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小波李顺起义

科普小知识2021-08-30 20:00:46
...

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地点: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

1、起义经过


王小波李顺起义作战图

中国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雷有终墓志》(北宋),记载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的事实(陕西合阳出土)。王小波,青城县味江人,于淳化四年二月,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四川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州)。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四川崇州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的起义军打得十分英勇顽强,张玘招架不了,就放起冷箭来。王小波没防备,被冷箭射中了前额。王小波不顾满脸鲜血,继续进攻,终于打败宋军,把凶恶的张玘杀了。起义的队伍进占了江原,但是王小波却因为伤势太重死去。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淳化五年(994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郭载等逃走,卢斌退回梓州。十六日,攻克成都府。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起义军都刺上“应运雄军”四字。此时,义军已扩充至数十万,分兵攻下四川许多州县,东至巫峡,北抵剑门。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进行镇压,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巴州(今四川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余部在大蜀将张余领导下,向川南、川东进军,声势仍然很大。至道二年(995年)二月,义军作战失利,张余被俘牺牲,起义失败。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告失败。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这次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它反映出广大农民要求土地和贫富均等的强烈愿望,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起义起因

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当时两川地区土地兼并比中原地区厉害,两川客户数竞占两川主客户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七十,有的州军甚至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是赋、役繁重。再次是北宋*在成都设立“博买务”,禁止商旅不得私市布帛,通过专买专卖,又加重了对人民的榨取,因而激起了这次起义。

3、起义意义

这次起义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战斗口号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厉害,贫富十分悬殊情况下广大农风的迫切要求,这种要求是正当的、革命的。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所指示的:“在反对旧专制制度的斗争中,特别是反对旧农奴主大土地占有制的斗争中,平等思想是革命称恩想。农民小资产者的平等,的和正当步的。因为反映了对封建农奴制的不平等现象的斗争。”据《梦溪笔谈》载:“顺初起,悉召乡里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栗,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起义队伍发展如此迅速,显然是和起义军在反封建战斗的过程中贯彻执行了这一主张分不开的应着重指出的是:悉召乡里大姓,令具其生齿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是以前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过的。后来南宋锤相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和明末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的革命口号都在这个“均贫富”口号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它的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

上一篇:十全武功

下一篇:三武一宗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