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地点: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
1、起义经过
王小波李顺起义作战图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这次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是唐末农民大起义提出的“均平”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它反映出广大农民要求土地和贫富均等的强烈愿望,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起义起因
这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当时两川地区土地兼并比中原地区厉害,两川客户数竞占两川主客户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七十,有的州军甚至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次是赋、役繁重。再次是北宋*在成都设立“博买务”,禁止商旅不得私市布帛,通过专买专卖,又加重了对人民的榨取,因而激起了这次起义。
3、起义意义
这次起义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战斗口号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厉害,贫富十分悬殊情况下广大农风的迫切要求,这种要求是正当的、革命的。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所指示的:“在反对旧专制制度的斗争中,特别是反对旧农奴主大土地占有制的斗争中,平等思想是革命称恩想。农民小资产者的平等,的和正当步的。因为反映了对封建农奴制的不平等现象的斗争。”据《梦溪笔谈》载:“顺初起,悉召乡里大姓令具其家所有财栗,据其生齿足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时两蜀大饥,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人”。起义队伍发展如此迅速,显然是和起义军在反封建战斗的过程中贯彻执行了这一主张分不开的应着重指出的是:悉召乡里大姓,令具其生齿用之外,一切调发,大赈贫乏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是以前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过的。后来南宋锤相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和明末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的革命口号都在这个“均贫富”口号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它的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