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
"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在英语中被称为"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也会导致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文名称:金融脱媒
外文名称: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
亦称:金融非中介化
前提:金融管制的情况下
1、基本概要
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深化(包括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金融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混业经营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也会导致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也可以称为“非中介化”。
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银行"脱媒"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放松管制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对我国货币调控、银行监管及银行业务开展等,带来一系列挑战。
2、历史背景
起源
金融脱媒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从而限制了银行可贷资金的现象。在随后的研究和讨论中,金融脱媒的内涵不断扩展。Hester(1969)认为金融脱媒代表了从使用中间人的服务向一个要么没有金融交易存在要么金融交易是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直接的双边交易的基本体系转变。Hamilton(1986)把金融脱媒定义为企业不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借款。Harmes(2001)认为金融脱媒在投资者或者金融工具购买者与生产者直接交易产品时发生,这时跳过了像保险经纪人这样的中介机构。
背景
随着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随着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使证券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而银行的媒介作用则趋于萎缩。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具备完善的金融*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美国,从1933年至1966年9月,美国出台Q条例促使银行纷纷出现利润下降,市场不断萎缩,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的状况,即出现了所谓的“银行脱媒”现象。
3、发展历程
金融脱媒
4、基本特征
期限失衡
据统计,我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1999年的68.16%下降为2006年的43.73%,中长期贷款则从1999年的25.57%上升到2006年的47.28%,而且无论从增幅还是增速来看,中长期贷款都远远高于短期贷款,说明了当前经济中长期资金的脱媒程度要远低于短期资金。这表明我国尚未有效建立银行体系以外的长期资金筹集渠道,短期资金则更多通过非银行渠道交易,这样,脱媒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融合在一起,使长期金融结构失衡的压力更突出。
供求失衡
企业部门通常属于资金需求部门,住户部门属于资金供给部门,这一过程主要通过银行中介。根据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2004年在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中,贷款占63.37%,1999年为69.86%;当年住户部门的资金运用中,存款占73.77%,1999年则为59.61%。虽然历年该数值存在波动,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部门对银行的依赖性下降,而住户部门依赖性上升。虽然2007年居民储蓄开始下降,但总体上企业部门的脱媒程度还是要高于住户部门,这也是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同时表明,企业与住户之间的直接资金交易渠道还未拓宽,企业的银行体系外的资金来源,更多的是利润积累和国外资金。而随着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未来脱媒将从供求两方面给银行带来更大冲击。
对商业银行产生综合性冲击
与国外相比,我国银行业遭受的脱媒冲击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以美国为代表,自1932年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银行所遭受脱媒的影响也不同,主要经历了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市场、电子商务发展这几次典型冲击。而在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跨越了西方近百年的经济金融发展历程,随着2006年以来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加速,商业银行将面临多重冲击的共同影响,因此将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考虑到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相对落后,获得非利息收入的能力较差,加上未来外资银行的竞争,面临的危机确实令人担忧。只有及时改革求变,才能获得新的可持续的生存空间。
范围向*外蔓延
近年来,非正规金融迅速扩张。所谓非正规金融,包括打擦边球的民间金融、以钱庄和高利贷为代表的地下金融、其他非法金融活动。国家社科基金2006年的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规模已达到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规模的三分之一,而民间、地下、非法金融又三分天下。这种*外的脱媒,与近年来对民间金融的监管要求有所放松相关,民间金融业已成为重要融资渠道。未来只要加快金融体系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非正规金融就会部分回归银行中介、部分通过资本市场,而部分非法金融就会逐渐消失。
压力还来源于*复归
近年来,*干预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现在,一方面城市化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在银行支持不足、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还需要*来完成;另一方面*存在加强行政控制与预算最大化倾向,*复归迹象出现,客观上促使财政收支规模扩大。例如,从财政支出这一典型指标来看,以1994年为低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呈现出V字形特征,从1978年的31%到1994年的12%,再到2006年的19.73%。应该说,*集中资金的增加,使住户部门能提供的资金相对减少;而*投资的居高不下,也对银行中介的企业投资有替代和挤出效应。整体上看,这种*复归,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的脱媒压力。
5、方向趋势
从金融市场运行的核心机构这一角度考察,金融市场可划分为借贷市场(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随着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特别是随着资本需求的超强劲增长,使证券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而银行的媒介作用则趋于萎缩。这种现象现最早出现在具备完善的金融*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的美国,从1933年至1966年9月,美国出台Q条例促使银行纷纷出现利润下降,市场不断萎缩,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的状况,即出现了所谓的“银行脱媒”现象。
现在,我国银行业同样面临金融脱媒问题的困扰。银行业已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买方市场环境,利润率下降,现实迫使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以进军资本市场。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加速,市场规模和品种不断扩大,证券资产比例在提高,银行储蓄比例则相对下降,如果银行不能及时调整战略,无疑将陷入被动。
金融脱媒
从居民户的角度来看,金融脱媒表现为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从以银行储蓄为主转为以证券资产为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金融脱媒表现为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因为活跃的资本市场将大大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一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造成了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6、面临机遇
1、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面临发展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迅速,规模越可观。
2、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支持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新型融资业务将获得发展契机。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券商将可以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银行可以借此开展针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新型资产业务。同时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品种的日益增加以及证券市值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投资者在交易中有对流动性和资金的需求,银行将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支付结算业务将获得较大发展机会。以证券市场的清算服务为例,商业银行可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级清算服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沪深证券交易所*登记公司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二级清算业务———即法人证券公司与下属证券营业部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三级清算业务———即个人投资者在证券营业部资金账户与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证券资金汇划。
4、企业理财、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咨询类中间业务前景广阔。证券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随着金融投资品种的增加,企业资产选择的机会增加,投资的专业性将增加,企业将更多地求助于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现金、资产管理,为银行发展相关业务提供机会。
5、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证券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6、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大有可为。首先,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特征存在差异产生了合作的可能。其次,在综合经营仍然处在“积极稳妥”推进阶段、补充外源资本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密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层面的合作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是一个较为经济、快速、可行的选择。
7、产生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失效
2004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新动向,在货币信贷投放较往年下降了6500亿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不仅没有下降还较前年有所上升,经济靠哪些资金实现了比去年还要高的增长?显然,在银行、财政和资本市场外,还有其他资金管道存在。实际上,是体外循环的资金支撑了2004年经济增速的不降反增,居高不下。这一新动向提示,中国经济建设资金来源已进一步分散化,体外资金运动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从04年的后4个月里起,由于央行开始实施提高超额储备率、采取信贷控制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固定投资额与银行信贷开始出现较大的数量差,这说明固定投资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少的来自于银行信贷资金,这种金融脱媒的效果使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由此,货币政策实施的盲区将是今后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而这个盲区恰恰在于——金融脱媒化。
金融脱媒撼动银行霸主地位
金融脱媒
信贷增长低迷与投资增长的渐升,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企业投资来自于非金融体系的融资比重在加大。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上的出路正在减少。而企业资金来源的多样化使得他们能够减少对银行的依赖。结果是银行在资金运用上的出路减少。这就意味着利润的下降.事实上,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金融脱媒。
制肘宏观调控有形之手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很大,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仍然来源于投资的扩张。虽然央行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将利率适当上调,同时银监会加强了对于银行风险内控的监管,使得银行信贷发放得到规范。使市场资金减少,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却是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无非是大量资金绕开银行这一中介,流向市场.金融脱媒、资金的体外循环的加强,直接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形成制肘,直接弱化了宏调政策的效果,加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