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
赤坎区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机关所在地,面积79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2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村民委员会,人口2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万人。赤坎濒临海港,海陆空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赤坎自古就成为有名的商埠。近年来,赤坎区委、区*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区、文化赤坎”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中文名称:赤坎区
外文名称:ChikanDistrict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湛江市
*驻地:椹川大道北101号
电话区号:0759(+86)
邮政区码:524033
地理位置: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北部
面积:79平方公里
方言:粤语-高阳片-湛江话、雷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机场:粤西国际机场、湛江机场
火车站:湛江火车站
车牌代码:粤G
行政代码:440802
1、历史沿革
赤坎区原为古港埠,区内土壤属砖红壤,土色红赤,地处丘坎,故名“赤坎”,始形成于宋。相传宋元之际,大量官民随宋帝从福建等地沿海路南逃,赤坎人口渐增;至清道光年间,已是繁盛商埠。当时商船乘潮可直泊街边,原海边街和古老渡街即为古码头旧址。今*路至大通街之间,仍存清代石砌踏跺式渡头遗迹10处。
赤坎区
1899年,法国租借广州湾(今湛江)后,赤坎作为商业区,商贸颇为繁盛。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广州等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仅余广州湾为我国唯一可对外通商口岸,赤坎成为西南后方物资进出口的商业重镇,商贾云集,盛极一时。1945年9月,广州湾回归,定名为“湛江市”,赤坎是粤西地区重要商埠。
2000年,赤坎区辖8个街道:*街道、寸金街道、中华街道、中山街道、北桥街道、南桥街道、沙湾街道、调顺街道。总人口225997人,各街道人口:中华街道33127寸金街道56581*街道56992中山街道6626调顺街道8361沙湾街道13063南桥街道35428北桥街道1581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赤坎区辖8个街道(中华、寸金、*、中山、调顺、沙湾、南桥、北桥)、47个居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赤坎区辖9个街道(中华、寸金、*、中山、调顺、沙湾、南桥、北桥、泉庄)。
赤坎古商埠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今天区内的科技、文化、教育力量更为雄厚,辖区内有省属高等院校湛江师范学院、省一级学校湛江市第一中学等等;区内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体育、文艺成绩斐然,为国家输送了劳丽诗、何冲等跳水名将,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日益完善。
2、行政区划
赤坎区辖8个街道:中华街道、寸金街道、*街道、中山街道、沙湾街道、调顺街道、南桥街道、北桥街道。
3、地理环境
地形
赤坎西南面多为以砖红壤土质构成的起伏岗峦,裸露面为赤色粘土,东北面与麻斜海相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向海倾斜,全区地势属台地、平原地形。
赤坎区
水文
赤坎有三条河流绕城而过,那便是南桥河、北桥河和百姓河。
20世纪60年代沙湾围海造田以前,现在的海北路至鸭乸港都是濒临海湾的海滨,三条河流在这里均有各自的出海口:海北路一号桥是百姓河的出海口;稍北处即现燃料总公司的附近是南桥河的出海口;而北桥河的出海口为鸭乸港。除百姓河较为短小之外,在赤坎市民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见证着赤坎城区沧海桑田变迁的是南桥河与北桥河。
北桥河
北桥河源于麻章区岭仔一带,经丰厚村、高田村至鸭乸港。该河原名福建河,后因流经城北的北桥而名“北桥河”。修筑军民堤以前,大潮时海水可涨至北桥河段。当时北桥河上游两岸为农田,下游两岸多鱼塘,每于台风或暴雨过后,河水上涨,常有渔民在河中罾鱼;而当河水退尽,渚清沙白,则每见妇孺在河中沙洲挖蚬。
南桥河
南桥河旧称“南溪”,后因南桥而得名。南桥旧称“西赤桥”,建于法国殖民时期的1910年,是连接“西营”(今霞山)与赤坎的主要交通要道。1913年法国人将原木桥改为混合结构桥,1948年被洪水冲垮后,国民*改搭木桥,1952年人民*重修为永久性混合结构桥,并因处赤坎之南而改名“南桥”,南溪也因桥而名“南桥河”。
南桥河源于麻章古河村,经调塾、白水坡、陈屋港、东园出海,全长约14公里;其支流有二:一起于麻章长布村,经鸭槽、云头、洪屋下村注入南桥河;另一起于麻章北岭沟,经坑排注入南桥河。20世纪50年代末,于二支流汇合处建成赤坎水库后,南桥河仅存赤坎水库闸口至原赤坎港一段。南桥河水较北桥河水充盈,沙湾筑堤前,河水也受潮水影响。每当潮退之后,下游河口一段,水清见石,游鱼历历,常见垂钓者,往往收获颇丰。
赤坎区是一个沿海城区,海洋资源、地下热矿水资源非常丰富。赤坎全区海岸线有近20公里,海湾内波平浪静,船只穿棱,沿岸风光秀丽。
气候
赤坎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2.8℃,最热月(7月)均温28.7℃,最冷月(1月)均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长青,终年常绿。赤坎区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城区草木葱茏,四季鲜花盛开。
4、自然资源
赤坎区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城区草木葱茏,四季鲜花盛开。赤坎区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热矿水资源(温泉),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大低温地热田的一部份,其资源量和分布面积都堪称全国之最。
5、经济概况
赤坎区素有“古城商埠”之称,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呈现出“商旅攘熙、舟车辐辏”的繁荣兴旺景象。四十年代,赤坎区是港澳客商频繁往返的商埠。今天赤坎的商业繁荣、经济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年来位居湛江市首位。区内建有钢材、建材、机电、电器、日用工业、水果、蔬菜、副食品、海鲜、家具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其中赤坎钢材批发市场、副食品饮料批发市场业务辐射省内外。
国民经济呈现增长态势
按在地统计口径(下同),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92.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1.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9%和14.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8:43.5:55.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11亿元,增长20.3%。海田八大专业市场群年成交额超35亿元,已成为粤西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沃尔玛购物广场主体工程已封顶,年内建成开业。辖区内有知名的大天然、枫叶国际、海洋国际等酒店,有粤西最大的汽车销售中心,区内有佳美、日产等4S汽车品牌店10间,30多个品牌汽车设点销售,全年汽车销售6919辆,销售额9.21亿元。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3.57亿元,增长6.9%;工业增加值35.26亿元,增长5.7%。街道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2亿元,增长18.8%;实现工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18.6%。辖区内的奥里油发电、中湛纺织、环球钢轮、珠江啤酒湛江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进一步完善大埠工业片区的基础设施,尧丰纸业、绿品园饮料等一批项目落户奠基。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6.84亿元,增长17.2%,占全区总产值的40.0%;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5.6%,实现总产值15.11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92万美元,增长254.4%;外贸出口21980万美元,增长15.9%。民营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粤华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全区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增长3.6%。积极创建北桥蔬菜和调顺海洋生态经济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解决1700多人的饮水问题,建成硬底化村道38.1公里。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百姓村和文章村农民公寓建设开局良好。
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增长30.0%,净增4437万元。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44元,增长1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50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8580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5210元,增长9.7%,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配合市完成金沙湾观海长廊二期、赤坎江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征用东盛路、赤坎江、黎湛复线等建设用地464.57亩。完成赤坎江两岸、草菊园、调顺路等区域绿化美化工作,增加绿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完成南方路一带改水工程,解决了沿线居民饮水难问题。完成11条小街小巷改造和3条人行道整修。区内有金沙湾新城第五期、华德力雍景城、华盛新城二期、兴华广场等20多个楼盘相继动工建设,城区人居环境日益优化。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垃圾整治力度,城市管理有效改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区社区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8个街道相继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创建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1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实现社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
大力实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4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计划,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海洋产业调顺示范区”获准设立。大力实施“两调一整”工程,扩建校园面积4460平方米,增加学位600个。
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871个,加大社保费征缴力度,社保费收入4061万元,征缴率增长34%,首次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74.2%。积极引导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该区运动员何冲在世界杯、亚运会跳水大赛先后夺冠。
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2‰以内,计划生育率为93.37%,出生率为8.38‰,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4.09。巩固了省级计划生育一类地区管理。
赤坎区
投入100万元新增加100名治安巡逻队员,进一步完善军警民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强化工业地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工业发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2亿元,增长25.7%;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25.1%,工业发展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增长32.3%;实现增加值2.39%亿元,增长34%,是近几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工业增长的主要亮点,一是街道工业加速发展,二是农海产品加工和家电制造业发挥重要作用。
外向型经济增长迅
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出口总值4378万美元,增长248.4%,超额完成年度2000万美元的自营出口任务,增幅名列全市第一。民营企业出口潜力进一步释放,全区现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11家,全年出口2053万美元,增长396.5%。农海产品加工、家用电器和机电产品占出口份额大幅提高,主要出口大户有中水通连、百事佳电器、润海食品、恒生实业等公司。多渠道进行招商引资,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20万美元,增长2.9倍;实际吸收外商投资569万美元,增长12%。在‘2003湛江工业博览会’上,新签投资项目15个,投资总额11.76亿元。先后参加了广东(香港)、粤西(澳门)、湖北、广东等招商洽谈会,成功接待非洲20国商贸官员考察。
第三产业持续发展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7亿元,增长10.7%。全区现有饮料副食品、装饰材料、机电五金、钢材、灯饰、水果等各类批发市场20多个,其中海田六大专业批发市场群占地48.5万平方米,有批发零售经营户2300多户,年成交额超过30亿元,已成为粤西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同时,努力打造“区域性汽车集散中心和食在赤坎”两品牌。上海大众、天津丰田、海南马自达、风神蓝鸟等名车专卖店纷纷落户赤坎。目前,全区共有16个汽车品牌专卖店,占地面积12.68万平方米,集汽车交易、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于一体的湛江汽车商贸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区内大天然海鲜居、豪苑、雅园、澳门美食街等数十家酒家,烹饪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11月,赤坎区承办了第三届湛江海鲜美食节,吸引了广大市民和各方游客,盛况空前。现在“食在赤坎”的品牌日益做大。
民营经济实力壮大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要求,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服务,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管理上水平。一批民营龙头企业崛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45亿元,增长75.5%。民营经济增长迅猛,增加值9.04亿元,增长19.1%。个体和私营经济实现税收6719万元。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公共财政*改革继续推进,依法治税理财工作得到加强,*采购招标工作进展顺利。全面清理整顿涉农收费,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民负担减负率达95%。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困扰我区多年的4.18亿基金会债务问题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揽子”方案基本化解。
6、交通运输
区内陆路交通畅达。325国道从城区经过,广湛高速环城而过,使赤坎成了海南至广州及广西至珠三角地区的咽喉要道。铁路交通有东站和北站,与黎湛铁路、三茂铁路以及粤海铁路相接。区内至湛江港口、列车湛江站及民航机场的距离均在8公里左右,公共交通非常便捷。城区街道呈棋盘状,通往郊外的主干道则作放射形,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赤坎区
赤坎面临海湾,全区海岸线虽然只有近20公里,但海湾内波平浪静,船只穿棱,沿岸风光秀丽。主航道可行万吨巨轮,由外海直达区内的调顺岛湛江港务局第三作业区码头。该作业区航运连接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大西南,它建有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6个(其中6万吨级1个,1.5万吨级5个),码头岸线1200多米,年通过能力495万吨。库场面积25万多平方米,一次性堆存能力90多万吨,各类机械设备238台,铁路专用线39公里,日装卸火车卡能力300多辆,可承担散件、杂货的装卸、储存、中转、代办等业务。海运十分便利。从赤坎出港到澳门只有290海里,到香港才300海里,直航新加坡也不过1340海里。目前,位于调顺岛的湛江港务局第三作业区己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7、城区环境
城区环境不断改善:积极配合市建设南桥公园、海田带状公园和南北桥交汇处公园,完成了寸金桥、寸金四横路改造、冷柜厂拆迁、殡仪馆搬迁。改造湛宝路、南方六横路、百姓东三横路等小街小巷12条,拆除妨碍景观建筑15万平方米,增加城区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环卫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环卫站全部下放街道管理,环卫作业试行公开招标,建立健全市容环卫检查评比制度,较好地配合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工作,城区环境不断净化美化,被评为“湛江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8、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一是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完善、巩固、提高、突破”的工作思路,抓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工作,解决1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建起10个“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社区工作被列为全省试点单位。
二是科教事业加快发展。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师德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校园建设和教育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广泛开展科普工作,顺利通过省级科普示范城区验收。全区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型企业,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4%。
三是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制定文化赤坎建设总体规划,广东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网吧、电子游艺厅、音像出版物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南桥、沙湾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被省、市确定为示范单位。投入316万元改造赤坎体育场,增设大批公共健身设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落实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实现劳动保障就业机构三级互动。全年新增加就业岗位2289个,为“4050”困难人员实行特殊就业援助,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就业164个。年末全区登记失业率为3.5%以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参加养老保险8613人,参加医疗保险11335人,参加失业保险7255人,全面完成市核定应参保指标数。
五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巩固中提高。认真落实人口目标责任制,计生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市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0‰以内,计划生育率为95.16%,出生率为7.88‰,获得“广东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称号。
9、特色旅游
寸金桥公园
寸金桥公园,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赤坎城区的西北面。公园原名西山公园、人民公园,后为纪念湛江人民当年的抗法斗争而定为现名。
寸金桥公园始建于1958年,是湛江市最具历史意义的综合性公园和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寸金桥公园不但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而且是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载着湛江市人民抗法斗争历史的寸金桥,从公园的月影湖上跨过,把公园的北苑和圯苑分开。公园大门宽敞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座高耸的抗法战士雕像,这就是湛江八景之一的“寸金浩气”;在象征国土的基座正面,刻有郭沫若的手迹“一寸河山一寸金”七字,金光闪闪,它是湛江人民殊死保卫祖国河山的铿锵誓言,象征着湛江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永放光芒!
公园现在的主要景点有牌楼大门、月影湖、月影亭、九孔桥、涌泉峰、烈士陵园、抗法英雄纪念碑、寸金纪念广场、文化广场、金竹园、鸳鸯岛、儿童乐园、动物园、仙溪园、圯苑、烧烤区等等。寸金桥公园依山傍水,翠竹、绿树与亭台、楼榭、回廊、幽径点缀其间,使公园显得清幽秀丽。还有那适合不同年龄的休闲娱乐设施,使人留连忘返。2002年开始,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深受市民欢迎。
赤坎老街
赤坎老城是湛江市历史最悠久的地域,也曾经是湛江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赤坎原是只是个海边的古商小埠,早在宋代就已成雏形。自从清康熙年解间除长达200余年的海禁后,海运商贸迅速发展。闽浙、广潮、琼崖商户纷纷从海上到赤坎经商,高雷一带商人也从陆路接踵而至贸易,赤坎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埠。
因为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建筑受到法国影响较大。这一带还有较多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混合的“南洋风格建筑”,是欧亚混合的“南洋”文化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景观欣赏和经济开发价值。除了西式的建筑外,老城区也有弯弯曲曲的小巷和规模弯岭南大屋。骑楼建筑群曾经是广州湾时代辉煌一时的商业街,显示出海港城市的商业传统。旧的风情老街、民居旧宅,对研究赤坎历史进程、商贸发展、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极具史料价值,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