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
厉国,商朝至周朝春秋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为炎帝之后所建立,国君姜姓。《逸周书》:“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楚国进攻徐国时,东夷诸侯联盟为了救援徐国,率兵攻打了楚国的附属国厉国。厉国在昭公四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1、国名
厉国在湖北随州。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楚子使厉人追之不及」注中说:「厉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桑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厉、赖通假,这里的厉国也称赖国,厉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赖乡或古赖乡。如南阳郡随县注曰:「赖乡,故赖国也。」颜师古注:「赖,读曰厉。」又在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鲫铭文,其中有「王锡中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隘」即赖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赖国。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一赖国也仅是赖国,与厉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厉国实际是赖国之误;
厉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厉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2、厉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厉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厉(赖)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赖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厉国以境内的赖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赖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赖国」。此后,、、、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等书里,也认为厉国是「三代诸侯厉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栋高撰,更进一步指出赖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
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赖、厉、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赖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赖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3、厉国地望及与赖国之间的关系
厉字在古代的读音与赖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假的规则,常常与赖字混淆在一起,厉国也因此被称为赖国。如在「三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厉国一件事,在中作「厉」,在、中都作「赖」。故而有人认为,古代的厉国就是赖国。但事实上把所有的厉国「以为即赖非也」。特别是历史上并不仅有一个厉(赖)国,更使厉国的历史显得扑朔迷离。仅在厉国地望问题上,就存在以下六种说法:
湖北随州
主张这一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楚子使厉人追之不及」注中说:「厉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桑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旧称殷家店)一带。由于厉、赖通假,这里的厉国也称赖国,厉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赖乡或古赖乡。如南阳郡随县注曰:「赖乡,故赖国也。」颜师古注:「赖,读曰厉。」又在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中鲫铭文,其中有「王锡中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认为其中的「隘」即赖字,说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随州一带就有一个赖国。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一赖国也仅是赖国,与厉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厉国实际是赖国之误;河南鹿邑
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为代表。他在一书中,不赞成杜预对「齐师、曹师伐赖」一句对赖国地望的注释,认为赖国不可能像杜预所说的那样是「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赖乡」,而应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县赖乡。也记载:「老子,楚苦县赖乡曲仁里人。」注:「正义曰:赖,音厉。」:「苦县东有厉乡村,老子所生地。」:「武平有厉乡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此外,近人杨伯骏也在中支持王夫之的说法,认为「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赖,之说较合」。事实上,当时齐、曹两国的军队讨伐赖国,是因为楚国军队入侵徐国,伐赖的原因是为了救徐。从方位上看,假设杜预所说的赖国在湖北随州符合事实,但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与赖国相去甚远,中间又有其它国家相阻隔,齐、曹显然不可能用兵于千里之外。况且从齐曹两国的力量看,在齐国最为强盛的齐桓公时期,曾联合宋、陈、卫、郑、许、曹六国军队与楚国作战,但也仅得以进军到远离楚国腹地的楚国边境陉(今河南方城一带)。更何况这时的齐国已经衰落,又缺乏当年七国联军的声势,仅以齐、曹两国绵薄之力,断然不可能进军到楚国腹心之地的赖。所以,这里所说赖国显然不是远在湖北随州的赖国,而只能是距徐国最近的鹿邑一带的赖国;河南息县
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中注汝南褒信(今息县东北包信镇)曰:「褒信,侯国,有厉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中说:「厉,子爵,今蔡州褒信有厉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马端临中有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着,两次提到厉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中说:「昭四年灭厉,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厉国地。」叉在中说:「厉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厉国,今厉亭是」。上述主张厉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在较大的可信性。况旦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厉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动,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赖,而只能在回到自己边邑地区稍作休整时灭掉息县之厉。关于这点,从楚国灭厉后对厉国后事的处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据记载,楚灭厉后,欲迁许于此,并使斗韦龟、公子弃疾城之,而楚大夫申无宇却说:「城竟莫校。」杜预注:「谓筑城于外竟,诸侯无与争。」杨伯骏注:「筑城于边境。」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告诉我们,楚国灭厉后要筑城的地方是在楚国边境,由于这里是厉国故地,因此厉国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县之厉,而不可能是别的地方的厉国;山东聊城西
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东汉人服虔为代表。他曾着有一书,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唐朝人裴捆为「晋赵鞅伐齐,至厉而去」集解,叉引他的话说:「厉,齐邑。」此后,清朝人江永着,也认为「毁高唐之郭,侵及厉而还」中的厉「地近东昌府高唐也」。这里所说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带:山东章丘西北(或历城东)
主张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学家。他们认为,所记「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厉」之厉所指即此,并引曰:「菅县有厉亭。」菅县即今章丘西北一带:河南商城南
主张这一说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顾祖禹为代表。他在注中说:「厉亭,在县南,春秋时厉国也。昭四年,楚灭厉,楚子欲迁许于厉即此。」此后,顾栋高在中也主此说,认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厉亭」。但当代研究者认为,这种说法「与较早的文献记载不合」,是「清初以来的误记」,因而不足取信。上述六种说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关于厉国地望的主要观点。其中随州、鹿邑之厉多称赖国,聊城、章丘之厉一般认为是邑名,商城之说形成较晚,只有息县厉国被较多的人认为是所记被楚国灭掉的厉国。也正因如此,才说这一厉国在「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成为厉姓人得姓的渊源之地。
4、厉国先祖与血统源流
关于厉国是怎样来的一个国家,古今也同样存在着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炎帝后裔
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厉(赖)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赖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厉国以境内的赖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氏生于赖山,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赖国」。此后,、、、等都袭此说。另外,在宋人编撰的、等书里,也认为厉国是「三代诸侯厉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清朝人顾栋高撰,更进一步指出赖国是炎帝本国,姜姓。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赖、厉、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赖乡。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赖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出自姬姓
是周文王第十九子叔颖的后代。大多数厉姓人和厉姓家谱主此说。如在近年*流行的、、等书中,均以厉姓家谱为依据,认为厉国是叔颖的封国,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即秦时颍川郡,亦即今河南原许州、陈州、汝宁、汝州诸府州之地。厉氏发祥于此。」此外,等也说,厉国是周武王弟叔颖所建的国家。叔颖与他的父祖一样,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第十九子,在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受封于厉,为子爵,建厉子国,史称厉子。此后累世相传,至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为纪念故国,改姓为厉,以国为氏。综合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围绕厉国血缘先祖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炎帝之后还是黄帝之后等问题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明白,主张是炎帝之后的人主要指在湖北随州和河南鹿邑的赖(厉)国,而在河南息县的厉国显然出处自黄帝系统。也正因如此,宋朝人罗泌在中便指出:「厉,子爵,蔡之褒信有厉亭,楚灭之(昭四年),非炎帝后。厉,灭厉,古本作赖。故世以为即赖,非也。」也就是说,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厉国或赖国,并且其血统来源不一,但后来诞育了厉姓的国家只有一个,也就是叔颖在西周初年所建、鲁昭公四年为楚所灭、其地在今息县东北包信镇的那个厉国。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厉姓人共尊叔颖为血缘先祖,并说他是厉国国君,然而这种说法的起源十分晚,并且也只仅仅见于厉姓家谱,在古代典籍和历代有影响的姓氏学著作中都没有记载。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学术的角度解开叔颖身世之谜。
5、厉国寻踪
相传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厉乡建厉国,依附于商朝。周武王伐商时,百韦受命攻打厉国。《逸周书·世俘解》:“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这也许是关于厉国的最早记载,百韦攻打厉国还没回来,就派人把打死和俘虏的人数报告周武王。据有的族谱记载,周武王把厉国作为他弟弟叔颖的封国,子爵,称厉子国。春秋鲁昭公四年,楚灵王灭之,其族人迁至鄢地,原国人以国为氏,称厉氏。
关于厉国的地望,一说为湖北随县之厉乡,一说为河南息县包信镇。
主张厉国在湖北随县说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晋人杜预。他在《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注中说:“赖国在义阳随县。”这里所说的义阳即义阳郡,当时郡治今湖北枣阳东南。随县即今湖北随州东北殷店一带。由于赖、厉通假,这里的赖国也称厉国,赖国灭亡后的地方也称厉乡或古厉乡。如《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随县注曰:“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注:“厉,读曰赖。”
杜预之注被后人延用,导致了赖、厉为一。但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厉国也仅是厉国,与赖国无关,杜预所说的在随州的赖国实际是厉国之误。
主张赖国在河南息县说法的人,以西晋的司马彪为代表。他在《后汉书·郡国志》中注汝南褒信曰:“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此后,宋朝人郑樵、罗泌、元朝人马端临等都赞同这种说法。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赖,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罗泌《路史·国名纪》、马端临《文献通考》中也有同样说法。清朝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两次提到赖国在息县东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说:“昭四年灭赖,今河南光州息县东北为赖国地。”又在《列国地形犬牙相错》中说:“赖在息县东北。”另外,在嘉庆年间编修的《息县志》中,也说“褒信在息县东北七十里,……后废为集。古赖国,今赖亭是”。上述主张赖国在息县东北的人都是不同时期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人物,言之凿凿,且记载联贯,具有较大的可信性。
更有说服力的是,包信镇西傅后楼庄前200米处有叔颖陵墓。
虽然后来的厉、赖两姓都把叔颖作为祖先,但是,包信镇却是赖姓起源之地。因为姬姓属于黄帝系统,姜姓属于炎帝系统。
齐厉公可为姜姓厉氏之祖,西赖(湖北随县之厉乡)也是厉氏之源地。
楚灭之“赖”,既不是西赖,也不是息县之赖,而是东赖。
东赖是老子李耳的故乡。《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注:“正义曰:厉,音赖。”《普太康地记》:“苦县东有赖乡村,老子所生地。”《魏书·地形志》:“武平有赖乡城。”上述所指都是一处。
那么,“苦县”又在哪里呢?
《水经·阴沟水注》云:“濄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支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阳。”
“濄水”即涡水,“濄水处其阳”,是说涡水在苦县的北面,苦县故城在厉乡之东。厉乡,也就是厉国都城。
可见这一“厉乡”并不在息县,更不在湖北随县。河南人说在鹿邑,安徽人说在涡阳。其实很明显,“濄水处其阳”不就是“涡阳”之名的来历吗?
况旦从鲁昭公四年的历史事实考察,当时的楚国军队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动,其灭赖是在东伐吴、取朱方、杀庆封之后,取山东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动。楚国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象杜预所说的那样去灭掉早已归属楚国并远在楚国心腹之地的随州之厉,也没去灭掉息县之赖。而是在伐吴回来的路上,顺便就轻而易举地灭了厉国。所以,孔子编撰的《春秋》中说得很轻松:“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遂灭赖”三字就把东赖之亡一笔带过了。
春秋之世,两赖并存。随州之赖约于春秋早期为楚所灭。两赖土地先后并入楚之版图,赖人双双汇入“楚人”的行列,但他们没有忘记先祖,以国为氏,成为今天厉姓的两支。
6、国君
姬隐(前1046-?)
厉侯名不详。传为古烈山氏后裔。厉都(今随州市东北)人。西周初厉国国君。厉国在随国建立前,拥有随枣走廊的地域。周师南伐时通过厉境,因其殷勤接待周人,受到周王的赏赐。
【人物名称】:厉侯
【字号又名】:
【性别】:男
【民族】:汉
【朝代】:西周
【籍贯】:湖北厉都(今随州市东北)
【分类号】:
【主题】:(政治)
【资料来源】:湖北省志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