他和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婚后生有一子,由当时晋察冀边区司令聂荣臻起名为柯印华。“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这个名字寓意着中印将世代友好。而中国军民在战斗中所展现的革命热情也深深感染了柯棣华,使他萌生了作为一个外国人加入中国*的念头。1942年7月7日抗战爆发五周年之际,柯棣华由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江一真校长做入党介绍人,加入了中国*。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他默默承担了印度家人在父亲去世后身陷困境所带来的压力,克服了工作中缺少药物及手术器械等恶劣的条件,以医者的赤诚之心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大量伤病员。他本人积劳成疾,却仍带病工作,终因癫痫病发作,不幸于1942年12月9日在河北省唐县去世,年仅32岁。朱德写下七言诗《印度医生柯棣华》:“恒河之滨是桑梓,援华抗战晋察冀。烈火硝烟昼夜医,洒尽热血写友谊。”*给柯棣华的亲属去信表示深切慰问,信的末尾这样写道:“他的名字将永存于他所服务终生的两大民族之间。我们在全体爱*的人类的共同损失中,分担你们的悲痛。”晋察冀军区召开了军民万人大会,沉痛悼念柯棣华。*亲笔为柯棣华书写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此挽词由巴苏华仔细保留下来,带回印度交给了柯棣华的亲属。

4、后世纪念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

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

建馆以来,来访的**有*、王鹤寿、刘澜涛、杨成武、吕正操、*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与唐县县城连为一体,可在县城食宿。城内有不同档次的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走京广铁路或京深高速公路在望都出口下,从望都县城西行到唐县县城右转即是。也可从保定沿保阜(保定至阜平)公路到唐县县城。

5、中印情谊

1949年,柯棣华的骨灰被安葬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陵园中树立起了他的雕像,与白求恩大夫的雕像一起受后人瞻仰。此后,在石家庄与河北省唐县都建立了柯棣华纪念馆。1976年12月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举行柯棣华纪念馆揭幕仪式时,柯棣华生前在印度援华医疗队中最亲密的战友巴苏华应邀专程来华。巴苏华也是印度援华医疗队中援华时间最长的一位医生,曾在由自己日记整理而成的《延安的呼唤》一书中,对柯棣华等印度援华医疗队成员支援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经历以及中国*和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做了大量的记录,并收录了数十幅当年的照片,这些照片大部分是由巴苏华与柯棣华于1938年到1943年在华期间与印度医疗队一起拍摄的。而“柯棣华大夫纪念委员会”也是由巴苏华倡导成立的。

70余年前,柯棣华大夫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如今他虽生命已逝,其精神却长存。柯棣华的家人在他牺牲后多次受邀到中国访问,而我国的历届*也都在访印期间会见了柯棣华的家人。2009年12月,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起并联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主办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中,柯棣华位居第八位。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柯棣华这位勇敢的国际主义医士及其对中国抗战胜利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主席访印期间,在颁奖活动中接见柯棣华的三妹曼诺拉玛时,特意伏身感谢她的到来,并表示中印友谊一定会代代相传。柯棣华与他所在的印度援华医疗队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历经战火与历史的洗礼,正是中印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的最好见证。而习主席所主持的颁奖活动也表明了中国对这份友谊的珍视以及要把它继续保留发扬下去的决心。

6、永远的丰碑

柯棣华事迹被载入大型党史人物记录片《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

《永远的丰碑(党史人物)》介绍的是中国*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录制了200多位英雄先烈、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由中宣部新闻局、*党史研究室宣教办、总政治部宣传部宣教局、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电视台联合录制。

上一篇:赵伊坪

下一篇:邓恩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