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杨起元

科普小知识2022-02-22 19:35:45
...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广东省归善县塔子湖(今属惠州桥东)人。杨起元是明代名儒,尊罗汝芳为师,以理学著。张居正恶讲学,汝芳被劾罢,而起元自如。

姓名:杨起元

朝代: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547

逝世日期:1599

民族:汉族

师长:罗汝芳

1、人物简介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归善县塔子湖(今属惠城区桥东)人。隆庆元年(1567)中解元,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司经局洗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南京吏部右侍郎摄吏部、礼部尚书事。万历二十六年(1598)如为北京吏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因母卒未任,持丧归乡。次年9月在惠病逝,谥文懿。

杨起元是明代名儒,尊罗汝芳为师,以理学著。曾任广州禺山书院山长。治学“以明德、新民、止至善为宗,而要归于孝、弟、慈”。

2、人物生平

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公元1547年)杨起元生。先生讳起元,字贞复,别号复所。祖籍博罗泊头,后其祖迁归善,居塔子湖。


杨起元绘图

明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杨起元二十一岁,乡试以书经中解元。

明隆庆二年戊辰(公元1568年)杨起元二十二岁。会试落第。

明隆庆五年辛未(公元1571年)杨起元二十五岁,会试落第。

明万历二年甲戌(公元1574年)杨起元二十八岁,会试落第。

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杨起元二十九岁。父传芳岁荐潮州府学训导,赴任四十日即辞归惠州。语先生日:“吾老且休,无能报国,孺子其勉诸。”

明万历四年丙子(公元1576年)杨起元三十岁,游学南京,遇黎允儒,知罗汝芳,心向往之。

明万历五年丁丑(公元1577年)杨起元三十一岁,以二甲五名成进士,改庶吉士。时近溪罗汝芳以参政入贺,讲学京都某寺,先生遂从其学。

明万历六年戊寅(公元1578年)杨起元三十二岁,在京都以庶吉士身份入庶常

明万历七年己卯(公元1579年)杨起元三十三岁,授翰林编修。

明万历八年庚辰(公元1580年)杨起元三十四岁。弟亡,得报,以病请假自京师归。设讲席于永福寺,授白沙甘泉之学。

明万历十三年乙酉(公元1585年)杨起元三十九岁。文塘黎允儒来访,携罗汝芳文集,读之,作《近溪子集序》。

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杨起元四十岁,省觐回朝,分较礼闱。过广州,与诸友会,作《羊城示同志》诗。

明万历十五年丁亥(公元1587年)杨起元四十一岁,进翰林院修撰,在京思念乡亲,作《山中植树》诗。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公元1588年)杨起元四十二岁,主八闽乡试,有《戊子主闽试道宿雄县》《怀长安同志呈同考如野刘考功》等诗。

明万历十七年已丑(公元1589年)杨起元四十三岁,复分较礼闱。三月,迁国子司业。博罗张萱会试落第,辞归,先生有诗送还。


杨起元

明万历十九年辛卯(公元1591年)杨起元四十五岁。正月晋司经局洗马,兼修撰、经筵讲官。上《初补经筵恭劝圣学疏》。

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杨起元四十六岁,主考礼闱,所得多名士。

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公元1594年)杨起元四十八岁,在惠州,徇当道固请,修惠州府志,有《修郡志有作》诗,又作《河源制府湖记》。

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杨起元五十岁,赴任国子祭酒。未抵京,晋南京礼部右侍郎。

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杨起元五十一岁,上《恭劝讲学圣疏》。

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公元1598年)杨起元五十二岁。新年,有诗写怀。母病思归。上《请送母回籍疏》,不允。加摄南京礼部尚书事。

明万历二十七年已亥(公元1599年)杨起元五十三岁。春,构祠堂于郡城东。吴时宪自安徽来惠游罗浮,为作序。

九月,得病庐中,未几,卒。

3、人物著述

著述甚富,有《证学篇》、《证道书义》、《杨子学解》、《论学存笥稿》、《杨子格言》等。在惠州建敦仁书院,讲学永福寺,纂修《惠州府志》;捐资助筑平湖堤并作《重修平湖堤记》。诗、文俱佳,惠州诸志录有其关于惠州的《山中植树》、《东莞伯祠》、《蝴蝶洞》等诗,及《超然亭记》等。逝世后被祀于五贤祠。

乡人在四牌楼(今中山北路)立牌坊“盛世文宗”褒扬之。

4、人物评价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广东归善人。作为官僚,他以万历五年(1577)进士出身,无转词林、南礼部、南吏部,最后召为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未赴任而病逝于家。作为学者,他早岁服膺乡先贤陈献章,壮年归宗泰州王艮后学罗汝芳。


杨起元所撰书

在时人眼中,杨起元不仅以行动上的尊师和对于传播师说的极端热忱而著称,还被认为是在思想上接续发衍了罗汝芳的学术脉络。如李贽评论杨“持论以明德、亲民、止至善为宗,而要归于孝弟慈。谓孩提不学不虑之良心即圣人之不思不勉,耳目手足之生生即心,愚夫愚妇之知能即圣,气禀物欲皆明德之寄寓,共睹共闻即不睹不闻之本体,大抵皆本父师之言而推衍之”。邹元标说杨“一禀盱江宗传”,还将罗、杨二人的关系比为陆九渊之于杨简:“肝江归善,如陆子之于慈湖”。而清初整理学术史的两位学者,孙奇逢与黄宗羲,也不约而同的表达了这种看法。不过在明社既屋,学者们以不同的动机纷纷幵始反思、清算有明一代学术流弊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论述已带上了新的时代内容:孙奇逢在《理学宗传》中评价杨起元“近溪传教高弟也,机锋迅利,自是酷肖”。

上一篇:罗汝芳

下一篇:程文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