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
天平(534年十月—537年)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第一个年号,时间共计4年余。
1、君主介绍
元善见
元善见仪表瑰丽,沉雅明静,向从容有大志,世人叹有孝文风。善见素有文武才,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尝御猎时驰逐如飞,又喜好文学,每逢嘉辰宴会,多命郡臣赋诗,颇得朝望。时齐文襄王嗣事,甚忌焉。
北魏永熙三年十月,经高欢和百僚的详细商议后,决定立元善见为皇帝,即位于邺城东北,改元天平,东魏正式建立,元善见时年仅十一岁。由于年幼,由权臣高欢辅政。高欢权倾朝野,令善见如坐针毡。高欢死后,其子高澄承继父职,权势更大。北齐天宝元年,继任父兄之职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见篡魏之时机已到,于次年迫帝禅位于己,改国号为齐,东魏灭亡。禅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仅二十八岁,谥号孝静皇帝。
2、大事记
登基称帝
北魏末年,高欢操控了生杀予夺大权。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决裂,于是逃离洛阳,投奔了宇文泰。元修走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政务。元亶还没即位,就“出入已称警跸”,而且刚愎自用,惟我独尊,不把高欢放在眼里。鉴于此,高欢把元亶赶*,另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时年十一岁。同年十月十七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这样以来,北魏同时出现了元善见和元修两位皇帝,从而分裂为两部分。
傀儡皇帝
东魏初期,时局动荡,烽烟四起。东面兖州、青州的起兵,西面西魏的宼掠,南面萧梁的进攻,这种复杂的局势,是十一岁的孝静帝所无力应付的。再者,其父元亶的废立遭遇也让他学会了隐忍,一切惟高欢之命是从。不久,东魏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当时,邺城出现了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青雀,暗指孝静帝;鹦鹉,暗指高欢。这首童谣,形象地道出了北魏皇权的一败涂地和少年天子的艰险处境。高欢的野心很大,但他是靠讨伐叛逆、复辟君位起家的,所以不敢轻易篡位称君。孝静帝元善见自幼聪明,几年的傀儡生涯使他更懂得人情世故。
3、历史纪年
(图)宇文泰
天平元年
公元534年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北魏亡,历经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
公元534年分裂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高欢立元善见为帝,魏分东西
高欢自发晋阳,向孝武帝上四十启,帝皆不报。永熙三年(五三四)冬十月,高欢至洛阳,又遣僧道荣奉表于孝武帝道,“陛下若远赐一诏,许还洛京,臣当勒众文武,恭迎圣驾。若返正无日,则七庙不可无主,万国须有所归,臣宁负陛下,不负*。”帝亦不答。欢乃集百官耆老,议所立。众议乃立清河王亶(父元怿)世子善见为帝。帝乃孝文帝曾孙,孝明帝侄。十七日,即位于城东北,时年十一岁,大赦,改元天平。是为东魏孝静帝。
东魏迁都邺
东魏天平元年(五三四),丞相高欢以洛阳西连秦雍,南近梁界,乃议迁都邺,文书下后三日即行。十月二十七日,东魏帝自洛阳赴邺,四十万户狼狈上路。收百官马,尚书丞郎以上非陪从者,皆令乘驴。迁毕,欢还晋阳。改司州为洛州,以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镇守洛阳。以行台尚书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与右仆射高隆之、侍中高岳、孙腾留邺,共理朝政。下诏:迁邺之民资产未立,发粟一百三十万石赈救。
宇文泰鸩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
魏永熙三年(五三四),魏孝武帝闺门无礼,从妹不嫁者三人,皆封公主。平原公主明月与南阳王宝炬同母,从帝入关,丞相泰使元氏诸王杀明月,帝不悦,从此与泰有隙。十二月十五日,孝武帝饮鸩酒而死,年二十五岁。泰与群臣议所立,多举广平王赞(孝武之侄)。侍中濮阳王元顺于别室泣谓泰道:“高欢逼逐先帝,立幼主以专权;明公不应效之。广平年幼,不如立长君为善。”泰乃立南阳王宝炬(孝文帝孙,父愉)为帝。年二十九。
高欢
公元535年7月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另立其堂弟元宝炬为帝。宇文泰为大丞相,尚书令,独揽朝政。
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天井堰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也称万金渠。
公元534年,高欢挟魏孝静帝元善见及40万户迁都于邺,改元天平,是为东魏。
西魏文帝即位
西魏大统元年(五三五)春正月初一日,魏文帝即位于长安城西,大赦,改元大统。
东西魏互相声讨
大同元年(五三五)七月,西魏下诏数高欢二十罪,且曰:“朕将亲总六军,与丞相扫除凶丑。”欢亦移檄于魏,谓宇文黑獭(泰小名)、斛斯椿为逆徒,且言“今分命诸将领兵百万,刻期西讨。”
东魏建筑邺新宫
天平二年(五三五)八月,东魏发民伕七万六千人作新宫于邺,使仆射高隆之与司空胄曹参军辛术共营之。筑邺南城周二十五里。
西魏召还魏国逃亡之臣
大统元年(五三五)八月,赵刚自蛮中往见东魏东荆州刺史李愍,劝愍附西魏,愍从之。刚由是亦至长安。宇文泰以刚为左光禄大夫。刚劝泰召贺拔胜、独孤信等于梁。泰从之,派人来梁请之。
高欢次子洋
天平二年(五三五)十一月,高欢以其次子为骠骑大将军,封太原公。洋内明决而外如不慧,兄弟及众人皆轻之,独欢异之。谓长史薛叔曰:“此儿识虑过吾。”尝使诸子各治乱丝,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必斩!”又各配兵四出,使都督彭乐帅甲骑伪攻之,兄澄等皆怖,洋独勒众与乐相格,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
东西魏皆与柔然和亲
大同元年(五三五),柔然*渐强,其头兵可汗求婚于东魏,高欢以常山王妹为兰陵公主妻之。柔然屡侵西魏,宇文泰使中书舍人库狄峙奉使至柔然,与约和亲,由是柔然不复为寇。
天平三年
(图)初祖达摩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达摩传于慧可后,离少林寺而去,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
贺拔胜等得梁武帝许可,北还,到长安。东魏侯景侵梁楚州,进军淮上,被梁陈庆之所败。是年岁末,东魏高欢出兵攻西魏,时西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天平四年
东魏派以“风流”著称的李谐、卢元明等聘梁。梁武帝与谈,大为倾倒。时陈庆之也常称赞北方人物。梁使到东魏,邺下常倾动,贵游子弟盛装聚观,馆门成市。
是年,高欢与宇文泰两战皆败。正月,高欢三路逼关中,宇文泰击败东魏骁将窦泰,泰自杀,欢即东撤。八月,西魏攻东魏,取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九月,高欢出兵反击。闰九月,欢命高敖曹围恒农,亲率大军西渡黄河,入关中,十月,宇文泰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大破东魏军。欢丧甲士八万。高敖曹闻之,亦退还洛阳。高欢所部多鲜卑人;敖曹汉人,所统也多汉人。时始有“汉人”、“汉民”以及“一钱汉”(贱称)等名称。西魏军东进,高敖曹渡河北撤,西魏军入洛阳,河南诸郡多降。
4、同时期其他争取使用的年号
北魏永熙三年大同元年
南朝梁中大通六年大同元年-三年
高昌章和四年-七年
刘蠡升神嘉十年
东魏天平元年-四年
西魏大统元年-三年