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科普小知识2021-09-13 18:20:43
...

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说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中还是有很多的看头的,因为有不少的网友发现了这个剧其实还是给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啊,最近有出现一位叫“崔琰”的人,这个人很多人都非常的佩服啊,那么在正史中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最近热播的大剧《三国机密》中马天宇扮演的汉献帝有一段带着皇后伏寿,还有曹丕三人行去袁绍大本营邺城的英勇经历。当然这些都是小说家言,不过是马伯庸杜撰出来的虚构情节而已,历史上的汉献帝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就是个傀儡,在许都做曹操的傀儡可能还是他傀儡生涯中最幸福的时光。

在邺城,汉献帝结识了当时在袁绍阵营的大儒崔琰,也就是剧中说的崔公。在邺城,崔琰被汉献帝的风采折服,帮助他度过危机。后来,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崔琰也归降了曹氏。崔琰出身的门第很高,是清河东武城人,即今天的山东武城县。清河崔氏起源于战国时代齐国公卿,两汉时代一直是望族,清河崔氏是东汉一朝有名的世家大族。

崔琰年轻的时候跟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学习,郑玄是北海高密人,是东汉一代经学集大成者。精通经学是汉代入仕的必要条件,而东汉末年的青州地区盛行所谓“邴郑之学”,“邴”是邴原,“郑”是郑玄。郑玄不仅学问好,而且长得帅,武功也好,“眉目疏朗,须长四尺余,少朴讷,好击剑”。

崔琰的老师郑玄后来被袁绍强迫征召至幕府,崔琰后来也被罗致帐下。崔琰给袁绍提过很多合理建议,包括迎奉汉献帝,但是刚愎自用的袁绍未能采纳。袁氏集团在官渡战败之后,建安九、十年间,曹操平定了袁绍父子控制下的河北地区,自领冀州牧,曹氏集团的政治中心也转移到邺城。

河北青、冀、幽、并四州长期处在袁氏政权统治下,当地士人与袁氏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新近入主的曹操难免存有戒心,而曹操要控制上述地区,还得从控制当地士人着毛曹操采用郭嘉的建议,大量辟召当地名士,作为省事掾属。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 (郭)嘉之谋也。

曹操对河北士人的驾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所谓的“渐臣使之”。在河北四州中,冀州是政治、经济中心,冀州士人居四州士人之冠,崔琰可以说是冀州士人的领袖,他的态度很重要。在刚刚得到冀州的时候,曹操一番不经意的话暴露出了枭雄本色:“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曹操是枭雄,想的争衡天下的“霸道”,冀州人口在他眼中就是兵源。崔琰是大儒,想的是“王道”,他一番话把曹操怼得哑口无言:

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崔琰真是一个耿直boy,这番话站在“王道大义”的高度说,天下战乱,冀州也屡遭兵燹,你曹公拿下冀州,不先施行仁政,体察民情,马上想到的是征召兵源,这哪里是冀州百姓希望的呢?

崔琰正直的品质令曹操折服,所以得到曹氏重用。崔琰被曹操任命为组织部门负责官员,崔琰进了曹操霸府的选曹。所谓选曹,即西曹和东曹。东汉时期,公府设置西曹、东曹等10余曹,分理众事。《续汉书·百官一》下“太尉”条称:“西曹主府吏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椽比三百”。

从上述材料看,东汉后期西曹、东曹分别掌管对内、对外人事处置权,地位高于其它各曹。建安年间,曹操实行“霸府”政治,其司空、丞相府的东、西曹实际上总揽了*、地方的选举用*。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崔琰品质正直,为人稳重,所以被曹操委以如此重任。崔琰初授东曹掾时,曹操特意下敕书: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崔琰在组织部门的工作确实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曹操自己也叹服:“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三国志·崔琰传》上称赞他:

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 天下称平。

但是,曹操与崔琰的君臣关系却只能善始,未能善终。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推荐的巨鹿人杨训,被曹操征辟。曹操晋爵魏王,杨训上表歌功颂德。虽然在曹氏政权*范围之内,吹捧曹操总是政治正确,但是过分了就会成为士林笑柄。

于是乎,就有人攻击崔琰举荐失当。崔琰看了杨训的表文,然后写信给杨训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这些话确实有点牢骚的意思,但绝不是指向曹操的。不过,就有人向曹操打小报告说“此书傲世怨谤者”。

曹操原本就是多疑的人,于是“罚琰为徒隶”。崔琰是不会折弯的直男性格,曹操派人去看他,他居然“辞色不挠”。根本不服软啊!最终,崔琰被曹操赐死。崔琰为何会被曹操搞死呢?当年冀州初定之时,崔琰那番大义凛然的话折服了曹操,但也有人认为崔琰耿直的性格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胡三省就认为,“此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

曹操虽然多疑,但绝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滥杀之人。崔琰之死,背后还是有隐情。那个在曹操身边进谗言的人叫丁仪,他父亲丁冲是曹操早年密友,是曹家自己人,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策的主要策划者。丁仪和崔琰的矛盾要追溯到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立太子的争论中。当时,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难以取舍,于是“密访群司”,寻求意见。丁仪、杨俊、杨修这些人支持的曹植,而崔琰、贾诩等人力挺曹丕。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曹操是密访,就是不希望大臣们把立储意见公开化。但是,只有崔琰露板答曰:

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崔琰这么做就很过分了,把曹操的焦虑公开化,要知道“焦虑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另外,崔琰也公开得罪了丁仪那些曹植党,报复也是自然的。崔琰不挺曹植也真的很奇怪,曹植更接近崔琰喜欢的儒家君主风格,而且曹植还是崔琰哥哥的女婿,他算曹子建的叔丈人,这个立场真的很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