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五三*

科普小知识2022-05-11 20:00:30
...

1928年5月3日,日本为阻止英美*向北发展,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侵占济南。日军在占领济南后,大肆*军民近万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又称“五三*”。

名称:济南*

又称:五三*

发生时间:1928年5月3日

地点:济南

1、案件背景

济南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20世纪开头的十多年里,随着胶济铁路(1904年)的建成通车,清*于1905年在济南开设“华洋公共通商之埠”,遂使济南由一座封建色彩比较浓重的内陆府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近代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作为扼守京津南大门的重镇,同时也是南京和天津之间的最大城市,济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也愈益显现出来。

1914年日本从德军手中夺取胶州湾后,1918年中日签署《山东问题换文》,日本取得在济南、青岛驻军的权利,胶济铁路由中日合营。1922年中日在美国的调停下签署《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买回胶济铁路,日本归还胶州湾并从青岛、济南撤军。1925年,奉系军阀张宗昌控制山东。

1928年是中国国民*北伐的最后一年。自1926年蒋中正宣誓北伐后,北伐军节节胜利,1927年3月进入南京,随后发生了南京事件,导致英美反对。当时日本的态度是希望欧美列强不要出兵,否则容易“刺激其民族意识,从而导致不可收拾之局面”(当时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语),不利于日本保护其侨民。4月,发生分共事变,国共分裂。不久后汪精卫在武汉另组国民*,宁汉分裂。

而在日本,1927年4月,主张对中国实行所谓积极政策的田中义一会内阁成立。为应对北伐军北上,日本于5月28日决定出兵山东,派兵二千到山东,从青岛登陆并准备开赴济南,是为日本第一次出兵山东。此举遭到北洋*和国民*的同时*。有人认为此次出兵是为了援助张作霖,阻止北伐军而借口保护日本侨民。而此前蒋中正亦派人到东京谋求日方谅解,日方希望北伐军止于徐州。8月,蒋中正主动下野,日本也跟随英国的决定,从山东撤军。10月蒋中正赴日后,于11月5日与田中义一会谈,希望改善其对华政策,然而田中反劝蒋中正以统一长江流域为终止,停止北上。蒋中正在日记中批评日方“毫无诚意”,势要“妨碍我革命北伐之行动,以阻止中国之统一”。

1928年1月,蒋介石重任北伐军总司令。4月起,誓师继续北伐。北伐军分为三路,直指*的奉系张作霖军。北伐军一路攻占台儿庄、临城、临沂,势如破竹,直逼济南。蒋中正特别知会日本驻上海领事,北伐军将保护战地的外国侨民。

2、事件经过

北伐军进济南


济南*

1928年4月4日,南京国民*举行“第二次北伐”,4月中旬,北伐军攻入山东,北洋军阀张宗昌、孙传芳部全线动摇。5月1日,北伐军第一集团军所属各部及第二集团军一部分共约4万多人,开进济南。同日,蒋介石亦由泰安到达济南,在旧督办公署设立总部。晚10时,外交部长黄郛及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长兼外交部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也随军到达济南。为了确保其在华殖民利益,达到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的目的,日本*一方面继续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另一方面进行武力威胁,阻止*北伐。

眼见北伐军直取济南,日本陆相白川义则在17日的阁会上提议日本再次向山东派兵,并得到其他阁员的赞同,内阁决议以山东军撤退及北伐军中断胶济铁路为理由出兵,由横须贺派陆战队赴青岛。4月18日,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声称山东局势之巨变影响了在济南的日侨,出兵纯属自卫。为了抢先控制济南,日军驻天津3个步兵中队于4月20日侵入济南,在济南城里筑起街垒。

早在1927年5月—6月间,当北伐军进逼长江流域时,日军五六千人借口保护侨民,抵达山东,阻止北伐,为直鲁军阀张宗昌助阵。1928年4月下旬,当*军队第二次北伐,进入山东时,日军5000余人在青岛登陆,占领胶济沿线,侵入济南。他们打着保护侨民的幌子,其真实目的是要吞并山东,阻止北伐,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侵入济南后,即在商埠一带部署警戒区,并在各交叉路口堆积沙包,设置活动电网,构筑机枪工事,规定报警信号,士兵均进入战斗准备状态,并多次蓄意制造事端,进行挑衅活动,以寻求战机,使济南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爆发

为了麻痹中国军队,日军故意制造和平烟幕。5月2日下午,日军拆除了部分交通障碍物。5月3日上午,日本驻济南总领事西田井一等人又前往*军队总司令部谒见蒋介石,当面称颂“商埠得国民革命军之维持,秩序甚好”,谎称“由天津派来之日本兵”即日返津云云。然而就在西田井一刚刚辞别蒋介石不久,5月3日上午9时许,日本在济南驻军3000余人倾巢出动,对中国军民发动突然袭击,进行大*。“斯时所有日兵,凡遇中国人,不论兵民,即开枪射击。一时尸体满街,儿童、妇女、工人、商贩、学子、兵士等皆有死伤。”10时以后,又开大炮轰击,一时繁华的商埠变成了战场,房屋炸裂焚烧者不知凡几。据济南红十字会等团体实地调查,是日惨遭日军杀害的中国军民达千人之多。


济南*

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一面下令各部停止对日军还击,一面派黄郛、熊式辉等人赶赴日军司令部进行交涉。在交涉过程中,日军又相继占领济南邮政局、电报局等机关,并炸毁中方电台,杀死守台的全体士兵。尤为残暴的是,日军冲入国民*特派驻济机关山东交涉署,先是切断电话线,拦截信使,继之强行搜查,抢掠外交文件。当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用日语提出提议时,日军竟将蔡公时及署内职员共18人捆绑起来,用刺刀逼其跪下,尔后剥光衣服,先将蔡公时耳鼻割去,复又割挖了庶务张麟书的耳鼻及眼睛,最后将蔡公时等18人分组拽出枪杀,除一人侥幸脱逃外,其余皆无幸免。5月4日晨,济南枪炮声再起,炸弹落入省长公署及总部。入夜,*军队撤离商埠。次日,又分批撤出济南,仅留第一军和第四十一军所属3000人移驻城内。同时,蒋介石在党家庄召开会议,决定各军绕道济南渡河北进,由崔士杰接替蔡公时职务,到济南负责与日军交涉。

蔡公时被杀后,蒋介石一方面防止事件扩大,先令各军禁止冲突,然后令北伐军退出济南,绕道继续北伐。另一方面则从外交交涉,分别向日军司令,日本外务省*,并要求日军即时撤出济南,同时请求英国和美国协助调停。但日本并未停止行动,继续从日本本土向山东增兵一万余。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蒋介石不但不命令其部队进行反抗,反而下令“忍辱负重,不准抵抗”,只想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

疯狂屠城

“五三*”发生后,日本宣称对中国还要实行更加强硬的政策。4日,日本*急调关东军2000余人赶赴山东。5日,田中内阁讨论对山东问题的新方案,为将对济南的行动与整个大陆政策的实施相联系,决定陆海空军总动员,扩大对华战争。5月8日,日军开始了对济南全境的攻击,先后占领了火车站、电话局、黄河大桥、济南飞机场及济南周围险要地带,发起全面攻击。5月11日,济南沦于敌手。日军疯狂屠城,惨无人道地虐杀伤员、处死战俘、滥杀平民、抢劫奸淫,种种暴行,令人发指。多少中国军民惨死在兽性大发的日军屠刀之下,多少店铺民居毁于洗劫及炮火之中,确切数字已难查核。仅据济南*外交后援会在*发生时实地调查所得,中国军民死3945人,伤1537人,财产损失2957万元以上。

3、中日交涉

“济南事件”的中日交涉,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发生期间的交涉


济南*

5月3日济南*发生的当天,国民*外长黄郛奉命同日方谈判,要求日军先停止射击,日方不仅不接受,还公然侮辱黄郛,将黄郛扣押一天,水饭禁用。深夜,熊式辉奉命赴日军司令部谈判时,被日军轰了出来。4日,黄郛奉命急电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请立即电令在济日兵先行停枪炮射击,撤退蹂躏国际公法、破坏华盛顿条约之驻兵,一切问题概由正当手续解决”。日方却于当日下午向蒋介石发出最后通牒:惩办肇事的中国军队高级军官;立即解除济南方面与日军对抗的南军全部武装;维护两国“亲善”邦交,禁止华方反日、排日及有损两国“睦谊”的一切宣传活动;胶州铁路沿线两侧与济南城关、商埠2华里以内禁止中国军队驻扎。6日,王正廷受命去日军司令部交涉,本人被轰出,继被大炮“相送”,百人死亡。7日下午,蒋介石派熊式辉、罗家伦前往交涉,又遭日军枪弹“送行”。5月中旬,南京国民*一方面再度向日本*发出*照会,要求日本*立即作出答复,另一方面,南京*又分别以主席谭延闿和**党部名义向美国总统柯立芝、国际联盟秘书长德兰孟发出照会,要求根据国联盟约立即召集理事会议,停止日军暴行并立即撤军。5月15日,因不满于日本在华无限度地扩张侵略*从而侵犯了美国在华利益,美国众议院作出了《调停济案争议决议案》,国务卿诺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对日不满。日本亦曾派出代表向美、英、法、意、德等国解释出兵山东和对满洲的政策,以求取得谅解,但均遭冷淡。

第二阶段

1928年6月8日,*军队绕过济南进入北京。15日,南京*宣布“北伐告成”。日本威逼张作霖将东北从中国本土独立出来、置于日本*之下的阴谋亦归于失败。这时,日本田中内阁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在此情况下,日本**与南京*重开谈判,“济案”交涉进入第二阶段。7日,日方口头答应派使来华交涉,但又提出三项要求:其一不派全权代表,只派驻沪商务领事矢田七太郎为代表;其二不在南京谈判,只能在济南谈判;其三谈判的前提是中国*向日道歉,惩办祸首,赔偿损失及保证日本在华侨民今后安全。南京*拒绝了日方的要求。10月18日,矢田奉日本*训令,以全权代表的身份到南京与国民*外交部长王正廷会谈。国民*明确告诉矢田:只有日本答应先撤兵,津浦线通车,交还胶济路,胶济路沿线20华里内行政机关得悬挂青天白日旗、沿线土匪由中方肃清等条件后,才能开始谈判。矢田表示无权答复,或声称未接到训令,致使第二阶段的谈判又告停顿。

第三阶段

1929年1月25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以全权代表身份,在南京与王正廷就济案进行第三阶段的谈判。经过五轮谈判后,双方意见于2月4日,交换完毕,订立四项原则:

在山东日军无条件撤退;

济案责任,由中日合组调查委员会于日军撤退进行调查后,再行确定,并查明损失;

赔偿以平等相同为原则;

蔡公时被害,日本不知其为外交官,允由日本*另行道歉,不再提要求。

然而日方仍不肯签字,谈判再次停顿

4、交涉结果

3月初,中日双方恢复谈判,由日本新任驻上海总领事重光葵与国民*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周龙光、山东交涉员崔士杰秘密进行协商。

1929年3月28日,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济案协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自签订协定日起,两个月内,日军在山东的驻军全部撤退。

双方损害,共同组织调查委员会,另行调查。

济南之不幸事件认为“已成过去,以期两国国交益臻敦厚”。

协议签署后,日军退出济南。其后两年间,民国*数次提请日方派定人员组织调查,然而日方没有回应。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起“九·一八事变”。中国外交官蔡公时和济南民众数千人(包括日本侨民数十人)的伤亡,以及双方要求的赔偿问题,实际以后也没有被提起。

5、事件影响

济南*是发生在*北伐后期的中日冲突。日本为了维护其在华北和满州、蒙古的特殊利益而出兵山东:一方面可能是希望左右北伐成功,另一方面则是要向快将统一中国的*显示力量。中国的历史学者认为“日本妨碍北伐、有计划的挑衅行动”。不同于之后中日全面战争,在1928年,*内尚有反对出兵的声音,英美的行动亦是日本*主要的考虑。中国方面,以国民革命、收回列强特权为己任的中国*,首次正面面对“列强”的实力,北伐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不欲正面对抗。除了在口号标语上抗日,纪念济南事件及蔡公时以外,实际行动上亦只是“先安内,后攘外”。

济南*的发生及其善后的处理,还有宣传使得中国国内反日情绪更高涨,济南*也使得中日双方互信合作的希望破灭,中方最终放弃联日外交,转而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

济南*也对当时的中国*蒋中正的心理产生重大冲击,蒋在1928年5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身受之耻,以五三为第一,倭寇与中华民族结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此后蒋在日记中坚持每日写上“雪耻”二字。

6、纪念建筑


济南*纪念堂

济南市西门南侧立有“五三*”纪念碑。1929年,山东省*在泰安岱庙内立《济南五三*纪念碑》,次年在遥参亭前立《济南五三*纪念碑》。1937年年底日军占领泰安,地方维持会将纪念碑拉倒掩埋。1983年6月恢复。1995年济南“五三*”纪念园建立,仿岱庙碑立五三纪念碑。

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立有“五三*”纪念亭。五三亭最初位于小纬六路附近某小学的广场上,是为1932年由济南市民自发捐助建造,内有纪念蔡公时及*的挽联。1937年12月济南沦陷之前,为使亭柱不被日军破坏,将其推倒掩埋,其址后为中山公园一部分。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山公园扩建时挖出亭柱后,1998年于济南护城河西岸重建五三亭。次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将其圈入。

济南“五三”*纪念园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公园内,于2007年5月建成开放,总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五三堂、五三钟、五三碑、五三亭等,在济南“五三”*中牺牲的蔡公时烈士铜像就安放在五三纪念堂内。

7、防空警报

济南市自1999年起开始试鸣防空警报,并从2000年起把每年5月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以此来纪念发生在济南的“五三”*。

济南市会在每年的5月3日十点整时试鸣防空警报,持续30分钟,以悼念在此事件中的遇难者。

上一篇:楼兰古国

下一篇:人民公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