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芳允

科普小知识2022-01-10 12:27:37
...

陈芳允(1916-2000)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1、生平简介


陈芳允

"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陈芳允

陈芳允是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早期在国内领先研究毫微秒脉冲技术,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为我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跟踪测量系统的技术负责人,全面参加了系统设计和建设工作。他提出和设计了发射我国通信卫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的新方案,并负责这一系统的研制和星-地技术协调工作,为建设我国卫星测控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31年在黄岩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值全国上下都在反对日本强占东三省,抵制日货,请愿抗日等运动不断,他参加了到南京的请愿和抵制日货等活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4年,陈芳允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在清华大学,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8年毕业。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在任之恭、孟昭英指导下工作。1945-1948年在英国A.C.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先从事有关电视接收机图像质量改进方面的研究,后来参加了海用雷达的研制和在"玛丽皇后号"船上的实际测试工作。

1948年6月,陈芳允回国,在*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协助所长冯德培研制神经生理方面的电子仪器。他主要参加电生物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电子测试技术工作,成功地研制了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电子仪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和显示器等。这套仪器曾推广到上海医学院,以后还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演示,作为他们研究的参考。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陈芳允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研究生理实验用的精密测量设备;1953年调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经过一年,筹备处具有一个研究室的规模,1954年并入物理研究所(所长为钱三强),组建成电子研究室,陈芳允任该研究室主任。该研究室有微波技术、电子线路技术、计算技术等几个研究组和一个实验车间。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1956年后,中国科学院在新技术方面成立了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和计算技术四个研究所。陈芳允调入电子学研究所,任该所脉冲技术研究室主任,开展毫微秒脉冲技术的研究,机载单脉冲雷达的研制,直到1965年。1957年,陈芳允对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这套测量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陈芳允从1965年开始参加中国空间技术工作,于1967年调到国防科委第26基地,从事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网的研制和建设工作;

"*"开始后,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转到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进行。1967年,陈芳允调至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新成立的卫星测量部,指导卫星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发射台站的建设等工作,直到1975年为止。1976年调国防科委测量通信总体所任副所长,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7年加入中国*。1984年调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任常任委员。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杨嘉墀、王淦昌一起提出了对中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在*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1988年后为顾问。此后,他仍十分关心中国重大国防工程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经常参加重大研究项目的方案论证会或技术评审会,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出谋献策。

70年代初期,陈芳允就开始了通信卫星测控系统的研究论证。如何使地面测控设备控制36000公里高空的卫星?陈芳允提出采用微波频段,多功能统一在一套设备上,同时实现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传。1984年4月,这个系统在我国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设计和制定工作的主要参加者,陈芳允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的成功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了解决远洋航天测量船的电磁兼容问题,陈芳允和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努力取得重要突破,使几十套电子设备在一艘船上工作自如,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陈芳允提出并主持了"双星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

陈芳允兼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任为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的理事。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并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2年陈芳允提出地球环境观测小卫星星座的系统方案。1993年12月15日与姜岩讨论给*关于纳米技术的报告。1997年4月7日至10日,陈芳允与杨嘉墀、王大珩、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中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1999年陈芳允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4月29日,84岁的陈芳允因运动神经元病中枢性呼吸衰竭去世。

陈芳允于1977年参加中国*,他认为*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革命行动的指导,也是科技活动的指导。他说:"*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使我恪守终身。……为科学求真理,为技术进步,为建设祖国,都是为人民服务。"他长期不懈努力拼搏在科技战线上,也正是这一信念的体现。他坚信只要在*的领导下,坚持走*道路,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可达到繁荣富强的境地,而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将迅速发展而立于世界之林。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四十年京兆一技人,求新服务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写的两首诗,也是他的人格和精神很好的写照。

2、卓越贡献

陈芳允,早期在国内领先研究毫微秒脉冲技术,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机载单脉冲雷达,为中国无线电电子学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99年的9月18日,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515克黄金铸成)获奖专家大会。会上,*向23个对两弹一星有贡献的专家授予了功勋奖章,值得一提的是:23位中有14位功勋科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有11位科学家出自一个老师门下,--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其中有一位就是陈芳允。

陈芳允之所以能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他对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作的贡献密不可分。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量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中国还没有经验。为此,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反复论证。陈芳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经过他与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别在新化、南宁、昆明、海南设立了四个多普勒测量站。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我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时期,陈芳允被下放到陕南一工厂进行"锻炼"、"改造",他顶住压力,排除各种困难,潜心钻研,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7年中国建造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由于船上多种测量、通信设备,光天线就有54部,各种设备间电磁干扰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陈芳允利用频率分配的方法,解决测量船上众多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使各种设备得以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成功地解决了"远望号"船电磁兼容这一重大技术难题,并在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中首次得到验证。

双星定位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批轰炸机、战斗机猛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用炸弹准确地将一座建筑彻底摧毁,这些炸弹之所以都能够精确的打击目标,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卫星定位来实现定位,提供这种定位服务的正是由24颗美国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第一颗GLONASS卫星于1982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到目前为止共发射了80余颗卫星。

1983年,陈芳允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这一系统称为"双星定位系统"。这个系统由两颗在经度上相差一定距离(角度)的同步定点卫星,一个运行控制主地面站和若干个地面用户站组成。主地面站发信号经过两颗同步定点卫星到用户站;用户站接收到主地面站发来的信号后,即作出回答,回答信号经过这两颗卫星返回到主地面站。主站-两颗卫星-用户站之间的信号往返,可以测定用户站的位置。然后,主地面站把用户站的位置信息经过卫星通知用户站。这就是定位过程。主地面站和用户站之间还可以互通简短的电报。

2000年10月随着2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了。是继美国第一个拥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苏联第二个拥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美国GPS系统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由24颗卫星组网,而中国的北斗系统只由两颗卫星组成,在经济上更算,而且中国的北斗系统某些功能超过美国的GPS,北斗系统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

国家"863"计划发起人之一

要说中国的"863",得先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说起。1984年1月6日,里根总统发布了《国家安全决定》第114号文件,正式下令开始执行新的"星球大战"计划,井于次年6月20日,经美国众议院批准,为"星球大战"计划拨款25亿美元!"星球大战"计划一出笼,立即便在世界掀起了狂涛巨澜。甚至有人比喻说:里根总统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便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大感冒。

首先感冒的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始了一系列的部署,随后提出《高科技发展纲领》。

欧洲,法国总统密特朗首先提出了建立"技术欧洲"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这个被人称之为法国总统"在洗澡盆里想出来的主意",("尤里卡"是希腊语"我发现了"的意思。2000多年前,大科学家在浴盆洗澡时,突然一个强烈的意念使他高兴的衣服都忘了穿就跑出来,如痴如醉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得到西欧17国赞同和支持,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了"尤里卡"计划的诞生。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严重缺乏的岛国,深感没有高技术就难以在21世纪立足,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刚一出笼,日本*当即便作出积极反应,也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基本政策"。

当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中国该怎么办的问题,成天都在陈芳允脑子里打转,1986年2月的一个晚上,陈芳允感到很有必要找人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便来到中关村中科院的宿舍楼,按响了王大珩家的门铃。王大珩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两人不知不觉中便聊了一个晚上。告别时,陈芳允说:"我们是不是联名给**写封信,这样可能事情更好办一些,落实起来也更快一些。"王大珩说表示赞同,并愿意起草这封信。

王大珩后来说,这封信他前后写了一个多月,不知修改整理了多少遍,最后才终于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初稿。王大珩给陈芳允看过后,又当即送到了王涂昌和杨嘉墀两位老科学家的手上。

王淦昌和杨嘉墀看罢信后,非常兴奋,当即表示:完全同意。接着,四人又聚在一起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这才依次郑重其事地在信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并于当天送到了*手中,这一天是1986年3月3日,

仅仅两天后的3月5日,*同志就亲笔做了重要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迅速召开了一系列有关会议,经过认真研讨、论证,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拨款100亿元,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等7个技术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开始了高技术的攀登。

上一篇:陈焕镛

下一篇:蔡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