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南
刘经南,男,汉族,1943年生,湖南长沙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9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现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主编、测绘学报编委、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IGS)协调成员、国际"GPSSolutions"杂志编委。
中文名:刘经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
出生日期:1943年7月1日
职业:校长,院士,科学家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学院
信仰:中国*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武汉大学校长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人物简介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3年出生,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
曾任武汉大学校长,1998年至2001年任国际著名杂志“GPSSOLUTIONS”编委;现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国际“GPSWORLD”杂志编委,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经南院士负责完成了国家GPSA、B级网的设计方案和数据处理、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坝GPS形变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中国广域差分GPS建设方案等多项科研项目,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先后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一次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代表著作为《GPS广域差分定位原理和方法》,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精密全球定位系统多期复测研究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等。指导完成了4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硕士生有40多名。
2、人物履历
1962年09月至1967年07月,在武汉测绘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本科学习;
1967年07月至1968年07月,留校待分配;
1968年07月至1979年09月,任湖南省煤田物测队技术员、助工;
1979年09月至1982年09月,在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研究生学习;
1982年09月至1986年10月,任湘潭矿业学院教师;
1986年10月至1992年01月,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8月并入新武汉大学,2001年9月更名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师;
3、行政职务
1992年01月至1993年12月,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副主任兼地学空间测量与地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1993年12月至1995年08月,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卫星测量所所长;
1995年09月至1997年02月,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院长;
1997年02月至2000年08月,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副厅局级);
2000年08月至2003年07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3年07月至2008年11月3日,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级);
2012年9月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
4、研究领域
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创立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GPS课程教学,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理论方面,他解决了二维坐标系问题,实现了三维GPS坐标与二维坐标系的转换,特别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分布式广域差分”技术,解决了国内许多GPS应用技术难题。该技术思路已在我国许多行业得以实施。湖北广域差分示范站的建立,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他设计的深圳GPS差分系统,目前也正在实施,建成后可以实现整个深圳与香港接壤地区的厘米级定位与测图。
在软件研制方面,他提出软件设计思想,先后主持编制了十余个应用软件成果,到目前已有六个软件进行了软件登记,包括海洋测绘软件和监控软件等。90年代初,其负责设计并领导完成的GPS数据处理综合软件包已占据国内80%左右的市场,同时出口日本等国作为随机软件,成为国外多家公司的配套软件。他为实现软件技术的产业化也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工作。
在工程应用方面,近几年他带领课题组完成了全国多项工程项目,其中最典型的有国家GPSA、B级网建设工程;武汉、广州、贵阳、西安、兰州等大城市GPS控制网工程;深圳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和湖北广域差分示范站;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坝GPS形变监测系统。还为已发射的国家北斗导航卫星广域差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最早的、完整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案。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潜在效益。
在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坝安全形变监测系统的建设中,他作为项目组软件设计负责人,主持了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工作。其合理的网络设计思想,独到的软件设计与硬件选择方案的配合,使该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无人值守、连续自动运行的GPS监测系统。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中,该系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由于恶劣的阴雨天气,其它系统完全失灵,而该系统仍然正常工作,为洪水错峰和避免荆江分洪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党*国务院领导的多次嘉奖。
在军民共建方面,他积极参与军队科技项目研究开发,很早就与北方工业公司合作开发了火炮定位系统,实现了火炮的GPS定位;首先用GPS技术改造了靶场定位定向系统,获得了非常重要的军事效益;并为军队建设广域差分系统的卫星应用工作献计献策。在为军队做贡献的同时,他也大力开拓民用市场,传播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展GPS应用工作,实施GPS工程。他还参与了地震局相关的网络工程,南沙科考导航,深圳、海南等地区城市形变量监测工程等。
他善于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作为学院院长,参与、组织了“大地测量学专业改造工作”的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和项目组一道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专业和学科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改革措施,专业改造的效果和效益显著。该项目分别获1997年湖北省教育成果特等奖和*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还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给研究生甚至本科生讲课,指导了大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GPS高级人才。
5、研究成果
他负责完成了多项大型科研和工程项目,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一次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50余篇。指导完成了4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和70余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指导的在读博士、硕士生有40多名。
6、所获荣誉
1986年获石油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7年获国家教委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