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汲清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字德淦,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人,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第一届中研院院士,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质部石油局总工程师,创立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和陆相生油论,首次系统划分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和大地构造旋回,主编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大突破,为大庆等一系列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黄汲清一生发表论文二百五十余篇,专著二十多部,在地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尤其在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领域功绩卓著,奉献了很多“第一”、“最早”和“最主要”。
中文名:黄汲清
国籍:*
英文名:TheKanHuang
祖籍:四川省仁寿县青冈场
出生日期:1904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1995年3月22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纳沙泰尔大学
职业: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
1、生平事迹
1914年至1916年就读于四川仁寿一中。
1921年,考上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28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28年至1929年,他先后从辽东到辽西,从西安到宝鸡,越秦岭入四川,由滇进黔,跋山涉水,步行万余里,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科学果实。
1930年至1932年陆续发表了《秦岭山脉及四川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二迭纪珊瑚化石》等6部专著。
1932年夏,黄汲清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选派到瑞士留学,先入伯尔尼大学地质系,旋转入浓霞台大学。其间对德、法、意等国进行了考察,1935年写成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峰地区之地质研究》,引起瑞士地质学家瞩目。
1936年黄汲清回国,被任命*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率队进入赣、湘、黔、粤等地做了大面积的考察,发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湖南资兴煤田,取得重大地质成果。1937年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在苏联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考察。
1937年12月底被任命为*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2月,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0年夏,他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任《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主编。
1942年兼任*大学教授。
1945年完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写作。
1946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编完成了14幅国际分幅1:100万中国地质图,接着又完成了1:300万中国地质图,综合了我国地质调查的全部成果。
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院士。
1945年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任主任,黄汲清任副主任。
1952年被任命为西南地质局局长,
1954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他领导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地的石油勘探工作,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功臣。
1974年,黄汲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顾问,从事国家急需的富铜、富铁矿地质研究。
197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1979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79年至1993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
1980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称号;并被瑞士联帮理工学院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2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1984年被授予中国地质学会荣誉理事称号。
1984年3月15日加入中国*。
1985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198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
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优秀奖。
2、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1904年,黄汲清先生诞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一个书香之家。身为乡间秀才的祖父为他取名黄德淦。父亲毕业于洋学堂“通省师范”,参加过保路同志会。在新旧两种文化的熏陶下,德娃子一路读书上成都,过武汉,到天津。1924年从北洋大学预科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黄汲清刚读大三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到北京西山做地质调查,他写出的论文《北京西山的寒武纪奥陶纪层》,竟指出了开滦煤矿英国地质学家马休把因冲断层重复了的下奥陶统地层分成两个单元的错误,得到了中国地质学会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颁发的140块银元的奖金。就在那西山之巅,意气风发的黄汲清赋下明志诗:“男儿立志多雄风,等闲总统鄙富翁。但愿足踏额非尔士之高峰,痛饮帕米尔高原之晴空。”北大毕业,黄汲清进入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随后转入*地质调查所,在中国地质界先驱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麾下,从练习生干起,跟随后来惨遭土匪杀害的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北上东北、华北、陕西,南下云、贵、川,转战四方“敲石头”……
黄汲清以突出的才干和成绩为翁文灏所长慧眼识珠,于1932年被中华教育基金会派往欧洲留学,在瑞士浓霞台大学有幸成为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阿尔冈的研究生。恩师的教导使他确立了一生的学术方向,为他奠定了大地构造学的基础。
早期工作
1935年,黄汲清获得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和*大学兼职教授、国民**地质调查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的首批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局局长,地质部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80年荣获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自然科学名誉博士称号,1985年美洲地质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第32届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一连串耀眼的职务贯穿新旧两个中国,把黄老的一生与中国的地质和石油事业紧紧地联系了起来。
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奠基人
黄汲清一生发表论文二百五十余篇,专著二十多部,在地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尤其在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领域功绩卓著,奉献了很多“第一”、“最早”和“最主要”。如: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地层学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首倡二叠系三分,是中国二叠纪地层研究的奠基人。他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早期开拓者,首次主编完成了全国地质图和一套综合地质图件。1945年,他的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英文版),系统地划分了中国的大地构造旋回和基本构造单元,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著名论断,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体系,对我国地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勘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大地构造学无可置疑的奠基人。这本书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高校、科研和实践工作的经典名著,在前苏联、日本、印度和其他亚洲相邻国家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黄先生曾经诙谐地解释过自己在1957年的*中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这得益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成为援华苏联专家的必读参考书。黄老的野外地质记录本被苏联专家戈鲁斯看到后,引起了一片惊叹:内容丰富,记述准确,素描图清晰美观,不用再加工就可以印作教科书。
大自然中石油的生成,流行至今并广为接受的是有机成因说,即石油是由动植物的有机质沉积转化而来。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大油田都是海相沉积生成的,因此许多人认为“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在这种推理之下,因为*多是陆相沉积盆地,所以中国就不可能有油。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美孚公司在中国没有找到石油,中国由此戴上了“贫油”的帽子,“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在30年代便被一些人奉为石油地质的法则。但是,黄汲清和另外一些地质学家并没有为这一“法则”所束缚,而且,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前方急需煤炭、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为祖国寻找石油便成为他们魂牵梦萦的理想。
黄汲清担纲*地质调查所所长,既是运筹帷幄的少帅,又是脚踏实地冲锋在前的战士。1937年,*地质调查所与顾维钧的“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合作组成西北石油考察队,黄汲清在翁文灏的建议下选派了孙健初与两位美国专家,结果发现了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1938年,黄汲清带领所里的青年地质学家陈秉范调查四川隆昌圣灯山的地质构造,他亲自布置钻孔,发现了我国的第一个工业气田——圣灯山天然气田。就在同一年,他又率队在大渡河边铜街子的茅口灰岩中发现了天然气苗,纠正了德国学者认为四川天然气来自上二叠统煤系、经济价值很小的错误。1938~1941年,他率领一批青年地质学家在四川威远地区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和石油天然气调查,为发现威远大气田打下了基础。初步的胜利鼓舞了胸怀石油大志的黄汲清,他毅然卸下行政职务,投身到西北的石油考察中。1941年,他率领一队人马考察甘肃、青海的石油地质。在年底去西宁的路上,他得到了老母重病去世的消息,因为远在野外而无法送终。
1942年底,黄汲清又带领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和翁文波等人开始了为时半年的*石油地质考察。那年10月,天山北坡风云突变,风雪交加,他们乘坐的运输机竟在迷蒙中好久找不到迪化(乌鲁木齐)机场,一行人被气流颠簸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在万分不安中落到地面。那时,独山子油田虽然是中苏合办,但是苏方不肯把地质图全部拿出来,黄汲清只好带着大家自行测制地形图和地质图。春节来临,迪化的气温骤降到零下35℃,几个人披着棉被在招待所里突击工作简报。接着又转战*,在汗腾格里峰东南坡的草地上,在牛毛帐篷里,挑起马灯夜晚作业……黄汲清既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实践家,也是一个才思敏锐的理论家。1943年,在他领衔完成的著名的《*油田地质调查报告》里,他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油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生油,二是能储油,三是要有地层盖住,油气跑不掉,即生、储、盖组合。黄汲清从大地构造学说的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特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含油气区的地质情况,认为多旋回构造作用使中国的大中型盆地的发育呈现明显的多旋回和多级演化性,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多期性、多层性。在谈到这一理论的意义时,黄汲清说:“‘陆相生油说’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关系重大。如果准噶尔盆地和酒泉盆地,即中国西部的陆相盆地,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那么,中国东部的陆相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和松辽盆地,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油田。”这就从理论上突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束缚。
虽然在“陆相生油”的理论探索方面,前有潘钟祥在美国发表论文《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纪的非海相成因》,提出了陆相生油可能性的初步论说,后有陈贲、尹赞勋、阮维周、王尚文、高振西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述石油与陆相沉积的关系,1954年李四光也发表了“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勘探远景”的文章,论述陆相生油的问题,但是最完善并且经受了最多的实践检验的,还要算黄汲清的“*石油地质调查报告”及由此发展起来的“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黄汲清喜欢用一句四川话“杀死”来说明问题。他有一段学问名言:“研究问题就像打蛇一样,要打七寸。否则,好像打死了,可是过不多久却又活过来了。打死,谁来了也说不活。杀死一个问题就是贡献。关键是杀死!”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他的陆相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就是一个“杀死了”、立得住的理论。
圈定松辽平原,揭开大庆石油发现史
所谓石油发现,第一步是个“找”字,即进行石油普查。1954年,新中国组建了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把黄汲清从四川召唤到北京,委任地质矿产大师谢家荣和他作为技术负责人,统领起全国石油普查的技术工作。从1955~1957年,作为地质部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顾问,黄汲清得到了翁文灏和潘钟祥等人都不可能得到的验证陆相生油理论、施展抱负的机会。
面对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凭借解放初期有限的普查队伍和装备,如果漫天撒网寻找石油,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石油普查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布署,即在广袤的国土上圈定理想的普查区域。若是圈定出错,搞错了方向,接下来的一切都将是白费——这就是黄汲清与谢家荣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黄汲清理论上的优势立即在圈定普查区域上体现了出来。1954年,翁文波、黄汲清、谢家荣等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生油理论,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系统而全面的油气远景预测图——《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布图》,圈定含油远景地区125万平方公里。
1955年2月,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作为技术总负责,黄汲清与谢家荣一起,积极组织中青年地质学家全面研究已有的地质资料,分析对比各主要沉积盆地和沉积区的油气因素,成功优选了五大盆地,组成了五个石油普查大队,并亲自布置了松辽、华北、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吐鲁番和柴达木盆地的石油普查。到1957年3月,在地质部石油普查专业会议上,黄汲清先生展示了一幅更为精准的1:300万的《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并作了“我国含油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报告,用醒目的桔黄色把松辽、华北、四川、鄂尔多斯四大盆地标示为重点远景区。后来,大庆以及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吐哈和塔里木等地大规模储油构造的相继发现,充分显示了黄汲清先生的远见卓识。
大庆油田的发现还不乏戏剧性的情节。黄老那么极力主张并寄予希望的大庆所在的松辽平原,在最后的关头竟然没有被列入1955年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确定的普查项目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任务,没有任务何谈去发现?等到黄老发觉东北地质局根本没有动静时,他着急上火了。雷厉风行的他幸好大权在手。他立即找到普委的技术员苏云山,让苏赶快补充了“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这时会议结束已经两个月了。据苏云山后来回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松辽平原并没有列为首选开展战略普查的地区……会议之后,黄汲清先生……当即指定我……起草一个‘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我记忆比较清楚的是,他在谈到设计任务书的写法时指出,要求踏勘人员乘小船沿松花江两岸多找出露的岩层,尽量测量地层剖面,对铁路两侧及平原边缘的沟谷,要多下点力量,找基岩露头和油气显示。‘踏勘任务书’拟定后,曾经黄汲清先生修改和审定。”
1955年6月11日,地质部普查委员会下达了松辽平原石油普查设计书,接着,东北地质局派出以韩景行为组长的踏勘组……如果不是黄汲清圈定了松辽平原,不是他坚持并挽救了这个项目,大庆油田的发现可能就不只是推迟几年或十几年了!历史事件有时是令人诧异的,据说松辽平原项目当时是被遗漏了!但怎么被遗漏的,却至今仍是不解之迷。
石油普查有点像军事行动,要人要枪要装备。进度的快慢也取决于投入力量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有多大的决心,而领导的决心有时就来自于好高参。为了筹备好第一次普查,1955年1月下旬,地质部副部长刘杰曾经单刀直入地问黄汲清:石油普查、勘探需要多少力量,需要多少技术人员、设备以及经费等。黄汲清熟知石油工业先进国家的情况,立即结合中国的特点提出:至少必须投入地质部现有技术人员的三分之一,以及相应的经费、物资和设备。
黄汲清从1955年5月22日参加石油地质工作检查组,走遍了西北西南十多个省市,一去大半年,直到12月初才回北京。刚过元旦,1956年1月初,陈云副总理又在*约见黄汲清,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以煤炼油的问题,二是中国石油的前景问题。黄汲清在回答中,一方面坚定地表示了中国有油的充分信心,一方面提出了现在战线太长,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等问题。黄汲清客观冷静的意见切中了*领导的思虑,后来石油战线实行“战略东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加快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
1958年,在“*”的高潮中,地质部党组决定:3年内拿下松辽平原!黄汲清在1958年4月、11月及1959年初几次亲赴现场,听取一线技术员的报告,分析情况,指导工作。很快,在南14井和南17井发现了十几米至几十米厚的油沙!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玉门到大庆,中国石油大发现雄辩地展示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完美的科学过程。黄汲清有幸成为这个全过程的奠基人、领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3、主要贡献
一、开拓和发展中国地质事业他对中国二叠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此方面研究的基础,被国内外同行所采用。首次划分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并阐明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国内外专家广泛接受。50年代主持编制了全国一整套地质图件,含1:10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这是用图件形式总结全国地质工作成果,为世界首创。
二、创立和发展多旋回构造运动学40年代,通过分析中国实际资料,黄汲清提出了造山带或地槽褶皱带多旋回构造运动说。70年代末,结合板块构造学说,他发展了多旋回说,提出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许多矿床学家已采用多旋回成矿说。
三、提出陆相生油论和中国找油突破黄汲清一向重视石油地质研究,早在40年代初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论并认为生油和储油地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因此,陆相中、新生代盆地应是找油气的主要对象。并于1955年按此原理布置了柴达木、准喀尔、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为找油重点地区,并特别强调中国东部之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也应是找油重点区,导致了大庆油田的发现。80年代对塔里木油气勘探和大庆深部找油做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具体建议,收到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4、主要影响
黄汲清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划分出中国若干地台和地槽褶皱带,又划分出古亚洲式、滨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大“构造域”。他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80年代以后,又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论结合起来,提出“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
黄汲清40年代曾领导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及1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又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矿产图等)的编绘。他是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黄汲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重要*,极其重视总结成就与经验,对地质学史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方面重要著作有:“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1983-1984)、“辛亥革命前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1982),“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1990)。他主持编纂的《翁文灏选集》(1989)和《丁文江选集》(1993)也是重要的学术遗产整理成果。
黄汲清于1942年领导了*石油地质调查,1943年完成《*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含油的新观点。1955-1957年,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工作规划,对以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的发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家庭成员
女:黄洁生
子:黄浩生、黄渝生(儿媳:詹敏利)
孙女:黄婉(黄渝生之女)
孙女婿:周滨(*之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