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畿

科普小知识2022-01-25 19:01:40
...

王龙溪,字汝中,名畿,号龙溪,(1498年-1583年),明朝哲学家。浙*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明朝中晚期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对阳明学有重要发展,并深远影响日本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其进一步吸纳了道家、佛家的思想方法与成果。

中文名称:王畿

性别:男

所属年代:明

字号:汝中

出生时间:1498

去世时间:1583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

1、人物简介

王畿(jī,1498年—1583年),中国明代思想家,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浙*阴(今绍兴)人。师事王守仁,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著有《龙溪全集》二十卷。年轻时豪迈不羁。

嘉靖二年(1523年),因试礼部进士不第,返乡受业于王守仁。


王畿集

嘉靖五年(1526年),中会试后,不求仕进,回乡与钱德洪共同协助王守仁指导后学。

嘉靖八年(1529年),赴京殿试,途中闻王守仁卒,奔广信料理丧事,服心丧三年。

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任南京职方主事,后升任南京武选郎中。不久因其学术思想为当时首辅夏言所不容而被黜。此后他往来各地讲学,在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等地均有讲舍,历时40余年,潜心传播王学,为王学主要传人之一。

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80仍周游不倦。认为良知是当下现成,不假功夫修正。知识与良知有别,知识不是良知,但在良知的作用下可以变为良知。其思想以“四无”为核心,修正王守仁的四句教。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自称这是先天之学。认为良知一点虚明,便是作圣之机,时时保住此一点虚明,不为旦昼梏亡,便是致知,而不注重“致良知”的功夫;强调*自在的处世态度。黄宗羲认为其学说近于释老,使王守仁之学渐失其传。其著述和谈话,后人收辑为《王龙溪先生全集》22卷。

2、人物生平

王畿早年家贫,年轻的时候为了谋生,他在码头做挑夫,经常天不亮就到码头挑鱼,有时也挑粪。王畿挑完粪之后,就把藏在粪桶下的书拿出来读,有时挑完鱼也是如此,读起书来如痴如醉。有一天天还没亮,王畿就起床到码头挑鱼,快到码头时,王畿看到还没有事干,于是就在如今蚶江镇东垵村附近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这时东垵村有很多人看到远处一团红光,走近一看原来是正在酣睡中的王畿。其中一位老人认为王畿非等闲之辈,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于是有心将女儿许配给王畿。

婚后,经济有所改善,王畿就去赶考,果然中了解元。当报喜的人来到王畿家时,王畿的夫人还在舂米,听到报喜的人员报完喜后,王畿的夫人仍不紧不慢地说:“中举人,中举人,我也要把小米打完。”(因为不舂完米,午饭就没有着落。)王夫人说的这句话此后在塘头村广为流传,成了一句十分流行的俗语。

王畿后来又中了进士,历任教授、国子监博士,学名远扬,问业者众,讲筵满座。王畿在做浙江督学期间,曾经提携了一位学生施邦耀(一作邦曜)。有史料记载:“初视浙学时,拔邦曜第一。邦曜贫不能婚,畿为备聘,拜雁于官署。是秋邦曜遂登弟,以申甲殉节,为一代完人。朝野服其藻鉴。”施邦耀因为家贫拿不出结婚用的聘礼,于是民间有了“王畿巧助施邦耀”的传说。


王畿故居

王畿到任不久,杭州城有个退职回乡的李阁老来拜访。原来,李阁老早前把他的千金小姐许配给同朝为官的施大人的公子施邦耀。如今施大人已去世,施邦耀遭了火灾,穷得连家也没有。李阁老要悔亲退婚,特地求知府大人王畿帮帮忙,还送来五十两银子,要让王大人“买茶”。

王畿收下五十两银子,也收下了李阁老的状词。第二天,他召见了施邦耀,一经交谈,见施邦耀不但少年英俊,而且谈吐文雅,举止稳重,满肚子的学问。王畿问他:“李阁老要退亲,你意见如何?”施邦耀说:“我家贫如洗,实在不敢委屈李小姐。李小姐如要退婚,我自然悉听尊便。但李阁老嫌贫爱富,实令人气愤。”听了施邦耀的话,王畿对他十分敬重。

当天下午,王畿又去拜访李阁老。他趁李小姐来敬茶时,问她是不是愿意退亲。李小姐含羞地说:“自古女子从一而终,岂可轻易退亲。再说,李公子勤奋好学,自有出头日子。”听了李小姐的话,王畿心中有了主意。

隔天,王畿升堂审判退婚案。王畿将李阁老送他的五十两银子转赠施邦耀,限令其勤奋攻读,三年后赴试,如能高中,才准完婚,否则,听任李家退婚。

这个判断,明显袒护了施邦耀,但也没有得罪李阁老。

施邦耀知道知府大人有意帮助他,有了五十两银子,吃穿不愁了。他发奋刻苦攻读,三年后,果然高中状元,同李小姐完婚。

明朝末年,已经是右副都御史的施邦耀对明朝的灭亡表达了深深的负罪感,他在自缢之前写下一副对子:“愧无半策匡时难,惟有捐躯报主恩。”他解带自缢,幸被家人救下,苏醒后又服砒霜而死,为明末殉节名臣。扶掖施邦耀成为王畿一生中颇为重要的一件事,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3、人物思想

他认为,“良知”原是当下现成,先天自足的本体,它不须学习思虑,亦无须修正损益,便自然可以得到。他说:“良知一点虚明,便是作圣之机,时时保任此一点虚明,不为旦书梏亡,便是致知。”(《王龙溪语录·龙华会记》)

他认为“致良知”是未悟者的事,对于已悟者来说,根本不须致良知。由此,他在治学与修养方法上,主张一任自然,反对戒慎恐惧,认为“君子之学,贵于自然”(《心泉说》)。


王畿故居

“大学当以自然为宗,警惕者自然之用。戒谨恐惧,未尝致纤毫之力,有所恐惧便不得其正”(《答季彭山龙镜书》)。

王畿认为警惕、慎独、恐惧等不仅无益于学问与修养,反而会妨碍真性流行,其结果“不惟辜负自然,亦辜负乾坤”(同上)。他还从这种“贵于自然”的自然主义进一步走向了“随其所为”的放任主义,主张保持人心活泼之体,反对任何约束。他说:“人心虚明,湛然其体,原是活泼,岂容执得定。惟随时练习,变动周流,或顺或逆,或纵或横、随其所为,还他活泼之体,不为诸境所碍,斯谓之存。”(《华阳会语》)

由于坚持这种“资于自然”的自然主义与“随其所为”的放任主义,与当时的官方思想——程朱理学相冲突,因而王畿思想为当时所不容,遭到了世人及官方的非议。他还用禅宗思想去理解王守仁的良知说,把良知说建立在虚无空幻的基础上,认为“心”是虚静的本体:“静者,心之本体。”(《答关中淮》)

“人心要虚,惟虚集道,常使胸中豁豁,无些子积滞,方是学。”(《水西会语》)

他进而认为,“良知”本体不仅虚静,而且还是无动无静、空幻不真的,“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留都会记》)。

从这种以虚无空幻为本的良知说出发,王畿不赞成“王门四句教”,认为那“纯系权法,未可执定”(《王龙溪先生全集·天泉证道纪》)。

针对王守仁的四句教,他提出了“四无”说,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即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同上)。为此他认为在心意知物四者中,“心”是根本,因此主张学问要在心体上立根,并认为这是先天之学;而诚意功夫在动意后用功,则是后天之学。要在心体上立根,就必须“以无念为宗”(《趋庭漫语付应斌》),即要使自己处于“无念”的状态中;若一落功夫,便会妨碍对心之本体的体悟,从而与禅宗慧能的“以无念为宗”的思想如出一辙。

对此,王畿不仅毫不讳言,而且认为儒学与佛学之间只有程度的不同,即儒超过了佛;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吾儒之学与禅学、俗学,只在过与不及之间。”(《自讼》)对此,黄宗羲批评说:王畿所谓“一着功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近于禅;“茫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近于老,致使王守仁之学渐失其传(《明儒学案》卷十二)。

此外,王畿还强调知识与良知的区别,认为如果变“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是“良知”的作用;如认“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有害于“良知”。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二十卷。

上一篇:王艮

下一篇:杜惟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